正在阅读:

从追星到”爱的供养“ ,粉丝经济3.0版华丽登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追星到”爱的供养“ ,粉丝经济3.0版华丽登场

粉丝为TFBOYS打造的天价应援,与其说这是一场盛大的生日会,不如说这是一场资本的较量,一场不惜砸重金博得眼球获得一种另类的自我实现感的大戏。

9月21日,是TFBOYS队长王俊凯17岁的生日。

小文不是TFBOYS的“亲妈粉”,但却在后知后觉中被这场千万级的生日派对给震惊到了。

重庆地铁车身广告、11块时代广场LED大屏广告、独立直升飞机环城飞行、豪华邮轮终身VIP、在冰岛韩国等海外媒体投放……有媒体估算,这次王俊凯的“海陆空”立体生日派对花费在千万级别,并且还有些动作是花钱也不好办的,比如在水立方进行主题灯光展示。

而推动这一切的力量来自——他的“唯饭”,这些曾用42,776,438次微博转发点击帮他创下过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人们。

截至写稿时,微博上 #王俊凯921生日快乐# 的话题阅读数已经超过15亿。甚至据媒体报道,9月21日当天,14:20分开始的王俊凯生日直播也因人数过多一度导致服务器宕机。

跨越“海陆空”豪掷千万打造旷世“应援”

“从南半球到北半球,爱你的足迹遍布全世界。”成为粉丝为王俊凯庆生的标语,向来说到做到的“亲妈粉”也真的让这一口号实现了。

韩国弘大入口站led广告牌、纽约时代广场汤姆森路透社大楼11块大屏、东京银座新桥线新桥站出口6块高清大屏、墨尔本国际机场应援、冰岛雷克雅未克机场、巴黎33块led应援、北京水立方王俊凯生日主题灯光展示、台北信义商圈led媒体应援、台北533台pdp电视应援、深圳欢乐谷视频应援、重庆轻轨3号线全车主题生日应援等,粉丝就这样带着王俊凯去想去的任何地方刷脸。据统计,美国法国冰岛墨尔本日韩等七国的LED就达到了1000多块。因为王俊凯一句“最想去的地方是冰岛”。粉丝便承包了当地机场最大的一块屏幕,并连续一个月为王俊凯做17岁生日的应援,预计将达到4.32万次的播放量。

除了世界各地“刷脸”,粉丝还买下冰岛本土最具影响力的报纸《冰岛晨报》为王俊凯做个人宣传版幅。在王俊凯家乡重庆,粉丝也买下了《重庆时报》版面,用作个人宣传。YouTube日、韩地区,粉丝们也将连续一周密集投放王俊凯46秒宣传短片。9月19~9月25,王俊凯的宣传广告将随机出现在YouTube日、韩地区用户观看的任何视频前端。

当然,让人惊讶的还远不止这些。当王俊凯说喜欢《海贼王》,粉丝随即承包一艘豪华游轮,并根据王俊凯的星座命名为“处女号”,这艘豪华游轮王俊凯可以终身使用、随时旅行。粉丝还准备了尾号为0921的专属VIP生日卡和9210豪华海景舱房。当王俊凯说想要一双翅膀,粉丝准备了王俊凯专属直升机+粉丝随享旅程,这也是长沙首例直升机环城应援。总之,王俊凯嘴里说出的梦想粉丝都一一帮他实现了。

此外,为了传递偶像的正能量,粉丝帮偶像做慈善已经成为应援的必备项目。据不完全统计,王俊凯生日,粉丝策划的慈善活动包括:1.筹集善款探望孤寡老人及资助贫困学生;2.腾讯公益捐赠树木,为沙滩锁边;3.向特殊学校的孩子捐赠音乐教室;4.募集保暖衣裤,为偏远高寒地区孩子送温暖;5.与杨帆计划合作为贫困小学生捐献爱心书包及文具;6.联合腾讯慈善为山区孩子捐免费午餐;7.为重庆当地学校捐赠各类书刊等。

起于日本,兴于韩国,疯狂于中国的应援文化

“应援”,字面意思是接应援助,一般理解为专为明星庆生而组织的接应援助活动。而它真正的起源是在日本,后兴盛于韩国。

一开始,应援方式还比较朴素,主要集中在演出现场。1992年,韩国第一个偶像团体“徐太志和孩子们”出道,粉丝们在现场演出的歌曲固定位置喊出统一口号的方式为偶像加油造势,娱乐应援文化由此而生,这个应援方式被后来组合的粉丝们一直延用至今。

随后应援的方式变得多样化,为了突出粉丝行动的一致性和规模、以及便于与偶像互动,还衍生出应援物和应援色。“韩流鼻祖”H.O.T的粉丝则将这一切整合起来,初定了偶像粉丝应援的行为规范,他们自称“白饭”,并首创了白色气球、白色荧光棒、白色会服等应援物。

后来,韩国娱乐圈产生了四大应援海洋奇迹:H.O.T的白色海洋、Shinhwa(神话)的橙色海洋、东方神起(TVXQ)的珍珠红色海洋以及Super Junior的宝蓝色海洋。

应援色后来在粉丝文化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因为可挑选的颜色不多,而个人、团体偶像层出不穷,常常发生因为撞色产生的两方粉丝撕X事件。

再后来,应援场景从演出现场扩大到场外,纪念日应援、新作品应援、公益应援等周边应援方式迅速普及,应援方式也从统一服装应援物发展为捐钱捐物,以塑造偶像形象提升偶像的曝光率。

公交车应援是最常规的应援手段,日本粉丝曾经包下三百辆公交车为组合JYJ做演唱会应援,导致日本交通瘫痪。

这种应援方式也随着韩流一并传入了进入了中国。2009年李宇春首次触电拍摄电影《十月围城》,有玉米发帖号召全国玉米包场看《十月围城》,一天之内,全国就有18个城市的玉米去影院包场;2010年,Super Junior错失金唱片奖,为安慰偶像,中国粉丝集资1亿1千万韩币制作了一个纯金唱片寄给他们。

而在此之前,关于本土明星粉丝的疯狂事迹,能叫得上来的不过一例,“某杨姓女子痴迷刘德华,倾家荡产、累父自杀”,而更多的人不过是买买专辑追个八卦,省钱去个演唱会,要个签名和个影,然后各自在贴满偶像海报的卧室里安静地发个花痴,绝非如今这般“众志成城”地进行“爱的供养”。

从追星到“爱的供养” 应援偶像是怎样的心理?

高晓松曾在一次访谈中,谈到了这种“供养式”粉丝追星的心理:“我们喜欢的偶像是什么的呢?是那种肤白清瘦特别需要被保护的形象,让人看着他/她就心疼的。‘我要来保护你,你的经纪人是王八蛋,谁都对我家宝宝不好,只有我对我家宝宝最好,所以我要花钱,你是那么的柔弱’,(粉丝)内心充满了‘我是你妈,我得护着你,为你在网上战斗’的保护欲”。

可以看到的是,明星和粉丝的关系、势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高晓松的这段话里,也道出了韩式应援文化产生的重要原因。

细细想来,此次TFBOYS王俊凯的应援,为什么会得到那么多粉丝的响应。相信跟他“儿子”的定位息息相关。

从前的偶像,大多与粉丝群体年龄相当。粉丝与偶像之间,更多是一种类似于恋人的关系。相应的,粉丝经济也带有一些恋爱关系的特质,有一个消长的过程。“热恋期”后,如何保持人气是个大问题。而TFBOYS的年纪很小,“女友粉”比较少,粉丝们多自诩“亲妈”、“亲姐”。对三小只成长的参与感很强,造就了养成性质的粉丝经济。

一直以来,几乎所有的TFBOYS曝光平台,都是粉丝组织、粉丝参与、粉丝转发,官方存在感较弱。粉丝不愿为别人的男朋友花钱,但是愿意为干儿子甚至自认为的亲儿子花钱。粉丝在这里是主人,当她们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合适定位,就能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

由此可见,如果说这其中“传统的明星”的粉丝是各自安好静默的1.0版本,“疯狂砸钱买CD、买周边、看演唱甚至追活动”的粉丝是躁动的2.0版本,那么组织化的粉丝团已经是进击的3.0版本了,加之消费能力见长,已迅速成长为娱乐产业中不容忽视的核心力量。

粉丝“天价应援”,别被物欲绑架

了解粉丝经济的人,应该多少都会知道在这些天价应援的背后除了个人的力量,更多的则是一种有组织的行为,比如粉丝自发的“应援站”。有壕粉的资金支持,有“小透明”的点赞、转发,也有站子的前端策划、组织,他们各尽其职,形成一个个有组织的自治团体。

然而我们也发现,粉丝对明星的追捧,正随着这种组织化的建立而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最初对偶像的喜爱,慢慢演变成了一种精神上的自我满足和被承认的心理需求。

比如,当粉丝中谁的礼物被明星穿了或者使用的时候,该粉丝会自己发微博进行认领,而其他粉丝也用疯狂的转发和评论表达羡慕之情。这个时候被大量人承认的快感和满足感已经远超过了对送礼给偶像这件事情本身。于是也就出现了送动辄上万的衣服,十几万的乐器,包下公交车广告牌这些名头一个比一个大的礼物。

而那些靠点击、转发默默支持的“小透明”们,往往以能和“大大”们同追一个明星同处一个粉丝圈感到骄傲与满足。身体力行地响应“大大”们的号召,自发地、有组织地进行各种追星行为。为自己参与共同营造的一种“盛世”感到自豪。

TFBOYS的粉丝群体里有一个非常受追捧的微博账号“TFboys wear what”,这个拥有近7万粉丝的账号每天发布的都是关于组合成员每天的穿着信息,细致到品牌和款式都会有详尽的描述。显然这些品牌许多都是奢侈品性质的品牌,“限量款”“设计师款”“全球首发”这样的字眼也频频出现。晒偶像同款逐渐成了新一轮寻找自我认同的途径。

此次,粉丝为TFBOYS打造的天价应援,与其说这是一场盛大的生日会,不如说这是一场资本的较量,一场不惜砸重金博得眼球获得一种另类的自我实现感的大戏。

当因为喜欢而去关注的“追星”行为变得不再那么单纯,偶像本身所能带来的“正能量”逐渐让位于疯狂的粉丝内部的“圈层文化”,这种物欲横流下的精神绑架下,迷惘的粉丝们究竟要怎样才能挣脱这种裹挟,仍然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眼下,可以想见的是,TFBOYS另两个成员王源与易烊千玺的生日应援,正在各自庞大粉丝群里紧锣密鼓地筹划中。那时又会是一个怎样让旁人目瞪口呆的场景与排场?或许,这场旷日持久的生日应援大战才刚刚打响!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追星到”爱的供养“ ,粉丝经济3.0版华丽登场

粉丝为TFBOYS打造的天价应援,与其说这是一场盛大的生日会,不如说这是一场资本的较量,一场不惜砸重金博得眼球获得一种另类的自我实现感的大戏。

9月21日,是TFBOYS队长王俊凯17岁的生日。

小文不是TFBOYS的“亲妈粉”,但却在后知后觉中被这场千万级的生日派对给震惊到了。

重庆地铁车身广告、11块时代广场LED大屏广告、独立直升飞机环城飞行、豪华邮轮终身VIP、在冰岛韩国等海外媒体投放……有媒体估算,这次王俊凯的“海陆空”立体生日派对花费在千万级别,并且还有些动作是花钱也不好办的,比如在水立方进行主题灯光展示。

而推动这一切的力量来自——他的“唯饭”,这些曾用42,776,438次微博转发点击帮他创下过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人们。

截至写稿时,微博上 #王俊凯921生日快乐# 的话题阅读数已经超过15亿。甚至据媒体报道,9月21日当天,14:20分开始的王俊凯生日直播也因人数过多一度导致服务器宕机。

跨越“海陆空”豪掷千万打造旷世“应援”

“从南半球到北半球,爱你的足迹遍布全世界。”成为粉丝为王俊凯庆生的标语,向来说到做到的“亲妈粉”也真的让这一口号实现了。

韩国弘大入口站led广告牌、纽约时代广场汤姆森路透社大楼11块大屏、东京银座新桥线新桥站出口6块高清大屏、墨尔本国际机场应援、冰岛雷克雅未克机场、巴黎33块led应援、北京水立方王俊凯生日主题灯光展示、台北信义商圈led媒体应援、台北533台pdp电视应援、深圳欢乐谷视频应援、重庆轻轨3号线全车主题生日应援等,粉丝就这样带着王俊凯去想去的任何地方刷脸。据统计,美国法国冰岛墨尔本日韩等七国的LED就达到了1000多块。因为王俊凯一句“最想去的地方是冰岛”。粉丝便承包了当地机场最大的一块屏幕,并连续一个月为王俊凯做17岁生日的应援,预计将达到4.32万次的播放量。

除了世界各地“刷脸”,粉丝还买下冰岛本土最具影响力的报纸《冰岛晨报》为王俊凯做个人宣传版幅。在王俊凯家乡重庆,粉丝也买下了《重庆时报》版面,用作个人宣传。YouTube日、韩地区,粉丝们也将连续一周密集投放王俊凯46秒宣传短片。9月19~9月25,王俊凯的宣传广告将随机出现在YouTube日、韩地区用户观看的任何视频前端。

当然,让人惊讶的还远不止这些。当王俊凯说喜欢《海贼王》,粉丝随即承包一艘豪华游轮,并根据王俊凯的星座命名为“处女号”,这艘豪华游轮王俊凯可以终身使用、随时旅行。粉丝还准备了尾号为0921的专属VIP生日卡和9210豪华海景舱房。当王俊凯说想要一双翅膀,粉丝准备了王俊凯专属直升机+粉丝随享旅程,这也是长沙首例直升机环城应援。总之,王俊凯嘴里说出的梦想粉丝都一一帮他实现了。

此外,为了传递偶像的正能量,粉丝帮偶像做慈善已经成为应援的必备项目。据不完全统计,王俊凯生日,粉丝策划的慈善活动包括:1.筹集善款探望孤寡老人及资助贫困学生;2.腾讯公益捐赠树木,为沙滩锁边;3.向特殊学校的孩子捐赠音乐教室;4.募集保暖衣裤,为偏远高寒地区孩子送温暖;5.与杨帆计划合作为贫困小学生捐献爱心书包及文具;6.联合腾讯慈善为山区孩子捐免费午餐;7.为重庆当地学校捐赠各类书刊等。

起于日本,兴于韩国,疯狂于中国的应援文化

“应援”,字面意思是接应援助,一般理解为专为明星庆生而组织的接应援助活动。而它真正的起源是在日本,后兴盛于韩国。

一开始,应援方式还比较朴素,主要集中在演出现场。1992年,韩国第一个偶像团体“徐太志和孩子们”出道,粉丝们在现场演出的歌曲固定位置喊出统一口号的方式为偶像加油造势,娱乐应援文化由此而生,这个应援方式被后来组合的粉丝们一直延用至今。

随后应援的方式变得多样化,为了突出粉丝行动的一致性和规模、以及便于与偶像互动,还衍生出应援物和应援色。“韩流鼻祖”H.O.T的粉丝则将这一切整合起来,初定了偶像粉丝应援的行为规范,他们自称“白饭”,并首创了白色气球、白色荧光棒、白色会服等应援物。

后来,韩国娱乐圈产生了四大应援海洋奇迹:H.O.T的白色海洋、Shinhwa(神话)的橙色海洋、东方神起(TVXQ)的珍珠红色海洋以及Super Junior的宝蓝色海洋。

应援色后来在粉丝文化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因为可挑选的颜色不多,而个人、团体偶像层出不穷,常常发生因为撞色产生的两方粉丝撕X事件。

再后来,应援场景从演出现场扩大到场外,纪念日应援、新作品应援、公益应援等周边应援方式迅速普及,应援方式也从统一服装应援物发展为捐钱捐物,以塑造偶像形象提升偶像的曝光率。

公交车应援是最常规的应援手段,日本粉丝曾经包下三百辆公交车为组合JYJ做演唱会应援,导致日本交通瘫痪。

这种应援方式也随着韩流一并传入了进入了中国。2009年李宇春首次触电拍摄电影《十月围城》,有玉米发帖号召全国玉米包场看《十月围城》,一天之内,全国就有18个城市的玉米去影院包场;2010年,Super Junior错失金唱片奖,为安慰偶像,中国粉丝集资1亿1千万韩币制作了一个纯金唱片寄给他们。

而在此之前,关于本土明星粉丝的疯狂事迹,能叫得上来的不过一例,“某杨姓女子痴迷刘德华,倾家荡产、累父自杀”,而更多的人不过是买买专辑追个八卦,省钱去个演唱会,要个签名和个影,然后各自在贴满偶像海报的卧室里安静地发个花痴,绝非如今这般“众志成城”地进行“爱的供养”。

从追星到“爱的供养” 应援偶像是怎样的心理?

高晓松曾在一次访谈中,谈到了这种“供养式”粉丝追星的心理:“我们喜欢的偶像是什么的呢?是那种肤白清瘦特别需要被保护的形象,让人看着他/她就心疼的。‘我要来保护你,你的经纪人是王八蛋,谁都对我家宝宝不好,只有我对我家宝宝最好,所以我要花钱,你是那么的柔弱’,(粉丝)内心充满了‘我是你妈,我得护着你,为你在网上战斗’的保护欲”。

可以看到的是,明星和粉丝的关系、势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高晓松的这段话里,也道出了韩式应援文化产生的重要原因。

细细想来,此次TFBOYS王俊凯的应援,为什么会得到那么多粉丝的响应。相信跟他“儿子”的定位息息相关。

从前的偶像,大多与粉丝群体年龄相当。粉丝与偶像之间,更多是一种类似于恋人的关系。相应的,粉丝经济也带有一些恋爱关系的特质,有一个消长的过程。“热恋期”后,如何保持人气是个大问题。而TFBOYS的年纪很小,“女友粉”比较少,粉丝们多自诩“亲妈”、“亲姐”。对三小只成长的参与感很强,造就了养成性质的粉丝经济。

一直以来,几乎所有的TFBOYS曝光平台,都是粉丝组织、粉丝参与、粉丝转发,官方存在感较弱。粉丝不愿为别人的男朋友花钱,但是愿意为干儿子甚至自认为的亲儿子花钱。粉丝在这里是主人,当她们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合适定位,就能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

由此可见,如果说这其中“传统的明星”的粉丝是各自安好静默的1.0版本,“疯狂砸钱买CD、买周边、看演唱甚至追活动”的粉丝是躁动的2.0版本,那么组织化的粉丝团已经是进击的3.0版本了,加之消费能力见长,已迅速成长为娱乐产业中不容忽视的核心力量。

粉丝“天价应援”,别被物欲绑架

了解粉丝经济的人,应该多少都会知道在这些天价应援的背后除了个人的力量,更多的则是一种有组织的行为,比如粉丝自发的“应援站”。有壕粉的资金支持,有“小透明”的点赞、转发,也有站子的前端策划、组织,他们各尽其职,形成一个个有组织的自治团体。

然而我们也发现,粉丝对明星的追捧,正随着这种组织化的建立而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最初对偶像的喜爱,慢慢演变成了一种精神上的自我满足和被承认的心理需求。

比如,当粉丝中谁的礼物被明星穿了或者使用的时候,该粉丝会自己发微博进行认领,而其他粉丝也用疯狂的转发和评论表达羡慕之情。这个时候被大量人承认的快感和满足感已经远超过了对送礼给偶像这件事情本身。于是也就出现了送动辄上万的衣服,十几万的乐器,包下公交车广告牌这些名头一个比一个大的礼物。

而那些靠点击、转发默默支持的“小透明”们,往往以能和“大大”们同追一个明星同处一个粉丝圈感到骄傲与满足。身体力行地响应“大大”们的号召,自发地、有组织地进行各种追星行为。为自己参与共同营造的一种“盛世”感到自豪。

TFBOYS的粉丝群体里有一个非常受追捧的微博账号“TFboys wear what”,这个拥有近7万粉丝的账号每天发布的都是关于组合成员每天的穿着信息,细致到品牌和款式都会有详尽的描述。显然这些品牌许多都是奢侈品性质的品牌,“限量款”“设计师款”“全球首发”这样的字眼也频频出现。晒偶像同款逐渐成了新一轮寻找自我认同的途径。

此次,粉丝为TFBOYS打造的天价应援,与其说这是一场盛大的生日会,不如说这是一场资本的较量,一场不惜砸重金博得眼球获得一种另类的自我实现感的大戏。

当因为喜欢而去关注的“追星”行为变得不再那么单纯,偶像本身所能带来的“正能量”逐渐让位于疯狂的粉丝内部的“圈层文化”,这种物欲横流下的精神绑架下,迷惘的粉丝们究竟要怎样才能挣脱这种裹挟,仍然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眼下,可以想见的是,TFBOYS另两个成员王源与易烊千玺的生日应援,正在各自庞大粉丝群里紧锣密鼓地筹划中。那时又会是一个怎样让旁人目瞪口呆的场景与排场?或许,这场旷日持久的生日应援大战才刚刚打响!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