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国内零售行业的日子并不算好过。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逆势上升的“折扣集合店”开始走俏,如今在国内市场已经诞生好特卖、嗨特购等“巨头”,也包括来自成都的折扣店品牌“奥特乐”。
应运而生的百亿级市场
折扣集合店的走俏与其切中消费风口紧密相关。后疫情时代,人们的消费不可避免地开始谨慎,“物美价廉“成为更主流的消费价值观。
折扣集合店,又叫折扣仓,顾名思义是集合低价硬折扣的食品、日化、护肤等零食品类的零售店形式,销售产品大多以临期一线品牌或二三线冷门品牌为主。
其开创者是德国零售巨头—ALDI(奥乐齐)。它是一种基于高效的运营体系和批发采购经验,精选SKU(最小存货单位),持续提高优质自有品牌比重,降低渠道零售价的商业模式。
据艾媒咨询的报告显示,单是临期食品(指已进入保质临界期,但仍属于安全范围的食品),2021年市场规模就达到318亿元,预计保持6%的增长速度,到2025年将超过400亿元。据悉,相比传统超市20%左右的毛利,临期食品超市毛利能做到50%以上,自然是片红海。

在目前红火的折扣店市场中,天津品牌“食惠邦”在2021年3月拿到数千万融资;21年9月,进入中国的德国品牌比宜德拿到数亿元融资;成都品牌奥特乐则在2022年斩获了近亿元A轮融资,这已是其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的第3轮融资。
除了奥特乐,位于同一赛道的叁省货仓与邻食魔珐也都诞生在成都,这绝非偶然,足以反映出成都这片消费文化繁荣的土地对于“新兴物种”的包容,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当前消费者消费习惯的转变。
同前几年盛行的“新消费风潮”相反,折扣店及奥特乐的成功,更多源自下沉策略,所谓便宜又好就是王道,在当下已愈发“正确”:面对半价甚至更低的人气商品,买单几乎显得顺理成章。

在此前的访谈中,奥特乐CEO陈诚曾表示,他认为,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时候,虽然消费动力相对没那么强劲,但消费升级的需求依然广泛存在着。高品质低价格的产品仍是中国消费者目前的刚需。这正是本土折扣店最佳的发展时期。此时不做,更待何时。
据了解,目前在运营成本上,通过精选SKU(最小存货单位),实现规模采购、精简服务降低成本,目前奥特乐租金+人员等成本占整体销售额的近8%。单店投资成本在近60万元左右,近30家门店的单店月均销售额近200万元,以200-300平米的店面来计算,坪效在10万元左右。据奥特乐CEO陈诚介绍,几乎所有门店在开业当月即实现盈利。
依靠数字化,奥特乐“突出重围”
红火的折扣店市场里竞争无数,为何突出重围的是奥特乐?
据奥特乐官网显示:奥特乐是一家依托全球供应链,整合美妆护肤,环球百货,精品零食,酒水饮品的应折扣连锁品牌,我们全场大牌一折起,立志打造让消费者花一周的钱,囤一个月的货的首选购物场所。
成立于2021年5月的奥特乐,最初于21年6月在成都双流开设第一家“折扣仓”,7月开设第一家零售门店。在择址策略上,奥特乐一边选择进驻核心区域的大型商场,一边向二三圈层拓展。
根据百度地图的搜索结果显示,在成都范围内,目前奥特乐已布局门店40家,对比其余折扣店巨头如好特卖的20家、嗨特购的6家,可以说奥特乐在成都市场已经处于领先地位,目前正向全国范围拓展中。
遍地开花的奥特乐单店面积普遍在200-300㎡之间,商品SKU控制在1000个以内,主要集中在大牌休闲零食(约占40%)、酒水饮料(约占40%)和美妆个护(约占20%)产品上。

奥特乐“突出重围”的原因或许在于搭上了数字化东风。在创立后的四个月,奥特乐与多点Dmall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正式举行双方达成合作,通过定制数字化解决方案,包括供应商协同、仓储物流、以及多部门协同等多个方面,降低了数字化研究以及人工成本。如在智能硬件的使用上,自助收银设备的采用节约了很多人工成本,使得奥特乐把商品价格进一步压低。
同时,相比其他折扣店品牌大多依靠“临期食品”低价吸引消费者,奥特乐则通过数字化控制成本,带来更丰富的硬折扣品类,让品牌摆脱“临期食品”的刻板印象。
2022年,奥特乐在川渝地区开设300家门店,同时响应趋势开通了线上外卖平台,未来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来布局全国。
近期,盒马、家家悦、苏宁、物美旗下美淘等企业均涉足折扣店,成为新的入局者,未来一段时间这一零售细分赛道将迎来更激烈的竞争。至于折扣店这把火究竟还能烧多久,也值得持续关注。
来源:你好天府公众号
原标题:逆势崛起的折扣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