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出院标准为何调整?新冠重症率有多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详解第十版诊疗方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出院标准为何调整?新冠重症率有多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详解第十版诊疗方案

当前,医疗救治是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当务之急,做好诊疗关口前移和重症患者救治是重要着力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张倩楠

编辑 | 翟瑞民

2023年1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第十版诊疗方案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当前,医疗救治是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当务之急,做好诊疗关口前移和重症患者救治是重要着力点。

1月6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介绍,第十版方案的核心理念就是对新冠病毒感染按照常规“乙类乙管”的传染病管理方式进行病人管理和救治。

郭燕红表示,在收治措施方面,第十版诊疗方案不再要求病例进行集中隔离治疗。根据“乙类乙管”传染病防控措施,新冠病毒感染者可以根据病情需要,一部分可以选择居家治疗,一部分可以到医疗机构就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都可以接诊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

在出院标准方面,第十版诊疗方案不再要求对核酸进行检测。“原有的诊疗方案都是要求核酸两次检测达到阴性,第九版要求CT值35以上,由于我们实行了‘乙类乙管’的措施,不再对感染者进行隔离治疗和管理。因此,在出院的把握上,临床医生可以更多考虑患者病情本身的情况。”郭燕红说。

据介绍,当患者病情已经明显好转,生命体征平稳,体温正常超过24小时,而且肺部的影像学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可以转为口服药治疗,而且没有需要进一步处理的并发症等情况时,患者就具备了出院的基本条件,由医生进行研判之后考虑出院。

“第十版诊疗方案对感染者出院时的核酸结果没有再提具体的要求,而是由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疾病诊治要求,患者新冠病毒感染,特别是他的基础病情况和临床症状等等,对其进行综合研判以后来决定是否出院,但是需要强调的是,从感染者的角度,即便是不做核酸,出院以后也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居家观察,以不参加社会面活动为妥,所以这点上要综合把握。”郭燕红强调。

另外,新版诊疗方案进一步丰富和优化了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措施、技术手段。比如在诊断标准上,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纳入了诊断标准。主要考虑是抗原检测对病毒载量高的感染者有非常好的检测灵敏度,特别是随着抗原检测技术不断优化和成熟,因此新冠病毒感染者特别是病毒载量高的感染者检出率比较高。同时,抗原检测非常方便,简单易行,方便感染者在家里进行自测。

第十版诊疗方案中对感染者取消了普通型,增加了中型,请问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改变?郭燕红介绍,随着病毒不断变异,特别是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在逐渐减弱,而且疾病的临床特点也发生了比较明显变化,大多数感染者是上呼吸道感染,发生肺炎的比例已经大幅度降低。因此,为了更好体现疾病的特点,国家卫健委在第十版诊疗方案中对临床分型进行了调整,取消了普通型,增加了中型。

“中型的定义是持续高热大于3天,在静息状态下吸空气的指氧饱和度要大于93%,影像学可见特征性的新冠病毒感染肺炎表现,但是它比重型,也就是氧饱和度小于93%的程度要轻,我们把这类病例归类于中型。临床分型调整以后,也更加有利于医务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研判,并给予综合的治疗措施。”郭燕红表示,第十版诊疗方案的调整是根据感染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和危重型,更加符合临床实际。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奥密克戎毒株感染后致病力下降,传染性明显增加。奥密克戎毒株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咳嗽、乏力等等,个别病人会出现肺炎。但总体肺炎的发生率和德尔塔毒株相比明显减少。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强调对肺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尤其是老年人有基础病的,包括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更要积极进行早期监测和随访,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治疗。

关于新冠重症率,王贵强介绍,“最近我们也关注到网络上很多讨论,有的专家提到在定点医院重症、危重症比例3%-4%,有的专家说在自己医院是1%的重症比例,也有的说在某一区域人群中更低。因为不同医院收治病人的基数和病情程度都不一样,所以这个数字在不同单位或医院之间差别会很大。重症率要有基本参数,就是整个本底,但是现在包括轻型、中型病例,基本不到医院看病,所以,全人群重症比例需要整个大样本数据出来以后,才能最后给出一个数字。

此外,与第八版、第九版诊疗相比,第十版诊疗方案将重型和危重型高危人群的判定年龄从大于60岁改成了大于65岁。王贵强介绍,“关于这次微调,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确实发现65岁以上的患有基础病、尤其没有打疫苗的人群重症化和危重症比例更高,目前临床上也发现了这样的现象,所以这次诊疗方案进行了微调,但不管是60岁还是65岁,我们都要强调伴有基础病的、没有打疫苗的更需要关注。我们希望在临床实践中将这些高风险人群纳入管理,早期干预和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转送上级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最大限度降低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出院标准为何调整?新冠重症率有多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详解第十版诊疗方案

当前,医疗救治是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当务之急,做好诊疗关口前移和重症患者救治是重要着力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张倩楠

编辑 | 翟瑞民

2023年1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第十版诊疗方案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当前,医疗救治是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当务之急,做好诊疗关口前移和重症患者救治是重要着力点。

1月6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介绍,第十版方案的核心理念就是对新冠病毒感染按照常规“乙类乙管”的传染病管理方式进行病人管理和救治。

郭燕红表示,在收治措施方面,第十版诊疗方案不再要求病例进行集中隔离治疗。根据“乙类乙管”传染病防控措施,新冠病毒感染者可以根据病情需要,一部分可以选择居家治疗,一部分可以到医疗机构就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都可以接诊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

在出院标准方面,第十版诊疗方案不再要求对核酸进行检测。“原有的诊疗方案都是要求核酸两次检测达到阴性,第九版要求CT值35以上,由于我们实行了‘乙类乙管’的措施,不再对感染者进行隔离治疗和管理。因此,在出院的把握上,临床医生可以更多考虑患者病情本身的情况。”郭燕红说。

据介绍,当患者病情已经明显好转,生命体征平稳,体温正常超过24小时,而且肺部的影像学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可以转为口服药治疗,而且没有需要进一步处理的并发症等情况时,患者就具备了出院的基本条件,由医生进行研判之后考虑出院。

“第十版诊疗方案对感染者出院时的核酸结果没有再提具体的要求,而是由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疾病诊治要求,患者新冠病毒感染,特别是他的基础病情况和临床症状等等,对其进行综合研判以后来决定是否出院,但是需要强调的是,从感染者的角度,即便是不做核酸,出院以后也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居家观察,以不参加社会面活动为妥,所以这点上要综合把握。”郭燕红强调。

另外,新版诊疗方案进一步丰富和优化了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措施、技术手段。比如在诊断标准上,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纳入了诊断标准。主要考虑是抗原检测对病毒载量高的感染者有非常好的检测灵敏度,特别是随着抗原检测技术不断优化和成熟,因此新冠病毒感染者特别是病毒载量高的感染者检出率比较高。同时,抗原检测非常方便,简单易行,方便感染者在家里进行自测。

第十版诊疗方案中对感染者取消了普通型,增加了中型,请问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改变?郭燕红介绍,随着病毒不断变异,特别是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在逐渐减弱,而且疾病的临床特点也发生了比较明显变化,大多数感染者是上呼吸道感染,发生肺炎的比例已经大幅度降低。因此,为了更好体现疾病的特点,国家卫健委在第十版诊疗方案中对临床分型进行了调整,取消了普通型,增加了中型。

“中型的定义是持续高热大于3天,在静息状态下吸空气的指氧饱和度要大于93%,影像学可见特征性的新冠病毒感染肺炎表现,但是它比重型,也就是氧饱和度小于93%的程度要轻,我们把这类病例归类于中型。临床分型调整以后,也更加有利于医务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研判,并给予综合的治疗措施。”郭燕红表示,第十版诊疗方案的调整是根据感染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和危重型,更加符合临床实际。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奥密克戎毒株感染后致病力下降,传染性明显增加。奥密克戎毒株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咳嗽、乏力等等,个别病人会出现肺炎。但总体肺炎的发生率和德尔塔毒株相比明显减少。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强调对肺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尤其是老年人有基础病的,包括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更要积极进行早期监测和随访,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治疗。

关于新冠重症率,王贵强介绍,“最近我们也关注到网络上很多讨论,有的专家提到在定点医院重症、危重症比例3%-4%,有的专家说在自己医院是1%的重症比例,也有的说在某一区域人群中更低。因为不同医院收治病人的基数和病情程度都不一样,所以这个数字在不同单位或医院之间差别会很大。重症率要有基本参数,就是整个本底,但是现在包括轻型、中型病例,基本不到医院看病,所以,全人群重症比例需要整个大样本数据出来以后,才能最后给出一个数字。

此外,与第八版、第九版诊疗相比,第十版诊疗方案将重型和危重型高危人群的判定年龄从大于60岁改成了大于65岁。王贵强介绍,“关于这次微调,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确实发现65岁以上的患有基础病、尤其没有打疫苗的人群重症化和危重症比例更高,目前临床上也发现了这样的现象,所以这次诊疗方案进行了微调,但不管是60岁还是65岁,我们都要强调伴有基础病的、没有打疫苗的更需要关注。我们希望在临床实践中将这些高风险人群纳入管理,早期干预和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转送上级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最大限度降低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