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拍鬼片见长的香港导演彭顺彭发兄弟执导的合拍片《逃出生天》在国庆档上映后票房过亿,对于制片方来说,一部“歌颂消防战士英勇事迹”的主旋律电影能如此卖座,完全超出预期。
广电总局为此办了座谈会,认为影片融合灾难、冒险等类型元素,是主旋律电影的新标杆。
《逃出生天》的成功,促成了抗美援朝题材电影《我的战争》被再次交到彭顺手上,彭顺说:“中影的领导告诉我,就是想拍部不一样的战争电影。”
找香港导演拍内地主旋律电影,更早的尝试来自博纳影业。
博纳总裁于冬早年主要业务是发行内地香港合拍片,人称“港片暴发户”。2009年,博纳出品的《十月围城》云集两地众多明星,讲述革命义士冒死保护孙中山的故事,票房3个亿,同时收获不俗口碑。2014年,博纳出品《智取威虎山》则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显然,博纳已经找到了一条主旋律电影商业化的明确途径。
除了即将在国庆档上映的《湄公河行动》,博纳还计划在2017年上映刘伟强导演的《建军大业》和许鞍华导演的《明月几时有》。
于冬介绍说:“《建军大业》从‘四一二’拍到井冈山会师,刘伟强完全可以把它拍成内地版的《无间道》。而许鞍华导演的《明月几时有》也是取材自真实历史人物和事件,讲述中共香港女游击队长的救援和抗争故事,以文艺片的形式讲这个故事,有许鞍华导演对香港深厚的情感在里面。”
刘伟强在《建军大业》发布会现场
主旋律电影商业化,于冬强调只能依靠大明星加大制作才可能取得成功。博纳号称投资两个亿的《湄公河行动》,尽管是公安部主导的项目,某种程度上,资本在创作中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林超贤2013年接手《湄公河行动》后,就先弄完了剧本,但因为公安部修改意见很多,项目被搁置,“他们还是以政府的立场去看你的本子,然后又经过很多领导,这样不行,那样也不能讲,所以拖了很久,中间搞了十几、二十稿(剧本)”,这期间林超贤制作完成了《破风》,对《湄公河行动》这个项目曾想过“干脆拉倒不拍了”,他的底线是所有有卖点的地方都不能改,因为“于老板投了很多钱”。
《破风》剧照
监制黄建新在与公安部的协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林超贤说:“跟公安部开会,在剧本的讨论上,他们都很偏激,说了很多不行,我当时听了以后就觉得很尴尬。”开完会出来,林超贤跟黄建新说,根据他们的方向去拍,那这部电影基本上不用拍了。
“黄建新很有经验,他说没事,他们说的你听完就算了,不用太在意”,黄建新给出的建议是:坚持你商业电影的判断,你觉得什么是需要的就继续做。
而影片故事原型的特殊性也给了林超贤发挥的空间,电影《湄公河行动》取材自2011年“10·5中国船员金三角遇害事件”,是中国公安第一次在境外持枪抓捕外国人,案件本身对中国来说就是一大突破。
“10·5案件:2011年10月5日,糯康犯罪集团在湄公河“金三角”地区水域劫持两艘中国商贸船只,并枪杀13名中国籍船员。该案件当年轰动一时,引发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糯康等四名主犯被判处死刑。
林超贤坦承:“如果是发生在内地的公安电影,很多细节我不懂,或者不准你拍,可能我根本不会接。正是因为案子发生在境外,我才可以当做一个正常的商业电影去拍。”
“10·5中国船员金三角遇害事件”曾在2013年被拍成电视剧《湄公河大案》,林超贤看过这部电视剧,也看了一些相关的书。
电视剧《湄公河大案》剧照
“但其实最重点的部分他们都没有说,他们只是说这个案子发生了,然后中间都是一些很官方的东西,那部电视剧到中间就已经编地跟真实案件差很远了。最后就是讲抓到了毒枭糯康,然后怎么审判他,基本上没有说中间抓捕的部分。”
人物原型毒枭糯康在法庭受审
林超贤在跟当年参与此案的缉毒警聊的时候,听到了很多精彩的故事,“如果这些不能拍,我就觉得这个电影没有意思。”
于是林超贤把影片故事重点放在了如何抓捕上,“就是怎么把毒贩引出来,跟他们周旋过几次,用什么方法去抓他。”
更关键的是对角色的设计,比如张涵予饰演的缉毒队长在境外执行任务,有一种“将在外”的行事方式,所有事情当机立断,而不是每做一个决定都要先求得上级领导同意。
“所以我这个电影就不是主旋律,因为大家做事情用的方法都是情绪化的”,林超贤说,“像彭于晏演的当地情报员,私自击毙了一名按规矩就应该先拘捕起来的毒贩。”
彭于晏饰演缅甸情报员
这个设定使影片呈现出这样的面貌:“开头很主旋律,四国公安签署联合行动协议,完了就只看见中国公安如特种部队一般单独行动深入境外丛林缉拿要犯的火爆场面”,一位提前看过影片的记者如此描述道。
林超贤在拍摄现场
“影片中出现了一些公安真实使用的军用无人机、小型无人车,这些在民间买不到的设备,公安部在审片时也有很多担心,但最后都不管了”,林超贤为了真实性,还找了一个泰国皇族保镖做枪械顾问,所有演员穿的防弹衣和拿的枪械也都是真家伙。
最后成片动作戏占到七成多,除了开头结尾的“主旋律段落”以及零星的文戏,影片基本被枪战和动作戏占领。
林超贤在拍摄现场试戏
飙车、丛林潜伏、汽艇大战与直升机空中支援,《湄公河行动》海陆空全面开火,“这种强度的警匪片,在华语电影来说应该是第一次”,林超贤强调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