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机器人杀人启示录:犯罪率或将远远大于人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机器人杀人启示录:犯罪率或将远远大于人类

今年6月,一名设计者瑞斌在他的网站上表示。如果你把手指头放到亚历山大·瑞斌(Alexander Reben)的机器人前面,它就有可能扎你一下。

据报道,讨论限制“杀人机器人”用于军事目的的首次政府间专家会议将于明年在日内瓦召开。

一些国际非政府组织和市民团体认为,“杀人机器人”的出现已经快成现实,将涉及和平与战争、国际法及人类伦理等重大问题。建议尽快商量出办法,阻止“杀人机器人”的出现。

另外,也有一项科学研究表明,2040年时,机器人的犯罪率将远远大于人类,我们的世界也将变得不同。

当然,也有好多人认为“杀人机器人”不会存在,到底哪种观点靠谱呢?据小编了解,已经有好些机器人处在犯罪边缘甚至是已经涉足犯罪。

总之,不管是失误杀人还是蓄谋已久的故意杀人,都违背了机器人第一法则,换作是人类,早就受法律制裁了。

1、工厂杀人机器人

要知道早在去年7月份就已经有人因机器人而死。去年德国大众汽车制造厂中一个机器人杀死了一名人类工作人员。

当时这名21岁的工人正在安装和调制机器人,后者突然“出手”击中工人的胸部,并将其碾压在金属板上。年轻的小伙子当场死亡。

虽然大众汽车公司发言人称,这不是与人类并肩劳动的机器人,当时它被放在安全笼中,这名不幸遇难的工作人员当时恰好在笼子中对其进行调试。

这难道不是蓄谋已久的吗?一直没办法接触到人类,一有机会就下了狠手。可怜了才21岁,从此生命定格。

仔细思考一下,我们生活中用到的机器人太多,不可能每一只都锁在护栏里。

阿西莫夫机器人学三大法则首条就是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或者目睹人类个体将遭受危险而袖手不管。

自古以来有定法的人就必定有违法的人,哪天哪个机器人失心疯来个大屠杀,该如何?

2、多事故特斯拉

还记得前段时间网络上频频出现的“又双叒叕”字样吗?这是媒体人对美国自动驾驶汽车特斯拉出事故的频率的最高评价。

今年6月份,一辆特斯拉Model S在佛罗里达发生车祸,撞上了一辆横穿正在左转的拖挂货车,车主在事故中身亡,而事发时,他正在使用自动驾驶模式。

今年7月初,一辆特斯拉Model X在自动驾驶模式下撞上高速路护栏并发生反弹侧翻,所幸无人员伤亡。

7月下旬,一辆特斯拉Model X在美国蒙大拿的2号高速公路上行驶,车突然向右侧转向,撞向隔离护栏。乘客和驾驶员均未受伤,但Model X右侧严重受损。

8月下旬,得克萨斯州的一辆Model S在自动驾驶模式下偏离航道撞上路边的栅栏,造成车主鼻子受伤。

短短几个月,特斯拉自动驾驶发生这么多起事故,网络上很多媒体发表对于特斯拉技术的怀疑。

有没有人想过,这可能是人工智能的杰作呢?为什么偏偏是特斯拉?为什么又是特斯拉?为什么总是特斯拉?

3、伤人机器人

这应该是世界上第一台“自主并有意”违反所谓“机器人第一法则”的机器人了吧。

今年6月,一名设计者瑞斌在他的网站上表示。如果你把手指头放到亚历山大·瑞斌(Alexander Reben)的机器人前面,它就有可能扎你一下。

你不会因此而严重受伤,只是像验血一样会有点刺痛感觉。这是一个带有小小手臂的机器,其底座大小和一张打印纸相差无几。

它安装了一台微型探测器,能够检测是否有人把手指放在了它的机械臂下方。是否扎人是机器人自己的决定。

放在它手臂下的人类手指会激发小机器人的一系列的软件程序,最后将输出扎人或者不扎人的决定。瑞斌表示其做出是否扎人的决定过程是他无法预测的。

就是说,你做好心理准备,它可能不扎你;你没任何防备的时候它能刺痛你。好有心机的机器人,真的是对它完全没有起到任何好感?

4、逃跑

再看看那只有不良记录档案的不乖巧机器人,逃跑两次,真的就只是因为调皮吗?

据说今年6月,Promobot 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俄罗斯东部的一个小镇测试机器人,测试之后,工程师忘了关闭安全门。

Promobot 就穿过办公区、跑出大门,大约逃离了 50 米之后因为没电、停在路上导致围观,搞得交通瘫痪。

这一看就有报复社会的阴暗心理,如果说第一次逃跑听起来像是人为的大新闻、想顺带介绍自己。那几天后的第二次逃跑是不是就有点吓人了。

据工程师介绍,他们第一次将机器人抓回去后进行了重新编程,但没想到之后它又跑出去了。最后创始人只能忍痛割爱拆除了这只“向往自由”的机器人。

Promobot 一而再的逃跑计划给它增添上了一些人性色彩,幸好它的两次逃跑都没有伤害任何人。如果让它有机会出逃第三次,指不定会干出什么大新闻事件。

结束语

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机器人的学习能力越来越强,以上只是从机器人自身看到的潜在危险,试想一下,如果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人再被人类不法分子利用了呢?

非法份子利用机器人制作新型武器;重新编程无人驾驶汽车、无人机等进行非法控制……要知道,一个恐怖分子疯狂起来绝对是不亚于失心疯的机器人。

一只失心疯的机器人与一个恐怖分子联合,能够摧毁一栋大楼甚至是一个商场;百个这样的组合,摧毁的可就是一座城市,更恐怖的可能就是毁灭整个地球了。

智能硬件小站旗下人工智能小站原创,图片源自互联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机器人杀人启示录:犯罪率或将远远大于人类

今年6月,一名设计者瑞斌在他的网站上表示。如果你把手指头放到亚历山大·瑞斌(Alexander Reben)的机器人前面,它就有可能扎你一下。

据报道,讨论限制“杀人机器人”用于军事目的的首次政府间专家会议将于明年在日内瓦召开。

一些国际非政府组织和市民团体认为,“杀人机器人”的出现已经快成现实,将涉及和平与战争、国际法及人类伦理等重大问题。建议尽快商量出办法,阻止“杀人机器人”的出现。

另外,也有一项科学研究表明,2040年时,机器人的犯罪率将远远大于人类,我们的世界也将变得不同。

当然,也有好多人认为“杀人机器人”不会存在,到底哪种观点靠谱呢?据小编了解,已经有好些机器人处在犯罪边缘甚至是已经涉足犯罪。

总之,不管是失误杀人还是蓄谋已久的故意杀人,都违背了机器人第一法则,换作是人类,早就受法律制裁了。

1、工厂杀人机器人

要知道早在去年7月份就已经有人因机器人而死。去年德国大众汽车制造厂中一个机器人杀死了一名人类工作人员。

当时这名21岁的工人正在安装和调制机器人,后者突然“出手”击中工人的胸部,并将其碾压在金属板上。年轻的小伙子当场死亡。

虽然大众汽车公司发言人称,这不是与人类并肩劳动的机器人,当时它被放在安全笼中,这名不幸遇难的工作人员当时恰好在笼子中对其进行调试。

这难道不是蓄谋已久的吗?一直没办法接触到人类,一有机会就下了狠手。可怜了才21岁,从此生命定格。

仔细思考一下,我们生活中用到的机器人太多,不可能每一只都锁在护栏里。

阿西莫夫机器人学三大法则首条就是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或者目睹人类个体将遭受危险而袖手不管。

自古以来有定法的人就必定有违法的人,哪天哪个机器人失心疯来个大屠杀,该如何?

2、多事故特斯拉

还记得前段时间网络上频频出现的“又双叒叕”字样吗?这是媒体人对美国自动驾驶汽车特斯拉出事故的频率的最高评价。

今年6月份,一辆特斯拉Model S在佛罗里达发生车祸,撞上了一辆横穿正在左转的拖挂货车,车主在事故中身亡,而事发时,他正在使用自动驾驶模式。

今年7月初,一辆特斯拉Model X在自动驾驶模式下撞上高速路护栏并发生反弹侧翻,所幸无人员伤亡。

7月下旬,一辆特斯拉Model X在美国蒙大拿的2号高速公路上行驶,车突然向右侧转向,撞向隔离护栏。乘客和驾驶员均未受伤,但Model X右侧严重受损。

8月下旬,得克萨斯州的一辆Model S在自动驾驶模式下偏离航道撞上路边的栅栏,造成车主鼻子受伤。

短短几个月,特斯拉自动驾驶发生这么多起事故,网络上很多媒体发表对于特斯拉技术的怀疑。

有没有人想过,这可能是人工智能的杰作呢?为什么偏偏是特斯拉?为什么又是特斯拉?为什么总是特斯拉?

3、伤人机器人

这应该是世界上第一台“自主并有意”违反所谓“机器人第一法则”的机器人了吧。

今年6月,一名设计者瑞斌在他的网站上表示。如果你把手指头放到亚历山大·瑞斌(Alexander Reben)的机器人前面,它就有可能扎你一下。

你不会因此而严重受伤,只是像验血一样会有点刺痛感觉。这是一个带有小小手臂的机器,其底座大小和一张打印纸相差无几。

它安装了一台微型探测器,能够检测是否有人把手指放在了它的机械臂下方。是否扎人是机器人自己的决定。

放在它手臂下的人类手指会激发小机器人的一系列的软件程序,最后将输出扎人或者不扎人的决定。瑞斌表示其做出是否扎人的决定过程是他无法预测的。

就是说,你做好心理准备,它可能不扎你;你没任何防备的时候它能刺痛你。好有心机的机器人,真的是对它完全没有起到任何好感?

4、逃跑

再看看那只有不良记录档案的不乖巧机器人,逃跑两次,真的就只是因为调皮吗?

据说今年6月,Promobot 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俄罗斯东部的一个小镇测试机器人,测试之后,工程师忘了关闭安全门。

Promobot 就穿过办公区、跑出大门,大约逃离了 50 米之后因为没电、停在路上导致围观,搞得交通瘫痪。

这一看就有报复社会的阴暗心理,如果说第一次逃跑听起来像是人为的大新闻、想顺带介绍自己。那几天后的第二次逃跑是不是就有点吓人了。

据工程师介绍,他们第一次将机器人抓回去后进行了重新编程,但没想到之后它又跑出去了。最后创始人只能忍痛割爱拆除了这只“向往自由”的机器人。

Promobot 一而再的逃跑计划给它增添上了一些人性色彩,幸好它的两次逃跑都没有伤害任何人。如果让它有机会出逃第三次,指不定会干出什么大新闻事件。

结束语

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机器人的学习能力越来越强,以上只是从机器人自身看到的潜在危险,试想一下,如果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人再被人类不法分子利用了呢?

非法份子利用机器人制作新型武器;重新编程无人驾驶汽车、无人机等进行非法控制……要知道,一个恐怖分子疯狂起来绝对是不亚于失心疯的机器人。

一只失心疯的机器人与一个恐怖分子联合,能够摧毁一栋大楼甚至是一个商场;百个这样的组合,摧毁的可就是一座城市,更恐怖的可能就是毁灭整个地球了。

智能硬件小站旗下人工智能小站原创,图片源自互联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