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界七八十年代,因为一项政策、一个企业和一个人,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内衣才在出现萌芽。这项政策就是改革开放,这个企业就是香港的黛丽斯胸围有限公司,而这个人,就是有着“胸围大王”之称的黛丽斯老板罗杰伦。
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刚起,罗杰伦就迎着春风在深圳八卦岭和盐步开设“丽斯厂”,丽斯厂1980年投入生产,以“三来一补”的形式加工内衣并出口(不能内销)。就这样,广东内衣地的两大集群地诞生了,也正式宣告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内衣就此诞生。后来,罗杰伦还将丽斯厂开到了大连,促进了“北派”内衣的诞生。
广东内衣的另一个重要集群地是小榄,这个以内裤闻名于世的集群地,与盐步内衣的诞生有着相同的脉络。1979年,三十多岁的香港人刘汉谋来到小榄,与小榄工业总公司联合创立了小榄美联蕙雅内衣厂,小榄镇的第一家内衣企业由此诞生。
六年后的1985年,另一个香港人李民森(又名李立)以自己的名字创立了民森制衣厂。虽同为“三来一补”模式,民森与美联蕙雅却在实施上有所不同。由于中方管理效益不高,无法满足外方的管理需求,为了发展生产力,中方倡导解放生产关系,于是,后来的三来一补企业干脆由外方独自经营,中方提供的厂房土地均作租赁,人员也由外方自行聘用,而中方只留名义厂长作为联系当地政府部门,办理有关政府管理方面的事务。
同样作为广东内衣重要构成的潮汕内衣则始于1982年的谷饶,谷饶人张映昌、张华钦俩兄弟之父以“三来一补”的方式创办了谷饶镇第一家文胸长谷饶镇文胸厂,这也是潮汕第一家文胸厂,开启了潮汕内衣作为广东内衣最大集群地的传奇之旅。虽然潮汕内衣的发展没有香港人的直接介入,但是潮汕人很多香港亲友,也就自然少不了香港人的支持。
香港企业的进入,对早期的广东内衣而言,绝不仅仅是资本、机器和技术的进入,更关键的作用在于,培育了一大批成熟的产业工人,而且,广东首批本土内衣企业家就诞生在这些产业工人中,所以这些企业堪称内衣行业的“黄埔军校”。比如,姐妹花创始人梁锡女、新怡集团创始人陈伟强、奥丽侬董事长何炳祥、美思董事长吴艳芬等创业之前都在丽斯厂。
在小榄,美联蕙雅和民森也得到了“黄埔军校”的美誉,康妮雅、成发制衣厂、广华制衣厂、高联制衣厂的创始者都曾就职于美联蕙雅,康妮雅创始人石美俭就是从美联蕙雅拿单做起家的。而依之舍创始人罗国明、创雅诺创始人何德强、芭蒂欧总经理刘绿洲等也曾服务过民森,其中,何德强是依靠销售民森外单尾货起家的。
其实,有着“黄埔军校”美誉的不仅丽斯厂、美联蕙雅和民森,另一家同样为香港人创办的企业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这家企业就是安莉芳。
与拿到欧美订单近八成的黛丽斯不同,安莉芳主要承接日本单,两位创始人郑敏泰、岳明珠都是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品牌意识较为强烈,所以上个世纪90年代初,安莉芳就开始朝着品牌化的方向转变。90年代中期,安莉芳一统江湖,其崇高的江湖地位也引得不少后来者如黛安芬、华歌尔、曼妮芬、爱慕等羡慕或追随,并催生了中国内衣的第一批品牌觉醒者和探索者。与此同时,安莉芳还向中国内衣输送了大量人才,国内优秀品牌曼妮芬、爱慕、伊丝艾拉等品牌都曾因此受惠。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广东内衣已经成为规模最大、产值最高、品类最全、产业链最完善的集群地。此外,这里也是内衣品牌保有量最多、优秀品牌最集中的产业集群。一线品牌安莉芳、曼妮芬出自广东,全球最大的内衣制造企业维珍妮出自广东,全国最大的内衣连锁都市丽人出自广东,全球最大的内衣展SIUF出自广东,全国最大的内衣面辅料企业也出自广东,全球各大知名品牌的产品很大部分产自广东。全国获得认可的“内衣名镇”绝大多数也分布在广东。
此外,知名品牌如莱特妮丝、茜施尔、V21、奥丽侬、美思、俏丹娜、健将、秋鹿、爱黛、芬腾、依曼丽、安之伴、纤妍、凯诗芬、芭蒂欧、歌瑞尔等品牌也都出自广东。因为广东内衣的市场地位,有人发现了内衣消费的“三八”定律:全国每10个人,就有8个人穿广东制造的内裤,8个人穿广东制造的睡衣,每10个女性,就有8个穿广东制造的文胸。
在香港人的早期帮助下,在广东内衣人的努力下,广东内衣三十多年取得的成就不可谓不辉煌,饮水思源,他们的开拓精神值得我们继续发扬。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深加快,外国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节奏也越来越加快,广东内衣人有必要以“开拓者”的精神再次迎接新的挑战,打造新的辉煌。正如广东省内衣协会执行会长张朝荣在首届“十佳内衣设计师”的颁奖典礼上所说:广东内衣代表着中国内衣的高度,代表着中国内衣的未来,需要有更远大的追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