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这么乱,知识最性感
《釜山行》是一部让人流泪的恐怖片!
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感动和羞愧……
不过当许多人都在感动的泪奔时,小编我却因为其中的一段台词“泪无语凝噎”……
剧情设定是这样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人石宇光鲜精干,却也是个重利轻义之徒,不仅妻子为此与之决裂,女儿也有点嫌弃他了……
在列车上刚遇到丧尸的时候,自私的石宇差点把这个大叔和他老婆关在外面,引起大叔的极度不满,于是引发了一段他和石宇女儿的这样一段对话:
其实若是只有大叔这么说也就罢了,但是没想到石宇的女儿最后还来了一句神补刀……
喵了个咪的!!
看到这,小编气愤的都要开启洪荒之力了,可是冷静下来后我开始想:只是电影里的设定有这样的说法么?
不,不是的,艺术来源于生活,所以无论剧本如何不切实际,什么飞船啊外星人啊丧尸啊等等等等,但为了让人们看的时候有真实感,所以许多人物创作的设定,还是根据现实中的人物特征来设定的……
由此推理可得,难道世人对基金管理人的大部分印象都是“吸血鬼”么?
其实要小编来说,各行各业都会有那么一些搅屎棍在那捣乱,大部分人都会被那些负面的舆论引导至以偏概全,但是时下投资基金又是许多人会考虑的理财方式,那么对于金融小白来说,如何区分一名基金管理人是非常优秀的还是那个搅屎棍呢?
小编来教教你。
你要知道你选择的基金经理的风格
其实市场上永远没有最好的基金经理,选择适合你的基金经理才是最好的基金经理。所以你要认识基金经理的风格,你可以参考他的历史业绩和回撤,但是更重要的是你要去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和逻辑以及他的方法体系。如果他没有投资体系或者他的体系不具备持续赚钱的内在逻辑,那你就要非常小心了。历史业绩很重要,但是十年以内的历史业绩都没有意义。
另外,你还需要他的历史业绩的经济环境以及股票市场的制度环境的变化。有可能他的操作模式在某种制度环境下适合,在新的制度环境下不适合。最后,参考历史业绩的时候,一定不要简单地比较历史业绩,你更要看它的风险程度,比如他用了几倍的杠杆,他的持股集中度如何,等等。私募基金之间的历史业绩完全不具备可比性,因为每只基金的杠杆不一样,持股集中度不一样,风险等级不一样。
你要清楚基金经理应具备的素质
一名优秀的基金经理应该具备哪些重要的素质呢?最重要的素质是学习能力,这包括学习习惯、悟性、总结归纳寻找规律的能力、与外界沟通的能力、信息甄别能力等等众多素质。大家想想,十年前我们都在玩QQ,为何我们没去买腾讯的股票呢?这可是我们身边的大牛股啊。
因为十年前我们不具备看到腾讯能有今天的能力,我们不具备看到人们现在是用微信这种社交工具生活的能力。我们为何没有这样的能力,是因为我们没有对此进行深入的学习研究,没有通过学习获得这种智慧。
其次重要的是心态,包括性格,修养和执行力。需要在市场恐慌的时候敢于下重手去买股票,在市场狂热的时候敢于果断卖出股票,这种逆向决策的执行力是一名优秀的基金经理必备的素质。同时,基金经理还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该止损出局、什么时候该扛着接受浮亏的煎熬,而这些没有定论,都必须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由于任何投资决策都是基于有限的信息做出的,所以基金经理不能太固执,但是又不能没有自己的想法,不能一涨就买一跌就卖。基金经理需要在坚持己见和听别人的意见之间保持艺术的平衡。
最后,一名优秀的基金经理必须勤奋。大家都是名校毕业,都是聪明人,为何结果差异很大,很大程度上是勤奋程度不同。更勤奋的人会掌握更多的信息,信息优势有助于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想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经理,你必须了解你的资金,做好自己的资产配置。有些钱你必须放在银行,有些钱你可以去买货币基金,有些钱你可以去买债券基金,有些钱你可以去买股票基金。有些钱你可以买风险较大的股票基金,有些钱你可以去买回撤较小的股票基金。如果不考虑个体差异,一般来说,在熊市中后期买做相对收益的公募基金比做绝对收益的私募基金好,在牛市中后期买有对冲机制的基金比没有对冲机制的基金好。
市场上永远没有最好的基金经理,只有形成自己的理念和风格并坚持下去,才有可能带来长期稳定的收益。在选择私募基金经理之前,一定要先了解他的投资风格,再结合自身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理念,和基金管理人的投资风格匹配,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基金经理。
祝你们都能找到对的那个人,拜了个拜~(编辑:小羽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