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个南亚次大陆核对手关系恶化之后,印度宣布不出席11月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举办的第19届南亚区域合作协会(SAARC)高峰会,随后同区域的阿富汗、孟加拉国和不丹也宣布不出席,导致峰会流产。
昨天,印度指出,某些国家推动跨境恐怖攻击行动和干涉他国内政,造成对SAARC峰会成功举办的不利环境,宣布拒绝出席11月SAARC峰会。
南亚四国对巴基斯坦形成围攻之势。阿富汗外交部退出峰会的措辞最为激烈。该国一直指责巴基斯坦支持由塔利班主导的暴动。
根据SAARC组织的宪章,只要有1个会员国元首无法出席峰会,峰会就不能召开。 而在外交冲突发生之前,印度总理有望参加此次峰会,被认为是两国和解的一个积极信号。
9月18日,印控克什米尔Uri镇的陆军基地遭疑似来自巴基斯坦的恐怖分子攻击,导致19名印度士兵被杀。4天以后,印度在联合国谴责巴基斯坦纵容恐怖主义。
而巴基斯坦则反驳对方是毫无根据的污蔑。巴基斯坦外交部长甚至暗示,这次袭击是印度自己所为,以转移印控克什米尔动荡的焦点。
双边关系高度紧张,部分激进人士甚至在一旁煽风点火,暗示会爆发全面的核战争。
部分印度鹰派人士要求直接采取军事上的措施,但莫迪并未诉诸武力途径,而是通过其他方式进行报复。有消息透露,莫迪决定在印度河上游进行截流,包括在河流沿岸加速建设新的水力发电站,这无疑将对在下游生活的巴基斯坦人造成巨大伤害。
另外,在最近几周里,莫迪公开支持巴基斯坦叛乱的俾路支省分裂武装,此举激怒了巴当局。
去年圣诞节期间,莫迪意外访问拉合尔,成为自2004年以来第一位踏足巴基斯坦领土的印度领导人。

而在2013年,沙里夫当选巴基斯坦总理,他也决心要终止两国的对峙局面,以及重新开放贸易。
两国关系正常化,对地区的稳定是非常有利。《卫报》的文章表示,印巴总人口加起来有15亿,两国贸易总额有望达到30亿美元。
但是很多分析师指出,莫迪访问拉合尔,激怒了巴基斯坦的武装势力,他们并不满意沙里夫对印度的友好态度。
自两国在1947年独立以来,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持续了近70年的夙仇。克什米尔地区人口超过1000万,南部属于印度管辖,北部属于巴基斯坦管辖,两国均宣称对克什米尔全境拥有主权。为了争夺控制权,印巴曾爆发三场战争。
在过去两年里,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动乱不断,致使两国又陷入持续恶化的漩涡之中。一些发生在年轻人与印度安全部队之间的小规模争端经常很快就会引来大规模抗议人群。
今年7月8日,印度警察在克什米尔南部一座村庄打死反政府武装“真主穆斯林游击队”的年轻指挥官瓦尼(Burhan Wani),引发了连日的警民冲突,造成至少23人死亡,以及超过300人受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