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JMedia】与茶叶没有半毛钱关系的茶树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JMedia】与茶叶没有半毛钱关系的茶树油

看名字来断章取义,这事儿我们没少干。

图片来源:ihomeredy

什么是茶树油?

茶树油的英文名称是Tea Tree Oil;精致点儿的叫做Tea Tree Essential Oil,茶树“精”油;学术装B范儿的叫做Melaleuca Oil。

茶树油是从茶树(Melaleuca alternifolia)的叶子提取的精油。这种“茶树”与我们平时泡茶的茶叶没有半毛钱关系。Melaleuca alternifolia这种“茶树”又叫做“窄叶茶树”,风骚点儿的叫做“窦娥冤”。嗯,我瞎扯的:“snow-in-summer”,夏天的雪->农历六月飘雪->窦娥冤。

茶树-花开的时候还真是像雪
这种“茶树”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反正与我们喝的茶叶没有半毛钱关系。我们喝的茶叶来自于Camellia sinensis。

 

茶树油的主要成分是:terpinen-4-ol(30-48%)、γ-terpinene(10-28%)、α-terpinene(5-13%)、p-cymene(0.5-8%)、α-pinene(1-6%)等各种萜品烯和蒎烯;其余就是痕量的sabinene、1,8, cineole、aromadendrene、ledene、δ-cadinene、globulol、viridiflorol等等。

茶树油真的有用吗?

茶树油直接吃是有毒的。[1]再次说一次,“天然”绝对不等同于“无毒、无害”。它的口服致死剂量(老鼠)LD50是1.9克每公斤体重(数字越小越毒),而我们吃的盐、喝的酒分别是3克每公斤体重、7克每公斤体重,维生素C是恐怕会先撑死的11克每公斤体重。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的资料里列举了不少茶树油的传统或者理论功用,例如治疗跌打损伤、烧伤、溃疡、鸡眼、湿疹、蚊虫叮咬、牛皮癣、酒糟鼻、疥疮、皮肤感染,不过也特别强调这些功用没有经过安全性和有效性测试。美国癌症协会2008年发表的文章也说,“已有的临床证据不支持茶树油治疗皮肤问题和感染的有效性。”

确实有一些研究表明茶树油具有“某种程度上的”抗微生物、抗真菌的作用,然而这些实验的对象是个体细胞而已。也有几个研究证明了茶树油的某些安全性和有效性,不过并没有证据表明能增强免疫之类。倒是确认较高浓度的茶树油会刺激皮肤,这点我自己就有惨痛经历。

1992年一项研究说茶树油与对照“安慰剂”在抗真菌感染方面没啥区别[2]1990年一项研究说茶树油与5%的过氧化苯甲酰在治理粉刺方面差不多有效,只是起效慢些[3]。然而,这项研究的实验是“单盲”的,二十多年过去了,引用数也非常低——简单说,没什么价值。

茶树油还有一个问题:它里面的某些成分接触光线和空气氧化以后会导致皮肤敏感。这一点甚至茶树油的主产地澳大利亚政府与相关利益方“农业研究与发展集团”都在自己的宣传材料里提到,并且说氧化的茶树油就不能用了。

市面上的茶树精油之多,简直泛滥。但茶树精油真的就这么神奇?其实这么跟你说吧,保湿还是有些用的。不过实在不能期待太多。茶树精油本身带有刺激性又没有什么实际效果,如果产品本身其他成分会带来某些正面效果,那就是忍不忍的问题了。总而言之,皮肤敏感的人就别忍了。不含茶树精油的好产品多了去了。如果你还打算试试,一定要选择低浓度产品(一般浓度不超过2%),在皮肤表面使用,不要吃,也千万不要让猫大爷狗儿子接触。

参考资料:

[1] http://www.poison.org/articles/2010-dec/tea-tree-oil;Hammer, K; Carson, C; Riley, T; Nielsen, J (2006). "A review of the toxicity of Melaleuca alternifolia (tea tree) oil".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44 (5): 616–25.

[2] Tong MM, Altman PM, Barnetson RS. Tea tree oil in the treatment of tinea pedis. Australia J Dermatol 1992;33:145-9. 

[3] Bassett IB, Pannowitz DL, Barnetson R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ea tree oil vs. benzoyl peroxide in the treatment of acne. Med J Aust 1990;153:455-8.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JMedia】与茶叶没有半毛钱关系的茶树油

看名字来断章取义,这事儿我们没少干。

图片来源:ihomeredy

什么是茶树油?

茶树油的英文名称是Tea Tree Oil;精致点儿的叫做Tea Tree Essential Oil,茶树“精”油;学术装B范儿的叫做Melaleuca Oil。

茶树油是从茶树(Melaleuca alternifolia)的叶子提取的精油。这种“茶树”与我们平时泡茶的茶叶没有半毛钱关系。Melaleuca alternifolia这种“茶树”又叫做“窄叶茶树”,风骚点儿的叫做“窦娥冤”。嗯,我瞎扯的:“snow-in-summer”,夏天的雪->农历六月飘雪->窦娥冤。

茶树-花开的时候还真是像雪
这种“茶树”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反正与我们喝的茶叶没有半毛钱关系。我们喝的茶叶来自于Camellia sinensis。

 

茶树油的主要成分是:terpinen-4-ol(30-48%)、γ-terpinene(10-28%)、α-terpinene(5-13%)、p-cymene(0.5-8%)、α-pinene(1-6%)等各种萜品烯和蒎烯;其余就是痕量的sabinene、1,8, cineole、aromadendrene、ledene、δ-cadinene、globulol、viridiflorol等等。

茶树油真的有用吗?

茶树油直接吃是有毒的。[1]再次说一次,“天然”绝对不等同于“无毒、无害”。它的口服致死剂量(老鼠)LD50是1.9克每公斤体重(数字越小越毒),而我们吃的盐、喝的酒分别是3克每公斤体重、7克每公斤体重,维生素C是恐怕会先撑死的11克每公斤体重。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的资料里列举了不少茶树油的传统或者理论功用,例如治疗跌打损伤、烧伤、溃疡、鸡眼、湿疹、蚊虫叮咬、牛皮癣、酒糟鼻、疥疮、皮肤感染,不过也特别强调这些功用没有经过安全性和有效性测试。美国癌症协会2008年发表的文章也说,“已有的临床证据不支持茶树油治疗皮肤问题和感染的有效性。”

确实有一些研究表明茶树油具有“某种程度上的”抗微生物、抗真菌的作用,然而这些实验的对象是个体细胞而已。也有几个研究证明了茶树油的某些安全性和有效性,不过并没有证据表明能增强免疫之类。倒是确认较高浓度的茶树油会刺激皮肤,这点我自己就有惨痛经历。

1992年一项研究说茶树油与对照“安慰剂”在抗真菌感染方面没啥区别[2]1990年一项研究说茶树油与5%的过氧化苯甲酰在治理粉刺方面差不多有效,只是起效慢些[3]。然而,这项研究的实验是“单盲”的,二十多年过去了,引用数也非常低——简单说,没什么价值。

茶树油还有一个问题:它里面的某些成分接触光线和空气氧化以后会导致皮肤敏感。这一点甚至茶树油的主产地澳大利亚政府与相关利益方“农业研究与发展集团”都在自己的宣传材料里提到,并且说氧化的茶树油就不能用了。

市面上的茶树精油之多,简直泛滥。但茶树精油真的就这么神奇?其实这么跟你说吧,保湿还是有些用的。不过实在不能期待太多。茶树精油本身带有刺激性又没有什么实际效果,如果产品本身其他成分会带来某些正面效果,那就是忍不忍的问题了。总而言之,皮肤敏感的人就别忍了。不含茶树精油的好产品多了去了。如果你还打算试试,一定要选择低浓度产品(一般浓度不超过2%),在皮肤表面使用,不要吃,也千万不要让猫大爷狗儿子接触。

参考资料:

[1] http://www.poison.org/articles/2010-dec/tea-tree-oil;Hammer, K; Carson, C; Riley, T; Nielsen, J (2006). "A review of the toxicity of Melaleuca alternifolia (tea tree) oil".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44 (5): 616–25.

[2] Tong MM, Altman PM, Barnetson RS. Tea tree oil in the treatment of tinea pedis. Australia J Dermatol 1992;33:145-9. 

[3] Bassett IB, Pannowitz DL, Barnetson R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ea tree oil vs. benzoyl peroxide in the treatment of acne. Med J Aust 1990;153:455-8.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