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看手机视频都是碎片化时间,比如中午拌饭时翻翻综艺,插科打诨、下午摸个鱼的时候,去看一些轻松的东西,得到一些解压。”
这是点视想要创造的应用场景,会据此做一些场景化推送,点视市场总监戚烨骅这样介绍了这个短视频平台。
根据艾瑞《2016年短视频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从2014年开始短视频行业投融资开始活跃,内容制作、综合平台/社区成为两大热门投资方向;而2016年更有超越2015年之态势,只是与2015年集中火拼于平台层面上的态势不同,2016年资本则基本集中于内容制作的环节。
点视是今年不多的以一家短视频平台的身份获得融资的,它在今年8月新获海通创新资本的数千万人民币融资。
这个团队隶属于来谊金科,后者最初是一家为移动金融支付提供安全身份认证的科技公司,拥有金融安全级别的设备识别技术,后来他们将这项技术运用到互联网精准营销,进而孵化出了点视。
点视自己并不打算生产短视频内容,而是专注于做一个平台。“我们是作为一个平台方,将PGC团队、品牌、C端用户连接起来,让各方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利。”戚烨骅表示,“我们是一个短视频的内容品牌加互动,有互动和传播的属性,我们自己不产生内容,而是孵化一些PGC的团队,在平台上入驻生产内容。”
点视不生产内容,而是和PGC合作,其中传统媒体也是PGC的一种。点视目前已经和传统电视媒体,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SMG),包括其旗下东方明珠BEST TV建立战略合作。SMG拥有传统的地铁公交等交通工具的屏幕渠道资源,但希望自己生产的内容可以有更多互动属性,在这一点上点视刚好可以帮到他们,同时点视的PGC也可以成为前者的内容来源。
其他更多的合作伙伴是各种小型PGC团队和经纪公司,点视挑选内容的定位在于给开放的年轻人传达前沿有趣的生活方式。
当然,由于生产原生内容的PGC团队更多还在孵化中,点视会自行选择一些已经生产出来的内容,目前国内基本上要签署版权,而国外目前还没有监管。
通常的视频网站只设置了点赞和分享这样的社区互动,而点视在社区互动上设置了权益兑换模式。即观看短视频内容可以获得金点经验,用户可以通过看视频获取权益,即可以兑换权益奖励,尤其是对于有广告性质的视频。
但怎样让用户愿意看这些广告视频是一个问题。通常的广告植入是建立在已经形成IP的内容上,已经建立了用户黏性,自带流量。而点视的PGC团队目前可能还没有足够强大的IP吸引力。
戚烨骅认为,相比大的IP,自己的PGC团队的制作成本更低、周期更短,“做电视剧植入的周期非常长,6个月或者是1年之后,门槛很高,都是百万级别以上的了。品牌他们也不一定会有那么多的投入,也希望有一些比较短或者近期就能够曝光出去,这样适合走PGC,跟自己的粉丝互动。“
而找到和筛选更强大的PGC是点视认为目前工作最大的挑战。戚烨骅告诉界面,他们接下来10月马上会办一个自媒体的展映和选秀会,在点视平台,以及SMG的地铁和公交的屏幕渠道投放,让大家来进行投票。
然而,目前市场上也并不缺乏短视频平台,如何将流量和内容如何运转起来,并且找准自己的内容定位,或许是点视下一步需要摸索清楚的问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