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中美国际红人峰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来自中美两国的机构、红人以及互联网公司出席并进行演讲。其中,IMS新媒体商业集团CEO李檬在现场演讲表示:未来十年没有网红、没有网红CEO的公司是注定要倒掉的。
而就在近期,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明确规定未持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的机构和个人,均不得通过互联网开展相关活动、事件的视音频直播服务,也不得利用网络直播平台(直播间)开办新闻、综艺、体育、访谈、评论等各类视听节目,不得开办视听节目直播频道。
一方面以IMS为代表的新媒体运营机构对未来国内的网红市场充满信心,根据华创证券的预计,2020年中国的网络直播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网红将在IP运营、流量中心以及粉丝经济等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而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对直播等形式的监管愈加严格,有悲观者认为网红的政策红利期已过。
那么,在现实之下,李檬的预测是否还将会准确呢?
《通知》下发对网红格局影响究竟几何?
《通知》由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意味着在政府层面直播的新闻属性已经被坐实,这也与王思聪此前“直播将改变信息的传递”的论断相一致。2016年被称为“中国网络直播元年”,其与此前的秀场直播的最大区别,也在于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直播正在改变或者解构传统信息传递和接收方式,一个个网红正在成为事实上的信息发布者,其信息传播效率往往不低于传统新闻机构。
信息传播格局被打破显然是要引起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注意了。
但我们又不能明确夸大此次《通知》对未来网红经济的影响。
其一,该份《通知》只是针对直播行业。而网红则是一个宽泛的互联网人群,除直播平台之外,以微博、instagram为代表的社交平台已经成为网红们的主要粉丝阵地,如中美国际联合峰会现场出席的以@艾克里里和@丁一晨为代表的国内知名网红便是坐拥微博数千万用户,通过极具辨识性的短视频和漫画成为粉丝们追捧的对象。
从事实上看,直播只是网红的一种形式,社交平台是网红们最看重的渠道。社交平台的粉丝量以及传播广度也是衡量网红经济价值的主要指标。当直播被规章制度所限,从事实上并不会对国内的网红市场有太大冲击。
其二,《通知》对直播的冲击也被明显夸大
在铁哥看来,相当部分言论《通知》对直播行业的冲击有明显被夸大嫌疑,其原因很简单,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该《通知》的原因基于两方面:1.直播的涉黄现象严重;2.关于不实信息的传播易带来不良后果。须知,这才是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分内之事。
基于此逻辑,此次《通知》冲击最大的当属靠耸人听闻亦或是黄色暴力内容来获取粉丝关注的直播平台和主播,而事实上,这也是有利于加快行业的净化和长久发展的。
而与此同时,国内一线直播平台的“垂直化”运营思路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如微博旗下的一直播,引导微博垂直细分领域的大V进行直播,加快了直播内容的垂直化,传统才艺秀场模式的权重迅速降低,而与此同时又引入央视新闻和各大权威媒体机构,增加了直播内容的权威性。
在铁哥看来,此次《通知》非但不会对直播造成事实上的巨大冲击,相反,会加速直播行业正向发展,加快行业洗牌,淘汰靠打擦边球为生的主播和直播平台,而对于有着丰富内容形态和权威内容提供方的直播平台则是个利好,其不仅可获得政策层面的支持和扶持,亦可通过行业净化迅速收割淘汰平台市场份额,直播平台的权威化和寡头化运营趋势将会愈发明显。
未来网红果真要成企业标配吗?
IMS新媒体商业集团CEO李檬在现场演讲表示:未来十年没有网红、没有网红CEO的公司是注定要倒掉的。该论断确实令不少企业经营者震惊,这几天铁哥也多次被一些朋友咨询,李檬是否夸大了网红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
相当长时间内,网红对一家企业的作用多被简单理解为“营销”,即通过网红的账号体系,为企业进行产品或品牌推广,也就是普遍意义上的“软广植入”。诚然,网红在企业营销方面确实有着相当大的优势,这也是早期微博“大V”们的主要盈利模式之一,如天才小熊猫的创意图片推广,五岳散人微博中时不时出现的自家或他家的产品介绍等等。
在铁哥看来,此仍然将网红视为“市场和公关”的补充,即确定企业品牌定位之后,选择合适的创意和投放渠道,进而实现企业的品牌溢价。在此,网红只是企业的众多投放渠道之一。
这显然是弱化和低估了网红的影响力。
在此轮网红格局中,网红已经不再是互联网社交平台中的一个个ID和马甲,而是具有个性化标识的个体,粉丝不仅被其发布内容所吸引,更为其个性所迷倒。这也是微博推动垂直化账号建设之后,以艾克里里为代表极具个性化大V已经超越微博之初@冷笑话经典的主要原因。
换句话说,网红已经成为互联网世界中的绝对明星,其在粉丝聚合、信息传递以及基于IP的商业化运营的潜力非常之大。
对于传统企业而言,如若抓住如今的网红市场红利,意味着其将在互联网中建立新的品牌并吸引新的粉丝,重塑企业文化。一家拥有网红的企业,自然可收获巨大的市场效益。
2010年企业多开设微博,并进行一些的微博营销,也有了杜蕾斯等经典案例,但此仍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企业将要直接孵化或投资网红,在以微博为主的社交平台之上,进入网红的IP化运营阶段。企业与微博的接触,这才是关键。
当天峰会,除“未来十年没有网红、没有网红CEO的公司是注定要倒掉的”言论之外,李檬的另外论点也极具代表性:未来不是网红的明星将不称之为明星。明星的产生孵化路径被完全颠覆,传统明星代言只是品牌溢价,而网红将直接参与企业的结构调整,如此看来,未来网红作用并非被夸大。
中美网红峰会之后加之政策方面的引导,网红市场将正式进入快速迭代期,市场非但不会降温,反而会愈发热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