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号上映的《逗鸟外传:萌宝满天飞》是华纳电影动画创意工作室打造的第二部动画电影。
迪士尼动画陪伴我们度过了漫长的时光,但是华纳动画,我们似乎一直不大熟悉。
不仅迪士尼、皮克斯和蓝天工作室等动画巨头遮住了它的光芒,好像连照明娱乐这种新人也阿盖了它一头。
虽然华纳动画的产量相对较少,但是一直在坚持着求新、求变,是业内一段佳话。
和迪士尼一直保持甜腻风格不同,很多另类的经典动画,都是华纳公司的作品。
从2004年的《极地快车》到《僵尸新娘》,再到后来的《乐高大电影》和近期上映的《逗鸟外传》。
每一部作品都个性鲜明,在风格上绝不重复雷同。
这就是华纳动画的特色:不停探索新的动画技术,不断尝试新的动画风格。
华纳动画成立于20世纪30年代,早期的华纳动画是由修·赫曼与艾辛·鲁道夫的独立工作室制作的。
两人制作出多套令人瞩目的音乐动画短片,再将短片贩卖给华纳公司。
有点外包的感觉。
随着迪士尼动画崛起,华纳高层也希望能够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喜剧动画
在1930-1933年间,工作室接连推出两部“乐一通”系列作品《浴缸里的两人世界》和《快乐旋律》,
乐一通卡通的节奏相当快、风格多变、笑点荒谬、视觉效果夸张,播出之后立即风行起来,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但整体仍处于被迪士尼吊打的状态。
后来米高梅制作,华纳出品了传世经典神作《猫和老鼠》,才让很多人认识了华纳动画。
随着更多新画师的加盟,工作室的创作风格变得更加多元化,为了对抗迪士尼的系列动画,华纳高层也开始鼓励画师们进行各种不同的尝试,在这个时期内,华纳诞生了许多颇具实验性质的动画作品,
兔八哥、
猪小弟、
达菲鸭
等等一大批乐一通系列的经典人物都是这个时期诞生的。
这种创新给华纳动画带来了大量观众,开辟了新市场。乐一通卡通人物家族一直辉煌到了60年代。
到了60年代之后,华纳动画逐渐开始疲软起来,虽然这一阶段创造了华纳动画的头牌标志——史酷比
但是公司整体动画制作十分艰难,一度停滞,甚至还曾关闭过动画制作部门,让第三方完全接手制作。
这样悲催的经营一直到了20世纪90年代才有了转机。
1996年,华纳动画公司的一部真人与动画相结合的电影《空中大灌篮》横空出世,
这部电影采用了1988年动画电影里程碑作品《谁陷害了兔子罗杰》的真人+动画模式,
延续了华纳夸张爆笑的风格,征服了全美的观众。
当时正是篮球员动员迈克尔·乔丹的全盛时期,这部电影也在广大球迷心中具有了特殊的意义。
之后1999年播出的《钢铁巨人》是华纳动画电影的又一座高峰,
影片的基调与华纳大部分动画都有明显不同,既是充满新奇的童话,又有对现实的拷问。
这是华纳展开“去迪士尼”化的成果,作品与迪士尼风格大相径庭,在当时广受好评。
进入21世纪,华纳动画掀起了一股技术的狂潮,打造出无数风格迥异兼具有技术创新的作品,对动画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2002年推出的《极地特快》电影技术发展史上的地位与《谁陷害了兔子罗杰》相同,都是里程碑式的重要作品。
《谁陷害了兔子罗杰》是开创了真人与动画相结合的先河,而《极地特快》则是全片完全由电脑CGI动画技术生成。
并且片中运用了最先进的“表演捕捉”技术。
这种技术比起传统的“动作捕捉”技术更先进,能够同时在录制过程中将多名演员的面部表情及肢体行为真实的再现出来。
2005年上映了搭配CG的木偶动画《僵尸新娘》
2006年获得奥斯卡的《快乐的大脚》问世
这两部电影一个阴郁黑暗,一个欢乐明快,不仅表现了新技术的突破,更是华纳多种风格的探索之作。
尤其是《快乐的大脚》在79届奥斯卡战胜了皮克斯的《赛车总动员》,成为了华纳动画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的作品。
2010年的《猫头鹰王国:守卫传奇》是CG动画技术的一个突破。
细腻的CG细节和大场面设计让人感受到视觉上的震撼力。
2013年1月,华纳宣布组建“电影动画创意工作室”,这个工作室建立后的第一部作品就是2014年上映的《乐高大电影》。
该片获得提名第72届金球奖最佳动画长片和第87届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
从华纳动画迄今为止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从上世纪30年代至今,它在动画风格、动画类型和动画技术上的探索从未停歇,在目前好莱坞萌物满天飞的动画态势下,坚持自我的华纳简直是一股业界清流。
它尽量避免对以往作品的复制这一点让人敬佩。
希望在未来,华纳动画还能够拿出更多的不一样的作品,让我们领略不同的风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