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果壳网旗下上线了一款付费语音问答新产品——分答。但在8月10日下午分答突然消失了,直到9月27日分答重新出现在了大众面前,这个出现——消失——又出现的产品在消失47天里到底经历了什么,小编也十分好奇,所以今天带领小伙伴们扒一扒分答这个”妖艳贱货“。
分答回归 转型知识分享平台
8 月 10 日,分答突然暂停服务,不少用户在登录其应用时会收到这样一条提示:“尊敬的分答用户,分答君正在玩命憋大招,神秘功能,敬请期待。” 整个过程仿佛 “速冻” 一般迅速。直到9月27日晚,分答悄然回归。至此,分答的停摆已历经了47天之久。
回归后的分答清理掉了许多板块和内容,并主推健康、职场以及科普三大栏目。相较于之前分答广泛涉猎的栏目体态,如今的分答可谓进行了一场大瘦身运动。此外,首页推荐的名人也不再是明星、网红,取而代之的是医生、教授等专家学者。相比于之前明显的泛娱乐化倾向,返场后的分答俨然一派“正经人”的姿态。
以此来看,所谓的“憋大招”只是分答为了掩饰真实停止服务而打出的幌子,此外也是为了借着这个关口,向知识分享平台转型而已。
从打赏到分答 付费模式的衍变
从分答上线之初就颇受关注和热议,从,一夜爆红到宣布融资、开首场发布会,再到热度渐冷,突然关停,分答的命运可谓大起大落。 其实,在分答出来的最早时,引爆“分答”的是“国民老公”王思聪。5月28日,王思聪出现在“分答”,不到两分钟收益两万,不到一天收益十万,迅速霸占了“分答”新晋榜和才华榜榜首。而且当时王思聪的一个回答标价3000元,也挡不住网友提问和“偷听”的热情。用户王易知立刻提问:“我替几千万适龄女性问吧:请问你的择偶条件是什么?”有一万人左右收听了该问题的回答。
分答这种付费模式和从2015年开始流行的打赏有些异曲同工之处,只是直到2016年分答上线,才引爆了知识付费经济的热度。而这种付费模式也意味着,个人所拥有的无形的知识和技能,有条件随时转化成“知识商品”,而互联网也正在经历从免费到付费的演变。 从打赏到分答,让我们知道原来我们还可以设计出一种机制,让消费者自愿买单,原来这个网上,还有许多人士,会为此买单,原来知识、内容变现曙光在向我们走来。
分答再次出现还能抓住用户的心吗
从以前到现在,互联网上也从来不缺免费的知识分享,知识分享经济将个体的认知盈余变现,直击互联网免费知识过载的痛点,无论是对于需求端知识获取效率的提升,还是供给端认知盈余的变现,或是平台商业模式的创新,都是多方共赢的局面。
分答这种与之前免费的知识分享完全不同的模式一时引爆互联网,但停止服务47天,在现在的互联网时代对分答来说是个致命伤,粉丝的热情会在这漫长的四十多天中消耗殆尽,而重新出现的分答也并未带来任何让人眼前一亮的“大招”,不免让用户群有所失望,因此也会流失一部分用户,但也难说分答的“大招”会不会在不久后放出,这一切小编只能和大家一起坐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