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你好天府 木子
2022年12月30日12时,随着四川德昌至会理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会理至会东段等6条高速公路(路段)正式通车运营,四川省高速公路通车运营里程突破9000公里,居全国第三。
而就在四天前的12月26日,新成昆铁路峨眉至冕宁段建成通车,全长915公里的新成昆铁路实现全线贯通运营。

一条条新建道路建成通车,“蜀道难”变“蜀道通”“蜀道畅”,不断拉近四川与世界的距离,在“一带一路”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机遇下,四川着力打造国家综合立体交通极,推动川蜀大地“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加速形成。
从闭塞难越到四通八达,“蜀道难”一去不复返
四川地处我国西南内陆,北连秦岭、南接云贵高原、东邻大巴山区、西衔青藏高原,盆地与高原相接,山脉与峡谷纵横,自古交通受阻。“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唐代诗人李白笔下的《蜀道难》描绘了川渝奇丽的自然风光,也道尽了古蜀道难以逾越的险峻地势。
新中国成立之初,四川交通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公路总里程只有8500公里左右,技术等级低且破烂不堪:一半以上的公路无法行车,60%的村县不通汽车,没有一寸火车钢轨,双桂寺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前身)仅能提供5吨以下的小型飞机起降。
为了出川,川人不知付出了多少艰辛。
1952年7月1日,穿越秦岭的宝成铁路破土动工。修建需要打穿上百座大山,填平数百道深谷。仅炸山平沟的土石方就有6000多万立方米,按高宽各1米算,长度足以绕地球赤道一周半。
闻名世界的宝成铁路穿越秦岭,打穿上百座大山,填平数百道深谷,于1958年建成通车,打通了北向出川的通道,被称为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将近6年艰辛奋战,宝成铁路全线通车,被誉为中国人破解“蜀道之难”的里程碑。
宝成铁路的修建只是全力打造出川通道,进行交通建设的一个缩影。川人与路较量并获得胜利的故事,今天还在继续,新时代造路者用新技术新方法,向岩层深处要空间,超大桥梁、超长隧道打通了越来越多的“新蜀道”,逐步构建起一张上天入地、通江达海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截至目前,四川已拥有41条进出川大通道。公路建设有序推进,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将突破9000公里;西成、成贵客专、新成昆铁路建成通车,铁路通车里程突破5600公里,开工建设成达万、成渝中线、成自宜等高铁,更快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增长极。“世纪工程”川藏铁路全面开工;航空不断突破,国际航线网络遍及五大洲。天府国际机场建成投运,成都成为内地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机场城市
据了解,四川全省公路水路建设投资已连续逾10年超千亿元,仅过去五年,四川就完成综合交通投资1.5万亿元,相当于前两个五年总和。
交通通,则信息畅、百业兴。四通八达、深入乡村的“新蜀道”带来的不仅仅是出行便利,更是带领大家脱贫奔康的致富路。

凉山彝族自治州阿布洛哈村因为三面环山,一面临崖,过去也曾被称为“人迹罕至之地”, 在没有通村公路之前,村民们只能依靠悬崖上的小路进出村子。到乡上就要走3个多小时,货物运输只能靠骡马。
2020年6月30号,这个全国最后通公路的建制村迎来了客车,村民进出再也不用爬悬崖、过溜索。如今,两年过去了,村里的生活有了大变化:家家户户修了新房,各类商品琳琅满目,不论是务工营商还是就医求学,都再也不因交通而受限。
蜀道将不断上新,最好的风景一直在路上
随着国内国际“双循环”与“一带一路”建设战略的实施,在国家视野中,四川与成渝的分量越来越重。经济发展 交通先行,交通建设自然是其中的关键一环。
2021年2月,《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正式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定位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中的“第四极”,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并列。这意味着四川的交通建设将借势加速推进。
1月8日,成渝中线高铁重庆段站前4标首根钻孔桩率先开钻,标志着成渝中线高铁全线主体工程进入实质性开工阶段。成渝中线高铁全长292公里,是成渝间建设标准最高、运行速度最快的高等级高速铁路,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预留400公里/小时。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成渝中线高铁对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着重要的“试验价值”,将承担起我国时速400公里高铁技术标准、管理方式探索的任务。
从地理上看,四川深居中国内陆腹地,不沿边、不靠海,而“世纪工程”川藏铁路的建设,将给天府之国的交通格局带来新的改变。
2021年12月初,川藏铁路全面开工建设,其中雅安至林芝段投资3198亿元,桥隧比高达95.8%,每公里的造价约3亿元。
由于四川向西是广袤的山区和川西北高原地区,因此,这里至今也是全国铁路网“空白区”,而川藏铁路的建设,让路网得以向西延伸和覆盖,将补上这个最大缺口。

“它让四川铁路网由‘K’字形变为‘米’字形,铁路网格局发生改变,将提升四川在全国铁路网中的地位,有利于发挥四川对西部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极大地促进西藏、四川乃至成渝地区的西向开放,有利于推动四川形成新的开放格局。”有专家如此表示。
随着盆地交通建设的不断织密与完善,四川路网建设的主战场,正从盆地内转向周边山区与高原。据了解,四川目前在建的39个高速公路项目中,其中有10个在大山深处的凉山州。
“四川高速公路越来越多地往边远山区、民族地区等区域延伸,路网的“空白”地带正逐步加密,带动更多县城、城镇快速融入全国高速公路网。”四川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大道出川,通江达海。展望未来,《四川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四川交通强省建设将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建成“四向八廊”战略性综合交通走廊,基本实现“快速网覆盖区县、干线网畅达乡镇、基础网连接村组”。
根据规划,到2025年,四川省铁路运营总里程达到9148公里,其中高速铁路4426公里,20万人以上城市铁路覆盖率达到91.8%。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1万公里,高速公路进出川大通道达37条,通高速公路的县(市、区)数量达到152个,内地实现县县通高速。四川全省建成及在建运输机场数量达到22个,全省航空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亿人次。
回首来时路,天堑变通途、蜀道不再难。伴随着交通建设不断发力,内联外畅的新“蜀道”加速织就,不仅能让四川、让西部以一个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四海宾朋,也能为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贡献更多力量。
跳出盆地,加速“出圈”,四川一直在路上。
来源:公众号“你好天府”
原标题:蜀道不再难,四川正加速“出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