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冉峰
过去几年,网络上有个描写“小人物大愿望”的段子,其中最高潮的一段是“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
对于FitTime即刻运动的创始人凌云来说,“出任CEO”这个目标算是达成了。不过对这位前布朗大学医学PhD就读生来说,CEO不是常规的“首席执行官”(Chief Executive Officer)的意思,而是代表“首席运动官”(Chief Exercise Officer)。从当初自拍“四分钟高强度快速家庭健身”视频并在优酷、微博分享,到如今融资数千万开发FitTime运动健身应用,凌云一直致力于为大众提供有效的健身健康解决方案。
在去年体育大生意年度评选中,FitTime即刻运动获选最佳体育APP。这个应用提供多种健身、瑜伽视频课程和训练计划,帮助用户足不出户享受明星教练的健身指导。应用自去年初上线以来,迄今注册用户已超过800万。借凌云近期来北京进行FitTime项目路演的机会,体育大生意再次约访这位“首席运动官”,主要畅谈目前中国运动健身产业的痛点,以及FitTime提出的对应解决方案。
捷:从健身房到客厅的便捷法门
无论“家庭健身”还是运动应用,凌云制作健身健康解决方案时,看准的是一个“捷”字。“捷”即“便捷”,能随时随地发起的训练,将特别适合生活节奏紧张的现代都市人。“城市人运动有三大痛点,其中一个是不方便。”凌云说。与凌云访谈当天恰恰是一个雨天,凌云指着窗外说:“像这样一个雨天,就算健身房就在马路对面,很多人也不一定愿意出去锻炼。”
目前市面上大量的运动健康应用,都在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大家的思路基本一致:把运动健身场景从健身房转移到用户家中。但具体的执行方式有所不同。FitTime参考的是美国户内健身操“Insanity”的模式,让用户跟随视频中的教练示范来健身。
因此,凌云认为FitTime除了是一款健身产品,还是一款媒体产品。“FitTime用户不但可以通过手机来锻炼,还可以通过大屏、通过客厅电视来锻炼。”FitTime现已登陆各大应用商店、盒子和智能电视终端,也在开始布局数字电视。随着进占的平台不断增加,FitTime触及的用户面也不断扩展。
▼FitTime以视频教学内容为核心产品
凌云试图为用户提供健身的方便法门,但他本身的健身健康知识却是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凌云最早进修医学,本科时就读于复旦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凌云抱着出外闯荡的壮志,到美国布朗大学的医学研究所担任健康科研人员,并开始进修PhD。
“不过我没有读完PhD。有一次我在国内看病,接待我的医生有一定年纪了。我突然想,如果我继续在医学这方面深造,几十年后大概也就是他的样子吧。”凌云觉得读医将收窄自己的未来,于是毅然弃医从商,到印第安纳大学进修MBA,毕业后加入了德勤管理咨询。然而, 凌云注定与人体科学有缘分。咨询工作令他背负沉重压力,凌云决定放一个长假放松心情。期间他请了私教,开始健身。看到自己的体型不断变得健硕,他找回了当初与人体、与医学打交道的那份单纯快乐。后来他希望把这份快乐对外分享,便开始在自己地下室用小DV拍摄健身视频。
没想到,这种玩票性质的视频为他带来数十万粉丝,令他成为健身界“网红”。
精:从小作坊DV到高清教学大片的精华内容
熟知FitTime发展历程的用户都知道,FitTime最早是一款计时器的名字。当时凌云的视频大受欢迎,但如何准确地计算训练时间、训练之间的间歇休息时间,成为网友自主锻炼的一大难题。凌云找来自己的发小董震来开发一款准确的计时工具,以满足网友需要。
FitTime计时器的受欢迎程度同样出乎凌云意料,更大的转折来自于他一些拥有投资人背景的粉丝。对方提议:做一套真正的健身应用吧。于是,FitTime从计时器升级为移动应用。董震也加入到FitTime创始团队中,担任CTO。
“当初我自制健身视频的时候条件非常简陋,但依然吸引了那么多的粉丝。这说明,市面上优质的健身内容非常少。这是中国健身市场的第二个痛点。”凌云表示,中国并不是没有优质的教练,但所谓“物以稀为贵”,普通健身迷很难获取他们的服务。为了解决健身市场“精”这个问题,凌云决定把FitTime打造为用户的“优质私教”。
▼FitTime上云集众多优秀私教
FitTime的健身视频均由名师示范,教程也是由教练亲自制定。很多用户在社交网络上表示,FitTime教练很有特点,授课节奏合适,尤其方便没有健身基础的“小白”跟上节奏。另外教练也会结合实际授课经验,在视频教程中指出大量新手会犯的毛病。优质教练的价值在用户的赞美声中得到体现。“如果用户想达成‘健身/体型转变/健康’这种转变,市面上只提供图文教程的‘工具式’应用并不足够。”凌云从自己当年聘请私教的经验出发,解释优秀教练的重要性。“训练节奏如何掌握、训练安全如何保障,这些都需要人为指导。虽然这种以教练人才作为核心内容的模式比较‘重’,但FitTime仍然选择从真人教学/在线视频的角度来开发产品。”
出于对教学者这一环节的重视,FitTime也在线下建立了体验馆。“用户可以在线上训练之后,到线下与教练沟通训练效果。”凌云表示,线下门店对创业互联网公司来说算是重资产, 其布局一定非常慎重,但FitTime不排斥线下服务。“我们的理想状态是,用户一周来训练馆一两次,其他时候在线上锻炼。”
另外,为了跟私教一样监督学员坚持训练,FitTime还推出了“毅力宝”健身坚持服务,把人性行为改变的“反向激励”融合进产品机制里,帮助FitTime的线上用户战胜懒惰。“毅力宝”目前已服务了超过2000位在线用户,这些用户中的90%都在21天里养成了坚持健身的习惯。
假如说好教练代表“精英”,那么高清视频教学则是“精致”的体现。作为一款商业应用,FitTime要考虑如何通过服务好客户来获得收入。过去那种DV拍摄的小作坊模式显然不能持续。目前FitTime应用上的教学视频都采用高清拍摄,并且有多角度镜头呈现动作细节,务求让用户清晰了解动作要领。“过去玩票与现在经商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你在真正做一项产品,要保持产品的质量,压力不可同日而语。”
但让凌云充满动力的是,这种压力也不同于当初做咨询时的压力。他现在是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奋斗,是在朝理想中的“首席运动官”角色不断前进。每一次用户认可、每一个小小突破,都令凌云更加坚定继续前进的决心。
惠:从免费教学到高性价课程的实惠方案
运营互联网产品,最大的压力无疑是用户和变现。目前FitTime的用户基数不错,但是要吸引用户购买课程,就要再花点心思了。“中国健身市场的第三个痛点就是私教课程贵。你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你信赖的私教,但是金钱上付出的成本可不低。”因此,FitTime要从“惠”字入手,使其健身方案更加实惠。
FitTime上有一定数量的免费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用户也能获得不错的锻炼效果。而针对某些特别训练需求而制定的进阶课程则需要付费解锁,然而这费用跟聘请私教相比还是非常低廉。“我们的付费用户以每月50%的比例增长。而更加令我们欣喜的是,付费用户的复购率超过了30%。”凌云透露道。
FitTime另一个实惠之处是配合健身视频来推送的健康知识。在应用上的“发现”栏目,FitTime编辑整理了各种关于饮食、营养、器械、训练、医学等信息,全方位推送健康生活之道。“我们整个团队都有运动健康背景,这些信息并不是随意从网上摘抄而来,而是有编辑的知识结构和个人体验作为支撑。”凌云表示,FitTime未来一定会从小范围的“健身”正式扩展到大范围的“健康”领域,目前这些图文内容只是基础尝试。“FitTime要实现‘影响一个行业’的效果。”凌云介绍他心中的志向。
▼在美国深造期间,凌云还没有创业的考虑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凌云带着一件健身产品走入互联网行业。这里诞生了BAT这样的超级玩家,还有门户、移动、设备、软件等各个领域的大佬。健康产业与互联网产业结合的未来将“会如何?这正是凌云在考虑的问题。“我去美国学医的时候,正好是张朝阳等人回国创业之时,我错过了中国互联网创业的第一波浪潮。”凌云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些遗憾。“现在我也创业了,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做四件事情——做快乐的事情、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情、做擅长的事情、做赚钱的事情。”
其实,FitTime解决健身行业痛点的三个字,也可以应用在凌云本人的创业理念上。“捷”,整合更多运动健康资源,提高做大行业蛋糕的效率;“精”,精耕健康产业,让大众的精神状态日益振奋;“惠”,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惠及自己,让工作带来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在这个越来越重视健康(Fit)的时代(Time)以首席运动官的角色帮助更多人成为“CEO”,这是凌云心目中的最佳FitTime。
注:本文所用图片非注明均来自网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