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东西坏掉的时候,是不是常常碰到「拿去修跟买新的价格差不多」的两难呢?瑞典在上个月提出维修费减税法案,希望可以借此改善社会大众在东西坏掉时,总是想换新物品的习惯。
-
在瑞典,东西坏了可别急着拿去丢,也许现在拿去修会划算得多呢。
税太高不想修
在瑞典,若是拿东西去维修,必须再加上25%物品增值税,才是实际的维修价格。这往往令人提不起修东西的动力,因此瑞典社会民主党与绿党在议会共同提案,希望可以将靴子、衣服、皮件、纺织品和脚踏车的增值税从25%降到12%。
维修费可抵所得税
除此之外,如果人们把电冰箱、烤箱、洗衣机等大型家电用品拿去维修,其中一半的维修费也可以拿来抵免所得税。
金融市场与消费事务部部长,同时也是绿党的国会议员博隆(Per Bolund),在接受npr采访时强调,人们甚至不用等到报税时才能申请退税,而是在支付维修工人维修费的当下就只需要付一半的钱。
我们相信这会显著降低维修成本,让选择维修变成消费上更合理的选择。——金融市场与消费事务部部长博隆
努力节能减碳的瑞典
这样的法案也是立基于瑞典政府一直致力于节能减碳的推广,从1990年到现在,瑞典国内已经降低了23%的碳排放量,此外,瑞典境内超过一半的电力来自再生能源。
消费性产品的大量需求让环保破功
但人们消费物品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却不断上升,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便指出,若是把国外进口的消费性产品列入计算,其实整个国家的碳足迹比政府的预期标准还要高17%。
光是2015年,政府便回收了5万8,000吨的废弃冰箱、冷冻柜、各种家电用品,平均每个瑞典公民就生产出6公斤的垃圾。
法案只是「轻轻推一把」
「如果我们要想如果我们想要解决物品的永续性还有环境问题,我们就必须正视物品消耗这件事,」博隆解释道:「我们称这个叫做『轻轻推一把』,意思是用更简单的方式来让人们去作正确的事情,像是用清楚的标示告诉大家回收站在哪里之类的。」
部长有自信可以通过提案
博隆对于议案的通过也非常有自信,认为上至企业下至人民都会赞成这样的法案。像是瑞典的服装公司H&M早就已经推出类似的政策,让顾客可以把他们的旧衣服带到店内回收,并且得到折扣优惠。
为移民创造工作机会
除此之外,这个议案是希望能够刺激维修服务业的发展,为空有技术,却找不到工作的新移民提供工作机会。
「许多来到瑞典的人民有着维修大型家电或其他用品的经验与技术,瑞典现阶段并不缺低学历的技术活,希望(维修业)可以因此蓬勃发展。」博隆说。
展现「自产者」精神
最后,博隆也相信这是共享经济与自产者(maker movement)的展现——共享经济指的是人们的资产都可以互相租借,借此创造延伸价值。自产者的概念则是DIY文化的延伸,认为与其购买,不如先靠自己制造——这两者在瑞典也逐渐蔚为风气。
类似规范法国也有
其实法国在2015年也通过了类似的规范,要求制造商告知购买时间多久内可以提供备用品,也要求厂商,未来一定要提供商品两年免费的保固服务。
而瑞典的这条法规若是通过的话,最快也要到明年1月才会正式实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