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最后一天惹……嘤嘤嘤,明天又要欢腾着奔去上班了呢嘤嘤嘤
抓紧最后一天休息时间,快上车,小抠带你看好电影! 前阵儿大火的两部韩影 一部是之前已经说过的《来不及了,快上车,一大波丧尸要开往釜山啦》,又名《釜山行》
另一部就是今儿准备说的《河正宇又双叒叕一人撑起一部电影》,又名《隧道》
之前,《隧道》已经四度蝉联韩国票房冠军,成为今年登顶时间最长的影片
我河叔不愧是忠武路三驾马车之后的……一架兰博基尼
《隧道》讲什么呢? 故事其实很简单: 一句话概括为:河叔饰演的李正洙下班路上经过一条隧道,隧道坍塌,他被困其中,因此开始了漫长的营救
因此,也有媒体称其为“小格局灾难片”
说到灾难片,9月中旬的《鲨滩》同样是独自被困,无处可去
而《鲨滩》把重心放在了女主一人和大鲨鱼斗智斗勇、顽强生存上
这种突出密闭空间的戏剧张力,从而更加紧凑的挖掘人性,完成自我成长,是灾难片的一种主题表现形式 但是《隧道》并没有选择这条路 因为它属于韩影啊,韩影最擅长的不就是自黑自嘲自我反省吗? 对!《隧道》老司机请开车!滴~ 河叔刚刚被困在隧道中时,手机信号力max,于是河叔拨打119求救
面对张皇失措的被困人员,119的接线员反而不疾不徐的啰嗦半天 媒体为了在第一时间抢新闻,大摇大摆的把直播车开到坍塌现场,妨碍救援
还和被困人电话连线直播,港真,你以为河叔的电话是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吗? 国民安全处的官员见到被困者妻子后,在新闻官的示意下,轮番开始摆拍合影留念
嗯,到此一游,观光团也是不错滴! 电视台播放事故调查,发现这条隧道是尼玛根本就是豆腐渣啊
媒体记者知道被困人员即将被救,忍不住的叹气 “要是再过一天就能打破纪录了……”
不如请媒体先森以身试法 经过15天,钻孔机已经打通隧道,河叔马上就能粗来了! 但是,竟然因为图纸错误,河叔被困的地方其实远在150米之外
这个玩笑开得有!点!大! 这意味着,15天所有救援工作都是浪费啊,都是辣鸡啊~ Word天!
从这里开始,电影开始展现各方的躁动: 救援现场需要扫雪车,市政领导说:扫雪车都在市区,无法支援
电视节目中的各路砖家大发言论,表示对河叔的生存持悲观态度
利益相关企业说,因为营救一人(或者是一具尸体),他们已经损失超过500亿
现在,整个大韩民国变得面目可憎,犹如一个母亲要亲手杀死自己的孩子 整个国家俨然一副凶手的模样! 如果说这些都是从侧面讽刺韩国的各界 那在最后河叔被救出时爆的粗口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啪啪啪,直接扇了韩国一巴掌!
港真,小抠读书少,不要骗人家,韩国难道没有总菊? 《隧道》并不是韩国第一部“口无遮拦”的电影,反而此类电影频出佳片,甚至倒逼社会,改变社会 《辩护人》在韩国公映两个月后,釜山地方法院终于对30多年前的“釜林事件”作出二审判决,改判被告人无罪。
2011年前后,小说和电影《熔炉》面世,引发韩国民众持续关注。在民众呼声和舆论压力下,韩国国会出台和修订了一系列保护未成年人法案。尤以《性暴力犯罪特别法部分修订法律案》为重,这部法案又被叫做《熔炉法》。
豆瓣有一句影评很经典:“你们有改变国家的电影,我们有改变电影的国家!” 其实,也不尽然
不说被禁的电影,《亲爱的》上映引发社会关注而儿童拐卖问题
《海洋天堂》关注自闭症群体,并带出了李连杰的公益项目:壹基金
早期的《秋菊打官司》也把社会的目光聚集到司法建设上
但是为什么国内很难有一部作品可以掀起社会上海啸般的热潮? 首先,国产反映现实的电影往往带有很强的作者意识,电影语言晦涩灰暗,本身就有一定的门槛 其次,国内观众的观影倾向明显,喜欢爆米花电影,喜欢喜剧,所以反映现实的电影在国内市场中受众有限 所以,我们在为隔壁电影起立鼓掌的同时,也不必自己人唏嘘自己人 毕竟,作为观众,我们和国产电影共同要进步的路,都很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