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腾讯放弃嫡系,离开货架去探店,要靠小程序对决抖音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腾讯放弃嫡系,离开货架去探店,要靠小程序对决抖音

短短几个月后,腾讯荟聚就放弃货架电商模式,为何转变如此之大?

文|张书乐

腾讯的嫡系电商业务,被战略性放弃了。

官方公告显示,腾讯荟聚于2023年2月1日进行业务转型,后续业务方向将聚焦推荐和发现品牌商家的微信小程序。

这也意味着,腾讯荟聚将从货架电商交易平台转型为品牌推荐平台。

腾讯荟聚曾被腾讯智慧零售寄予了相当高的期望,该业务诞生于此前的“腾讯惠聚”,获得了比腾讯另外一项电商业务“小鹅拼拼”更高的流量扶持,并加入到微信支付页面的九宫格内。

2022年4月,腾讯惠聚又进军奢侈电商,开设“腾讯名品”,李佳琦还以视频出镜的形式出现在腾讯惠聚的微信朋友圈广告中。

为了扶持腾讯惠聚,腾讯可谓是不遗余力,不光为其提供微信支付页“购物消费”的首席入口,更喊出了“不收费、不抽佣”的口号。

2022年9月,腾讯官方品牌商城“腾讯惠聚”正式升级成如今的“腾讯荟聚”,聚焦货架电商,通过微信商家合作,为微信用户提供更优质的购物体验,用户可以直接在“腾讯荟聚”中享受一站式购物。

耐人寻味的是,几个月前的双十一,腾讯荟聚打造的“会买节”还创造了GMV同比增长168%,商品数量同比增长602%的亮眼业绩。

短短几个月后,腾讯荟聚就放弃货架电商模式,为何转变如此之大。

对此,犀牛财经吴辰光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贫道以为:

从货架转型为探店,本质上意味着腾讯探索只因电商模式的一种失败,同时意味着该小程序从自营变成小平台,回归社交应用的导流渠道轨迹。

纵观腾讯历史上多次尝试自己做电商,但均未成功,手握流量密码的腾讯之所以缺少电商基因,在于惯性。

用户对产品的定位形成惯性,登陆腾讯的微信或QQ,目的是社交,是交流而非逛街。

作为社交大佬的腾讯,天生在自营电商上缺少用户习惯,反而更擅长于导流到相应的应用,作为桌面、成为入口。

如今,视频号直播带货的快速增长似乎成了腾讯做电商“全村的希望”。

据微信团队透露的信息,2022年,视频号直播支付GMV同比增长超8倍,其中15%是通过视频号优选联盟完成。

但与抖快相比,还显逊色,其原因也在于此。

诚然,视频号确实可能在直播带货上打开一个缺口,但如果没有更新颖的颠覆式创新体验,后发先至的可能性不大。

虽然直播带货发展很猛,但货架电商仍是电商的核心,即便抖快也在大力建设货架电商。

随着此次腾讯荟聚的转型,腾讯的货架电商似乎成为了一个过去式。愚以为:

直播带货也有品类缺陷,即高度聚焦于快消,在其他品类上突破力不足,且直播带货这种类似电视购物的存在,很难实现货架电商的长尾效应,更倾向于爆款。

反而,腾讯如果通过社交流量实现线上线下的探店,用社交电商的口碑营销来达成种草,或许能够更具突破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腾讯

6.1k
  • 腾讯控股今日耗资约10亿港元回购263万股
  • 腾讯与广汽集团战略合作升级,将共同推出自动驾驶轻地图解决方案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腾讯放弃嫡系,离开货架去探店,要靠小程序对决抖音

短短几个月后,腾讯荟聚就放弃货架电商模式,为何转变如此之大?

文|张书乐

腾讯的嫡系电商业务,被战略性放弃了。

官方公告显示,腾讯荟聚于2023年2月1日进行业务转型,后续业务方向将聚焦推荐和发现品牌商家的微信小程序。

这也意味着,腾讯荟聚将从货架电商交易平台转型为品牌推荐平台。

腾讯荟聚曾被腾讯智慧零售寄予了相当高的期望,该业务诞生于此前的“腾讯惠聚”,获得了比腾讯另外一项电商业务“小鹅拼拼”更高的流量扶持,并加入到微信支付页面的九宫格内。

2022年4月,腾讯惠聚又进军奢侈电商,开设“腾讯名品”,李佳琦还以视频出镜的形式出现在腾讯惠聚的微信朋友圈广告中。

为了扶持腾讯惠聚,腾讯可谓是不遗余力,不光为其提供微信支付页“购物消费”的首席入口,更喊出了“不收费、不抽佣”的口号。

2022年9月,腾讯官方品牌商城“腾讯惠聚”正式升级成如今的“腾讯荟聚”,聚焦货架电商,通过微信商家合作,为微信用户提供更优质的购物体验,用户可以直接在“腾讯荟聚”中享受一站式购物。

耐人寻味的是,几个月前的双十一,腾讯荟聚打造的“会买节”还创造了GMV同比增长168%,商品数量同比增长602%的亮眼业绩。

短短几个月后,腾讯荟聚就放弃货架电商模式,为何转变如此之大。

对此,犀牛财经吴辰光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贫道以为:

从货架转型为探店,本质上意味着腾讯探索只因电商模式的一种失败,同时意味着该小程序从自营变成小平台,回归社交应用的导流渠道轨迹。

纵观腾讯历史上多次尝试自己做电商,但均未成功,手握流量密码的腾讯之所以缺少电商基因,在于惯性。

用户对产品的定位形成惯性,登陆腾讯的微信或QQ,目的是社交,是交流而非逛街。

作为社交大佬的腾讯,天生在自营电商上缺少用户习惯,反而更擅长于导流到相应的应用,作为桌面、成为入口。

如今,视频号直播带货的快速增长似乎成了腾讯做电商“全村的希望”。

据微信团队透露的信息,2022年,视频号直播支付GMV同比增长超8倍,其中15%是通过视频号优选联盟完成。

但与抖快相比,还显逊色,其原因也在于此。

诚然,视频号确实可能在直播带货上打开一个缺口,但如果没有更新颖的颠覆式创新体验,后发先至的可能性不大。

虽然直播带货发展很猛,但货架电商仍是电商的核心,即便抖快也在大力建设货架电商。

随着此次腾讯荟聚的转型,腾讯的货架电商似乎成为了一个过去式。愚以为:

直播带货也有品类缺陷,即高度聚焦于快消,在其他品类上突破力不足,且直播带货这种类似电视购物的存在,很难实现货架电商的长尾效应,更倾向于爆款。

反而,腾讯如果通过社交流量实现线上线下的探店,用社交电商的口碑营销来达成种草,或许能够更具突破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