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楼市在政策的不断刺激下,回暖明显。
就在昨天(2月13日)晚上,南京江宁区又发布重要政策,多方面力挺房地产,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支持刚性和改善性购房需求。
01、江宁发布新政,推行房票安置、落实契税补贴等措施
2月13日晚上,南京官方发布重磅政策《江宁区推动经济率先整体好转若干政策措施》,多方面力挺房地产,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支持刚性和改善性购房需求。

其中,第七条举措为“促进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干货满满,涉及落实契税补贴、推行房票安置、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加快区域内规划落地等重要内容。重点如下:
1、制定分区阶段性住房购买契税补贴优惠实施细则并落地实施。
2、试点推行房票安置工作,推动征收安置与商品房去库存有效结合。
3、进一步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制度,完善商业银行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举措。
4、筹建“房源超市”,组织开展专场房展会,按月组织住房旺消费活动。
5、研究金融机构专项激励政策,用好用足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措施。
6、加大规划利好宣传,加快推进教育、交通资源规划建设落地,提升区域竞争力。
7、落实“招大引强”工作要求吸引优质企业参与市场开发建设。

这也是继江苏省发布的1号文件及南京发布33条新政后,南京首个区域响应号召发布的政策措施,具有风向标作用。
其实,早在今年1月3日,在江宁区重大产业项目开工活动上,发布过《江宁区拼经济促发展若干措施》。

在“强化潜力激活拼消费”这一项中,江宁区明确提出:促进居住消费健康发展,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积极探索“房票安置”路径,有效拉动商品住宅库存去化。

其实今年开年以来,南京政策利好就没断过。
1月16日,这篇《省政府印发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的文章在江苏省人民政府网站上发布,共分12大项42条细则分门别类地列出了在2023年要积极做好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的务实举措,涉及财税、实体经济、就业、企业减负、消费、投资、外贸、房地产、医疗保障等。值得一提的是,改通知中大力支持房地产。

随后,1月20日,南京市建委公布《南京市国有土地上住宅房屋征收房票安置暂行办法》。文件显示,本办法适用于主城六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项目,江北新区和新五区可参照执行。

2月3日,南京市发改委发布《南京市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若干政策措施》,多项措施支持房地产市场。

事关房地产、力挺经济。共计33条新政。其中备受关注的莫过于,明确了“支持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减轻居民首付资金周转压力。”
至于相关政策何时才能落地?据南京公积金中心消息:目前中心正在制定相关操作细则,待制定好后,会第一时间对外公布。
02、多地推行现房销售试点,真来了?
今年随着上层对于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地位的认可,不仅跟地产行业利好政策不断,有关地产楼市的话题也是一直没有断过。
近日有关“多地推行现房销售试点”就引起广泛讨论。一场巨大的变革,正在楼市展开,商品房推行现房销售制度,真要来了?
上周三(2月8日),《经济日报》发布重磅文章《大力推动商品房现房销售》,让买房人看到了大规模现房销售的可能性。
在这篇文章中,引人注目的表述有以下几点:1、实行多年的商品房预售制度面临较大改革空间,现房销售或将成为大势所趋。2、房地产开发企业“三高”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难以为继,房地产行业降“三高”的需要,使得商品房预售制改革箭在弦上。3、推进商品房预售制逐步向现房销售过渡的时机进一步成熟。4、现房销售有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但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能力是个挑战。
其实今年1月,在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提出,有条件的可以进行现房销售,继续实行预售的,必须把资金监管责任落实到位,防止资金抽逃,不能出现新的交楼风险。
此外,近日山东、安徽、河南、四川这四个省相继提出,将因地制宜开展现房销售。
根据过往经验来看,现房销售制度最直接的影响有以下两点:
1、供货量不足。从拿地到建成销售,开发周期被拉长,这也就导致上市房源量在某一段时间是真空状态,会造成一些区域,特别是热门板块出现一房难求的情况出现,有抬高房价的风险。
2、开发成本变高。对于开发商来说,现房销售无形中提高了开发成本,在拿地时将会更加谨慎,拍地的热情上也会有所递减,可能土拍过程中会出现不少流拍情况,这对于很多城市的经济增长多少会产生一些影响。
无疑,现房销售,对于开发商来说,承受的资金压力增大,但对于买房人而言,能够更直观看到房子的质量,周边环境及配套,所见即所得。
目前,南京还有哪些现房销售的楼盘?
据本站此前不完全统计,目前南京的现房楼盘约有40个,总价200万-2000万都有,涉及河西、江北、江宁、城南等多个板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