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边吃面边谈恋爱,岛国泡面为什么总能脑洞大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边吃面边谈恋爱,岛国泡面为什么总能脑洞大开?

人类是爱面族(Mankind is Noodlekind)。

泡面诞生之初是为了解决饥饿,事到如今,满足胃的同时,泡面还被当做一种慰藉孤寂心灵的食物。

一个人孤苦伶仃吃泡面的时代很快就要过去了!

为配合拉王(ラ王)系列方便面上市,日清食品推出了「通过手机 AR 应用和二次元美少女一起吃面」的企划,只要装上一个叫「aug!」的 APP 并扫描拉王方便面的包装,就会有二次元美少女出现在手机屏幕上。

▲一种口味召唤一位美少女,你偏爱哪款?

在「お汤 5 分、食べる3分 マジで恋する 8 分间」(泡 5 分吃 3 分,真心爱上 8 分钟)时间里,顾客不仅可以通过手机和这些萌妹纸对话,还能一起吃泡面。

▲一边吃面一边跟妹纸聊天

该应用收录了泡泡面 5 分钟和吃面 3 分钟的全程语音,还有声优们吸面汲汤的声音。带上耳机,就能能感受到美少女和你一起共食泡面的体验。

▲音效太逼真了 被吓一跳

尽管消费者对这段 8 分钟的体验褒贬不一,但不得不说日清真会玩,再一次丰富了一碗泡面带给人们的功用。

提起日清这个方便面始祖,不仅缔造了喂饱过全世界的「杯面」,在泡面推陈出新的道路上也从未停止过脚步。早在 2005 年,日清就曾为日本宇航员野口聪推出过一款能够在太空食用的泡面。这款泡面在配方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粘稠的汤汁在无重力状态下也不会四处飞溅,特殊比例调配的面条在 70 ℃ 的水温下就能加热食用。

▲泡面创始人安藤百福展示“太空拉面”

日清在食品行业的迅速发展与图片里这位长者——安藤百福先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自幼失怙失恃,由祖父一手带大;从知名企业家到两次入狱,面对大起大落的人生,安藤并未言弃。48 岁还在创业,在饥饿的岁月里发明了泡面,安藤传奇的一生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创业故事?泡面被发明之初又是出于何种原因?

今天 Geek 君想和大家聊聊安藤的「泡面人生」。

日本人引以为傲的泡面,「创始人」却来自中国

吴百福,1910 年生于日治台湾嘉义厅朴仔脚街。自幼父母双亡,吴百福由祖父母抚养长大。祖父做布料批发生意,也算得上乡里经营有成的商人,家境在当时算不错。 安藤回忆道:

我那时一有空就跑到店铺去,看大人谈生意。我喜欢摸算盘,而不是整天跟书本打交道。

▲年轻时的安藤百福

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不仅奠定了吴百福骨子里商人的基因,他也继承了祖父精明的经商之道。

1932 年,二十二岁的吴百福靠着父亲的遗产在台北永乐市场成立了「东洋莫大小」。

「莫大小」是当时较为前卫的一种纤维布料,弹性和伸缩性都好于一般料子。吴百福在迪化街买进日本新开发的布,再转手卖给台湾人捞到了第一桶金。当时,做针织品买卖的商社稀少,吴百福的事业因此得以扩大规模。

1933 年,他在商业版图第一次扩张到了日本,在大阪设立了日东商会,并成在当时的商场小有名气。同时他也将事业的重心转向了针织品贸易、光学机器和精密机械的制造。眼看吴百福在商业领域小有成就,但好景不长,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空袭炸毁了他的事务所和工厂。

战争期间,日本军国政府先后公布了国家总动员法和物资统制令,从此他的针织品贸易也被画上了休止符。好不容易捱到了战争结束,吴百福在 1948 年成立了中交总社(后来的日清食品)。同年,转投军用发动机零部件生意,却因为项目合作人私吞了日本国家配给的物资,吴百福也被扣上了一个偷税漏税的罪名关进巢鸭监狱 2 年。

▲巢鸭监狱(巣鴨刑務所)

战争时期监狱恶劣的生存条件给吴百福带来了精神与身体的双重伤害,到他夕拾朝花回忆起这段岁月仍不禁感慨万分。他对监狱配给的食物相当不满,凌冽的饥饿感让他幡然醒悟到:

对人来说,食物是最崇高的东西。

出狱后的吴百福在事业上又回到了原点,出于良好的社会信用,他被邀请出任一家信用社的理事长。显然他并不擅长这份工作,1957 年这家信用社因为经营不善破产。作为理事长的吴百福承担了大部分责任,不仅断送了他上半生的积蓄,还再一次让自己身陷囹圄。这个阶段无疑是吴百福人生的最低谷。

▲合味道纪念馆陈列

出狱后,48 岁的吴百福只剩下大阪池田的几间空房子。

战后的日本经历了一段艰难的物资紧缺时期。当时日本人口粮的主要来源是靠美国援助的面粉,大米成了稀有品。对于喜爱大米的日本人来说,每天白水面包的生活简直是个噩梦。

1957 年的一个冬夜,走在街上的吴百福经过一家面摊,一碗热腾腾的拉面像有魔力一样吸引着人们为它站在寒风中排起长队。汤面几乎是受到所有日本民众认同的疗愈美食,陪伴人们度过最艰难的时光。吴百福在心里暗暗打算要做食品,他相信只要料理的当,日本民众会很愿意接受面作为主食。

食足世平:只要丰衣足食,世间就会太平

经历过战争和牢狱之灾的吴百福深深体会过饥饿感,他决心转投食品行业。喂饱每一个饥肠辘辘的日本人成为了他的新目标。当时的吴百福在拉面的制作上完全是个门外汉。水和面粉之间微妙的配比往往决定了面条的口感,而食品研发就是一个追求平衡的过程。当一切都来到了刚刚好的位置,吴百福又陷入了易保存和易烹调的难题中。

对于一碗能够适应新时期的面,吴百福有明确的构想:

1. 要好吃

2. 易保存

3. 短时间可上桌

4. 便宜

5. 安全健康

他花了一年的时间研究拉面,希望找到长时间保存面条的方法。在他屡次失败,苦思冥想找不到出路的时候,太太用来炸天妇罗的油锅引发了他的灵感。他把拉面投入油锅,却发现达到了出奇的效果。

热油不仅能够使面条迅速脱水延长保鲜期,同时面条上还会产生细微的气孔,这就使得干硬的面条遇到热水后能够再度软化。他还制作了专用的铁框,以便在炸面的同时固定住面饼的形状。至此,泡面的原型就诞生了。回忆起这段经历,安藤百福感慨万千:

我逐渐了解,所有的失败和耻辱都让我越来越强壮。

1958 年,第一代泡面的研发基本完成,进入试产阶段后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好评。人们认为泡面的口感虽然跟拉面大相径庭,但不失为一种全新的美味。接着吴百福尝试在百货公司销售他的新品,并以「倒上开水后两分钟便可食用的拉面」为宣传语向来往的顾客介绍自己的成果。

虽然刚开始人们对这此事将信将疑,但最后吴百福的方便面还是被抢购一空。同一年的八月份,鸡味泡面(チキンラーメン)成功量产推出,日清食品株式会社变更会社的商号,会社的事业顺利扩大。

▲鸡味泡面(チキンラーメン)

一年后,搭乘了电视在日本的普及浪潮和电视广告的出现,这款鸡味泡面火得一塌糊涂。市场上也出现一大批“模仿者”,这些厂商从商标到包装设计,几乎原封不动地照搬了吴百福的鸡味泡面。吴百福得到了泡面的制造专利并对 13 家公司提起了诉讼,直到 1964 年这场抄袭风波才得以解决。

把方便面推向全球,创新是关键

至此,泡面虽在日本本土销售火爆,但吴百福的野心绝不因此止步。1966 年,他与第三任妻子安藤仁子结婚并夫随妻姓,改名为安藤百福,为将泡面推向美国市场而做准备。

初到美国,日清泡面一直不温不火。西方人吃饭不习惯用筷子和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调整泡面的包装以适应世界市场。安藤到西方进行市场考察的时候发现欧美人有一个奇怪的吃面习惯,他们喜欢把面饼掰碎泡到纸杯里。由于纸杯容量有限,吃面的体验虽然大打折扣,但西方人显然更在乎方便性。

▲"Cup Noodle"日版包装

在尝试了各种材料的容器后,他决定用当时较新的泡沫塑料来盛放泡面。 初代杯装泡面在保鲜问题上遇到了瓶颈,有一次安藤在飞机上看到空姐提供的铝制容器,密封盖是由纸和铝箔贴合而成的。他对这样的设计一见倾心,于是就找到了长期保存杯装方便面的方法。作为纪念,那只飞机上要来的容器至今还被保存着。

▲合味道纪念馆陈列

在美国成立分部一年后,1971 年的 9 月,日清首创的杯面正式在美国上市。杯装泡面的诞生大大方便了生活节奏紧凑的都市消费者,也成为了食品工业史上的一次新的突破,热销全球。

▲"Cup Noodles"美国版包装,名称结尾比日版多了个"s"更符合英文拼写习惯

「人类都是爱面族」,是时代造就了安藤?

从严格意义上说,到底谁才是泡面真正的发明者已经众说纷纭,难以精确考证。但是在吴百福的时代里,他却是真正帮助泡面突破保鲜瓶颈并推向市场的那个人。

▲位于横滨的合味道纪念馆(CUP NOODLES MUSEUM)

二战与入狱的双重经历给了吴百福对饥饿感深刻的同理心,一个真正的企业家是需要有造福大众的责任心。信用社的倒闭让他倍感内疚,一方面他希望能做出能够帮助人类度过人生最艰难阶段的食物,这是一种赎罪;另一方面,他灵敏的商业嗅觉也告诉他这必将是一件能够畅销世界的商品。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人类是爱面族(Mankind is Noodlekind)。

▲合味道纪念馆陈列

Geek君有话说

安藤百福和他的企业影响了人类的饮食文化,也在特殊的时期里以最简单的方式给到了人们果腹感。在现代人崇尚健康观念的冲击下,泡面在生活中的存在感越来越轻,商店里琳琅满目的食物甚至已经让人忘却了饥饿。其实无论是人类还是泡面都没有变,只不过当身体上的饥饿感被转移到心灵上的时候,还有一碗愿意关心你是否孤单一人的泡面相伴,那就是日清对人类的关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边吃面边谈恋爱,岛国泡面为什么总能脑洞大开?

人类是爱面族(Mankind is Noodlekind)。

泡面诞生之初是为了解决饥饿,事到如今,满足胃的同时,泡面还被当做一种慰藉孤寂心灵的食物。

一个人孤苦伶仃吃泡面的时代很快就要过去了!

为配合拉王(ラ王)系列方便面上市,日清食品推出了「通过手机 AR 应用和二次元美少女一起吃面」的企划,只要装上一个叫「aug!」的 APP 并扫描拉王方便面的包装,就会有二次元美少女出现在手机屏幕上。

▲一种口味召唤一位美少女,你偏爱哪款?

在「お汤 5 分、食べる3分 マジで恋する 8 分间」(泡 5 分吃 3 分,真心爱上 8 分钟)时间里,顾客不仅可以通过手机和这些萌妹纸对话,还能一起吃泡面。

▲一边吃面一边跟妹纸聊天

该应用收录了泡泡面 5 分钟和吃面 3 分钟的全程语音,还有声优们吸面汲汤的声音。带上耳机,就能能感受到美少女和你一起共食泡面的体验。

▲音效太逼真了 被吓一跳

尽管消费者对这段 8 分钟的体验褒贬不一,但不得不说日清真会玩,再一次丰富了一碗泡面带给人们的功用。

提起日清这个方便面始祖,不仅缔造了喂饱过全世界的「杯面」,在泡面推陈出新的道路上也从未停止过脚步。早在 2005 年,日清就曾为日本宇航员野口聪推出过一款能够在太空食用的泡面。这款泡面在配方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粘稠的汤汁在无重力状态下也不会四处飞溅,特殊比例调配的面条在 70 ℃ 的水温下就能加热食用。

▲泡面创始人安藤百福展示“太空拉面”

日清在食品行业的迅速发展与图片里这位长者——安藤百福先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自幼失怙失恃,由祖父一手带大;从知名企业家到两次入狱,面对大起大落的人生,安藤并未言弃。48 岁还在创业,在饥饿的岁月里发明了泡面,安藤传奇的一生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创业故事?泡面被发明之初又是出于何种原因?

今天 Geek 君想和大家聊聊安藤的「泡面人生」。

日本人引以为傲的泡面,「创始人」却来自中国

吴百福,1910 年生于日治台湾嘉义厅朴仔脚街。自幼父母双亡,吴百福由祖父母抚养长大。祖父做布料批发生意,也算得上乡里经营有成的商人,家境在当时算不错。 安藤回忆道:

我那时一有空就跑到店铺去,看大人谈生意。我喜欢摸算盘,而不是整天跟书本打交道。

▲年轻时的安藤百福

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不仅奠定了吴百福骨子里商人的基因,他也继承了祖父精明的经商之道。

1932 年,二十二岁的吴百福靠着父亲的遗产在台北永乐市场成立了「东洋莫大小」。

「莫大小」是当时较为前卫的一种纤维布料,弹性和伸缩性都好于一般料子。吴百福在迪化街买进日本新开发的布,再转手卖给台湾人捞到了第一桶金。当时,做针织品买卖的商社稀少,吴百福的事业因此得以扩大规模。

1933 年,他在商业版图第一次扩张到了日本,在大阪设立了日东商会,并成在当时的商场小有名气。同时他也将事业的重心转向了针织品贸易、光学机器和精密机械的制造。眼看吴百福在商业领域小有成就,但好景不长,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空袭炸毁了他的事务所和工厂。

战争期间,日本军国政府先后公布了国家总动员法和物资统制令,从此他的针织品贸易也被画上了休止符。好不容易捱到了战争结束,吴百福在 1948 年成立了中交总社(后来的日清食品)。同年,转投军用发动机零部件生意,却因为项目合作人私吞了日本国家配给的物资,吴百福也被扣上了一个偷税漏税的罪名关进巢鸭监狱 2 年。

▲巢鸭监狱(巣鴨刑務所)

战争时期监狱恶劣的生存条件给吴百福带来了精神与身体的双重伤害,到他夕拾朝花回忆起这段岁月仍不禁感慨万分。他对监狱配给的食物相当不满,凌冽的饥饿感让他幡然醒悟到:

对人来说,食物是最崇高的东西。

出狱后的吴百福在事业上又回到了原点,出于良好的社会信用,他被邀请出任一家信用社的理事长。显然他并不擅长这份工作,1957 年这家信用社因为经营不善破产。作为理事长的吴百福承担了大部分责任,不仅断送了他上半生的积蓄,还再一次让自己身陷囹圄。这个阶段无疑是吴百福人生的最低谷。

▲合味道纪念馆陈列

出狱后,48 岁的吴百福只剩下大阪池田的几间空房子。

战后的日本经历了一段艰难的物资紧缺时期。当时日本人口粮的主要来源是靠美国援助的面粉,大米成了稀有品。对于喜爱大米的日本人来说,每天白水面包的生活简直是个噩梦。

1957 年的一个冬夜,走在街上的吴百福经过一家面摊,一碗热腾腾的拉面像有魔力一样吸引着人们为它站在寒风中排起长队。汤面几乎是受到所有日本民众认同的疗愈美食,陪伴人们度过最艰难的时光。吴百福在心里暗暗打算要做食品,他相信只要料理的当,日本民众会很愿意接受面作为主食。

食足世平:只要丰衣足食,世间就会太平

经历过战争和牢狱之灾的吴百福深深体会过饥饿感,他决心转投食品行业。喂饱每一个饥肠辘辘的日本人成为了他的新目标。当时的吴百福在拉面的制作上完全是个门外汉。水和面粉之间微妙的配比往往决定了面条的口感,而食品研发就是一个追求平衡的过程。当一切都来到了刚刚好的位置,吴百福又陷入了易保存和易烹调的难题中。

对于一碗能够适应新时期的面,吴百福有明确的构想:

1. 要好吃

2. 易保存

3. 短时间可上桌

4. 便宜

5. 安全健康

他花了一年的时间研究拉面,希望找到长时间保存面条的方法。在他屡次失败,苦思冥想找不到出路的时候,太太用来炸天妇罗的油锅引发了他的灵感。他把拉面投入油锅,却发现达到了出奇的效果。

热油不仅能够使面条迅速脱水延长保鲜期,同时面条上还会产生细微的气孔,这就使得干硬的面条遇到热水后能够再度软化。他还制作了专用的铁框,以便在炸面的同时固定住面饼的形状。至此,泡面的原型就诞生了。回忆起这段经历,安藤百福感慨万千:

我逐渐了解,所有的失败和耻辱都让我越来越强壮。

1958 年,第一代泡面的研发基本完成,进入试产阶段后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好评。人们认为泡面的口感虽然跟拉面大相径庭,但不失为一种全新的美味。接着吴百福尝试在百货公司销售他的新品,并以「倒上开水后两分钟便可食用的拉面」为宣传语向来往的顾客介绍自己的成果。

虽然刚开始人们对这此事将信将疑,但最后吴百福的方便面还是被抢购一空。同一年的八月份,鸡味泡面(チキンラーメン)成功量产推出,日清食品株式会社变更会社的商号,会社的事业顺利扩大。

▲鸡味泡面(チキンラーメン)

一年后,搭乘了电视在日本的普及浪潮和电视广告的出现,这款鸡味泡面火得一塌糊涂。市场上也出现一大批“模仿者”,这些厂商从商标到包装设计,几乎原封不动地照搬了吴百福的鸡味泡面。吴百福得到了泡面的制造专利并对 13 家公司提起了诉讼,直到 1964 年这场抄袭风波才得以解决。

把方便面推向全球,创新是关键

至此,泡面虽在日本本土销售火爆,但吴百福的野心绝不因此止步。1966 年,他与第三任妻子安藤仁子结婚并夫随妻姓,改名为安藤百福,为将泡面推向美国市场而做准备。

初到美国,日清泡面一直不温不火。西方人吃饭不习惯用筷子和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调整泡面的包装以适应世界市场。安藤到西方进行市场考察的时候发现欧美人有一个奇怪的吃面习惯,他们喜欢把面饼掰碎泡到纸杯里。由于纸杯容量有限,吃面的体验虽然大打折扣,但西方人显然更在乎方便性。

▲"Cup Noodle"日版包装

在尝试了各种材料的容器后,他决定用当时较新的泡沫塑料来盛放泡面。 初代杯装泡面在保鲜问题上遇到了瓶颈,有一次安藤在飞机上看到空姐提供的铝制容器,密封盖是由纸和铝箔贴合而成的。他对这样的设计一见倾心,于是就找到了长期保存杯装方便面的方法。作为纪念,那只飞机上要来的容器至今还被保存着。

▲合味道纪念馆陈列

在美国成立分部一年后,1971 年的 9 月,日清首创的杯面正式在美国上市。杯装泡面的诞生大大方便了生活节奏紧凑的都市消费者,也成为了食品工业史上的一次新的突破,热销全球。

▲"Cup Noodles"美国版包装,名称结尾比日版多了个"s"更符合英文拼写习惯

「人类都是爱面族」,是时代造就了安藤?

从严格意义上说,到底谁才是泡面真正的发明者已经众说纷纭,难以精确考证。但是在吴百福的时代里,他却是真正帮助泡面突破保鲜瓶颈并推向市场的那个人。

▲位于横滨的合味道纪念馆(CUP NOODLES MUSEUM)

二战与入狱的双重经历给了吴百福对饥饿感深刻的同理心,一个真正的企业家是需要有造福大众的责任心。信用社的倒闭让他倍感内疚,一方面他希望能做出能够帮助人类度过人生最艰难阶段的食物,这是一种赎罪;另一方面,他灵敏的商业嗅觉也告诉他这必将是一件能够畅销世界的商品。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人类是爱面族(Mankind is Noodlekind)。

▲合味道纪念馆陈列

Geek君有话说

安藤百福和他的企业影响了人类的饮食文化,也在特殊的时期里以最简单的方式给到了人们果腹感。在现代人崇尚健康观念的冲击下,泡面在生活中的存在感越来越轻,商店里琳琅满目的食物甚至已经让人忘却了饥饿。其实无论是人类还是泡面都没有变,只不过当身体上的饥饿感被转移到心灵上的时候,还有一碗愿意关心你是否孤单一人的泡面相伴,那就是日清对人类的关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