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地面频道十年兴衰简史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地面频道十年兴衰简史

在广电系统的生存游戏中,一大批地面频道注定免不了就此消失的结局,这是资源优化整合的必然。

 

 

作者:崔隽

9月15日,深圳广电集团法治频道多档栏目发布消息,称法治频道因技术性原因将于2016年9月16日凌晨1点57分暂停播出,原先在法治频道播出的三档常规节目移至都市频道继续播出。许多人对这次地面频道罕见的停播做了多角度的解读,继下滑的收视率和广告收入数据之后,这次停播似乎给地面频道的衰落和困境提供了更具说服力的佐证。

实际上,这只是多米诺倒下的第一张牌,而危局已持续多年。省级卫视和视频网站的双重施压,受众和广告分流严重,限娱令、一剧两星和新广告法的实施同样也给地面频道的处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广电系统的生存游戏中,一大批地面频道注定免不了就此消失的结局,这是资源优化整合的必然。而眼下许多地面频道开始以各种方式寻求自救,真正能逃出生天的,或许是那些背水一战锐意革新的少数派。

曾经辉煌,难以复刻

不同于央视的高冷路线,地面频道曾经的风光来自于它的亲切感和接地气。

在新闻的第一落点还没有被微博微信客户端抢占的时候,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作为一档南京本地家喻户晓的民生新闻节目,在开播第2周就进入AC尼尔森南京地区电视榜;开播第28周进入AC尼尔森南京地区排行榜前5名;从第36周开始,名列AC尼尔森南京地区电视节目排行榜第一名。

2004年7月,《南京零距离》平均收视率为8.3%,最高点收视率达到惊人的17.7%。曾经创造了不可思议的收视率和年广告收入1.008亿的神话,成为了全国身价最高的地方新闻栏目。

“得经视者得湖南”。创立于1996年的湖南经济电视台是中国省级地面频道中最具活力、实力最强的一家。1998年抗洪,《经视新闻》实现了24小时连续直播,新闻成为经视立台支柱。2002年《越策越开心》创办,连续十年成为最受欢迎的脱口秀,它也是湖南卫视《天天向上》的原型。

经历湖南广电第二轮、第三轮改革,湖南经视从一家单独的电视频道,到现在湖南广电旗下的新型传媒子集团,已经成为拥有电视、报纸、电台、期刊、网络、文化传播公司的多元复合体,竞争力在资源的整合中得到了扩张和强大,一改地面频道处处捉襟见肘的困局。

整体衰落的预兆:留不住的观众和广告

根据CSM媒介研究数据,从2009年开始,地面频道的收视率和广告收入开始出现连续下滑。

在CSM34城数据中显示,今年上半年,地面频道晚间收视近7成地区收视同比呈现下滑,其中哈尔滨、南京等地区收视下滑最为明显。地面频道组晚间份额总盘第一,全天份额名列第二,次于卫视频道组。但晚间份额跌幅同样也最为明显,同比达到6.98%。

根据视扬-广告雷达数据,今年上半年地面频道品牌数下跌最为严重,省、市级分别减少786个、784个品牌。

2015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是广告法实施20年来首次修订。此次广告法修改的幅度非常大,包括明确虚假广告的定义和典型形态、新增广告代言人的法律义务和责任等多个方面。其中部分条款对电视台节目和广告播出,以及观众收视产生直接的影响。

新广告法涉及的商品,是很多省级地面频道和城市台、县级台重点客户群,新法实施后一度是地面频道标配的保健品广告必须取缔,这些广告的流失将使一些省级地面频道和城市台、县级台失去业务支撑。

相对于地面频道的式微,省级卫视近几年的势头显得更加“咄咄逼人”。随着电视剧购买价的日益提高,优质电视剧资源总会落到资金雄厚的一线卫视手里,一剧两星政策的实施也重新颠覆了卫视格局,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而随着真人秀在国内的落户流行,现象级大片级综艺也成为一线卫视间“有钱人的游戏”,动辄千万上亿的制作费,让二三线卫视和地面频道只能观望。同时大投入带来大收益,像浙江卫视、湖南卫视今年都增加了综艺节目数量,并在最有价值的周末三天安排综艺叠播,这样带来的最直接效果是,以其平台和能力,多一条全年季播带会延伸出10亿元+的广告创收。

威胁力不容小觑的还有视频网站。视频网站强势分流了一大部分年轻受众,过去愿意投向地面频道的广告主们,现在无法忽视视频网站每天产生的巨大流量,他们更愿意自己建立网站进行营销,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或者直接去找互联网洽谈商务合作。

除此之外,一剧两星政策在更改卫视格局之外,也把许多制作方推向了视频网站,并且无论是购买版权还是布局自制,视频网站资源资金雄厚,烧钱游戏已经持续多年。

比如除了综艺和剧集的版权,去年以来,各视频网站中体育内容方面的投入,动辄几十亿元,一方面争夺更多男性用户,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付费用户群体的量级增长。

今年“独家”内容开始成为视频网站的又一主战场。过去几年,视频网站为降低成本,通常考虑进行版权分销或版权内容互换,这个时期,大家拼流量,收入模式主要是贴片广告、植入广告等。但几年的并购重组之后加上移动支付普及,视频网站 “会员付费”模式渐成气候,“独家”内容呈现白热化争夺态势。

尴尬的自救

在目前的中国电视市场的格局下,每个省级台都有5到10个地面频道,全国大约有300来个地面频道。区域经济发展程度、频道的品牌、节目本身的品牌以及广告销售能力等,影响着几百个地面频道的生存状态。在地面频道的生存困境中,有不少频道已经开始了积极自救。

“一剧两星”之后,优势资源向强势平台倾斜趋势越发明显,地面频道通过整合资源,以抱团取暖的方式提升对优势资源的话语权。

6月,成立最早、颇具影响力的电视剧采购联合体——第一购剧联盟在上海召开了2016集体采购剧签约仪式暨采购需求发布会,现场签约《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东风破》、《家年华》三部剧,这也是目前地面频道应对高价剧集的市场能够采取的有效措施。

许多地面频道在节目的题材上不断向本土贴近,在节目制播上也更多地集结多方的力量,开辟出独特的发展路径。

2016年第二季度,人文类节目在地面频道热播,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西、河北六省合力打造的《多彩中国话》以方言知识竞答的形式,为地面媒体电视节目创新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思路。江西电视台影视频道《江西方言大会》主打文化传承方言留声,甄选方言爱好者、方言达人,也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影视、综艺、新闻都再难以成为地面频道的救命稻草,而山东齐鲁频道的《拉呱》、河南都市频道的《都市报道》、浙江教育科技频道《小强热线》、北京科教频道中午时段法治节目带等常年在省内收视排名靠前,说明民生类和生活类应该是地面频道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归根结底,对地面频道的调整合并是大势所趋,也是合理化资源配置的要求。地面频道从根本上来说发展有限,产业竞争力弱。作为区域性媒体,它的影响与传播始终无法做大做强。湖南经视一个综合频道一年的广告创收上亿,这种业绩在上星频道行列中也是排名靠前的,但它毕竟受制于区域经济,无法逃避地域的局限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地面频道十年兴衰简史

在广电系统的生存游戏中,一大批地面频道注定免不了就此消失的结局,这是资源优化整合的必然。

 

 

作者:崔隽

9月15日,深圳广电集团法治频道多档栏目发布消息,称法治频道因技术性原因将于2016年9月16日凌晨1点57分暂停播出,原先在法治频道播出的三档常规节目移至都市频道继续播出。许多人对这次地面频道罕见的停播做了多角度的解读,继下滑的收视率和广告收入数据之后,这次停播似乎给地面频道的衰落和困境提供了更具说服力的佐证。

实际上,这只是多米诺倒下的第一张牌,而危局已持续多年。省级卫视和视频网站的双重施压,受众和广告分流严重,限娱令、一剧两星和新广告法的实施同样也给地面频道的处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广电系统的生存游戏中,一大批地面频道注定免不了就此消失的结局,这是资源优化整合的必然。而眼下许多地面频道开始以各种方式寻求自救,真正能逃出生天的,或许是那些背水一战锐意革新的少数派。

曾经辉煌,难以复刻

不同于央视的高冷路线,地面频道曾经的风光来自于它的亲切感和接地气。

在新闻的第一落点还没有被微博微信客户端抢占的时候,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作为一档南京本地家喻户晓的民生新闻节目,在开播第2周就进入AC尼尔森南京地区电视榜;开播第28周进入AC尼尔森南京地区排行榜前5名;从第36周开始,名列AC尼尔森南京地区电视节目排行榜第一名。

2004年7月,《南京零距离》平均收视率为8.3%,最高点收视率达到惊人的17.7%。曾经创造了不可思议的收视率和年广告收入1.008亿的神话,成为了全国身价最高的地方新闻栏目。

“得经视者得湖南”。创立于1996年的湖南经济电视台是中国省级地面频道中最具活力、实力最强的一家。1998年抗洪,《经视新闻》实现了24小时连续直播,新闻成为经视立台支柱。2002年《越策越开心》创办,连续十年成为最受欢迎的脱口秀,它也是湖南卫视《天天向上》的原型。

经历湖南广电第二轮、第三轮改革,湖南经视从一家单独的电视频道,到现在湖南广电旗下的新型传媒子集团,已经成为拥有电视、报纸、电台、期刊、网络、文化传播公司的多元复合体,竞争力在资源的整合中得到了扩张和强大,一改地面频道处处捉襟见肘的困局。

整体衰落的预兆:留不住的观众和广告

根据CSM媒介研究数据,从2009年开始,地面频道的收视率和广告收入开始出现连续下滑。

在CSM34城数据中显示,今年上半年,地面频道晚间收视近7成地区收视同比呈现下滑,其中哈尔滨、南京等地区收视下滑最为明显。地面频道组晚间份额总盘第一,全天份额名列第二,次于卫视频道组。但晚间份额跌幅同样也最为明显,同比达到6.98%。

根据视扬-广告雷达数据,今年上半年地面频道品牌数下跌最为严重,省、市级分别减少786个、784个品牌。

2015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是广告法实施20年来首次修订。此次广告法修改的幅度非常大,包括明确虚假广告的定义和典型形态、新增广告代言人的法律义务和责任等多个方面。其中部分条款对电视台节目和广告播出,以及观众收视产生直接的影响。

新广告法涉及的商品,是很多省级地面频道和城市台、县级台重点客户群,新法实施后一度是地面频道标配的保健品广告必须取缔,这些广告的流失将使一些省级地面频道和城市台、县级台失去业务支撑。

相对于地面频道的式微,省级卫视近几年的势头显得更加“咄咄逼人”。随着电视剧购买价的日益提高,优质电视剧资源总会落到资金雄厚的一线卫视手里,一剧两星政策的实施也重新颠覆了卫视格局,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而随着真人秀在国内的落户流行,现象级大片级综艺也成为一线卫视间“有钱人的游戏”,动辄千万上亿的制作费,让二三线卫视和地面频道只能观望。同时大投入带来大收益,像浙江卫视、湖南卫视今年都增加了综艺节目数量,并在最有价值的周末三天安排综艺叠播,这样带来的最直接效果是,以其平台和能力,多一条全年季播带会延伸出10亿元+的广告创收。

威胁力不容小觑的还有视频网站。视频网站强势分流了一大部分年轻受众,过去愿意投向地面频道的广告主们,现在无法忽视视频网站每天产生的巨大流量,他们更愿意自己建立网站进行营销,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或者直接去找互联网洽谈商务合作。

除此之外,一剧两星政策在更改卫视格局之外,也把许多制作方推向了视频网站,并且无论是购买版权还是布局自制,视频网站资源资金雄厚,烧钱游戏已经持续多年。

比如除了综艺和剧集的版权,去年以来,各视频网站中体育内容方面的投入,动辄几十亿元,一方面争夺更多男性用户,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付费用户群体的量级增长。

今年“独家”内容开始成为视频网站的又一主战场。过去几年,视频网站为降低成本,通常考虑进行版权分销或版权内容互换,这个时期,大家拼流量,收入模式主要是贴片广告、植入广告等。但几年的并购重组之后加上移动支付普及,视频网站 “会员付费”模式渐成气候,“独家”内容呈现白热化争夺态势。

尴尬的自救

在目前的中国电视市场的格局下,每个省级台都有5到10个地面频道,全国大约有300来个地面频道。区域经济发展程度、频道的品牌、节目本身的品牌以及广告销售能力等,影响着几百个地面频道的生存状态。在地面频道的生存困境中,有不少频道已经开始了积极自救。

“一剧两星”之后,优势资源向强势平台倾斜趋势越发明显,地面频道通过整合资源,以抱团取暖的方式提升对优势资源的话语权。

6月,成立最早、颇具影响力的电视剧采购联合体——第一购剧联盟在上海召开了2016集体采购剧签约仪式暨采购需求发布会,现场签约《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东风破》、《家年华》三部剧,这也是目前地面频道应对高价剧集的市场能够采取的有效措施。

许多地面频道在节目的题材上不断向本土贴近,在节目制播上也更多地集结多方的力量,开辟出独特的发展路径。

2016年第二季度,人文类节目在地面频道热播,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西、河北六省合力打造的《多彩中国话》以方言知识竞答的形式,为地面媒体电视节目创新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思路。江西电视台影视频道《江西方言大会》主打文化传承方言留声,甄选方言爱好者、方言达人,也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影视、综艺、新闻都再难以成为地面频道的救命稻草,而山东齐鲁频道的《拉呱》、河南都市频道的《都市报道》、浙江教育科技频道《小强热线》、北京科教频道中午时段法治节目带等常年在省内收视排名靠前,说明民生类和生活类应该是地面频道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归根结底,对地面频道的调整合并是大势所趋,也是合理化资源配置的要求。地面频道从根本上来说发展有限,产业竞争力弱。作为区域性媒体,它的影响与传播始终无法做大做强。湖南经视一个综合频道一年的广告创收上亿,这种业绩在上星频道行列中也是排名靠前的,但它毕竟受制于区域经济,无法逃避地域的局限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