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网络媒体走转改】河南南召:36米长画卷忆长征 烈士后人思红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网络媒体走转改】河南南召:36米长画卷忆长征 烈士后人思红军

中共南召县第一支部纪念馆旧址内,记者团遇到了烈士后人张明环,她手握《我的父亲张景昉》一书,平实地讲述父亲张景昉建立中国共产党南召县第一个党小组、开展革命斗争的传奇历程。

 

【网络媒体走转改】河南南召:36米长画卷忆长征 烈士后人思红军

  中共南召县第一支部旧址。(沈洋 摄)

中国日报网10月9日电(沈洋 齐馨) 10月9日,记者跟随"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活动"走进河南南阳南召县中共南召县第一支部旧址。

【网络媒体走转改】河南南召:36米长画卷忆长征 烈士后人思红军

  76岁退休教师李恩章先生介绍画卷《红军不怕远征难》(齐馨 摄)

67岁的南召退休教师李恩章指着一幅36米的画卷,侃侃而谈,表达着他的红色长征情。

他告诉记者,这幅20余斤重的《红军不怕远征难》历时近一年完成,"每一幅画旁边,我会配诗一首,表达着我的长征精神的理解。"李恩章说道。

36米长画卷图文并茂地再现了红军过草地、巧渡金沙江等场景。

【网络媒体走转改】河南南召:36米长画卷忆长征 烈士后人思红军

  张景昉烈士的子女讲述父亲的革命事迹。(齐馨 摄)

中共南召县第一支部纪念馆旧址内,记者团遇到了烈士后人张明环,她手握《我的父亲张景昉》一书,平实地讲述父亲张景昉建立中国共产党南召县第一个党小组、开展革命斗争的传奇历程。

她介绍说,父亲张景昉1922年在曹店崇实小学任教,而后投笔从戎,到西北军学兵团当兵。1929年,他由西北军党组织派遣,回到南召县曹店镇,并于1930年建立了中共南召县第一个党小组。同年12月,创建了中共曹店支部并任支部书记。

【网络媒体走转改】河南南召:36米长画卷忆长征 烈士后人思红军

  记者参观中共南召县第一支部旧址。(沈洋 摄)

此后,张景昉辗转各地为革命不懈奋斗,于1946年病逝,年仅44岁。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得来不易,先辈们不怕苦难,顽强拼搏的精神教育着我们及我们的子孙,也指导着人们不断前进与进步。"张明环说。

来源:中国日报网

原标题:【网络媒体走转改】河南南召:36米长画卷忆长征 烈士后人思红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网络媒体走转改】河南南召:36米长画卷忆长征 烈士后人思红军

中共南召县第一支部纪念馆旧址内,记者团遇到了烈士后人张明环,她手握《我的父亲张景昉》一书,平实地讲述父亲张景昉建立中国共产党南召县第一个党小组、开展革命斗争的传奇历程。

 

【网络媒体走转改】河南南召:36米长画卷忆长征 烈士后人思红军

  中共南召县第一支部旧址。(沈洋 摄)

中国日报网10月9日电(沈洋 齐馨) 10月9日,记者跟随"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活动"走进河南南阳南召县中共南召县第一支部旧址。

【网络媒体走转改】河南南召:36米长画卷忆长征 烈士后人思红军

  76岁退休教师李恩章先生介绍画卷《红军不怕远征难》(齐馨 摄)

67岁的南召退休教师李恩章指着一幅36米的画卷,侃侃而谈,表达着他的红色长征情。

他告诉记者,这幅20余斤重的《红军不怕远征难》历时近一年完成,"每一幅画旁边,我会配诗一首,表达着我的长征精神的理解。"李恩章说道。

36米长画卷图文并茂地再现了红军过草地、巧渡金沙江等场景。

【网络媒体走转改】河南南召:36米长画卷忆长征 烈士后人思红军

  张景昉烈士的子女讲述父亲的革命事迹。(齐馨 摄)

中共南召县第一支部纪念馆旧址内,记者团遇到了烈士后人张明环,她手握《我的父亲张景昉》一书,平实地讲述父亲张景昉建立中国共产党南召县第一个党小组、开展革命斗争的传奇历程。

她介绍说,父亲张景昉1922年在曹店崇实小学任教,而后投笔从戎,到西北军学兵团当兵。1929年,他由西北军党组织派遣,回到南召县曹店镇,并于1930年建立了中共南召县第一个党小组。同年12月,创建了中共曹店支部并任支部书记。

【网络媒体走转改】河南南召:36米长画卷忆长征 烈士后人思红军

  记者参观中共南召县第一支部旧址。(沈洋 摄)

此后,张景昉辗转各地为革命不懈奋斗,于1946年病逝,年仅44岁。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得来不易,先辈们不怕苦难,顽强拼搏的精神教育着我们及我们的子孙,也指导着人们不断前进与进步。"张明环说。

来源:中国日报网

原标题:【网络媒体走转改】河南南召:36米长画卷忆长征 烈士后人思红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