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刚刚过去的“国庆档”,博纳出品的《湄公河行动》成为最大赢家。
起初,《湄公河行动》之前在国庆档并不被看好,在国庆档第一天落后于《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和《爵迹》。不过,从国庆档第二天起,《湄公河行动》就开始发力,超越《爵迹》来到日票房第二的位置。到了4日,《湄公河行动》一跃成为日票房冠军,此后再也没让出冠军宝座。最终,《湄公河行动》在国庆假期7天时间里拿下5.3亿元的票房,成了国庆档的票房冠军。
实际上,《湄公河行动》是改编于真实的案件,整部影片也被不少网友称为是公安部史上最成功的“宣传片”,博纳也用了最为轻车熟路的套路来诠释这部“宣传片”——商业化方式来包装“主旋律”。
博纳此前出品的《智取威虎山3D》拿下了近9亿票房,导演徐克在电影中加入了其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以及武侠片般的电影运用手法,为这部由当年的革命样板戏改编的电影增添了不少时代色彩,这一次,博纳只是复制了此前的成功经验,毕竟,博纳出资2亿元从中影手中“抢”改编权,如果没有足够的把握与经验,是风险性极高的操作,“像拍美国大片一样呈现案件本身”是博纳让公安部心动的取胜之匙。
商业化包装“主旋律”
利用商业化包装“主旋律”,博纳并不陌生,此前的《智取威虎山》就曾在口碑和票房上的双赢。
博纳的逻辑非常简单,因为在华语电影市场,好故事、好剧本异常稀缺,而这些主旋律题材的故事,在逻辑性上都不会“犯错”,而且在一些视觉化呈现上更具优势。此前的《智取威虎山》中,徐克就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跌宕起伏的情节处理以及视觉特效技术,全新诠释了样板戏。
在《湄公河行动》中,林超贤可谓“枪械专家”,从枪支型号、组装结构、射程距离、后坐力度、硝烟效果到握枪姿势及装备战术可谓无一不晓。多年拍摄警匪片的经验,让他在《湄公河行动》中得到了更大的创作空间。这部电影所包含的军事装备,令不少军迷、军事专家都大呼过瘾,十几种枪械及无人机、火箭发射器、跳雷等在游戏中才能看见的特种部队装备,也在这部戏中应有尽有。
利用逻辑上完全讲得通的故事,配合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表达方式,包装成一部具备商业化卖点的影片存在相当的可能性。
至少在场面上,博纳做到了当时对公安部的承诺“像拍美国大片一样呈现案件本身”。
一代功夫巨星成龙正在筹拍主旋律电影——《铁道飞虎》,影片讲述了“铁道游击队”的故事,1941年抗日战争期间,铁道工人们利用自己的工作经验成功阻击日军突袭,并为百姓夺取生存补给。成龙将在电影中出演足智多谋的铁道游击队队长。
对于传统的主旋律影片,观众不买账往往不是故事本身的逻辑性,而是采取与市场脱节的表现手法和高高在上说教般的呈现角度。从全球电影水平来看,各国主旋律电影,无论是“超级英雄系列”的《超人》、《蜘蛛侠》,还是“励志救国”的《幸福来敲门》、《后天》,均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牺牲与奉献精神并存。
“由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狂怒》所展示的核心主题和《狼牙山五壮士》几乎一致。”有澳大利亚资深电影投资人表示,这两部作品都是讲述几个人组成的战斗小组誓死抵抗敌方大股部队的英雄故事。
改编难度高于《智取威虎山》
相比于改编样板戏,改编真实的“湄公河大案”,难度要大很多,毕竟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无论是舞台戏剧、影视作品,均有相当的产出可以参考。
于冬表示,实际案件中,人民警察为抓获糯康非常艰难。而电影要简单得多。为了拍出新意,导演并不过多着墨于事件发生的过程和原因,而是将公安民警四擒糯康的过程,进行了精彩呈现。
毕竟,120分钟的电影,能够呈现的内容相当有限,要进行适当地“切割”。
林超贤透露,三年多的时间里电影一共写了20多稿剧本,其中有六七稿是完全不一样的版本。
在开拍之前,林超贤和他的团队多次实地走访湄公河金三角地区,甚至潜入毒贩们生活的村庄近距离观察体验,当然那种环境下只能偷看不能偷拍。同时,电影也得到公安部门的大力支持,剧组们也获得很多“不能说的秘密”,影片开头的一段戏甚至是在公安部副部长办公室里实景拍摄的。要知道,公安部面对长安街的北门一般是不会轻易打开的。
而且,因为涉及到真实案件的还原,如何“过审”便是重要课题,对于主创团队而言,可以说是一次“带着脚镣跳舞”。在经过巧妙的艺术化处理后,除了吸毒之外,娃娃兵、人肉炸弹、警员直接击毙嫌犯、刑讯逼供等“大尺度”镜头均被搬上荧幕。
在影片中,彭于晏最终选择击毙了嫌犯,以往看来是难以被搬上荧幕,但并非丧心病狂的举动,影片最终通过张涵予之口,给了彭于晏“内心不安”的解释,由于常年卧底带来的心态上的变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