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陈明一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这些年,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一直是山东努力的方向。
事实上,乡村要振兴,教育必先行。
2021年4月,教育部批复支持山东开展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试点,这也是目前全国唯一获教育部支持的试点省份。至此,之于乡村振兴,山东肩负着双重重任。
那么,“引爆点”为什么是乡村教育?
简单说来,振兴乡村教育,是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的捷径,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提升地区整体教育质量和水平,培养大批合格人才,夯实乡村振兴的根基。最重要的是,通过振兴乡村教育,可以增强乡村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共同富裕。
今年初,随着《山东省建设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专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专项方案》)的印发,山东乡村教育振兴发展的工作举措愈发系统化。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
据山东省教育厅,截至2022年底,山东共有乡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5066所、在校生170.6万名,分别占全省总量的39.1%、14.9%;乡村幼儿园9480所、在园幼儿72.6万名,分别占全省总量的37.6%、18.7%。
针对乡村教育处所多、规模小、基础弱等特点,近年来,山东以优先投入、重点保障作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先手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如今,“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建设”已经写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并列入省委一号文件和省政府工作报告,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战略规划中,统筹谋划乡村教育振兴工作。
在山东,乡村教育振兴关键指标已经纳入对各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列为对各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重要内容,为乡村教育振兴提供强大组织和机制保障,强力推进。
2月10日,在2023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淄博市成为典型。淄博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孙英涛说道,淄博市把握组群式城市城乡一体的布局特点,突出把乡村教育振兴作为教育高品质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以“学有优课”“学有优师”“学有优服”三个方向为着力点,精准锚定课程基础、师资力量、服务保障三大要素,进行全程优化,走出了一条乡村教育振兴的“淄博路径”——
致力于“学有优课”,强化教育信息化赋能,抬高乡村学校发展底部;致力于“学有优师”,优化教师管理机制,全面激发乡村教师活力;致力于“学有优服”,优化保障措施,守护乡村学生健康成长。
2022年,淄博市教育部门先后获评省对市级人民政府教育履职评价优秀等次,市“打造高品质民生促进共同富裕”先进集体,教育群众满意度测评成绩保持全省前列……
事实上,从淄博“学有优课”“学有优师”“学有优服”可以看出,乡村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多部门的齐心协力。山东省教育厅联合10部门启动实施乡村教育振兴计划,以“十大工程”创新实施教育强镇筑基行动、强校扩优行动。
诸如,投入7.5亿元支持130个乡镇开展强镇筑基试点,打造乡村教育振兴战略新支点,建设基础教育集团及联盟2387个,建立以城带乡、以强扶弱的学校协作发展共同体;创新完善乡村教师“十一条”惠师待遇,拓宽乡村教师职称评聘渠道等,形成了乡村优秀师资“下得来、留得住、教得好”的良好局面。

教育施策,重在落实
经过两年的努力,山东“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建设”成效初步显现。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格局全面形成,推动实现了县域内城乡统一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四个统一”。
以农村幼儿园建设为例,近三年新建改扩建乡村幼儿园1220所、新增幼儿学位26.26万个,乡村学前教育公办率和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分别达到67.7%、95.21%,分别高于城区13.7个、4.47个百分点。
随着乡村教学课程改革不断深化,近年来,山东组建起1085个乡村教研团队、开展课改教研活动1010个,教学质量明显提升,乡村群众对教育信心得到提振,以省级教育强镇筑基首批65个试点乡镇为例,回流城区中小学学生、幼儿园幼儿6687人。
事实上,《专项方案》的印发实施,只是山东建设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的第一步,在取得基础成就的同时,如何落实尤为关键。
围绕先行区建设11项重点任务,山东省直18部门编制了《山东省建设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专项工作重点项目清单》,规划设计了42个重点项目,逐一明确了项目内容标准、目标时限和责任部门。该重点项目清单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标明“经省政府同意”,已同步印发实施。
此外,坚持全域推进、试点先行的原则,山东将分步骤选择一批县(市、区)、乡镇等开展建设试点。试点充分考虑各地工作基础,分领域、分专项制定试点方向线路。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开展探索,打造本级试点,积累工作经验。
为了让乡村教育拥有专业化的支撑,山东将依托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和省属本科高校建立乡村教育发展研究平台,增配专业力量,开展乡村教育重点问题研究,对乡村学校和幼儿园质量发展、队伍建设、课程教研进行诊断、评价、指导。
值得关注的是,山东省级层面正计划建立工作推进机制,以工作台账,纳入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事项。指导市县政府制定各自专项工作方案,明确重点任务推进措施,将乡村教育振兴纳入市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评价,作为对市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重要内容,确保今年起步成势、三年全面改观、五年大见成效。
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山东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教育重地。步入新时代,山东肩负着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试点”的重任,如何不负使命,塑造全国可借鉴的样板,这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绕不开的必答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