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初晓萌
2022年,是山东资本市场的“丰收年”。随着硬科技鲁股新面孔在资本市场崭露头角,上市后备军蓄势待发,山东上市企业培育梯队体系正持续发力。
近日,山东益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披露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申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目前创业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
作为针状焦产业的代表性企业,益大新材在行业具有较高知名度。如今,益大新材创业板已获受理,其IPO之旅也正式展开。

预计投入募资15.47亿元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高涨,带动产业链中上游的针状焦市场快速发展,我国针状焦产能不断增加,生产规模迅速扩大,针状焦供给呈爆发式增长。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针状焦产量约为108万吨,较上年增长98%。总的来看,我国针状焦行业市场需求仍将持续增长,同时随着行业发展的不断成熟,行业竞争将不断加剧,油系针状焦仍将继续主导市场。
作为中国针状焦行业领军企业之一,山东益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大新材”)官网显示,公司创立于2012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高品质针状焦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现针状焦总产能19.5万吨/年。作为针状焦产业链中游代表企业,益大新材注重产业链的延伸以及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以“产一流针焦,做百年益大”为目标,公司着力在高端负极焦、电极焦和特种碳石墨新材料领域发展,在行业内保持着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2022年12月22日,益大新材披露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中德证券为其保荐机构,拟募资15.4695亿元。
招股书显示,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约7375.91万股,占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本次公开发行不涉及股东公开发售股份。本次募集资金用于项目及拟投入的募资金额为:15万吨/年高端电极前驱体智能一体化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金额5亿元;年产1万吨特种碳石墨新材料制造与加工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金额6.45亿元;研发中心升级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金额约1.22亿元。
行业高热度之下,顺势冲击油系针状焦第一股的益大新材,究竟成色几何?
行业天花板待破局
行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的发展速度和上限。细勘招股书可以发现,益大新材的经营业绩受市场影响较大。
2018年以来,针状焦产能呈现增长趋势,然而2020年新冠疫情使得行业下游客户停工停产,负极材料和石墨电极的出口受到较大影响,针状焦的价格持续下滑,导致益大新材2020年出现亏损。
而近年来,受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扩展的影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针状焦市场需求继续增长。同时,由于境外针状焦需求增加,针状焦出口价格增长较快,益大新材积极开拓海外客户,境外销售占比有所提升,公司2021年、2022年1-6月经营业绩出现较大幅度增长。
招股书数据显示,公司于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09亿元、9.86亿元、19.36亿元及13.21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64亿元、-8902.1万元、1.27亿元及1.13亿元,毛利率分别为34.03%、-7.53%、12.36%和15.98%。
显然,受行业影响,报告期内公司针状焦价格波动较大,对公司毛利率、业绩产生了不利影响。
虽然近年来益大新材已经扭亏为盈,经营业绩出现较大幅度增长,但如果未来新能源汽车需求不及预期,或者电池负极材料及负极焦的价格下降,钢材价格、供需情况、环保政策等变化也可能对石墨电极及电极焦的价格产生消极影响,从而导致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波动。

欲通过上市融资弥补资金劣势
除了行业的影响,资金也是当前公司发展的主要障碍。
益大新材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属于重资产行业,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专业生产设备、厂房,具有较高的资金需求;为开拓针状焦新应用领域市场,提高公司抗经营风险的能力,公司投入了大量资金开展研发工作。
长期以来,益大新材依靠自身经营积累、股本融资和银行贷款进行滚动式发展,但现有融资规模和效率仍不能完全满足公司发展的节奏,整体资金实力不足制约了公司对技术研发和新产品生产线建设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司进一步快速发展。
因此,上市融资成为益大新材弥补资金劣势,增强公司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据悉,益大新材此次拟募资15.4695亿元,其中2.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以满足公司日常生产经营需要。并表示公司以实际运营情况为基础,结合未来发展规划,拟将本次募集资金中2.8亿元用于补充与主营业务相关的流动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书显示,2012年5月,益大新材前身益大有限由徐金城、蒋俊亮、王惠兰、红旗煤矿、中石大乾泰共同出资设立。
本次发行前,公司第一大股东徐金城直接持有公司 20.88%的股份,第二大股东国开基金持有公司 10.66%的股份,第三大股东红旗煤矿持有公司 9.04%的股份,持股比例均未超过 30%,故公司无控股股东。
益大新材表示,此次发行完成并上市后,徐金城、王继银及一致行动人控制该公司股份的比例将降低。然而,股权的进一步分散可能会影响控制权的稳定性及治理的有效性,进而可能对该公司的经营战略和稳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作为行业领军企业的益大新材,能否获得资本市场的聚力支持,从容应对行业和外界未知的危与机,有待时间验证。
来源:推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