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最新资讯 | 龙华巨无霸旧改“观城一期”新动作、深圳2023年计划草案来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最新资讯 | 龙华巨无霸旧改“观城一期”新动作、深圳2023年计划草案来了

最新资讯来啦!

01.总建面超300万平,龙华巨无霸旧改“观城一期”,鸿荣源开发

据“深圳房地产信息网”消息,龙华的又一大旧改巨无霸——观城第一期城市更新单元又有新动作了。

2023年1月4日,深圳市龙华区观湖街道观城第一期城市更新单元一期拆除范围实施主体确认公示。更新单元拆除用地面积72.65万平方米,开发建设用地面积38万平方米,计容积率建筑面积为275.1万平方米(一期的总建面超300万平方米)

其中一期拆除范围用地面积为39.11万平方米,一期开发建设用地面积为12.34万平方米,计容积率建筑面积为112.85万平方米。

日前(2022年12月29日),深圳市龙华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发布了《龙华区观湖街道观城第一期城市更新单元规划修改》的公告。

此次修改主要是:

修改分期实施方案,将更新单元由四期实施调整为五期实施。

修改地块控制指标,05地块研发用房减少7520平方米,06地块研发用房增加7520平方米,01地块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增加150平方米。

规划总容积275.0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33.01万平方米(含公共租赁住房18.08万平方米、土地整备安置房1万平方米);商业、办公及旅馆业建筑63.4万平方米,地下商业3.62万平方米,厂房33万平方米,产业研发用房13万平方米,产业配套用房18.75万平方米,公共配套设施(含地下)10.3万平方米。

从地块控制指标可以看出,有6块纯二类居住用地,7块商业用地+二类居住用地,2块新型产业用地和4块工业用地。

而不计容积的还有多块公园绿地,此外还有2块教育用地,一块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医疗卫生用地,一块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文体设施用地等,建成后,妥妥的一座大城。

据了解项目拟拆除范围内应落实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政府公益性项目不少于32.42万平方米(含不少于3.33万平方米的教育设施用地,不少于2.83万平方米的综合医院用地,不少于2336平方米的社会福利设施用地及不少于9.91万平方米的绿地),贡献率达46%。

图源:龙华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

项目分五期实施,一期拆除用地39.11万平方米,二期拆除用地4.84万平方米,三期拆除用地7.55万平方米,四期拆除用地16.29万平方米,五期拆除用地4.86万平方米。

 

02.深圳2023年计划草案来了!新组建25个教育集团,推动5期获批

今日(2月24日),深圳发布了《关于深圳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一)预期性指标。

——GDP增长6%。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万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4%。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二)约束性指标。

——新增就业18万人。

——万元GDP水耗下降4%。

——节能减排指标以国家和广东省下达为准。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一)加快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系核心竞争力

 

  • 开工建设欣旺达动力电池总部及灯塔工厂项目,推动比亚迪深汕工业园一期零部件项目产能爬坡、二期整车项目投产,高水平规划建设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突破650亿元。

规划建设北站-坂田片区、大铲湾片区等重点软件园区。

  • 高标准规划建设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深圳湾科技金融核心区、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等,新落地重点金融企业或项目10家以上,金融业增加值增长9%。
  • 加快建设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出台园区土地整备实施专项规划,完成土地整备8平方公里。
  • 大力实施“工业上楼”优质厂房空间建设计划,打造宝安新桥东、南山智造红花岭产业园等一批示范样本。

(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 建成深汕高中园,新增基础教育学位20万座,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儿童占比达85%以上。新组建25个公办中小学教育集团,打造10所以上国内一流的特色高中。
  • 支持南方科技大学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深圳大学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其他高校影响力、竞争力更加卓著。一体规划建设深圳海洋大学、深海科考中心、海洋博物馆,推动深圳理工大学“去筹”设立,开工建设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等,加快建设深圳音乐学院、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等高校,推进与香港大学合作办学。
  • 高标准建设光明科学城,新增投入运营合成生物研究、材料基因组2个设施,开工建设鹏城云脑Ш、自由电子激光、精准医学影像、特殊环境材料等设施。

(三)加快落实扩大内需战略,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 打造世界级地标性商圈,加快建设罗湖全域、福田中心、后海-深圳湾、前海湾、大空港等世界级商圈,加快发展水贝黄金珠宝、大芬油画、大浪时尚等彰显城市文脉的特色街区。

(四)加快重点领域改革攻坚,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 探索二三产混合利用供应方式,优化土地整备利益统筹机制,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委托代理机制试点。

(五)加快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

 

  • 推动出台前海新一轮总体规划和空间规划。
  • 加快推进沙头角口岸重建,支持中英街面向香港统筹运营、定向招商、24小时通关。支持建设香港葵青-深圳盐田组合港。
  • 加快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出台实施都市圈发展规划,推动深莞惠联动发展,联动周边地区积极推广“总部+基地”“研发+制造”等分工模式,探索区域间成本共担收益共享机制,打造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

(六)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综合承载力,打造超大城市治理样板

 

  • 重点打造海洋新城公园群、前海公园群等8个滨海公园群和光明科学城公园群、低碳城公园群等12个都市公园群。
  • 打造国家铁路枢纽,开工建设西丽高铁、机场东、罗湖北等枢纽,加快建设深江铁路、深汕铁路、深大城际、深惠城际、大鹏支线、穗莞深城际机前段、穗莞深城际前皇段等项目,加快广深第二高铁、深南铁路等前期工作。推动轨道交通五期建设规划获批并尽快开工建设。
  • 建成盐港东立交、深汕通港大道等项目,开工龙大高速市政化改造、鹏坝通道、罗沙路复合通道改造、沙河东路北延、107国道市政化改造先行段等项目,推进深中通道、春风隧道、妈湾跨海通道、侨城东路北延等项目建设。

(七)加快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独具魅力的国际人文都市

 

  • 加快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建设,建成美术馆新馆、图书馆北馆等项目,开工建设深圳歌剧院,加快建设科技馆新馆、深圳书城湾区城等项目。
  • 打造世界级主题公园汇聚地,加快建设乐高乐园、金沙湾国际乐园等项目,推动东部华侨城、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海上田园等主题公园升级改造。

(八)加快实施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持续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 推动开展企事业单位托育、社区托育、家庭托育,鼓励符合条件幼儿园实现2-3岁托班“能开尽开”,支持托育机构品牌化发展,通过幼儿园开设托班新增加托位7000个,利用用人单位、家庭、社区等多元化托育服务新增托位9000个。
  • 供应居住用地3.3平方公里,其中保障性住房用地1.25平方公里。
  • 出台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和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管理办法,分区分类逐步缩短轮候周期,新开工建设60个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6万套(间),启动保障性住房“租购同权”试点。

(九)加快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建设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市

 

03.东部高铁新城片区,加快招标!龙岗旧改2023年做这些事

近日,龙岗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发布《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龙岗区工作目标预计为完成更新领域土地供应48.5公顷、固定资产投资330亿元、城市更新地价收入50亿元、土地整备入库215公顷(其中产业空间用地120公顷,居住潜力用地55公顷,民生设施用地40公顷),以上最终以上级下达任务为准。

2023年工作重点精选:

  • 完成南约片区等4个重点更新单元计划立项申报工作,提前对接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加快东部高铁新城片区公开招标,选定前期服务商后开展计划立项申报前期准备工作。
  • 谋划推出吉华中、园山中等第三批平方公里级土地整备项目,大兵团作战攻坚坪地北、平湖鹅公岭等18个片区大面积产业空间整备,力争全年形成超3平方公里连片产业空间。其中,加快完成坂田金园、龙城嶂背、宝龙三棵松地块等重点利益统筹项目土地的收储工作,推动横岗南、坪地年丰等4个平方公里级重点利益统筹项目整备入库用地83公顷,力争完成南湾南岭项目实施方案审批。
  • 集中力量攻坚横岗南、四方埔、坪地北等工业上楼项目,加快项目实施方案和土地整备单元规划的报批工作,推动宝龙盛鑫工业区、龙城特发龙飞工业园城市更新单元开工建设。
  • 充分运用连片产业空间(居住潜力)统筹规划研究成果,重点对新谋划的平湖鹅公岭西等4个产业项目和吉盛昌片区等8个居住项目开展前期分析,确保研究成果取得实效。
  • 强力推进民生设施用地整备,充分利用“先整备后统筹”模式完成涉及公配设施用地整备工作,加快推进东纵小学、龙岗中学旁教育用地、嶂背郊野公园、凉帽山公园等重点民生项目。
  • 强化“双统筹”工作模式,加快推进龙翔大道东延段等48个道路项目;集中力量攻坚深汕铁路、深惠城际等重点轨道交通项目,确保完成2023年度轨道交通责任书任务要求。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最新资讯 | 龙华巨无霸旧改“观城一期”新动作、深圳2023年计划草案来了

最新资讯来啦!

01.总建面超300万平,龙华巨无霸旧改“观城一期”,鸿荣源开发

据“深圳房地产信息网”消息,龙华的又一大旧改巨无霸——观城第一期城市更新单元又有新动作了。

2023年1月4日,深圳市龙华区观湖街道观城第一期城市更新单元一期拆除范围实施主体确认公示。更新单元拆除用地面积72.65万平方米,开发建设用地面积38万平方米,计容积率建筑面积为275.1万平方米(一期的总建面超300万平方米)

其中一期拆除范围用地面积为39.11万平方米,一期开发建设用地面积为12.34万平方米,计容积率建筑面积为112.85万平方米。

日前(2022年12月29日),深圳市龙华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发布了《龙华区观湖街道观城第一期城市更新单元规划修改》的公告。

此次修改主要是:

修改分期实施方案,将更新单元由四期实施调整为五期实施。

修改地块控制指标,05地块研发用房减少7520平方米,06地块研发用房增加7520平方米,01地块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增加150平方米。

规划总容积275.0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33.01万平方米(含公共租赁住房18.08万平方米、土地整备安置房1万平方米);商业、办公及旅馆业建筑63.4万平方米,地下商业3.62万平方米,厂房33万平方米,产业研发用房13万平方米,产业配套用房18.75万平方米,公共配套设施(含地下)10.3万平方米。

从地块控制指标可以看出,有6块纯二类居住用地,7块商业用地+二类居住用地,2块新型产业用地和4块工业用地。

而不计容积的还有多块公园绿地,此外还有2块教育用地,一块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医疗卫生用地,一块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文体设施用地等,建成后,妥妥的一座大城。

据了解项目拟拆除范围内应落实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政府公益性项目不少于32.42万平方米(含不少于3.33万平方米的教育设施用地,不少于2.83万平方米的综合医院用地,不少于2336平方米的社会福利设施用地及不少于9.91万平方米的绿地),贡献率达46%。

图源:龙华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

项目分五期实施,一期拆除用地39.11万平方米,二期拆除用地4.84万平方米,三期拆除用地7.55万平方米,四期拆除用地16.29万平方米,五期拆除用地4.86万平方米。

 

02.深圳2023年计划草案来了!新组建25个教育集团,推动5期获批

今日(2月24日),深圳发布了《关于深圳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一)预期性指标。

——GDP增长6%。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万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4%。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二)约束性指标。

——新增就业18万人。

——万元GDP水耗下降4%。

——节能减排指标以国家和广东省下达为准。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一)加快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系核心竞争力

 

  • 开工建设欣旺达动力电池总部及灯塔工厂项目,推动比亚迪深汕工业园一期零部件项目产能爬坡、二期整车项目投产,高水平规划建设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突破650亿元。

规划建设北站-坂田片区、大铲湾片区等重点软件园区。

  • 高标准规划建设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深圳湾科技金融核心区、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等,新落地重点金融企业或项目10家以上,金融业增加值增长9%。
  • 加快建设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出台园区土地整备实施专项规划,完成土地整备8平方公里。
  • 大力实施“工业上楼”优质厂房空间建设计划,打造宝安新桥东、南山智造红花岭产业园等一批示范样本。

(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 建成深汕高中园,新增基础教育学位20万座,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儿童占比达85%以上。新组建25个公办中小学教育集团,打造10所以上国内一流的特色高中。
  • 支持南方科技大学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深圳大学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其他高校影响力、竞争力更加卓著。一体规划建设深圳海洋大学、深海科考中心、海洋博物馆,推动深圳理工大学“去筹”设立,开工建设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等,加快建设深圳音乐学院、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等高校,推进与香港大学合作办学。
  • 高标准建设光明科学城,新增投入运营合成生物研究、材料基因组2个设施,开工建设鹏城云脑Ш、自由电子激光、精准医学影像、特殊环境材料等设施。

(三)加快落实扩大内需战略,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 打造世界级地标性商圈,加快建设罗湖全域、福田中心、后海-深圳湾、前海湾、大空港等世界级商圈,加快发展水贝黄金珠宝、大芬油画、大浪时尚等彰显城市文脉的特色街区。

(四)加快重点领域改革攻坚,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 探索二三产混合利用供应方式,优化土地整备利益统筹机制,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委托代理机制试点。

(五)加快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

 

  • 推动出台前海新一轮总体规划和空间规划。
  • 加快推进沙头角口岸重建,支持中英街面向香港统筹运营、定向招商、24小时通关。支持建设香港葵青-深圳盐田组合港。
  • 加快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出台实施都市圈发展规划,推动深莞惠联动发展,联动周边地区积极推广“总部+基地”“研发+制造”等分工模式,探索区域间成本共担收益共享机制,打造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

(六)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综合承载力,打造超大城市治理样板

 

  • 重点打造海洋新城公园群、前海公园群等8个滨海公园群和光明科学城公园群、低碳城公园群等12个都市公园群。
  • 打造国家铁路枢纽,开工建设西丽高铁、机场东、罗湖北等枢纽,加快建设深江铁路、深汕铁路、深大城际、深惠城际、大鹏支线、穗莞深城际机前段、穗莞深城际前皇段等项目,加快广深第二高铁、深南铁路等前期工作。推动轨道交通五期建设规划获批并尽快开工建设。
  • 建成盐港东立交、深汕通港大道等项目,开工龙大高速市政化改造、鹏坝通道、罗沙路复合通道改造、沙河东路北延、107国道市政化改造先行段等项目,推进深中通道、春风隧道、妈湾跨海通道、侨城东路北延等项目建设。

(七)加快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独具魅力的国际人文都市

 

  • 加快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建设,建成美术馆新馆、图书馆北馆等项目,开工建设深圳歌剧院,加快建设科技馆新馆、深圳书城湾区城等项目。
  • 打造世界级主题公园汇聚地,加快建设乐高乐园、金沙湾国际乐园等项目,推动东部华侨城、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海上田园等主题公园升级改造。

(八)加快实施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持续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 推动开展企事业单位托育、社区托育、家庭托育,鼓励符合条件幼儿园实现2-3岁托班“能开尽开”,支持托育机构品牌化发展,通过幼儿园开设托班新增加托位7000个,利用用人单位、家庭、社区等多元化托育服务新增托位9000个。
  • 供应居住用地3.3平方公里,其中保障性住房用地1.25平方公里。
  • 出台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和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管理办法,分区分类逐步缩短轮候周期,新开工建设60个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6万套(间),启动保障性住房“租购同权”试点。

(九)加快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建设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市

 

03.东部高铁新城片区,加快招标!龙岗旧改2023年做这些事

近日,龙岗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发布《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龙岗区工作目标预计为完成更新领域土地供应48.5公顷、固定资产投资330亿元、城市更新地价收入50亿元、土地整备入库215公顷(其中产业空间用地120公顷,居住潜力用地55公顷,民生设施用地40公顷),以上最终以上级下达任务为准。

2023年工作重点精选:

  • 完成南约片区等4个重点更新单元计划立项申报工作,提前对接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加快东部高铁新城片区公开招标,选定前期服务商后开展计划立项申报前期准备工作。
  • 谋划推出吉华中、园山中等第三批平方公里级土地整备项目,大兵团作战攻坚坪地北、平湖鹅公岭等18个片区大面积产业空间整备,力争全年形成超3平方公里连片产业空间。其中,加快完成坂田金园、龙城嶂背、宝龙三棵松地块等重点利益统筹项目土地的收储工作,推动横岗南、坪地年丰等4个平方公里级重点利益统筹项目整备入库用地83公顷,力争完成南湾南岭项目实施方案审批。
  • 集中力量攻坚横岗南、四方埔、坪地北等工业上楼项目,加快项目实施方案和土地整备单元规划的报批工作,推动宝龙盛鑫工业区、龙城特发龙飞工业园城市更新单元开工建设。
  • 充分运用连片产业空间(居住潜力)统筹规划研究成果,重点对新谋划的平湖鹅公岭西等4个产业项目和吉盛昌片区等8个居住项目开展前期分析,确保研究成果取得实效。
  • 强力推进民生设施用地整备,充分利用“先整备后统筹”模式完成涉及公配设施用地整备工作,加快推进东纵小学、龙岗中学旁教育用地、嶂背郊野公园、凉帽山公园等重点民生项目。
  • 强化“双统筹”工作模式,加快推进龙翔大道东延段等48个道路项目;集中力量攻坚深汕铁路、深惠城际等重点轨道交通项目,确保完成2023年度轨道交通责任书任务要求。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