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摩根大通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至5.6%,但出现报复性消费可能不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摩根大通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至5.6%,但出现报复性消费可能不大

根据摩根大通的预测,今年消费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将从去年的1个百分点跳升至4.1个百分点。

北京王府井步行街。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摩根大通日前上调2023年中国GDP增速预期1个百分点至5.6%左右,称消费复苏将是今年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

2月24日,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在媒体圆桌会上称,从“三驾马车”来看,投资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将从去年的1.5个百分点升至2个百分点,净出口从0.5个百分点下降至-0.5个百分点,而消费将从1个百分点跳升至4.1个百分点。

尽管消费的贡献有望大幅上升,但朱海斌表示,和欧美相比,中国消费复苏路径存在两方面的显著差别,出现报复性消费的可能性不大。

一方面,中国刺激政策的主要方向是创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而欧美则是直接发放消费券或现金,后者是导致消费出现报复性反弹的重要因素。其次,国民消费习惯或者储蓄习惯不同。

“美国老百姓有钱就花,疫情之前美国家庭储蓄率平均在7%左右,2020年政府发放现金后,又由于缺乏消费场景,储蓄率一度上升到16%,目前已跌回7%以下,最近美国储蓄率才3%。所以它是一个推出消费刺激配合超额储蓄的进一步消费复苏。”他说。

相比之下,中国在2020年之前,平均储蓄率在30%左右,过去三年,2020年是34%,2021年是31%,2022年为33.5%。

根据摩根大通的测算,中国民众过去三年的超额储蓄约为4.5万亿人民币左右,即人均3000元左右,相当于1.1个月的人均收入,不足以支持消费出现报复性反弹。而且,中国国民的超额储蓄分布较为不均,城乡差异较大。

“我们有过对城乡的对比,城镇居民人均超额储蓄大概在5000多元,相当于月收入的1.5倍。农村而言则为人均500元,仅相当于0.3个月的人均收入。”朱海斌说。

宏观政策方面,他预计,今年财政支持经济的力度大概率会比去年要弱,按广义财政赤字指标来算的话,可能比去年低1.2个百分点。此外,与去年相比,今年财政政策至少会有两个明显变化,一是不会再有大规模的防疫支出,二是减税降费的必要性有所下降。

“目前中国宏观税负水平比之前要低了很多,在全世界来讲也是中等水平,所以,在今年疫后复苏的情况下,降税减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减弱。这一块可以省出相当大的财政资金转为他用,比如在政府扶持的消费领域,针对汽车、家电(消费)出台一些积极政策。”朱海斌说。

根据财政部数据,按国际可比口径计算,我国宏观税负水平从2016年的28.1%降至2021年的25.4%,2022年数据尚未公布。2020-2022年,中国新增减税降费规模分别为2.5万亿元、1.1万亿元、1万亿元。

货币政策方面,朱海斌预计,基本是维持中性偏松的信贷和利率政策。他预计,今年社会融资增速在9.5%左右,去年是9.6%。4月份可能会有一次降息,也是今年最后一次降息。

 “4月份降息是有其合理性的。从目前来讲,虽然疫后复苏,但是初期的动力动能并不是非常强,所以尽管一季度经济环比在改善,但是经济同比增速仍然较低。”他表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摩根大通

4.3k
  • 摩根大通据悉提拔48位亚洲高管担任董事总经理
  • 摩根大通证券(中国)任命陆芳为董事长、余学勤为总经理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摩根大通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至5.6%,但出现报复性消费可能不大

根据摩根大通的预测,今年消费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将从去年的1个百分点跳升至4.1个百分点。

北京王府井步行街。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摩根大通日前上调2023年中国GDP增速预期1个百分点至5.6%左右,称消费复苏将是今年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

2月24日,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在媒体圆桌会上称,从“三驾马车”来看,投资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将从去年的1.5个百分点升至2个百分点,净出口从0.5个百分点下降至-0.5个百分点,而消费将从1个百分点跳升至4.1个百分点。

尽管消费的贡献有望大幅上升,但朱海斌表示,和欧美相比,中国消费复苏路径存在两方面的显著差别,出现报复性消费的可能性不大。

一方面,中国刺激政策的主要方向是创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而欧美则是直接发放消费券或现金,后者是导致消费出现报复性反弹的重要因素。其次,国民消费习惯或者储蓄习惯不同。

“美国老百姓有钱就花,疫情之前美国家庭储蓄率平均在7%左右,2020年政府发放现金后,又由于缺乏消费场景,储蓄率一度上升到16%,目前已跌回7%以下,最近美国储蓄率才3%。所以它是一个推出消费刺激配合超额储蓄的进一步消费复苏。”他说。

相比之下,中国在2020年之前,平均储蓄率在30%左右,过去三年,2020年是34%,2021年是31%,2022年为33.5%。

根据摩根大通的测算,中国民众过去三年的超额储蓄约为4.5万亿人民币左右,即人均3000元左右,相当于1.1个月的人均收入,不足以支持消费出现报复性反弹。而且,中国国民的超额储蓄分布较为不均,城乡差异较大。

“我们有过对城乡的对比,城镇居民人均超额储蓄大概在5000多元,相当于月收入的1.5倍。农村而言则为人均500元,仅相当于0.3个月的人均收入。”朱海斌说。

宏观政策方面,他预计,今年财政支持经济的力度大概率会比去年要弱,按广义财政赤字指标来算的话,可能比去年低1.2个百分点。此外,与去年相比,今年财政政策至少会有两个明显变化,一是不会再有大规模的防疫支出,二是减税降费的必要性有所下降。

“目前中国宏观税负水平比之前要低了很多,在全世界来讲也是中等水平,所以,在今年疫后复苏的情况下,降税减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减弱。这一块可以省出相当大的财政资金转为他用,比如在政府扶持的消费领域,针对汽车、家电(消费)出台一些积极政策。”朱海斌说。

根据财政部数据,按国际可比口径计算,我国宏观税负水平从2016年的28.1%降至2021年的25.4%,2022年数据尚未公布。2020-2022年,中国新增减税降费规模分别为2.5万亿元、1.1万亿元、1万亿元。

货币政策方面,朱海斌预计,基本是维持中性偏松的信贷和利率政策。他预计,今年社会融资增速在9.5%左右,去年是9.6%。4月份可能会有一次降息,也是今年最后一次降息。

 “4月份降息是有其合理性的。从目前来讲,虽然疫后复苏,但是初期的动力动能并不是非常强,所以尽管一季度经济环比在改善,但是经济同比增速仍然较低。”他表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