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装X的网大虽然各有不同,但失败的套路却大致相似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装X的网大虽然各有不同,但失败的套路却大致相似

想要装逼成功,那就只有一个办法:开你的脑洞,用斧子劈开的那种,用解构主义毁掉前人的所有拘束来重新构思一个故事,并将它完美的呈现在荧幕上。

作者:麦迪文

编辑:无双 

If everone is not special

Maybe you can be what you want to be

小编为什么要在文章的开头拽一句英文呢?其实小编也不知道,大概是为了让自己文章排版的“颜值”更高,显得比较有逼格吧。

当然,不只是小编,很多网大也在不同的层面出现“装逼”的现象。

为了令自己的网络大电影具有“网感”和“接地气”的属性,很多人都不约而同的选择“装逼”这个路数:

有些人是真的想装逼,来吸引观众观看自己的电影;

还有些人则是想通过刻意装逼失败来激发吐槽,吸引观众围观(骗取点击);

更有一些高阶装逼人士,将装逼奉为人生第一信条,从前期筹备一直装逼到后期宣发。

网大装逼的路数不胜枚举,但是大家装逼失败的结局却是高度统一的。

装逼的开头6分钟

“开头6分钟”这个概念原本是根据平台的会员播放制度提出的,但是这个概念却一直被人所误解:开头6分钟就是拿来骗钱的。为了吸引人继续观看,大家纷纷甩出自己的洪荒之力,极尽自己的装逼的本领,开始用心打磨开头6分钟。

其结果就如同小编之前所讲的一样“满屏尽是整容脸,除却妖艳就是贱”

隔靴搔痒的软色情(倒是脱啊!)

“高科技”的科幻武器(给水枪喷个漆还是挺贵的)

还有精彩的动作戏(拳头没到人先飞的那种)

装逼的演员演技

排除少量的科班出身和天赋型演员,大多数网大的演员就只有两种演技:“傻逼”和“装逼”。

“傻逼”演技流派在此不作讨论,毕竟小编才疏学浅,文字功底终究驾驭不来非人类选题。我们重点说一下“装逼”流演技。

首先,要求网红脸们有演技是一件十分十分不人道的事情!演戏需要表情,但是表情太大的话,演员就白整容了!那网红只能选择装逼了。

两图的距离只差一个捏鼻子的动作

第二,网大为了彰显主角狂拽酷炫吊炸天的逆天设定,都会让演员演出霸道总裁的风范,结果演成了面瘫(大概是因为没钱去体验霸道总裁的生活吧!),最后装逼失败。

第三,表情过于夸张,装逼流演员演戏的时候,就好像知道有人在看他们的表演一样,明明不是那么悲伤的戏,却要演得如同失去挚亲一般(你问过你粑粑麻麻的感受了吗?)。有时候小编看演员演戏,甚至一度怀疑这哥们全身上下的运动神经都长到脸上去了。

装逼的故事和剧情

同上,傻逼派别的故事剧情依旧不在这篇文章的讨论范畴内,远离智障,人人有责。

装逼的故事和剧情其实是最令小编困惑的一环:到底什么样的投资人看到一个装逼的故事后,会决定投资拍摄呢?当然,玩票的人不算,自己要吃自己的翔,谁都拦不住!

首先说说非现实题材的网大,这样的网大一般都要重新建立世界观。比如未来的人类遭遇危机,大家看得正爽的时候,故事突然在6分钟穿越回了现代。

嗯,世界观建立得很好,很吸引人,结果我们把裤子都脱了,你就给我们看这个!

再来说说现实题材(特指那些不需要特效的网大)。这些网大的开头都很统一,那就是软色情。但是成片效果嘛:这些网大成功的帮助小编(男)省下不少纸巾。

同时,小编也向大家呼吁,以后不要再骂导演了,因为导演们实在太可怜了:色盲,性冷淡,直男癌,小学没上过生物课,处男,屌丝审美……想让他们拍出一部能被平台过审的片子,简直异想天开。

当然,也希望这些导演不要再拍片子了,大家活着都不容易,观众和导演何苦互相伤害呢!

其实装逼这个事,是个技术活,现在最为年轻人热捧的诺兰和痞子昆汀,其实就是装逼界的领军人物,只不过人家装逼成功,且令人折服。而你的装逼套路,早在前6分钟就已经被机智的观众识破。

现在想要拍一个有正常故事的网大,会因为不接地气和没有网感被平台婉拒。但是想拍一个有网感接地气的故事,大家又驾驭不来,那就只能启动装逼模式了,但是如何做到有效的装逼呢?来,先让小编给大家装装看。

网络大电影其实是对传统电影的消解和重构。正如20年前《大话西游》就是对于传统《西游记》故事的消解和重构一样。

我们在讨论一部电影的时候,经常会涉及这部电影内涵,而这个内涵本身,就代表了传统院线电影的说教意味。网络大电影就是把具有说教意味的内涵,消解成纯粹的娱乐,将镜头前一个个精致的人物,分解为我们身边的逗逼青年,再将纯粹的娱乐精神和逗逼的人物故事重构成一种全新的影视形式,这就是网络大电影。

但是,很多网大确实做到消解,却没能做到重构。于是,故事被消解了,演技被消解了,甚至拍摄过程也被消解了(所以这就是你们喊穷的理由?)。这就好比大家吃惯了红烧肉,厨师为了换口味于是就直接把生的猪肉端到了大家的面前,这道“菜品”自然难以下咽。

真正装逼成功的网大,能完美做到对电影的消解和重构,在摆脱传统电影形式的束缚之余,又能将严肃的主题分解为每个人都能感同身受的日常,观众从这庄严精神的消解和重构中获得带有自身认同的诠释。

但消解和重构不代表制作可以不精良,演技可以可以不在线,故事可以不精彩。可以说,有逼格的网大甚至要比院线电影难拍,因为说教的鸡汤人人会洒,迷宫般的叙事可不是任谁都行。

想要装逼成功,那就只有一个办法:开你的脑洞,用斧子劈开的那种,用解构主义毁掉前人的所有拘束来重新构思一个故事,并将它完美的呈现在荧幕上。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装X的网大虽然各有不同,但失败的套路却大致相似

想要装逼成功,那就只有一个办法:开你的脑洞,用斧子劈开的那种,用解构主义毁掉前人的所有拘束来重新构思一个故事,并将它完美的呈现在荧幕上。

作者:麦迪文

编辑:无双 

If everone is not special

Maybe you can be what you want to be

小编为什么要在文章的开头拽一句英文呢?其实小编也不知道,大概是为了让自己文章排版的“颜值”更高,显得比较有逼格吧。

当然,不只是小编,很多网大也在不同的层面出现“装逼”的现象。

为了令自己的网络大电影具有“网感”和“接地气”的属性,很多人都不约而同的选择“装逼”这个路数:

有些人是真的想装逼,来吸引观众观看自己的电影;

还有些人则是想通过刻意装逼失败来激发吐槽,吸引观众围观(骗取点击);

更有一些高阶装逼人士,将装逼奉为人生第一信条,从前期筹备一直装逼到后期宣发。

网大装逼的路数不胜枚举,但是大家装逼失败的结局却是高度统一的。

装逼的开头6分钟

“开头6分钟”这个概念原本是根据平台的会员播放制度提出的,但是这个概念却一直被人所误解:开头6分钟就是拿来骗钱的。为了吸引人继续观看,大家纷纷甩出自己的洪荒之力,极尽自己的装逼的本领,开始用心打磨开头6分钟。

其结果就如同小编之前所讲的一样“满屏尽是整容脸,除却妖艳就是贱”

隔靴搔痒的软色情(倒是脱啊!)

“高科技”的科幻武器(给水枪喷个漆还是挺贵的)

还有精彩的动作戏(拳头没到人先飞的那种)

装逼的演员演技

排除少量的科班出身和天赋型演员,大多数网大的演员就只有两种演技:“傻逼”和“装逼”。

“傻逼”演技流派在此不作讨论,毕竟小编才疏学浅,文字功底终究驾驭不来非人类选题。我们重点说一下“装逼”流演技。

首先,要求网红脸们有演技是一件十分十分不人道的事情!演戏需要表情,但是表情太大的话,演员就白整容了!那网红只能选择装逼了。

两图的距离只差一个捏鼻子的动作

第二,网大为了彰显主角狂拽酷炫吊炸天的逆天设定,都会让演员演出霸道总裁的风范,结果演成了面瘫(大概是因为没钱去体验霸道总裁的生活吧!),最后装逼失败。

第三,表情过于夸张,装逼流演员演戏的时候,就好像知道有人在看他们的表演一样,明明不是那么悲伤的戏,却要演得如同失去挚亲一般(你问过你粑粑麻麻的感受了吗?)。有时候小编看演员演戏,甚至一度怀疑这哥们全身上下的运动神经都长到脸上去了。

装逼的故事和剧情

同上,傻逼派别的故事剧情依旧不在这篇文章的讨论范畴内,远离智障,人人有责。

装逼的故事和剧情其实是最令小编困惑的一环:到底什么样的投资人看到一个装逼的故事后,会决定投资拍摄呢?当然,玩票的人不算,自己要吃自己的翔,谁都拦不住!

首先说说非现实题材的网大,这样的网大一般都要重新建立世界观。比如未来的人类遭遇危机,大家看得正爽的时候,故事突然在6分钟穿越回了现代。

嗯,世界观建立得很好,很吸引人,结果我们把裤子都脱了,你就给我们看这个!

再来说说现实题材(特指那些不需要特效的网大)。这些网大的开头都很统一,那就是软色情。但是成片效果嘛:这些网大成功的帮助小编(男)省下不少纸巾。

同时,小编也向大家呼吁,以后不要再骂导演了,因为导演们实在太可怜了:色盲,性冷淡,直男癌,小学没上过生物课,处男,屌丝审美……想让他们拍出一部能被平台过审的片子,简直异想天开。

当然,也希望这些导演不要再拍片子了,大家活着都不容易,观众和导演何苦互相伤害呢!

其实装逼这个事,是个技术活,现在最为年轻人热捧的诺兰和痞子昆汀,其实就是装逼界的领军人物,只不过人家装逼成功,且令人折服。而你的装逼套路,早在前6分钟就已经被机智的观众识破。

现在想要拍一个有正常故事的网大,会因为不接地气和没有网感被平台婉拒。但是想拍一个有网感接地气的故事,大家又驾驭不来,那就只能启动装逼模式了,但是如何做到有效的装逼呢?来,先让小编给大家装装看。

网络大电影其实是对传统电影的消解和重构。正如20年前《大话西游》就是对于传统《西游记》故事的消解和重构一样。

我们在讨论一部电影的时候,经常会涉及这部电影内涵,而这个内涵本身,就代表了传统院线电影的说教意味。网络大电影就是把具有说教意味的内涵,消解成纯粹的娱乐,将镜头前一个个精致的人物,分解为我们身边的逗逼青年,再将纯粹的娱乐精神和逗逼的人物故事重构成一种全新的影视形式,这就是网络大电影。

但是,很多网大确实做到消解,却没能做到重构。于是,故事被消解了,演技被消解了,甚至拍摄过程也被消解了(所以这就是你们喊穷的理由?)。这就好比大家吃惯了红烧肉,厨师为了换口味于是就直接把生的猪肉端到了大家的面前,这道“菜品”自然难以下咽。

真正装逼成功的网大,能完美做到对电影的消解和重构,在摆脱传统电影形式的束缚之余,又能将严肃的主题分解为每个人都能感同身受的日常,观众从这庄严精神的消解和重构中获得带有自身认同的诠释。

但消解和重构不代表制作可以不精良,演技可以可以不在线,故事可以不精彩。可以说,有逼格的网大甚至要比院线电影难拍,因为说教的鸡汤人人会洒,迷宫般的叙事可不是任谁都行。

想要装逼成功,那就只有一个办法:开你的脑洞,用斧子劈开的那种,用解构主义毁掉前人的所有拘束来重新构思一个故事,并将它完美的呈现在荧幕上。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