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头发的生意不好做,雍禾医疗上市一年就亏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头发的生意不好做,雍禾医疗上市一年就亏损

对于预亏原因,雍禾医疗称,一方面受2022年国内疫情反复影响,集团全国门店总到诊量下降约四成,59家门店因防疫措施暂停或限制运营,平均停业时间为38天。另一方面基于看好市场前景,集团持续扩张计划,因此产生了额外的扩张相关开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陈杨

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3月3日,主营植发的上市公司雍禾医疗发布盈利警告公告。公告显示,预计2022年公司录得收入为12.72亿元至15.54亿元;录得净亏损不多于9000万元。而2021年,雍禾医疗营收为21.69亿元,纯利为1.20亿元。换而言之,上市后的第一个完整财年,雍禾医疗止盈转亏。

这一趋势在雍禾医疗2022年中报中已经显现。中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集团服务患者人数为5.90万人,同比下降23.3%;营收为7.48亿元,同比下降28.98%;纯利为1762.9万元,同比下降56.41%。

对于2022年全年预亏原因,公告同样称,一方面受2022年国内疫情反复影响,集团全国门店总到诊量下降约四成,59家门店因防疫措施暂停或限制运营,平均停业时间为38天。另一方面基于看好市场前景,集团持续扩张计划,因此产生了额外的扩张相关开支。

3月6日,雍禾医疗开盘下跌,收盘价为9.030港元/股,下跌1.31%。

2021年12月13日,雍禾医疗在港交所上市,成为“植发第一股”。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以2020年相关服务产生的总收入计,雍禾医疗是中国植发医疗服务及医疗养固服务市场规模最大的企业。不过,2021年,国内植发服务的渗透率仅为0.25%。换而言之,对于头部连锁植发机构而言,跑马圈地、抢占市场成为当下的关键。

截至2022年上半年,雍禾医疗在全国56个城市拥有57家植发医疗机构,位居一众连锁植发机构首位。相比之下,同样正在赴港上市的大麦植发医疗在31个城市拥有33家医疗机构,营收规模也远小于前者。

对于植发机构来说,除了本身拉新获客的难度大,无论效果好坏,植发手术都难以形成复购。因此,植发机构大多从植发市场向毛发市场拓展,开展低价格、高频次的养发固发业务,以此吸引客源,拉动收入。

早在2017年,雍禾医疗收购了史云逊的中国内地业务,后者为伦敦品牌,拥有逾六十年提供毛发修复产品和服务的经验。2018年起,雍禾医疗进军医疗养固服务领域,在内地的医疗机构以“店中店”模式设立史云逊医学健发中心。

招股书及财报显示,2019年起,雍禾医疗的医疗养固服务开始贡献收入,且毛利率一路上升,在2020年全年达到70%以上,和植发医疗服务的毛利率水平相近。

2021年,公司医疗养固服务收入为5.82亿元,在营收中的占比为26.8%。其中,接受该服务患者人数同比增长78.1%至10.5万人,人均消费同比增长53.38%至5531元,复购率接近30%。这一营收占比高于大麦植发医疗非手术养固业务的21.0%,但复购率低于后者的超40%。

2021年年报显示,雍禾医疗植发患者在术后继续选择医疗养固服务的转化率为44.6%,接受医疗养固服务后继续选择植发手术的转化率为4.4%。随着养固业务逐渐成熟,公司多次在财报中表示,未来,史云逊医学毛发中心将从过往“店中店”模式升级为独立的医学毛发机构。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在北上广深已拥有5家史云逊健发门店。不过,在疫情影响下,该业务的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77.8%降至65.0%。

在植发医疗业务上,2018年至2021年,雍禾医疗该部分的毛利率均稳定在70%以上。相比之下,大麦植发医疗在该业务的毛利率从2019年的81.5%降至2021年的74.2%,略高于前者。而从收入上看,雍禾医疗该部分的营收自2018年的9.18亿元增长至15.65亿元,但增速逐年下滑,自2019年30%的增速落至2021年的10%。

具体到收入结构上,雍禾医疗根据医生经验和技能,提供三级植发医疗服务。患者从2018年的3.5万人增至2021年的5.3万人。其中,接受普通级服务患者的占比始终在90%以上,但该部分患者增速从2019年的超20%,降至2020年的15%、2021年的10%。同时,接受优质级服务的患者则从2019年的512人增加7倍多至2021年的4435人。而接受最高级别“雍享”服务的患者则自2019年的340人一路下滑至2021年的253人。

或出于调整收入结构的目的,雍禾医疗开始一系列动作。首先,公司于2021年底推出专注于女性植发的品牌“雍禾发之初”,瞄准女性市场。此前,公司招股书显示,过去植发服务的客群超过95%为男性,而目前植发的女性用户占比已接近40%。2022年上半年,雍禾医疗开始采取新的价格体系,将植发服务进一步分成业务主任、业务院长、雍享主任、雍享院长服务四级,给患者提供更多差异化选择。

此外,2023年2月,雍禾医疗又推出“一口价”收费方式。以2500个毛囊单位作为分水岭,调价后,植发收费将根据业务主任、业务院长两个医生级别来确定,价格在14600元到33800元不等。若患者选择“不剃发”的方式植发,价格在18800元到39800元不等。

据成都商报旗下红星资本局报道,雍禾医疗方面称,计价方式改变后,此前低价的部分将会更低,高价的部分相比会更高。大多数处于“中间地带”的患者所需支付价格与以往差别不大。此次调价的目的在于凸显医生的重要性。目前,该收费调整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和业绩影响还有待观察。

而在医护队伍上,近几年,雍禾医疗医生数量逐年上升,护士数量降低。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共拥有291名医生和844名护士。以此计算,相当于店均拥有5.1名注册医生和14.8名护士。这一水平与大麦植发医疗类似,其拥有176名注册医师,相当于店均拥有5.3名医师。

此外,营销费用高企和研发费用偏低也一直是植发医疗机构被诟病之处。年报显示,至2022年上半年,雍禾医疗销售及营销开支在营收中的占比稳定在50%左右,研发费用占比约1%,大麦植发医疗也是类似。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头发的生意不好做,雍禾医疗上市一年就亏损

对于预亏原因,雍禾医疗称,一方面受2022年国内疫情反复影响,集团全国门店总到诊量下降约四成,59家门店因防疫措施暂停或限制运营,平均停业时间为38天。另一方面基于看好市场前景,集团持续扩张计划,因此产生了额外的扩张相关开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陈杨

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3月3日,主营植发的上市公司雍禾医疗发布盈利警告公告。公告显示,预计2022年公司录得收入为12.72亿元至15.54亿元;录得净亏损不多于9000万元。而2021年,雍禾医疗营收为21.69亿元,纯利为1.20亿元。换而言之,上市后的第一个完整财年,雍禾医疗止盈转亏。

这一趋势在雍禾医疗2022年中报中已经显现。中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集团服务患者人数为5.90万人,同比下降23.3%;营收为7.48亿元,同比下降28.98%;纯利为1762.9万元,同比下降56.41%。

对于2022年全年预亏原因,公告同样称,一方面受2022年国内疫情反复影响,集团全国门店总到诊量下降约四成,59家门店因防疫措施暂停或限制运营,平均停业时间为38天。另一方面基于看好市场前景,集团持续扩张计划,因此产生了额外的扩张相关开支。

3月6日,雍禾医疗开盘下跌,收盘价为9.030港元/股,下跌1.31%。

2021年12月13日,雍禾医疗在港交所上市,成为“植发第一股”。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以2020年相关服务产生的总收入计,雍禾医疗是中国植发医疗服务及医疗养固服务市场规模最大的企业。不过,2021年,国内植发服务的渗透率仅为0.25%。换而言之,对于头部连锁植发机构而言,跑马圈地、抢占市场成为当下的关键。

截至2022年上半年,雍禾医疗在全国56个城市拥有57家植发医疗机构,位居一众连锁植发机构首位。相比之下,同样正在赴港上市的大麦植发医疗在31个城市拥有33家医疗机构,营收规模也远小于前者。

对于植发机构来说,除了本身拉新获客的难度大,无论效果好坏,植发手术都难以形成复购。因此,植发机构大多从植发市场向毛发市场拓展,开展低价格、高频次的养发固发业务,以此吸引客源,拉动收入。

早在2017年,雍禾医疗收购了史云逊的中国内地业务,后者为伦敦品牌,拥有逾六十年提供毛发修复产品和服务的经验。2018年起,雍禾医疗进军医疗养固服务领域,在内地的医疗机构以“店中店”模式设立史云逊医学健发中心。

招股书及财报显示,2019年起,雍禾医疗的医疗养固服务开始贡献收入,且毛利率一路上升,在2020年全年达到70%以上,和植发医疗服务的毛利率水平相近。

2021年,公司医疗养固服务收入为5.82亿元,在营收中的占比为26.8%。其中,接受该服务患者人数同比增长78.1%至10.5万人,人均消费同比增长53.38%至5531元,复购率接近30%。这一营收占比高于大麦植发医疗非手术养固业务的21.0%,但复购率低于后者的超40%。

2021年年报显示,雍禾医疗植发患者在术后继续选择医疗养固服务的转化率为44.6%,接受医疗养固服务后继续选择植发手术的转化率为4.4%。随着养固业务逐渐成熟,公司多次在财报中表示,未来,史云逊医学毛发中心将从过往“店中店”模式升级为独立的医学毛发机构。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在北上广深已拥有5家史云逊健发门店。不过,在疫情影响下,该业务的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77.8%降至65.0%。

在植发医疗业务上,2018年至2021年,雍禾医疗该部分的毛利率均稳定在70%以上。相比之下,大麦植发医疗在该业务的毛利率从2019年的81.5%降至2021年的74.2%,略高于前者。而从收入上看,雍禾医疗该部分的营收自2018年的9.18亿元增长至15.65亿元,但增速逐年下滑,自2019年30%的增速落至2021年的10%。

具体到收入结构上,雍禾医疗根据医生经验和技能,提供三级植发医疗服务。患者从2018年的3.5万人增至2021年的5.3万人。其中,接受普通级服务患者的占比始终在90%以上,但该部分患者增速从2019年的超20%,降至2020年的15%、2021年的10%。同时,接受优质级服务的患者则从2019年的512人增加7倍多至2021年的4435人。而接受最高级别“雍享”服务的患者则自2019年的340人一路下滑至2021年的253人。

或出于调整收入结构的目的,雍禾医疗开始一系列动作。首先,公司于2021年底推出专注于女性植发的品牌“雍禾发之初”,瞄准女性市场。此前,公司招股书显示,过去植发服务的客群超过95%为男性,而目前植发的女性用户占比已接近40%。2022年上半年,雍禾医疗开始采取新的价格体系,将植发服务进一步分成业务主任、业务院长、雍享主任、雍享院长服务四级,给患者提供更多差异化选择。

此外,2023年2月,雍禾医疗又推出“一口价”收费方式。以2500个毛囊单位作为分水岭,调价后,植发收费将根据业务主任、业务院长两个医生级别来确定,价格在14600元到33800元不等。若患者选择“不剃发”的方式植发,价格在18800元到39800元不等。

据成都商报旗下红星资本局报道,雍禾医疗方面称,计价方式改变后,此前低价的部分将会更低,高价的部分相比会更高。大多数处于“中间地带”的患者所需支付价格与以往差别不大。此次调价的目的在于凸显医生的重要性。目前,该收费调整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和业绩影响还有待观察。

而在医护队伍上,近几年,雍禾医疗医生数量逐年上升,护士数量降低。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共拥有291名医生和844名护士。以此计算,相当于店均拥有5.1名注册医生和14.8名护士。这一水平与大麦植发医疗类似,其拥有176名注册医师,相当于店均拥有5.3名医师。

此外,营销费用高企和研发费用偏低也一直是植发医疗机构被诟病之处。年报显示,至2022年上半年,雍禾医疗销售及营销开支在营收中的占比稳定在50%左右,研发费用占比约1%,大麦植发医疗也是类似。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