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两高”报告披露哪些重要数据?摘要来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两高”报告披露哪些重要数据?摘要来了

2023年3月7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图片来源:新华网

界面新闻记者 | 程大发

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民

2023年3月7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周强介绍,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最高人民法院共审结案件14.5万件,制定司法解释114件,发布指导性案例119件;地方各级法院审结、执结案件1.4亿件,结案标的额37.3万亿元。

张军则介绍,检察机关全力投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惩拐卖人口犯罪,协同公安机关以专项行动深挖历史积案。依法惩治促社会秩序持续向好,2022年起诉杀人、放火、爆炸、绑架、抢劫、盗窃犯罪为近二十年来最低。

五年来审结严重暴力犯罪案件23.8万件

周强介绍,五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共审结严重暴力犯罪案件23.8万件27.4万人,我国刑事犯罪案件、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总体呈持续下降态势。审结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11.9万件13.9万人。依法从严惩处孙政才、赵正永、孙力军等92名原中管干部。依法惩治信息网络犯罪,审结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案件22.6万件。

疫情三年来出台政策64条,企业减负纾困

周强表示,新冠疫情防控三年来,人民法院为企业减负纾困,帮群众排忧解难。出台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20条,推动解决挤压生存发展空间、拖欠账款等急难愁盼问题;出台促进消费30条,严厉整治“霸王条款”、消费欺诈等行为,促进增强消费信心;出台稳定就业14条,明确居家办公或灵活办公工资裁判标准,维护高校毕业生合法权益,平衡保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权益;妥善化解合同履行、商铺租赁等涉疫纠纷77.9万件,帮助大中小微企业互谅互让、守望相助、共渡难关;对13万个企业暂缓适用强制措施,通过一系列“放水养鱼”柔性措施,让守信的企业摆脱困境、轻装上阵等。

纠正冤假错案235件336人

周强表示,最高法依法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产权司法保护,依法再审纠正张文中案等重大涉产权刑事冤错案件209件283人,坚决防止将经济纠纷当作犯罪处理,坚决保护市场主体合法的财产权益、合同权益。

人民法院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依法纠正五周案、张玉环案等重大刑事冤错案件26件53人。贯彻罪刑法定、疑罪从无、证据裁判原则,对2675名公诉案件被告人和2097名自诉案件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

签发1.3万份人身安全保护令

周强表示,五年来最高法审结婚姻家庭案件896.1万件,健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机制,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1.3万份;审理“空巢”老人赡养案,支持老年人精神赡养请求,让老人晚年幸福自由受到尊重,让子女常回家看看成为自觉;落实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依法严格执行犯罪人员从业禁止制度。

执行到位金额9.4万亿

周强表示,五年来,中国特色执行制度机制更加健全,执行到位金额9.4万亿元,2022年首次突破2万亿元。

此外,为方便群众高效化解矛盾,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在线调解纠纷3832万件,2022年平均每分钟75件成功在诉前在线化解。调解平台在线对接7.6万个基层治理单位,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44.8万名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注册使用律师服务平台。

起诉各类犯罪嫌疑人827.3万人

张军介绍,过去五年检察机关起诉各类犯罪嫌疑人827.3万人,比前五年上升12%。起诉涉黑涉恶犯罪26.5万人,其中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6.4万人。从严惩治、有效遏制严重暴力犯罪和涉枪涉爆、毒品犯罪,起诉81.4万人,比前五年下降31.7%。对已过追诉期限但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310起陈年命案,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核准追诉。严惩拐卖人口犯罪,2021年起协同公安机关以专项行动深挖历史积案,两年间起诉拐卖和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犯罪3152人,比前两年上升16%,其中发生在五年前的积案占31%。依法惩治促社会秩序持续向好,2022年起诉杀人、放火、爆炸、绑架、抢劫、盗窃犯罪为近二十年来最低,人民群众收获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疫情期间发布101件典型案例

张军介绍,疫情期间,检察机关创新以案释法,持续发布101件典型案例。起诉借疫情诈骗、哄抬物价犯罪从2020年5176人降至2022年197人,起诉制售伪劣口罩等防疫物资、不符合标准医用器材、假药劣药犯罪从954人降至192人。对拒绝执行疫情防控措施致病毒传播、造成严重后果的,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起诉542人;情节轻微的,不起诉167人,重在教育疏导,社会效果更好。今年初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及时牵头对相关办案规范依法作出调整。

起诉利用网络实施诈骗等犯罪71.9万人

五年间,检察机关起诉利用网络实施诈骗、赌博、传播淫秽物品等犯罪71.9万人,年均上升43.3%。协同公安机关从严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深挖幕后金主、严惩团伙骨干、全力追赃挽损,起诉19.3万人。一跨国犯罪集团虚构网络投资平台,诈骗数百名受害人1.4亿元,四川检察机关依法起诉582人,其中12名骨干分子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起诉非法买卖电话卡和银行卡、提供技术支持、帮助提款转账等犯罪从2018年137人增至2022年13万人;对情节较轻或受骗、胁从参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的,从宽处理、教育为主。8所院校57名学生跨省实习,误入诈骗团伙,检察机关依法不起诉或督促撤案,涉案学生均回归正常学习生活等。

诉前羁押率为有司法统计以来最低

张军表示,2021年,严惩严重犯罪决不动摇,较轻犯罪少捕慎诉慎押,宽严相济的办案理念被确定为刑事司法政策。政法机关协同落实,诉前羁押率从2018年54.9%降至2022年26.7%,为有司法统计以来最低;不捕率从22.1%升至43.4%,不诉率从7.7%升至26.3%,均为有司法统计以来最高。同时,2022年公安机关对不捕不诉提出复议复核、当事人提出申诉比2018年分别下降63.2%和25%。

发布典型案例1704件,推动法治进步

张军介绍,检察机关五年发布典型案例1704件,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指导办理“昆山反杀案”等一批正当防卫案,连续三年发布17件典型案例,引领、重塑正当防卫理念。认定属正当防卫不捕不诉1370人,是前五年的5.8倍。

最高检指导浙江检察机关办理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案,建议公安机关以诽谤罪立案,推动自诉转公诉,确立网络人格权保护公诉原则;坚决惩治网暴“按键伤人”,从严追诉网络侮辱、诽谤、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1.4万人;办理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公益诉讼9109件,协同有关部门综合治理。恶意损害公益必须惩罚性赔偿。

最高检指导江西检察机关办理民法典实施后首例污染环境惩罚性赔偿案,侵权人依法承担相关损害赔偿款数倍的惩罚性赔偿责任。

地方检察机关共发出检察建议18万余份

张军介绍,最高人民检察院紧盯老百姓身边的安全,研析司法数据、典型案例,向有关部门发出第一至八号检察建议;地方检察机关联动,以检察履责“我管”促职能部门依法“都管”,共发出检察建议18万余份。

针对办案中发现的窨井伤人问题,最高检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出第四号检察建议,该部牵头6部门联手共治,整改窨井安全隐患101万余处。针对寄递毒品等违禁品问题,最高检向国家邮政局发出第七号检察建议,该局与11部门携手治理;2022年起诉寄递毒品案1769件,同比上升2.8%。

以职务犯罪移送原省部级以上干部104人

张军介绍,五年来检察机关共受理各级监委移送职务犯罪8.8万人,已起诉7.8万人,其中原省部级以上干部104人。检察机关提前介入职务犯罪案件从2018年1470件增至2022年1.1万件,自行补充侦查从19件增至2913件,不起诉从278人增至534人。

检察机关还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出台指导意见,会同国家监委发布典型案例,起诉行贿犯罪1.4万人,震慑“围猎者”。携手开展职务犯罪追逃追赃工作,对48名归案“红通人员”提起公诉,对54名逃匿、死亡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启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两高”报告披露哪些重要数据?摘要来了

2023年3月7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图片来源:新华网

界面新闻记者 | 程大发

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民

2023年3月7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周强介绍,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最高人民法院共审结案件14.5万件,制定司法解释114件,发布指导性案例119件;地方各级法院审结、执结案件1.4亿件,结案标的额37.3万亿元。

张军则介绍,检察机关全力投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惩拐卖人口犯罪,协同公安机关以专项行动深挖历史积案。依法惩治促社会秩序持续向好,2022年起诉杀人、放火、爆炸、绑架、抢劫、盗窃犯罪为近二十年来最低。

五年来审结严重暴力犯罪案件23.8万件

周强介绍,五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共审结严重暴力犯罪案件23.8万件27.4万人,我国刑事犯罪案件、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总体呈持续下降态势。审结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11.9万件13.9万人。依法从严惩处孙政才、赵正永、孙力军等92名原中管干部。依法惩治信息网络犯罪,审结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案件22.6万件。

疫情三年来出台政策64条,企业减负纾困

周强表示,新冠疫情防控三年来,人民法院为企业减负纾困,帮群众排忧解难。出台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20条,推动解决挤压生存发展空间、拖欠账款等急难愁盼问题;出台促进消费30条,严厉整治“霸王条款”、消费欺诈等行为,促进增强消费信心;出台稳定就业14条,明确居家办公或灵活办公工资裁判标准,维护高校毕业生合法权益,平衡保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权益;妥善化解合同履行、商铺租赁等涉疫纠纷77.9万件,帮助大中小微企业互谅互让、守望相助、共渡难关;对13万个企业暂缓适用强制措施,通过一系列“放水养鱼”柔性措施,让守信的企业摆脱困境、轻装上阵等。

纠正冤假错案235件336人

周强表示,最高法依法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产权司法保护,依法再审纠正张文中案等重大涉产权刑事冤错案件209件283人,坚决防止将经济纠纷当作犯罪处理,坚决保护市场主体合法的财产权益、合同权益。

人民法院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依法纠正五周案、张玉环案等重大刑事冤错案件26件53人。贯彻罪刑法定、疑罪从无、证据裁判原则,对2675名公诉案件被告人和2097名自诉案件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

签发1.3万份人身安全保护令

周强表示,五年来最高法审结婚姻家庭案件896.1万件,健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机制,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1.3万份;审理“空巢”老人赡养案,支持老年人精神赡养请求,让老人晚年幸福自由受到尊重,让子女常回家看看成为自觉;落实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依法严格执行犯罪人员从业禁止制度。

执行到位金额9.4万亿

周强表示,五年来,中国特色执行制度机制更加健全,执行到位金额9.4万亿元,2022年首次突破2万亿元。

此外,为方便群众高效化解矛盾,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在线调解纠纷3832万件,2022年平均每分钟75件成功在诉前在线化解。调解平台在线对接7.6万个基层治理单位,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44.8万名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注册使用律师服务平台。

起诉各类犯罪嫌疑人827.3万人

张军介绍,过去五年检察机关起诉各类犯罪嫌疑人827.3万人,比前五年上升12%。起诉涉黑涉恶犯罪26.5万人,其中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6.4万人。从严惩治、有效遏制严重暴力犯罪和涉枪涉爆、毒品犯罪,起诉81.4万人,比前五年下降31.7%。对已过追诉期限但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310起陈年命案,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核准追诉。严惩拐卖人口犯罪,2021年起协同公安机关以专项行动深挖历史积案,两年间起诉拐卖和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犯罪3152人,比前两年上升16%,其中发生在五年前的积案占31%。依法惩治促社会秩序持续向好,2022年起诉杀人、放火、爆炸、绑架、抢劫、盗窃犯罪为近二十年来最低,人民群众收获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疫情期间发布101件典型案例

张军介绍,疫情期间,检察机关创新以案释法,持续发布101件典型案例。起诉借疫情诈骗、哄抬物价犯罪从2020年5176人降至2022年197人,起诉制售伪劣口罩等防疫物资、不符合标准医用器材、假药劣药犯罪从954人降至192人。对拒绝执行疫情防控措施致病毒传播、造成严重后果的,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起诉542人;情节轻微的,不起诉167人,重在教育疏导,社会效果更好。今年初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及时牵头对相关办案规范依法作出调整。

起诉利用网络实施诈骗等犯罪71.9万人

五年间,检察机关起诉利用网络实施诈骗、赌博、传播淫秽物品等犯罪71.9万人,年均上升43.3%。协同公安机关从严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深挖幕后金主、严惩团伙骨干、全力追赃挽损,起诉19.3万人。一跨国犯罪集团虚构网络投资平台,诈骗数百名受害人1.4亿元,四川检察机关依法起诉582人,其中12名骨干分子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起诉非法买卖电话卡和银行卡、提供技术支持、帮助提款转账等犯罪从2018年137人增至2022年13万人;对情节较轻或受骗、胁从参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的,从宽处理、教育为主。8所院校57名学生跨省实习,误入诈骗团伙,检察机关依法不起诉或督促撤案,涉案学生均回归正常学习生活等。

诉前羁押率为有司法统计以来最低

张军表示,2021年,严惩严重犯罪决不动摇,较轻犯罪少捕慎诉慎押,宽严相济的办案理念被确定为刑事司法政策。政法机关协同落实,诉前羁押率从2018年54.9%降至2022年26.7%,为有司法统计以来最低;不捕率从22.1%升至43.4%,不诉率从7.7%升至26.3%,均为有司法统计以来最高。同时,2022年公安机关对不捕不诉提出复议复核、当事人提出申诉比2018年分别下降63.2%和25%。

发布典型案例1704件,推动法治进步

张军介绍,检察机关五年发布典型案例1704件,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指导办理“昆山反杀案”等一批正当防卫案,连续三年发布17件典型案例,引领、重塑正当防卫理念。认定属正当防卫不捕不诉1370人,是前五年的5.8倍。

最高检指导浙江检察机关办理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案,建议公安机关以诽谤罪立案,推动自诉转公诉,确立网络人格权保护公诉原则;坚决惩治网暴“按键伤人”,从严追诉网络侮辱、诽谤、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1.4万人;办理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公益诉讼9109件,协同有关部门综合治理。恶意损害公益必须惩罚性赔偿。

最高检指导江西检察机关办理民法典实施后首例污染环境惩罚性赔偿案,侵权人依法承担相关损害赔偿款数倍的惩罚性赔偿责任。

地方检察机关共发出检察建议18万余份

张军介绍,最高人民检察院紧盯老百姓身边的安全,研析司法数据、典型案例,向有关部门发出第一至八号检察建议;地方检察机关联动,以检察履责“我管”促职能部门依法“都管”,共发出检察建议18万余份。

针对办案中发现的窨井伤人问题,最高检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出第四号检察建议,该部牵头6部门联手共治,整改窨井安全隐患101万余处。针对寄递毒品等违禁品问题,最高检向国家邮政局发出第七号检察建议,该局与11部门携手治理;2022年起诉寄递毒品案1769件,同比上升2.8%。

以职务犯罪移送原省部级以上干部104人

张军介绍,五年来检察机关共受理各级监委移送职务犯罪8.8万人,已起诉7.8万人,其中原省部级以上干部104人。检察机关提前介入职务犯罪案件从2018年1470件增至2022年1.1万件,自行补充侦查从19件增至2913件,不起诉从278人增至534人。

检察机关还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出台指导意见,会同国家监委发布典型案例,起诉行贿犯罪1.4万人,震慑“围猎者”。携手开展职务犯罪追逃追赃工作,对48名归案“红通人员”提起公诉,对54名逃匿、死亡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启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