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李安新片要扑街?烂番茄开局仅17%,口碑两极化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李安新片要扑街?烂番茄开局仅17%,口碑两极化

《比利.林恩的中场休息》作为R级影片,外加如今备受争议的口碑,北美方面很难有优秀的市场表现,尤其是这种主打技术特效的影片已经无法获得观众的支持,而内容也远未达到优秀,北美最终怕是难过6000万美金。

作者:南如珉

已经进入了10月中旬,接下来内地将迎来11月好莱坞季与12月贺岁档的终极角逐,而北美也将迎来第四季度的颁奖季,而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场休息》无疑是最重要的一部,不论作为内地11月的中坚力量还是作为北美颁奖季种子选手,都是备受期待的一部。

李安继《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之后时隔四年归来,带来了年度最大噱头的4K+120帧+IMAX的全新技术革命,然而在北美NYFF的首映之后,却出人意料的“口碑扑街”了,这部出自奥斯卡最佳导演李安的作品完全没能展现想象中的好评,这绝对是一件始料未及的事情。

截止目前,北美烂番茄仅开出17%,五烂一鲜可谓大跌眼镜。影片不仅在故事上有不少槽点,就连最大噱头的120帧也饱受诟病,在这些吐槽技术的声音中,均表示出图像和细节越清晰,反而就越显得假。在这种极度真实的画面中,对演员和道具的要求极具增高,否则反而越发容易露馅。影片最终呈现的技术效果更像是3D电视。这也是之前最担心的一点,即120帧带来的改变究竟能否被观众所接受,让影片变得像杂志中的高清照片。对于演员来而言,脸上的每处毛孔都清晰可见,甚至包括皱纹和斑点。如果120帧仅仅能够让影片变得更清晰,那它存在的意义也就不大。

《好莱坞报道》:画面技术上的创新很能吸引我,但同样也常让我“出戏”。而且这种帧率似乎更适合那些年轻演员,对史蒂夫·马丁这样年长的演员就不太友好了。比利与克里斯汀·斯图尔特演的姐姐之间屈指可数的互动戏,展现出了他内心坚强的一面和柔软的一面,也是影片的最佳镜头。影片主要还是围绕达拉斯牛仔队的中场表演来展开的,现场的烟火、闪光灯、烟雾刺激着士兵们饱受战争折磨的神经,展现出他们无法忘却战争的无力感。即使是铁血无畏的军士长,也有些慌乱。不出所料,正是这些镜头让李安的这次赌博得到了回报。

The Wrap:

120帧画面让影片中的一切变得好似杂志中的高清照片,糟糕的剧本更让这部影片雪上加霜。李安的这部作品叙事和片名同样笨拙、缺乏热情,李安一点都不理解这些战士之间的情感联系。对于演员们而言,这种画面上的进步意味着脸上的每一处毛孔都清晰可见,皱纹、斑点、黄牙自然也是异常醒目。对于那些有着身体虚荣心的演员而言,这项技术简直就是噩梦。120帧/4K分辨率能让影片中的人脸更加清晰,然而这是否是李安导演的目的呢?技术给了斯图尔特的近景表现更加鲜活的情感,却彻底暴露了被错误选角来演一个邪恶大亨的史蒂夫·马丁那流于表面的表演。

《综艺》:

《比利·林恩》是否会是颁奖季的有利竞争者?答案是否定的,不过影片或许可以在视效、摄影等方面有所斩获。首映之后的评价毁誉参半,很多人认为影片太过平淡。李安一直是好莱坞最会选角的导演。主演乔·阿尔文的德州口音非常地道,访问环节他自曝是英国人,现场也是一阵哗然。

但相对来说,国内看过的影迷普遍则给了较高评价。

导演李安一直将技术定义成为故事服务的工具,《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也见证了这一点。当然,还是有很多人对技术服务故事有正面的评论,很多人对特效点赞。詹姆斯.卡梅隆早在2008年就表达了对高帧率的向往:“经过了75年的2D电影制作技术,我们已经习惯了24帧率带来了频闪效果。如果需要,提高放映机和服务器的计算能力不是什么难事儿。我已经测试了立体48fps,效果很棒。摄像机可以实现,放映机(做轻微的调整)也可以实现。所以作为一个产业,我们为什么不去做呢?”当然,作为全球第一技术控,卡神的《阿凡达2》选择了48帧来制作。然而,电影本来就是虚拟的,一旦真实之后,是否与它的初衷相悖呢。

回到李安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休息》,技术革新可谓影片最大的噱头,这一点如今已经出现了争议,那么李安赖以生存的故事又如何呢?通过前期的评论来看,尽管影片在各个环节都饱受诟病,然而最薄弱的竟然是故事这一环,糟糕的剧本和平淡的故事是被攻击最多的地方。拿上一部作品《少年派》来对比,可谓相去甚远。

李安最大的能力便是细腻,通过对故事的娓娓道来,慢慢的将情感融入电影本身,但这个小说本身便不能承载一个厚重的故事,或许李安并没有太大的发挥价值。其实当时李安在拍完《少年派》之后一直准备投拍《马尼拉之战》,但由于技术原因被推迟,中间决定参与《比利.林恩的中场休息》多少有些仓促。

最后来分析一下《比利.林恩的中场休息》接下来的市场表现。之前《少年派》北美首周末拿到2245万美金,最后在口碑与奥斯卡的加成下,一举走出5.6倍的后劲,轰下1.25亿美金。全球方面更是拿到6.1亿美金,可谓名利双收。

但《比利.林恩的中场休息》作为R级影片,外加如今备受争议的口碑,北美方面很难有优秀的市场表现,尤其是这种主打技术特效的影片已经无法获得观众的支持,而内容也远未达到优秀,北美最终怕是难过6000万美金。

内地方面,毫无疑问将是全球第二大市场,且内地方面的口碑肯定会相对偏高,至少对于内地观众来说,影片的噱头和李安的名气将是影片市场的保障,但也会低于当年《少年派》的5.7亿。届时将重现四年前李安大战冯小刚的经典一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李安

  • 潞安环能:拟聘任佐江宏、李安红为公司副总经理
  • 中天证券换帅!总经理李安有升任董事长,仍代行总裁职责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李安新片要扑街?烂番茄开局仅17%,口碑两极化

《比利.林恩的中场休息》作为R级影片,外加如今备受争议的口碑,北美方面很难有优秀的市场表现,尤其是这种主打技术特效的影片已经无法获得观众的支持,而内容也远未达到优秀,北美最终怕是难过6000万美金。

作者:南如珉

已经进入了10月中旬,接下来内地将迎来11月好莱坞季与12月贺岁档的终极角逐,而北美也将迎来第四季度的颁奖季,而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场休息》无疑是最重要的一部,不论作为内地11月的中坚力量还是作为北美颁奖季种子选手,都是备受期待的一部。

李安继《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之后时隔四年归来,带来了年度最大噱头的4K+120帧+IMAX的全新技术革命,然而在北美NYFF的首映之后,却出人意料的“口碑扑街”了,这部出自奥斯卡最佳导演李安的作品完全没能展现想象中的好评,这绝对是一件始料未及的事情。

截止目前,北美烂番茄仅开出17%,五烂一鲜可谓大跌眼镜。影片不仅在故事上有不少槽点,就连最大噱头的120帧也饱受诟病,在这些吐槽技术的声音中,均表示出图像和细节越清晰,反而就越显得假。在这种极度真实的画面中,对演员和道具的要求极具增高,否则反而越发容易露馅。影片最终呈现的技术效果更像是3D电视。这也是之前最担心的一点,即120帧带来的改变究竟能否被观众所接受,让影片变得像杂志中的高清照片。对于演员来而言,脸上的每处毛孔都清晰可见,甚至包括皱纹和斑点。如果120帧仅仅能够让影片变得更清晰,那它存在的意义也就不大。

《好莱坞报道》:画面技术上的创新很能吸引我,但同样也常让我“出戏”。而且这种帧率似乎更适合那些年轻演员,对史蒂夫·马丁这样年长的演员就不太友好了。比利与克里斯汀·斯图尔特演的姐姐之间屈指可数的互动戏,展现出了他内心坚强的一面和柔软的一面,也是影片的最佳镜头。影片主要还是围绕达拉斯牛仔队的中场表演来展开的,现场的烟火、闪光灯、烟雾刺激着士兵们饱受战争折磨的神经,展现出他们无法忘却战争的无力感。即使是铁血无畏的军士长,也有些慌乱。不出所料,正是这些镜头让李安的这次赌博得到了回报。

The Wrap:

120帧画面让影片中的一切变得好似杂志中的高清照片,糟糕的剧本更让这部影片雪上加霜。李安的这部作品叙事和片名同样笨拙、缺乏热情,李安一点都不理解这些战士之间的情感联系。对于演员们而言,这种画面上的进步意味着脸上的每一处毛孔都清晰可见,皱纹、斑点、黄牙自然也是异常醒目。对于那些有着身体虚荣心的演员而言,这项技术简直就是噩梦。120帧/4K分辨率能让影片中的人脸更加清晰,然而这是否是李安导演的目的呢?技术给了斯图尔特的近景表现更加鲜活的情感,却彻底暴露了被错误选角来演一个邪恶大亨的史蒂夫·马丁那流于表面的表演。

《综艺》:

《比利·林恩》是否会是颁奖季的有利竞争者?答案是否定的,不过影片或许可以在视效、摄影等方面有所斩获。首映之后的评价毁誉参半,很多人认为影片太过平淡。李安一直是好莱坞最会选角的导演。主演乔·阿尔文的德州口音非常地道,访问环节他自曝是英国人,现场也是一阵哗然。

但相对来说,国内看过的影迷普遍则给了较高评价。

导演李安一直将技术定义成为故事服务的工具,《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也见证了这一点。当然,还是有很多人对技术服务故事有正面的评论,很多人对特效点赞。詹姆斯.卡梅隆早在2008年就表达了对高帧率的向往:“经过了75年的2D电影制作技术,我们已经习惯了24帧率带来了频闪效果。如果需要,提高放映机和服务器的计算能力不是什么难事儿。我已经测试了立体48fps,效果很棒。摄像机可以实现,放映机(做轻微的调整)也可以实现。所以作为一个产业,我们为什么不去做呢?”当然,作为全球第一技术控,卡神的《阿凡达2》选择了48帧来制作。然而,电影本来就是虚拟的,一旦真实之后,是否与它的初衷相悖呢。

回到李安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休息》,技术革新可谓影片最大的噱头,这一点如今已经出现了争议,那么李安赖以生存的故事又如何呢?通过前期的评论来看,尽管影片在各个环节都饱受诟病,然而最薄弱的竟然是故事这一环,糟糕的剧本和平淡的故事是被攻击最多的地方。拿上一部作品《少年派》来对比,可谓相去甚远。

李安最大的能力便是细腻,通过对故事的娓娓道来,慢慢的将情感融入电影本身,但这个小说本身便不能承载一个厚重的故事,或许李安并没有太大的发挥价值。其实当时李安在拍完《少年派》之后一直准备投拍《马尼拉之战》,但由于技术原因被推迟,中间决定参与《比利.林恩的中场休息》多少有些仓促。

最后来分析一下《比利.林恩的中场休息》接下来的市场表现。之前《少年派》北美首周末拿到2245万美金,最后在口碑与奥斯卡的加成下,一举走出5.6倍的后劲,轰下1.25亿美金。全球方面更是拿到6.1亿美金,可谓名利双收。

但《比利.林恩的中场休息》作为R级影片,外加如今备受争议的口碑,北美方面很难有优秀的市场表现,尤其是这种主打技术特效的影片已经无法获得观众的支持,而内容也远未达到优秀,北美最终怕是难过6000万美金。

内地方面,毫无疑问将是全球第二大市场,且内地方面的口碑肯定会相对偏高,至少对于内地观众来说,影片的噱头和李安的名气将是影片市场的保障,但也会低于当年《少年派》的5.7亿。届时将重现四年前李安大战冯小刚的经典一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