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春节错位致2月CPI同比涨幅降至1%,食品价格回落明显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春节错位致2月CPI同比涨幅降至1%,食品价格回落明显

2月CPI同比涨幅比1月回落1.1个百分点。统计局表示,主要是春节错月,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

2023年1月12日,拉萨,消费者在当地超市选购蔬菜。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国家统计局周四发布数据显示,2月,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0%,较1月回落1.1个百分点,创一年新低;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1.4%,降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

数据发布前,界面新闻采集的七家机构预测中值显示,2月,CPI同比上涨1.8%,PPI同比上涨下降1.1%。

对于CPI同比的大幅回落,国家统计局表示,主要是春节错月,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6%,涨幅比上月回落3.6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48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上涨3.9%,涨幅回落7.9个百分点,鲜菜和水产品价格由涨转降,降幅分别为3.8%和1.5%。非食品中,服务价格上涨0.6%,涨幅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能源价格上涨0.6%,涨幅比上月回落2.4个百分点。

“春节期间消费需求提高会刺激CPI上涨,去年春节在2月份,今年在1月份,因此将1-2月份合并在一起来看待较为合适。去年1-2月份CPI平均增速为0.9%,今年为1.5%,高于去年同期0.6个百分点,表明消费需求好于去年同期。”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对界面新闻说。

除基数因素外,他指出,2月份翘尾因素较1月下降0.8个百分点,对本月CPI增速有较大幅度的下拉影响。

伍超明还表示,虽然消费需求有所好转,但需求不足仍是当前的突出矛盾。2月,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比上月低0.4个百分点,1-2月平均增速也较去年同期低0.35个百分点,反映疫后需求恢复需要时间,去年出台的政策应保持连续性、稳定性,不宜“急拐弯”。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表示,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对食品消费、服务等方面需求减弱,猪肉涨幅继续回落,蔬菜价格也由涨转为降。食品价格和服务价格在节后的季节性回落是拉低CPI的主要原因。考虑到就业、收入、预期和消费需求的修复步伐,上半年CPI同比涨幅有望升至2%左右,下半年可能进一步升至3%左右的水平。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他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在消费复苏的带动下,CPI同比可能会小幅走高,但突破政府设置的3%左右的目标风险不大。这意味着后期政策面在促消费方向上的空间较大,短期内,物价上涨因素不会构成货币政策的主要掣肘。

PPI方面,同比来看,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0%,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1%,涨幅回落0.4个百分点。在统计局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下降的有17个,比上月增加2个。

虽然PPI同比降幅有所扩大,但在经济回暖带来的需求回升等因素推动下,环比由降转为持平,上月为下降0.4%。

红塔证券宏观分析杨欣表示,随着生产端的修复,PPI同比后续大概率会有所上行,但受制于去年的较高基数、海外经济衰退预期以及地产行情低迷尚未消散等因素,价格上涨空间有限。

王青也表示,当前经济修复仍处在初期阶段,加之房地产行业延续低位运行,2月工业品价格环比上升势头还不明显,再加上去年同期基数偏高,去年四季度以来的PPI同比通缩状态还在延续,短期内出现较大幅度同比正增长的可能性不大。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春节错位致2月CPI同比涨幅降至1%,食品价格回落明显

2月CPI同比涨幅比1月回落1.1个百分点。统计局表示,主要是春节错月,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

2023年1月12日,拉萨,消费者在当地超市选购蔬菜。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国家统计局周四发布数据显示,2月,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0%,较1月回落1.1个百分点,创一年新低;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1.4%,降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

数据发布前,界面新闻采集的七家机构预测中值显示,2月,CPI同比上涨1.8%,PPI同比上涨下降1.1%。

对于CPI同比的大幅回落,国家统计局表示,主要是春节错月,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6%,涨幅比上月回落3.6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48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上涨3.9%,涨幅回落7.9个百分点,鲜菜和水产品价格由涨转降,降幅分别为3.8%和1.5%。非食品中,服务价格上涨0.6%,涨幅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能源价格上涨0.6%,涨幅比上月回落2.4个百分点。

“春节期间消费需求提高会刺激CPI上涨,去年春节在2月份,今年在1月份,因此将1-2月份合并在一起来看待较为合适。去年1-2月份CPI平均增速为0.9%,今年为1.5%,高于去年同期0.6个百分点,表明消费需求好于去年同期。”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对界面新闻说。

除基数因素外,他指出,2月份翘尾因素较1月下降0.8个百分点,对本月CPI增速有较大幅度的下拉影响。

伍超明还表示,虽然消费需求有所好转,但需求不足仍是当前的突出矛盾。2月,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比上月低0.4个百分点,1-2月平均增速也较去年同期低0.35个百分点,反映疫后需求恢复需要时间,去年出台的政策应保持连续性、稳定性,不宜“急拐弯”。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表示,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对食品消费、服务等方面需求减弱,猪肉涨幅继续回落,蔬菜价格也由涨转为降。食品价格和服务价格在节后的季节性回落是拉低CPI的主要原因。考虑到就业、收入、预期和消费需求的修复步伐,上半年CPI同比涨幅有望升至2%左右,下半年可能进一步升至3%左右的水平。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他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在消费复苏的带动下,CPI同比可能会小幅走高,但突破政府设置的3%左右的目标风险不大。这意味着后期政策面在促消费方向上的空间较大,短期内,物价上涨因素不会构成货币政策的主要掣肘。

PPI方面,同比来看,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0%,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1%,涨幅回落0.4个百分点。在统计局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下降的有17个,比上月增加2个。

虽然PPI同比降幅有所扩大,但在经济回暖带来的需求回升等因素推动下,环比由降转为持平,上月为下降0.4%。

红塔证券宏观分析杨欣表示,随着生产端的修复,PPI同比后续大概率会有所上行,但受制于去年的较高基数、海外经济衰退预期以及地产行情低迷尚未消散等因素,价格上涨空间有限。

王青也表示,当前经济修复仍处在初期阶段,加之房地产行业延续低位运行,2月工业品价格环比上升势头还不明显,再加上去年同期基数偏高,去年四季度以来的PPI同比通缩状态还在延续,短期内出现较大幅度同比正增长的可能性不大。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