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青小岛
在强力推进城市更新的背景下,青岛两条备受关注的战略通道传来好消息。
3月8日,青岛召开的一场发布会上透露,青岛至京沪高铁辅助通道铁路、董家口至沂水铁路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今年全部开工建设。
上述两条铁路,可称之为对青岛发展有战略意义的通道。今年全部开工,意味着两大项目有了更为实质的进展,距离批复已为时不远。
青岛至京沪高铁辅助通道,主要是客运,能让青岛缩短北上京津冀、南下长三角的时空距离。这是青岛改变铁路末梢地位,融入主干网的主要路线。
董家口至沂水铁路是一条货运通道,之前一直被称为董家口的“生命线”,这条铁路是再造一个青岛港的重要支撑。
可以说,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这一条客运和货运通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能级的提升。
1
公开的信息显示,青岛至京沪高铁辅助通道铁路获批只差临门一脚。
此条线路长108公里,设洋河口、青岛西、诸城南、五莲北等站,由日照的五莲与京沪高铁辅助通道(京沪二线)相连。
去年底,青岛交通部门曾透露,项目建设单位已委托铁路设计单位编制完成可研报告并报国铁集团,正在履行铁路、省政府会签程序,会签完成后将与京沪高铁辅助通道铁路(潍宿段)作为一个项目报国家发改委批复可研报告。
3月7日新闻发布会上的最新消息是:国铁集团已将京沪高铁辅助通道潍坊至宿迁段及青岛连接线项目可研文件正式报送国家发改委,目前可研报告正在批复。
官方表示,该项目将于2023年底前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7年完工通车。
建成后有利于促进上合示范区、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等区域发展,同时将解决青盐铁路青岛西站以北段客货混行、远期货运能力不足等问题,更好的满足董家口港区货物疏港需求。
此前,“青小岛”曾分析过这条铁路对青岛的重要意义。
高铁是交通,更是经济。能带走一部分资源,也能带来诸多机遇。
比如在承接北京企业外迁过程中,便利的高铁就是外迁企业选择新址很重要的考量因素。
2018年7月,集成电路大尺寸硅材料规模化基地项目落地德州。该项目是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简称有研集团)在山东投资的重大项目,总投资8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有研集团项目用地离京沪高铁德州站只有5分钟车程。
山东的泰安、济南等地,均落地了不少因高铁红利带来的项目。
青岛至京沪高铁辅助通道建成后,应该能提高青岛的吸引力。

2
港口有多大,城市就有多大。青岛港前湾港区与西海岸互相成就的例子,近在眼前。
董家口港,是青岛港之后,青岛在港口领域最大的期望。
进出该港口的主要是大宗货物。它是中国首个投产运行的40万吨级矿石码头,今年1-2月份,共有19艘次40万吨级大矿船靠泊青岛港董家口矿石码头,接卸数量领跑全国沿海港口。
将来,董家口港将是超级大港。但是,目前董家口港只有一条疏港铁路。因此,如何将货物快速运出去,是董家口港进一步成长必须要解决的瓶颈。
根据规划,董家口至沂水铁路,自青盐铁路董家口站引出,向西接入瓦日铁路,能够有效解决董家口港距离干线铁路距离较远的劣势。
瓦日铁路,又称晋豫鲁铁路,是我国“十一五”铁路建设重点工程,连接我国东西部的重要煤炭资源运输通道。
也就是说,只要接入这条铁路,董家口的货物能快速通达大半个中国。快速的物流,无疑能提升董家口港的枢纽能级。
另一方面,依托港口的董家口经济区近几年势头迅猛,已成为青岛工业重镇,并跻身青岛市“十四五”规划中三大产业组团之一,去年上半年工业总产值279亿元。
青岛第一批47家“链主”企业中,董家口经济区占了4家,分别是青岛海湾化学有限公司、双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金能化学(青岛)有限公司、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
这足以显示董家口经济区的实力与潜力。未来,董家口要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而这也离不开交通的支撑。
3
目前来看,这两条线路的推进还算顺利。
一方面,这得益于青岛的努力。作为海滨城市,青岛一直在想办法改变铁路基础设施落后的困境,并提出了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这一总目标。
为了项目顺利推进,青岛采取全过程督查考核体系,对各项工作进度实时动态跟踪监控,对达不到预期进度的,及时采取措施、迎头赶上。
另一方面,国家的交通发展规划也在向青岛倾斜。
入选山东唯一一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城市,已经说明国家层面对青岛的重视。有了身份加持,国家在规划、建设交通设施方面,应或多或少给予照顾。
还是回到一个老话题,国家层面的重磅规划,青岛一定要去争。拥有了新的平台,才会获得更多机会。
来源:青小岛微信公众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