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就听说《圆梦巨人》要在中国上映了,对于斯皮尔伯格的这部大作,我还是十分期待的,毕竟斯导是拍过《大白鲨》、《E.T.》、《侏罗纪公园》、《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这样传世巨作的大导,奥斯卡的常客。
所以,电影上映的第一天,我就去看了,想第一时间跟你们分享看后的感受。可是,电影结束的那一刻,我又犹豫了。 因为我不知道是该夸还是该骂。夸,我觉得电影实在太平庸,没有让我惊喜和走心的地方;骂,又骂不起来,因为电影的特效很好,演员演得很好,完成度很好。 想了一天,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斯皮尔伯格拍得没错,错的只是我们老了,回不去那个童真的世界了。
《圆梦巨人》讲述了两个“孤儿”的故事,一个是孤儿院的小女孩苏菲,另一个是在巨人国被孤立的好心眼儿巨人BFG。
一个夜晚,苏菲无意中发现了好心眼儿巨人,便被他拎回了巨人国,之后,两个人一起捕梦、吹梦,一起联手对抗其他吃人的巨人。
影片的特效和技术无可挑剔,年代背景,人物面部表情,每一个细节,甚至连一根头发丝的变化都表现的完美无瑕。
这源于斯皮尔伯格对技术的追求,十多年前他就已经买下了原著《好心眼儿巨人》的版权,但由于当时摄影技术的限制,没办法实现斯导想象中的震撼画面,所以就一直搁置,直至五年前才开始真正的筹备和拍摄。《圆梦巨人》使用的是全息捕捉和CG技术,不断地在虚拟场景和现实场景中切换,是一部实现了虚拟现实无界限的电影。
嗯,这很斯皮尔伯格,小四你可要好好学学,说不定《爵迹2》就火了呢! 影片中扮演苏菲的小演员叫鲁比·巴恩希尔,这个来自英国曼彻斯特的小姑娘从300个面试者中脱颖而出。这是她第一次演戏,可那澄澈的眼神,自然的情感,仿佛她就是苏菲,就是我们梦中的那个小女孩。最纯真的表演往往不需要任何打磨,因为她就是她。
在挑选演员这方面,斯导的眼光还真是赞! 也许是过于注重技术,也许是碍于原著的限制而趋于保守,也许斯皮尔伯格只是想单纯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总之,影片的故事情节并没有打动我,甚至,还有一点失望。
整部影片看上去很平,没有波澜起伏,没有戏剧冲突,没有拍案叫绝的画面,让人可以“哇!”的一声叫出来,更没有迫在眉睫的紧迫感,可以让人为主人公捏把汗。以至于我可以清晰听到前排哥们的呼噜声。
作为一部畅销童话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斯皮尔伯格赋予了它光影的魅力,画面很美,每一帧截下来都可以成为壁纸,但却并没有丰富其故事内容,以至于在117分钟的时长里面显得冗长拖沓,故事似乎被架空。
一个是人小胆大的苏菲,一个是人大胆小的好心眼儿巨人,两个人组成了这部电影的CP。好心眼儿把苏菲带到巨人国只是因为苏菲看见了他,刚开始害怕的苏菲也莫名其妙就喜欢上了好心眼儿,谁也离不开谁,无论是一起吹梦还是一起对抗吃人的巨人,他俩所带给我的都是一种朦胧的感情。
影片一直在讲巨人吃人,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引发了一系列的冒险,但却并没有向观众展现巨人吃人的画面,只是简单的描绘了他们抢东西、砸屋子、折磨好心眼儿,这不像恐怖的吃人怪物,反倒像是欺负大雄的胖虎。所以,我一直都不觉得苏菲和好心眼儿有多危险。
影片的结局虽然是遵循原著的女王情节,但我却无比尴尬,好心眼儿谄媚于女王,称自己是女王最“愚蠢”的仆人,最后也是女王派军队收服了吃人巨人。比起这个结局,我更倾向于换一个,更希望看到胆小的好心眼儿可以真正的成长,和苏菲一起用自己的力量打败吃人巨人,也希望吃人巨人可以变回从前,变回曾经那些有礼貌的巨人。
不过,这些都是我自己的想法。有些时候,我们看电影会想的太复杂,总希望它按照我们自己的期望来表现,希望导演按照我们的想法去拍。
可是这次,斯皮尔伯格带着他最童真的电影来了,也许,他并没有考虑什么商业效果,什么复杂的故事情节,他只是释放了自己心底最纯真、最童趣的感受。而我们这些大人,似乎再也回不到那个童真的世界了。
比起某些所谓的夹杂“少儿不宜”的童话电影,《圆梦巨人》似乎更适合小孩子观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