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硅谷银行成漏网之鱼,美国金融监管机构有何责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硅谷银行成漏网之鱼,美国金融监管机构有何责任?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金融监管在收紧对具有系统性风险的大银行监管同时,却以鼓励金融和科技创新为名放松了对中小型银行的监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自紧急通过出售股票筹措22.5亿美元资金后,失去了市场和储户信任的美国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在短短48个小时内就经历了挤兑,并最终宣布破产。

3月10日,加州金融保护与创新部(DFPI)正式介入并宣布关闭硅谷银行,同时该部门还因“该行流动性不足及资不抵债”将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指定为接管方。

虽然包括前财长萨默斯在内的多数政界人士均认为硅谷银行仅为个案,并不会对美国或全球金融市场造成系统性风险,但是过去5年来美国金融监管机构对于以该银行为代表的中小型银行逐步放松监管,仍是造成此次风波的重要推手之一。

立足于硅谷高科技产业的硅谷银行专注于满足PE/VC和初创企业的融资需求。相较于传统商业银行,其主营业务成长性与盈利能力更高。

得益于过去数年“便宜钱”的泛滥,硅谷银行沉淀了大量低成本活期存款。仅从2019年四季度至2021年四季度,硅谷银行的存款规模就从618亿美元暴涨至1730亿美元,但其中定期存款比例仅为4%。

图源:SVB

存款的迅速增加,使得硅谷银行在资产端过多地配置了债券投资组合,从2020年一季度至2022年一季度,硅谷银行持有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总额从200亿美元升至近1000亿美元,美国国债总额则从约40亿美元升至165亿美元,尤其是持有至到期证券(HTM)也从135亿美元增长至990亿美元。

随着大通胀到来,美联储2022年开启加息周期,债券价格开始大幅下跌。截至2022年年底,硅谷银行在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美国国债投资上分别浮亏超过93亿美元和25亿美元。与此同时,市场利率水平的提升也使得科技初创公司融资成本大幅上升、资金开始枯竭,并最终引发流动性挤兑。

硅谷银行的破产,固然与该行本身的经营状况密切相关。例如该行43%的存贷比明显低于美国银行业75%的平均水平。但是硅谷银行并不是美联储加息周期内第一个倒下的。

图源:SVB

就在硅谷银行倒闭前一天,加密货币银行Silvergate Bank宣布破产,并停止营业。去年11月,曾经的加密货币交易所FTX宣布破产,波及100万多名债权人。

而硅谷银行或许也不会是最后一家倒下的银行。若以净息差(NIM)为指标,包括加州第一共和银行在内的十家银行状况比硅谷银行更加糟糕。这些银行均为地区性银行或中小型银行。这也反映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金融监管的一大盲点:在收紧对具有系统性风险的大银行监管同时,却以鼓励金融和科技创新为名放松了对中小型银行的监管。

金融危机后,美国于2010年通过了《多德-弗兰克法案》强化金融监管。不过仅仅5年后,“好了伤疤忘了疼”的美国银行业就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希望再度放松监管并最终取得成功。

颇为讽刺的是,当时由硅谷银行牵头发起的针对101位科技金融从业者的调查显示,43%的受访者认为不断增强的金融监管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大阻碍,远超过消费者行为变化、融资渠道受限等因素。

同一年,硅谷银行首席执行官贝克(Greg Becker)亲自游说联邦参议院,要求国会减少对金融机构的审查,并豁免包括硅谷银行在内的一批金融机构,理由为“我们的商业模式风险较低”。

根据彼时《多德-弗兰克法案》的规定,资产规模超过500亿美元的银行将触发更严格的审慎监管标准,其中就包括美联储主导的压力测试。8年前,硅谷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恰好即将突破500亿美元关口。

2018年,硅谷银行的游说最终取得了成功,国会通过《经济增长、监管救济和消费者保护法案》解除了《多德-弗兰克法案》之中的强化审慎标准(EPS)。尤其是此前500亿美元的门槛提升至2500亿美元,有效地将受严格监管的名单缩短了三分之一。

根据美联储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美国共有2000多家银行,其中最大的10家银行占总资产的53%。而资产排名第16位的硅谷银行正是2018年监管放松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事实上,2018年《经济增长、监管救济和消费者保护法案》在放松监管的同时将银行分成四个大类,包括具有系统重要性的一类银行、总资产超过7000亿美元的全球范围内经营业务的二类银行、拥有2500亿美元以上资产的三类银行,以及总资产1000亿美元以上的四类银行。

在监管放松的条例之中,一类银行的压力测试频率从半年一次减少至一年一次,四类银行的监管压力测试频率从一年一次放宽至两年一次、流动性压力测试则从每月一次减少至每季度一次。

彼时的硅谷银行因有限的资产规模甚至未能挤入四类银行标准。直至2021年总资产突破千亿美元大关的硅谷银行方才触发适用于四类银行的额外审核条例。而直至破产,已掌握着2090亿美元资产的硅谷银行也不属于监管要求更严格的三类银行。

致力于严格金融监管的非营利性组织Better Markets曾评论道:“大幅削弱对四类银行的强化审慎标准可能是灾难性的,这些银行都并不是小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彼时放宽金融监管的范围之中,在美国经营的外国银行均被排除在外,包括德意志银行、法国巴黎银行、瑞银和瑞士信贷均未获得豁免。

随着硅谷银行的倒下,虽然自上世纪大萧条以来就成立的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能够确保储户能够拿回25万美元的存款,但是以科技企业和硅谷高收入群体为主要客户的硅谷银行之中的大量存款并不符合投保条件。

根据彭博新闻社的数据,存入硅谷银行的1610亿美元存款之中的93%无法获得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理赔。

图源:推特

首席执行官贝克已表示,受保储户将在3月13日之前取回存款,不受保险覆盖的储户仅将得到一张欠款证明。

3月10日,财政部长耶伦召集联邦银行业监管机构会议并表示“对银行监管机构将采取措施充满信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硅谷银行成漏网之鱼,美国金融监管机构有何责任?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金融监管在收紧对具有系统性风险的大银行监管同时,却以鼓励金融和科技创新为名放松了对中小型银行的监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自紧急通过出售股票筹措22.5亿美元资金后,失去了市场和储户信任的美国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在短短48个小时内就经历了挤兑,并最终宣布破产。

3月10日,加州金融保护与创新部(DFPI)正式介入并宣布关闭硅谷银行,同时该部门还因“该行流动性不足及资不抵债”将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指定为接管方。

虽然包括前财长萨默斯在内的多数政界人士均认为硅谷银行仅为个案,并不会对美国或全球金融市场造成系统性风险,但是过去5年来美国金融监管机构对于以该银行为代表的中小型银行逐步放松监管,仍是造成此次风波的重要推手之一。

立足于硅谷高科技产业的硅谷银行专注于满足PE/VC和初创企业的融资需求。相较于传统商业银行,其主营业务成长性与盈利能力更高。

得益于过去数年“便宜钱”的泛滥,硅谷银行沉淀了大量低成本活期存款。仅从2019年四季度至2021年四季度,硅谷银行的存款规模就从618亿美元暴涨至1730亿美元,但其中定期存款比例仅为4%。

图源:SVB

存款的迅速增加,使得硅谷银行在资产端过多地配置了债券投资组合,从2020年一季度至2022年一季度,硅谷银行持有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总额从200亿美元升至近1000亿美元,美国国债总额则从约40亿美元升至165亿美元,尤其是持有至到期证券(HTM)也从135亿美元增长至990亿美元。

随着大通胀到来,美联储2022年开启加息周期,债券价格开始大幅下跌。截至2022年年底,硅谷银行在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美国国债投资上分别浮亏超过93亿美元和25亿美元。与此同时,市场利率水平的提升也使得科技初创公司融资成本大幅上升、资金开始枯竭,并最终引发流动性挤兑。

硅谷银行的破产,固然与该行本身的经营状况密切相关。例如该行43%的存贷比明显低于美国银行业75%的平均水平。但是硅谷银行并不是美联储加息周期内第一个倒下的。

图源:SVB

就在硅谷银行倒闭前一天,加密货币银行Silvergate Bank宣布破产,并停止营业。去年11月,曾经的加密货币交易所FTX宣布破产,波及100万多名债权人。

而硅谷银行或许也不会是最后一家倒下的银行。若以净息差(NIM)为指标,包括加州第一共和银行在内的十家银行状况比硅谷银行更加糟糕。这些银行均为地区性银行或中小型银行。这也反映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金融监管的一大盲点:在收紧对具有系统性风险的大银行监管同时,却以鼓励金融和科技创新为名放松了对中小型银行的监管。

金融危机后,美国于2010年通过了《多德-弗兰克法案》强化金融监管。不过仅仅5年后,“好了伤疤忘了疼”的美国银行业就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希望再度放松监管并最终取得成功。

颇为讽刺的是,当时由硅谷银行牵头发起的针对101位科技金融从业者的调查显示,43%的受访者认为不断增强的金融监管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大阻碍,远超过消费者行为变化、融资渠道受限等因素。

同一年,硅谷银行首席执行官贝克(Greg Becker)亲自游说联邦参议院,要求国会减少对金融机构的审查,并豁免包括硅谷银行在内的一批金融机构,理由为“我们的商业模式风险较低”。

根据彼时《多德-弗兰克法案》的规定,资产规模超过500亿美元的银行将触发更严格的审慎监管标准,其中就包括美联储主导的压力测试。8年前,硅谷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恰好即将突破500亿美元关口。

2018年,硅谷银行的游说最终取得了成功,国会通过《经济增长、监管救济和消费者保护法案》解除了《多德-弗兰克法案》之中的强化审慎标准(EPS)。尤其是此前500亿美元的门槛提升至2500亿美元,有效地将受严格监管的名单缩短了三分之一。

根据美联储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美国共有2000多家银行,其中最大的10家银行占总资产的53%。而资产排名第16位的硅谷银行正是2018年监管放松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事实上,2018年《经济增长、监管救济和消费者保护法案》在放松监管的同时将银行分成四个大类,包括具有系统重要性的一类银行、总资产超过7000亿美元的全球范围内经营业务的二类银行、拥有2500亿美元以上资产的三类银行,以及总资产1000亿美元以上的四类银行。

在监管放松的条例之中,一类银行的压力测试频率从半年一次减少至一年一次,四类银行的监管压力测试频率从一年一次放宽至两年一次、流动性压力测试则从每月一次减少至每季度一次。

彼时的硅谷银行因有限的资产规模甚至未能挤入四类银行标准。直至2021年总资产突破千亿美元大关的硅谷银行方才触发适用于四类银行的额外审核条例。而直至破产,已掌握着2090亿美元资产的硅谷银行也不属于监管要求更严格的三类银行。

致力于严格金融监管的非营利性组织Better Markets曾评论道:“大幅削弱对四类银行的强化审慎标准可能是灾难性的,这些银行都并不是小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彼时放宽金融监管的范围之中,在美国经营的外国银行均被排除在外,包括德意志银行、法国巴黎银行、瑞银和瑞士信贷均未获得豁免。

随着硅谷银行的倒下,虽然自上世纪大萧条以来就成立的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能够确保储户能够拿回25万美元的存款,但是以科技企业和硅谷高收入群体为主要客户的硅谷银行之中的大量存款并不符合投保条件。

根据彭博新闻社的数据,存入硅谷银行的1610亿美元存款之中的93%无法获得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理赔。

图源:推特

首席执行官贝克已表示,受保储户将在3月13日之前取回存款,不受保险覆盖的储户仅将得到一张欠款证明。

3月10日,财政部长耶伦召集联邦银行业监管机构会议并表示“对银行监管机构将采取措施充满信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