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美国地区性银行股遭“血洗”,美联储加息前景扑朔迷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美国地区性银行股遭“血洗”,美联储加息前景扑朔迷离

许多投资者认为,美联储的紧缩政策现在可能更接近尾声。

2023年3月10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塔克莱拉,人们站在硅谷银行门口。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崔璞玉

尽管美国监管机构在两家银行倒闭后努力安抚投资者,但第一共和银行(First Republic Bank)股价周一依然遭遇“膝盖斩”,美国主要地区性银行股则录得三年来最大跌幅。

继上周下跌33%后,第一共和银行周一收盘下跌61.8%,日内跌幅一度高达78%。尽管该银行上周日表示,已经通过从美联储和摩根大通公司获得的额外资金增强了财务状况。

此外,西联银行(Western Alliance Bancorp)下跌逾47%,西太平洋合众银行(PacWest Bancorp)下跌45%。这些公司因股价波动太大多次暂停交易。

过去一周内美国两家银行倒闭,引发投资者对该行业健康状况的担忧。周一纳斯达克KBW商业银行指数和SPDR标普区域银行ETF双双下跌超过7%。

投资者继续撤离拥有大量未投保存款的银行。存款外逃是导致上周硅谷银行(SVB)和Signature Bank倒闭的关键因素。

周一联信银行(Comerica Inc)下跌28%,锡安银行(Zions Bancorp)下跌26%。文件显示,联信银行在去年年底时未投保存款占比为64%,锡安银行的这一比例为53%。

一些大型银行也出现下跌,但其回调幅度普遍较小。富国银行和花旗银行均下跌大约7%。

美联储和拜登政府周日采取紧急措施,试图让民众对金融体系的健康状况放心,但迹象表明,投资者仍然担心个别银行以及动荡可能对经济造成的影响。

上周五,资产规模排名全美银行业第16位的硅谷银行因资不抵债遭金融监管部门关闭。由于该银行在资产端和负债端存在严重期限错配,由美联储加息引发的流动性挤兑最终导致了该银行破产。

周日,总部位于纽约的Signature Bank也因为系统性风险被美国监管机构接管,进一步加剧投资者恐慌。

两家银行短期内接连爆雷给金融市场造成巨震。美国监管部门紧急出手,为硅谷银行与Signature Bank的储户兜底。

周日傍晚美国财政部、联邦储备委员会、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发表联合声明,硅谷银行储户可以支取全部资金,与该银行破产有关的任何损失都不会由纳税人承担。此外美国政府将采取同样的行动,确保Signature Bank的储户也可以使用所有资金。

同时,美联储宣布设立新的银行定期融资计划(BTFP),向银行、储蓄协会、信用合作社和其他符合条件的存款机构提供长达一年的贷款,作为额外流动性的来源。

银行业动荡引发了国债的猛烈反弹,一些短期国债的收益率在数小时内暴跌了0.5个百分点。

周一两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报4.016%,下跌0.572个百分点。上周该债券收益率一度突破5%,为2007年来首次。基准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则从上周五的3.694%跌至3.545%。债券价格和收益率呈反向波动。

债市的变化一定程度上是投资者对利率预期的变化引起的。华尔街流传着这样一句格言:美联储会一直加息,直到出现问题为止。随着两家地区性银行倒闭,许多投资者认为,美联储的紧缩政策现在可能更接近尾声。

高盛周一就表示,预计美联储本月不会加息,但几乎没有其他华尔街分析人士持同一观点。美国银行和花旗集团都表示,预计美联储将加息25个基点,并有可能在随后的会议上采取更多措施。

此外,尽管高盛表示预计美联储不会在3月加息,但仍预计该央行将在5月、6月和7月分别加息25个基点。“美联储官员目前可能会优先考虑金融稳定,将其视为眼前的问题,而将高通胀视为中期问题,”高盛在一份客户报告中写道。

花旗集团经济学家霍伦霍斯特(Andrew Hollenhorst)表示,现在暂停加息只会向市场发出错误信息。美国银行首席美国经济学家Michael Gapen则指出,如果美联储成功地控制了近期的市场波动并限制了传统银行业,那么它应该能够继续逐步加息,直到货币政策具有足够的限制性。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利率观察工具FedWatch的最新数据显示,投资者预计美联储在下周会议上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56.1%,按兵不动的概率为43.9%。上周三,投资者押注美联储在3月会议上加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接近80%。

由于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通胀有所回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上周在国会作证时表示,如果经济数据持续火爆,美联储可能会加快加息步伐,并将利率推升至比此前预期更高的水平。

但对银行的担忧可能会放缓美联储继续加息的步伐。美国劳工部将于周二发布2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报告,并在周三公布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和零售销售报告,揭示1月物价意外快速上涨后通胀的最新进展。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美国地区性银行股遭“血洗”,美联储加息前景扑朔迷离

许多投资者认为,美联储的紧缩政策现在可能更接近尾声。

2023年3月10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塔克莱拉,人们站在硅谷银行门口。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崔璞玉

尽管美国监管机构在两家银行倒闭后努力安抚投资者,但第一共和银行(First Republic Bank)股价周一依然遭遇“膝盖斩”,美国主要地区性银行股则录得三年来最大跌幅。

继上周下跌33%后,第一共和银行周一收盘下跌61.8%,日内跌幅一度高达78%。尽管该银行上周日表示,已经通过从美联储和摩根大通公司获得的额外资金增强了财务状况。

此外,西联银行(Western Alliance Bancorp)下跌逾47%,西太平洋合众银行(PacWest Bancorp)下跌45%。这些公司因股价波动太大多次暂停交易。

过去一周内美国两家银行倒闭,引发投资者对该行业健康状况的担忧。周一纳斯达克KBW商业银行指数和SPDR标普区域银行ETF双双下跌超过7%。

投资者继续撤离拥有大量未投保存款的银行。存款外逃是导致上周硅谷银行(SVB)和Signature Bank倒闭的关键因素。

周一联信银行(Comerica Inc)下跌28%,锡安银行(Zions Bancorp)下跌26%。文件显示,联信银行在去年年底时未投保存款占比为64%,锡安银行的这一比例为53%。

一些大型银行也出现下跌,但其回调幅度普遍较小。富国银行和花旗银行均下跌大约7%。

美联储和拜登政府周日采取紧急措施,试图让民众对金融体系的健康状况放心,但迹象表明,投资者仍然担心个别银行以及动荡可能对经济造成的影响。

上周五,资产规模排名全美银行业第16位的硅谷银行因资不抵债遭金融监管部门关闭。由于该银行在资产端和负债端存在严重期限错配,由美联储加息引发的流动性挤兑最终导致了该银行破产。

周日,总部位于纽约的Signature Bank也因为系统性风险被美国监管机构接管,进一步加剧投资者恐慌。

两家银行短期内接连爆雷给金融市场造成巨震。美国监管部门紧急出手,为硅谷银行与Signature Bank的储户兜底。

周日傍晚美国财政部、联邦储备委员会、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发表联合声明,硅谷银行储户可以支取全部资金,与该银行破产有关的任何损失都不会由纳税人承担。此外美国政府将采取同样的行动,确保Signature Bank的储户也可以使用所有资金。

同时,美联储宣布设立新的银行定期融资计划(BTFP),向银行、储蓄协会、信用合作社和其他符合条件的存款机构提供长达一年的贷款,作为额外流动性的来源。

银行业动荡引发了国债的猛烈反弹,一些短期国债的收益率在数小时内暴跌了0.5个百分点。

周一两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报4.016%,下跌0.572个百分点。上周该债券收益率一度突破5%,为2007年来首次。基准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则从上周五的3.694%跌至3.545%。债券价格和收益率呈反向波动。

债市的变化一定程度上是投资者对利率预期的变化引起的。华尔街流传着这样一句格言:美联储会一直加息,直到出现问题为止。随着两家地区性银行倒闭,许多投资者认为,美联储的紧缩政策现在可能更接近尾声。

高盛周一就表示,预计美联储本月不会加息,但几乎没有其他华尔街分析人士持同一观点。美国银行和花旗集团都表示,预计美联储将加息25个基点,并有可能在随后的会议上采取更多措施。

此外,尽管高盛表示预计美联储不会在3月加息,但仍预计该央行将在5月、6月和7月分别加息25个基点。“美联储官员目前可能会优先考虑金融稳定,将其视为眼前的问题,而将高通胀视为中期问题,”高盛在一份客户报告中写道。

花旗集团经济学家霍伦霍斯特(Andrew Hollenhorst)表示,现在暂停加息只会向市场发出错误信息。美国银行首席美国经济学家Michael Gapen则指出,如果美联储成功地控制了近期的市场波动并限制了传统银行业,那么它应该能够继续逐步加息,直到货币政策具有足够的限制性。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利率观察工具FedWatch的最新数据显示,投资者预计美联储在下周会议上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56.1%,按兵不动的概率为43.9%。上周三,投资者押注美联储在3月会议上加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接近80%。

由于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通胀有所回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上周在国会作证时表示,如果经济数据持续火爆,美联储可能会加快加息步伐,并将利率推升至比此前预期更高的水平。

但对银行的担忧可能会放缓美联储继续加息的步伐。美国劳工部将于周二发布2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报告,并在周三公布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和零售销售报告,揭示1月物价意外快速上涨后通胀的最新进展。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