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在中国做说唱音乐怎样才能不尴尬?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在中国做说唱音乐怎样才能不尴尬?

当外国的嘻哈音乐人已经成为主流音乐的代表,我国的说唱音乐人还在执着地向大众解释喊麦与说唱的区别。

作者:柑橘与章鱼

1986年,香港歌手林子祥发表粤语说唱歌曲《Ahlam日记》,这成为第一首正式发表的华语说唱。

然而,之后的故事发展却并不像我们所希冀的那样,这种外来文化在中国生根发芽,自如成长等等等等。

事实是,到了三十年后的今天,中国的说唱却进入了蜜汁尴尬的境地。流行乐占据主流市场,民谣在这几年曝光率大增,而同样在1986年闪亮登场的摇滚乐,都开始了三十年辉煌回顾,却只有说唱还在不温不火地自生自灭:

“骂人的火不起来”

去年,文化部查封的120首歌曲中,就有不少是说唱歌曲,比如大面积被封的阴三儿和新街口组合。

从底层黑人“脏”环境中诞生出来的嘻哈文化,确实从开始就携带了帮派、脏话、暴力、黑人音乐等为标签的独特色彩,这也让我国的说唱歌曲开始有不少“骂街”的作品,然而这与当前主流大众的审美与视听习惯有出入,更与环境多少有点水土不服,火不起来有难免的现实原因,也是情理之中。

而更让人无奈的是,这份查封名单的爆出,才让更多人第一次听说名单上那些说唱音乐人的名字。

阴三儿

MC天佑算什么?

说实话,说唱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难见到踪影。有人调侃说“没有那几句‘哟哟’,凤凰传奇至少比现在少火一个等级。”当然,常常被拿来当做“说唱”代表的,还有MC天佑和庞麦郎这样的“屌丝”的说唱甚至喊麦。

只是这样落入俗套的融合,不免让人对嘻哈音乐产生误解,让说唱音乐成了MC天佑式的草根调侃,成了“药药切克闹,煎饼果子来一套”和“我的滑板鞋”的代表。尽管很多正统的嘻哈乐迷很不屑他们的走红,但MC天佑微博粉丝量已达167万,这个量级已是很多专业说唱歌手所不能企及的。

当外国的嘻哈音乐人已经成为主流音乐的代表,我国的说唱音乐人还在执着地向大众解释喊麦与说唱的区别。

MC天佑

赚不了钱的音乐人

入不敷出可以说是多数当前说唱音乐人的现状,新街口组合2009年的一次演出,唱了一个晚上只挣了600块钱。除了顶级嘻哈音乐人,以及将嘻哈与流行、摇滚等热门音乐门类相结合的歌手,大部分说唱歌手还是处于地下状态,收入不及摇滚及民谣,离流行歌手则是更远。市场的小众决定了商业活动的趋冷,这是市场规则的必然。

当然,这也与当前说唱歌手水平参差不齐有关,并不高的门槛让一批水平不高的歌手存在,愿意埋单的歌迷自然不多。

新街口组合

专业平台在何方?

尽管当前音乐节、各路歌唱比赛已经遍地开花,但专属于说唱的还是太少。这就让说唱音乐少了很多在大众面前曝光的机会。尴尬的是,MC石头还曾作为噱头登上草莓音乐节的舞台,而大量专业的说唱歌手还在苦于没有施展的舞台。

并且,当前专门为说唱服务的包装及营销团队和公司实在太少,工作室和厂牌的体量不足以支撑能够迎合市场需求的说唱巨星的需求。

中国著名嘻哈网站OURDEN

在国外的饶舌歌手已经能登上福布斯排行榜,演出穿的鞋都能成为粉丝追逐的爆款的时代,我国说唱音乐还现在尴尬的泥沼中,不得不与现阶段发展中的种种问题斗争。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够看到嘻哈兴起的趋势:

2016年初,嘻哈中坚力量小老虎宣布加入乐视音乐嘻哈频道,并担任策划,呈现了一套关于中国Hip-Hop音乐制作人的系列专题片《打孩子》,走进上海、西安、北京等六个城市,专访多位国内优秀的Hip-Hop制作人,让人看到当前我国嘻哈音乐人的真实现状;

2016年8月,在《中国新歌声》舞台上,23岁“地下”说唱歌手万达妮凭借一首改编版的《牛仔很忙》,同时获得四位导师的认可,让嘻哈音乐通过大众媒介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

乐视嘻哈频道纪录片《打孩子》

2016年9月4日,成军十年的嘻哈老炮儿新街口组合登上五棵松的舞台,开办自己的演唱会,一扫前一年歌曲被封的颓势;

近年,摇滚大咖崔健不遗余力地推广说唱文化,更是在今年自己的滚动三十年演唱会上,为MC大卫、贾宏龙等说唱歌手设置了特别环节,让他们完整地展示属于他们这一代年轻说唱歌手的声音。

崔健与MC大卫、贾宏龙

今年这一连串的事件,让人看到,无论是歌手本身,还是网络平台,都在期待着中国说唱爆点的到来,而这个爆点,怕是还需要我们更多的努力:

从创作根源来说,说唱需要更多本土化的创作,将大众审美、现实生活、歌曲想表达的情感与说唱的形式有机结合,创作出更多高质量的作品,避免创作与大众脱节;

从平台来说,需要为说唱音乐发力,提供更多让说唱音乐发声的渠道,也需要更加专业的商业团队配合,从创意到包装再到营销,更好地服务于创作;

而政策环境则需要给说唱音乐给予更多支撑和引导,营造有利于自由健康发展的氛围,毕竟音乐的发展依存于整个社会环境。

总之,要治愈中国嘻哈的尴尬癌,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需要“持久战”的努力。期待着今后,“做说唱音乐没用”的论调能够得到改变,让那些嘻哈青年能够拥有更多的归属与希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在中国做说唱音乐怎样才能不尴尬?

当外国的嘻哈音乐人已经成为主流音乐的代表,我国的说唱音乐人还在执着地向大众解释喊麦与说唱的区别。

作者:柑橘与章鱼

1986年,香港歌手林子祥发表粤语说唱歌曲《Ahlam日记》,这成为第一首正式发表的华语说唱。

然而,之后的故事发展却并不像我们所希冀的那样,这种外来文化在中国生根发芽,自如成长等等等等。

事实是,到了三十年后的今天,中国的说唱却进入了蜜汁尴尬的境地。流行乐占据主流市场,民谣在这几年曝光率大增,而同样在1986年闪亮登场的摇滚乐,都开始了三十年辉煌回顾,却只有说唱还在不温不火地自生自灭:

“骂人的火不起来”

去年,文化部查封的120首歌曲中,就有不少是说唱歌曲,比如大面积被封的阴三儿和新街口组合。

从底层黑人“脏”环境中诞生出来的嘻哈文化,确实从开始就携带了帮派、脏话、暴力、黑人音乐等为标签的独特色彩,这也让我国的说唱歌曲开始有不少“骂街”的作品,然而这与当前主流大众的审美与视听习惯有出入,更与环境多少有点水土不服,火不起来有难免的现实原因,也是情理之中。

而更让人无奈的是,这份查封名单的爆出,才让更多人第一次听说名单上那些说唱音乐人的名字。

阴三儿

MC天佑算什么?

说实话,说唱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难见到踪影。有人调侃说“没有那几句‘哟哟’,凤凰传奇至少比现在少火一个等级。”当然,常常被拿来当做“说唱”代表的,还有MC天佑和庞麦郎这样的“屌丝”的说唱甚至喊麦。

只是这样落入俗套的融合,不免让人对嘻哈音乐产生误解,让说唱音乐成了MC天佑式的草根调侃,成了“药药切克闹,煎饼果子来一套”和“我的滑板鞋”的代表。尽管很多正统的嘻哈乐迷很不屑他们的走红,但MC天佑微博粉丝量已达167万,这个量级已是很多专业说唱歌手所不能企及的。

当外国的嘻哈音乐人已经成为主流音乐的代表,我国的说唱音乐人还在执着地向大众解释喊麦与说唱的区别。

MC天佑

赚不了钱的音乐人

入不敷出可以说是多数当前说唱音乐人的现状,新街口组合2009年的一次演出,唱了一个晚上只挣了600块钱。除了顶级嘻哈音乐人,以及将嘻哈与流行、摇滚等热门音乐门类相结合的歌手,大部分说唱歌手还是处于地下状态,收入不及摇滚及民谣,离流行歌手则是更远。市场的小众决定了商业活动的趋冷,这是市场规则的必然。

当然,这也与当前说唱歌手水平参差不齐有关,并不高的门槛让一批水平不高的歌手存在,愿意埋单的歌迷自然不多。

新街口组合

专业平台在何方?

尽管当前音乐节、各路歌唱比赛已经遍地开花,但专属于说唱的还是太少。这就让说唱音乐少了很多在大众面前曝光的机会。尴尬的是,MC石头还曾作为噱头登上草莓音乐节的舞台,而大量专业的说唱歌手还在苦于没有施展的舞台。

并且,当前专门为说唱服务的包装及营销团队和公司实在太少,工作室和厂牌的体量不足以支撑能够迎合市场需求的说唱巨星的需求。

中国著名嘻哈网站OURDEN

在国外的饶舌歌手已经能登上福布斯排行榜,演出穿的鞋都能成为粉丝追逐的爆款的时代,我国说唱音乐还现在尴尬的泥沼中,不得不与现阶段发展中的种种问题斗争。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够看到嘻哈兴起的趋势:

2016年初,嘻哈中坚力量小老虎宣布加入乐视音乐嘻哈频道,并担任策划,呈现了一套关于中国Hip-Hop音乐制作人的系列专题片《打孩子》,走进上海、西安、北京等六个城市,专访多位国内优秀的Hip-Hop制作人,让人看到当前我国嘻哈音乐人的真实现状;

2016年8月,在《中国新歌声》舞台上,23岁“地下”说唱歌手万达妮凭借一首改编版的《牛仔很忙》,同时获得四位导师的认可,让嘻哈音乐通过大众媒介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

乐视嘻哈频道纪录片《打孩子》

2016年9月4日,成军十年的嘻哈老炮儿新街口组合登上五棵松的舞台,开办自己的演唱会,一扫前一年歌曲被封的颓势;

近年,摇滚大咖崔健不遗余力地推广说唱文化,更是在今年自己的滚动三十年演唱会上,为MC大卫、贾宏龙等说唱歌手设置了特别环节,让他们完整地展示属于他们这一代年轻说唱歌手的声音。

崔健与MC大卫、贾宏龙

今年这一连串的事件,让人看到,无论是歌手本身,还是网络平台,都在期待着中国说唱爆点的到来,而这个爆点,怕是还需要我们更多的努力:

从创作根源来说,说唱需要更多本土化的创作,将大众审美、现实生活、歌曲想表达的情感与说唱的形式有机结合,创作出更多高质量的作品,避免创作与大众脱节;

从平台来说,需要为说唱音乐发力,提供更多让说唱音乐发声的渠道,也需要更加专业的商业团队配合,从创意到包装再到营销,更好地服务于创作;

而政策环境则需要给说唱音乐给予更多支撑和引导,营造有利于自由健康发展的氛围,毕竟音乐的发展依存于整个社会环境。

总之,要治愈中国嘻哈的尴尬癌,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需要“持久战”的努力。期待着今后,“做说唱音乐没用”的论调能够得到改变,让那些嘻哈青年能够拥有更多的归属与希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