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大厂投资,不再疯狂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大厂投资,不再疯狂

大厂不再是投资“深口袋”。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深燃 唐亚华

编辑|黎明

在投资圈,互联网大厂一向被称为“深口袋”,创业公司的口号是,“学成文武艺,卖给BAT”、“做到行业第一,补足大佬短板”。一度,因为巨头的投资或并购,创投领域多了一个庞大的“退出板”市场。

以前的创业者,无论是被大厂抄袭、颠覆,还是被大厂投资,几乎都要把大厂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如今,创投圈几乎听不到这样的声音了。

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大厂投资调仓换道,不论是数量、金额还是领域,都大大收缩,投资方向也在由虚向实,由粗放向精细化,更多地倾向于硬科技及实体经济。

大厂投资遇冷的原因,有大环境的影响,政策导向的关系,有互联网增长见顶、大厂自身降本增效的考虑,还有大厂投资回报不理想,不再愿意做“冤大头”的因素。

如今的大厂投资,已经基本回归到了为公司战略和业务服务的位置上。在此基础上,借投资了解市场创新和变化,布局国家鼓励的前沿科技,重仓企业服务拥抱实体行业,都是大厂这一阶段打的“算盘”。

01 裁撤团队、减少投资、收缩领域,大厂投资遇冷

过去多年来,大厂“财大气粗”,热衷于通过投资或并购来扩大业务版图,获取财务回报,一路高歌猛进、开疆拓土。

几家主要大厂在2021年及之前,投资活跃度一直不低。天眼查数据显示,阿里大多数年份有超过50起投资事件,字节跳动从2014年开始投资数量一路上升,2021年达到了巅峰的70起。

数据来源 / 天眼查

故事到2022年开始发生转折。最明显的就是2022年大厂投资数量同比大幅度下滑。

IT桔子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腾讯、阿里、字节跳动三家大厂对外投资分别从2021年的273起、82起、65起下降到85起、30起、19起,投资总项目数不及2021年的三分之一。其中腾讯和字节跳动的投资并购数下滑更明显,比2021年少了60%-70%。

腾讯过去三年的投资数分别为111起、214起、48起,2022年Q2以来,腾讯的季度投资次数变成了个位数,相比2021下跌了77.6%。

除了腾讯,以近三年来B站、美团、百度、阿里、字节跳动五家头部大厂的投资活跃度来看,2020年Q1到2021年Q3整体活跃度在上升,之后开始回落,到2022年Q2之后,各家投资活跃度陡然下降。可见,2022年是大厂投资的分水岭,其中尤其以2022年Q2最为明显。

回看2022年上半年,大厂确实经历了一轮裁撤投资团队风波。

不过,在整体出手谨慎的情况下,腾讯仍然是互联网大厂中最阔绰的一家。2022年,腾讯在国内外有91起投资,排在第二、三位的是小米和百度,分别有50起和24起,之后是字节跳动、阿里、B站、美团。

图片来源 / IT桔子

从大厂投资领域来看,前几年流行的消费、文娱传媒不再是大厂花重金的地方,取而代之的是企业服务、智能硬件、先进制造、医疗健康等领域。从这一点来看,大厂投资正在趋同。

具体来看,2022年,腾讯在游戏和企业服务领域继续保持投资,同时把眼光看向了实体行业,比如先进制造、医疗健康、智能硬件,投资了生产制造企业睿力集成、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公司“雾帜智能”等,还有国内最大的居家医疗服务机构“福寿康”。

数据来源 / IT桔子 晓报告

2022年,百度投资的变化也比较大,主要集中在先进制造、智能硬件和文娱传媒领域,而在2021年,百度投资最为密集的两个行业是医疗健康和汽车交通。

美团的投资方向和数量变化都不大,天眼查显示的投资数量每年在十几起左右,领域还是智能硬件、先进制造、汽车交通等前沿科技为主。美团在硬科技领域投资了工业车辆无人驾驶通用技术平台“未来机器人”、国内单光子传感器芯片研发商“灵明光子”,业内人士认为,美团布局智能机器人等领域,与其基本业务本地生活需要的配送、履约紧密相关。

2021年,阿里投资中有22.2%在电商零售板块。2022年,阿里投资最大的比重则是智能硬件,比如投资了AR设备研发商“Nreal”、协作机器人研发商“法奥FAIR”等。其次占比较大的是先进制造、企业服务、医疗健康。

数据来源 / IT桔子 晓报告

字节跳动2022年的投资也紧贴自身战略布局,多在企业服务、智能硬件、医疗健康方面。去年字节跳动一直在加码企业服务,比如收购无代码应用搭建平台黑帕云,投资低代码平台未斯科技,医疗方面控股了“美中宜和”。

小米的投资重心从智能硬件变成了先进制造,增幅比较大的还有汽车交通领域。

2022年可以说是大厂投资最“冷”的一年,伴随着整个互联网行业降本增效,大厂投资部门也开始捂紧“钱袋子”,裁撤投资团队,大幅度缩减投资数量,投资领域也聚焦在了跟自己业务更协同或行业内普遍偏向的领域,打的基本都是“安全牌”。

02 告别粗放,重战投轻财投

在研究大厂投资的变化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大厂投资部门是怎么运作的。

投资经理彰历曾在某互联网公司战投部工作,他告诉深燃,大厂的对外投资通常有三类型:第一类是公司业务没有涉及,但跟公司有合作的上下游头部企业,投资后一些业务就可以交给被投公司去做;选择第二类投资标的理由简单粗暴,就是增加收入,“我们并购过几个公司,都是有一定体量,年营收在千万级别的,这种直接能增加公司收入”;第三类是出于支持,投一些出去创业的老员工,“当然了这本身也是大厂做大自己朋友圈的做法”。

他分析,大厂投资一般会经过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基于自身业务或对自己平台上业务的理解做一些投资;第二个阶段是一些拓展性的投资,大厂投资部也越来越市场化;第三个阶段,大厂又开始聚焦主业,回归以战略投资为主,财务投资为辅。

彰历举例,大厂在第一阶段做投资的时候,往往是因为他们作为一个平台,对自己平台上活跃度比较高的公司能够提前感知,更容易理解一些商业模式,也容易拿到数据,所以大厂刚开始在这方面投的很好。比如腾讯,坐拥一个社交平台,对移动APP的活跃程度非常了解。

第二阶段大厂觉得自己投资做得还不错,并且还有进攻性、防御性或者拓展第二曲线的需求,这一阶段大厂也会开始慢慢向市场化机构转变。2022年之前,大厂的投资案例数越来越多,是因为投资方向变得越来越广。

比如字节跳动从一开始围绕主业进行文娱传媒、社交网络等领域投资,到后来拓展出企业服务、电商、教育、医疗、房地产、金融、游戏等领域,投资版图不断扩张,2022年字节又做了大刀阔斧的调整,让投资回到战略和业务层面。

对比几家大厂收缩前后的投资,可以发现几个明显的特点:频率变低、金额变少、领域更聚焦、由粗放到精细。

从前文不难看出,大厂投资由分散到聚焦在企业服务、智能制造、医疗健康等领域,偏技术投资和服务实体经济的投资更多了。

综合多位投资人的说法,腾讯做投资是大厂中相对最专业、最活跃,成果最明显的。“腾讯的投资团队就是业内几乎顶级背景出身的人,他们的整个决策机制的效率各个方面都是很市场化的打法,同时他们很好地利用了自己的流量优势。”某机构投资人张也说。

他指出,腾讯是一家擅长做产品的公司,很多产品上的流量并没有特别去做商业化开发,另外腾讯不是特别擅长去做比较接地气的苦活累活,投资就是不错的选择,比如电商,通过投资京东、唯品会、拼多多,最终把流量做了很好的利用。“当然他们肯定有不专业的地方,比如因为他们看的面很广,对某个领域可能认识没有那么深。”

2022年之前,相对来说,腾讯偏财务投资,不太强调控股,阿里更偏战略业务投资,重视业务协同补充,大手笔和控股的投资并购比较多,近年来整体投资表现中规中矩。2022年以来,腾讯和阿里都或多或少把重点往智能制造等领域倾斜,且都在用小比例持股来分散风险。

美团和字节跳动的投资不算特别亮眼,对他们来说战略意义可能是更重要的。“字节投资Musical.ly,打造了Tiktok,回头来看这个投资是超级成功的,这种地位和影响力,多少钱都换不来。”早期字节跳动的投资比较激进,充满斗志,四处出击,是一种进攻和扩张的姿态。近年来,百度和字节的投资就变得主要服务于主业了。

但在张也看来,字节跳动做投资有一个问题是业务部门太强势,其他大厂做投资的时候,投资跟业务的决策权分得比较开,甚至有些是投资部门比业务部门更强势,但字节业务的话语权太强,最后投资团队也就分派在不同的业务线上,听从业务指挥了。

03 投资圈的“鄙视链”,变了

以往在投资圈,站在鄙视链顶端的是高瓴资本、红杉资本等美元基金,仅次于他们的就是大厂投资部门,然后才是人民币基金。近年来,投资圈正在快速洗牌,各类型基金的地位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国资背景的人民币基金或私营产业人民币基金正在走上金字塔顶端,美元基金在走下坡路,大厂投资部也失去了光环,对从业者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大厂的投资部门在2020年之前还是比较受欢迎的,现在可能从业者们都不太考虑大厂投资部,因为做战投主动性发挥余地少,而且现在大厂的投资团队也只会收缩不太会扩张了。”某大厂投资经理凌峰说。

多位从业者对深燃表示,近年来大厂投资收紧,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大厂的投资部门也是资本市场的一部分,二者的繁荣程度是同步的,近年来整个资本市场不积极了,大厂也会随大流放慢脚步。

再一个,平台经济普遍面临监管趋严的问题。某大厂投资经理表示,他们“最近都没怎么看项目,看过的出手也非常少,内部现在对投资这件事不是很积极”。

前些年大厂做投资,战略因素往往放在第一位。其中的很多动作可以理解为是大厂圈地或做高护城河的策略,所以相对而言会不太计较价格。近年来,随着大厂的竞争格局逐渐明确,不管大厂还是小厂都要去保住已有的业务基本盘,大概率不会再去疯狂地扩张圈地。

而且,大厂们这两年业务也在收缩,市值大幅度下滑,开始控制现金流。腾讯就把部分钱用在回购自己的股票上面,“逻辑很简单,如果市场上没太多好标的,回购自家股票反而是最优选。”张也说。

还有,因为前几年市场过热,如今资本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像卫龙辣条、奈雪的茶等,这样的公司即便上市,投资方并不一定能赚到钱。

彰历所在的投资机构也进行过盘点,回过头评估自己投资的效率和回报,发现很多投资效果并不好,他推测大厂这种情况会更严重,“因为市场化的基金大多都有明确的投资策略,专注于某些领域、轮次,有相对严谨的决策机制,很多大厂没有形成合理的机制,不一定有阶段上的专注,比市场上的基金更为粗放,效果可能会更差。”

彰历还从一些领域的发展倒推了一下投资成果,他指出,“大厂此前投资的很多ToB的项目、上一代AI项目,还有一些机器人、半导体项目,目前来看这些行业中不少企业面临着挑战,更谈不上回报。”他补充,如今的大厂跟市场化投资机构的做法类似,也开始调整自己的策略,放慢节奏,把投资从粗放变得更为精细化。

“而且整个移动互联网流量见顶,走以前靠流量或者靠商业模式的路子,也不见得还能跑出什么革命性的产品或应用,没有那么多可投的标的了。”凌峰说,“接下来投资行业肯定是越来越不好做了,整体会更加产业化,国资人民币基金、产业龙头的话语权会越来越重,整个行业会从看长期回报的特点向看重营收、利润的特点过渡,投资行业的收益率也会下降。”

综合多位业内人士的说法,目前一级市场有回暖的趋势,可能会带动大厂投资热情回升,但大厂接下来的投资,大概率不会恢复以前的繁荣。他们预测,下一步,大厂投资会更加围绕主业。现在很多大厂自身都内忧外患,很多大厂的战投部门本身就承担了一定的内部咨询职能,接下来大概率是先去解决内部的业务问题,再去找合适的投资标的,精准出击。

同时,未来的大厂投资一方面可能会更贴合政策,比如布局国家倡导的前沿技术,另一方面,大厂可能会把自己的投资更多放在跟第二曲线相关的项目上,而不是做太多漫无目的的尝试探索。

大厂投资更加服务于战略,一方面是大厂既定的战略中需要投资业务辅助,还有一个原因是,投资也能反过来启发大厂的战略布局。

凌峰所在的大厂,投资还承担的作用是帮助公司高级管理层拓展对前沿市场的认知,进而构思公司的战略方向,“对于老板来讲,投资首先是一个了解市场、补充盲区的触角,老板先要通过投资了解对应的领域,再决定自己做或不做。”

如今,大厂投资告别粗放式狂飙,已经进入精细化管理的下半场,理性、聚焦、服务主业才是接下来的关键词。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彰历、张也、凌峰为化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字节跳动

4.3k
  • 科技早报|字节跳动将重新孵化游戏业务;2023年华为销售收入超7000亿元
  • 字节跳动重整游戏业务,“严授时代”正式落幕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大厂投资,不再疯狂

大厂不再是投资“深口袋”。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匡达

文|深燃 唐亚华

编辑|黎明

在投资圈,互联网大厂一向被称为“深口袋”,创业公司的口号是,“学成文武艺,卖给BAT”、“做到行业第一,补足大佬短板”。一度,因为巨头的投资或并购,创投领域多了一个庞大的“退出板”市场。

以前的创业者,无论是被大厂抄袭、颠覆,还是被大厂投资,几乎都要把大厂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如今,创投圈几乎听不到这样的声音了。

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大厂投资调仓换道,不论是数量、金额还是领域,都大大收缩,投资方向也在由虚向实,由粗放向精细化,更多地倾向于硬科技及实体经济。

大厂投资遇冷的原因,有大环境的影响,政策导向的关系,有互联网增长见顶、大厂自身降本增效的考虑,还有大厂投资回报不理想,不再愿意做“冤大头”的因素。

如今的大厂投资,已经基本回归到了为公司战略和业务服务的位置上。在此基础上,借投资了解市场创新和变化,布局国家鼓励的前沿科技,重仓企业服务拥抱实体行业,都是大厂这一阶段打的“算盘”。

01 裁撤团队、减少投资、收缩领域,大厂投资遇冷

过去多年来,大厂“财大气粗”,热衷于通过投资或并购来扩大业务版图,获取财务回报,一路高歌猛进、开疆拓土。

几家主要大厂在2021年及之前,投资活跃度一直不低。天眼查数据显示,阿里大多数年份有超过50起投资事件,字节跳动从2014年开始投资数量一路上升,2021年达到了巅峰的70起。

数据来源 / 天眼查

故事到2022年开始发生转折。最明显的就是2022年大厂投资数量同比大幅度下滑。

IT桔子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腾讯、阿里、字节跳动三家大厂对外投资分别从2021年的273起、82起、65起下降到85起、30起、19起,投资总项目数不及2021年的三分之一。其中腾讯和字节跳动的投资并购数下滑更明显,比2021年少了60%-70%。

腾讯过去三年的投资数分别为111起、214起、48起,2022年Q2以来,腾讯的季度投资次数变成了个位数,相比2021下跌了77.6%。

除了腾讯,以近三年来B站、美团、百度、阿里、字节跳动五家头部大厂的投资活跃度来看,2020年Q1到2021年Q3整体活跃度在上升,之后开始回落,到2022年Q2之后,各家投资活跃度陡然下降。可见,2022年是大厂投资的分水岭,其中尤其以2022年Q2最为明显。

回看2022年上半年,大厂确实经历了一轮裁撤投资团队风波。

不过,在整体出手谨慎的情况下,腾讯仍然是互联网大厂中最阔绰的一家。2022年,腾讯在国内外有91起投资,排在第二、三位的是小米和百度,分别有50起和24起,之后是字节跳动、阿里、B站、美团。

图片来源 / IT桔子

从大厂投资领域来看,前几年流行的消费、文娱传媒不再是大厂花重金的地方,取而代之的是企业服务、智能硬件、先进制造、医疗健康等领域。从这一点来看,大厂投资正在趋同。

具体来看,2022年,腾讯在游戏和企业服务领域继续保持投资,同时把眼光看向了实体行业,比如先进制造、医疗健康、智能硬件,投资了生产制造企业睿力集成、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公司“雾帜智能”等,还有国内最大的居家医疗服务机构“福寿康”。

数据来源 / IT桔子 晓报告

2022年,百度投资的变化也比较大,主要集中在先进制造、智能硬件和文娱传媒领域,而在2021年,百度投资最为密集的两个行业是医疗健康和汽车交通。

美团的投资方向和数量变化都不大,天眼查显示的投资数量每年在十几起左右,领域还是智能硬件、先进制造、汽车交通等前沿科技为主。美团在硬科技领域投资了工业车辆无人驾驶通用技术平台“未来机器人”、国内单光子传感器芯片研发商“灵明光子”,业内人士认为,美团布局智能机器人等领域,与其基本业务本地生活需要的配送、履约紧密相关。

2021年,阿里投资中有22.2%在电商零售板块。2022年,阿里投资最大的比重则是智能硬件,比如投资了AR设备研发商“Nreal”、协作机器人研发商“法奥FAIR”等。其次占比较大的是先进制造、企业服务、医疗健康。

数据来源 / IT桔子 晓报告

字节跳动2022年的投资也紧贴自身战略布局,多在企业服务、智能硬件、医疗健康方面。去年字节跳动一直在加码企业服务,比如收购无代码应用搭建平台黑帕云,投资低代码平台未斯科技,医疗方面控股了“美中宜和”。

小米的投资重心从智能硬件变成了先进制造,增幅比较大的还有汽车交通领域。

2022年可以说是大厂投资最“冷”的一年,伴随着整个互联网行业降本增效,大厂投资部门也开始捂紧“钱袋子”,裁撤投资团队,大幅度缩减投资数量,投资领域也聚焦在了跟自己业务更协同或行业内普遍偏向的领域,打的基本都是“安全牌”。

02 告别粗放,重战投轻财投

在研究大厂投资的变化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大厂投资部门是怎么运作的。

投资经理彰历曾在某互联网公司战投部工作,他告诉深燃,大厂的对外投资通常有三类型:第一类是公司业务没有涉及,但跟公司有合作的上下游头部企业,投资后一些业务就可以交给被投公司去做;选择第二类投资标的理由简单粗暴,就是增加收入,“我们并购过几个公司,都是有一定体量,年营收在千万级别的,这种直接能增加公司收入”;第三类是出于支持,投一些出去创业的老员工,“当然了这本身也是大厂做大自己朋友圈的做法”。

他分析,大厂投资一般会经过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基于自身业务或对自己平台上业务的理解做一些投资;第二个阶段是一些拓展性的投资,大厂投资部也越来越市场化;第三个阶段,大厂又开始聚焦主业,回归以战略投资为主,财务投资为辅。

彰历举例,大厂在第一阶段做投资的时候,往往是因为他们作为一个平台,对自己平台上活跃度比较高的公司能够提前感知,更容易理解一些商业模式,也容易拿到数据,所以大厂刚开始在这方面投的很好。比如腾讯,坐拥一个社交平台,对移动APP的活跃程度非常了解。

第二阶段大厂觉得自己投资做得还不错,并且还有进攻性、防御性或者拓展第二曲线的需求,这一阶段大厂也会开始慢慢向市场化机构转变。2022年之前,大厂的投资案例数越来越多,是因为投资方向变得越来越广。

比如字节跳动从一开始围绕主业进行文娱传媒、社交网络等领域投资,到后来拓展出企业服务、电商、教育、医疗、房地产、金融、游戏等领域,投资版图不断扩张,2022年字节又做了大刀阔斧的调整,让投资回到战略和业务层面。

对比几家大厂收缩前后的投资,可以发现几个明显的特点:频率变低、金额变少、领域更聚焦、由粗放到精细。

从前文不难看出,大厂投资由分散到聚焦在企业服务、智能制造、医疗健康等领域,偏技术投资和服务实体经济的投资更多了。

综合多位投资人的说法,腾讯做投资是大厂中相对最专业、最活跃,成果最明显的。“腾讯的投资团队就是业内几乎顶级背景出身的人,他们的整个决策机制的效率各个方面都是很市场化的打法,同时他们很好地利用了自己的流量优势。”某机构投资人张也说。

他指出,腾讯是一家擅长做产品的公司,很多产品上的流量并没有特别去做商业化开发,另外腾讯不是特别擅长去做比较接地气的苦活累活,投资就是不错的选择,比如电商,通过投资京东、唯品会、拼多多,最终把流量做了很好的利用。“当然他们肯定有不专业的地方,比如因为他们看的面很广,对某个领域可能认识没有那么深。”

2022年之前,相对来说,腾讯偏财务投资,不太强调控股,阿里更偏战略业务投资,重视业务协同补充,大手笔和控股的投资并购比较多,近年来整体投资表现中规中矩。2022年以来,腾讯和阿里都或多或少把重点往智能制造等领域倾斜,且都在用小比例持股来分散风险。

美团和字节跳动的投资不算特别亮眼,对他们来说战略意义可能是更重要的。“字节投资Musical.ly,打造了Tiktok,回头来看这个投资是超级成功的,这种地位和影响力,多少钱都换不来。”早期字节跳动的投资比较激进,充满斗志,四处出击,是一种进攻和扩张的姿态。近年来,百度和字节的投资就变得主要服务于主业了。

但在张也看来,字节跳动做投资有一个问题是业务部门太强势,其他大厂做投资的时候,投资跟业务的决策权分得比较开,甚至有些是投资部门比业务部门更强势,但字节业务的话语权太强,最后投资团队也就分派在不同的业务线上,听从业务指挥了。

03 投资圈的“鄙视链”,变了

以往在投资圈,站在鄙视链顶端的是高瓴资本、红杉资本等美元基金,仅次于他们的就是大厂投资部门,然后才是人民币基金。近年来,投资圈正在快速洗牌,各类型基金的地位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国资背景的人民币基金或私营产业人民币基金正在走上金字塔顶端,美元基金在走下坡路,大厂投资部也失去了光环,对从业者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大厂的投资部门在2020年之前还是比较受欢迎的,现在可能从业者们都不太考虑大厂投资部,因为做战投主动性发挥余地少,而且现在大厂的投资团队也只会收缩不太会扩张了。”某大厂投资经理凌峰说。

多位从业者对深燃表示,近年来大厂投资收紧,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大厂的投资部门也是资本市场的一部分,二者的繁荣程度是同步的,近年来整个资本市场不积极了,大厂也会随大流放慢脚步。

再一个,平台经济普遍面临监管趋严的问题。某大厂投资经理表示,他们“最近都没怎么看项目,看过的出手也非常少,内部现在对投资这件事不是很积极”。

前些年大厂做投资,战略因素往往放在第一位。其中的很多动作可以理解为是大厂圈地或做高护城河的策略,所以相对而言会不太计较价格。近年来,随着大厂的竞争格局逐渐明确,不管大厂还是小厂都要去保住已有的业务基本盘,大概率不会再去疯狂地扩张圈地。

而且,大厂们这两年业务也在收缩,市值大幅度下滑,开始控制现金流。腾讯就把部分钱用在回购自己的股票上面,“逻辑很简单,如果市场上没太多好标的,回购自家股票反而是最优选。”张也说。

还有,因为前几年市场过热,如今资本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像卫龙辣条、奈雪的茶等,这样的公司即便上市,投资方并不一定能赚到钱。

彰历所在的投资机构也进行过盘点,回过头评估自己投资的效率和回报,发现很多投资效果并不好,他推测大厂这种情况会更严重,“因为市场化的基金大多都有明确的投资策略,专注于某些领域、轮次,有相对严谨的决策机制,很多大厂没有形成合理的机制,不一定有阶段上的专注,比市场上的基金更为粗放,效果可能会更差。”

彰历还从一些领域的发展倒推了一下投资成果,他指出,“大厂此前投资的很多ToB的项目、上一代AI项目,还有一些机器人、半导体项目,目前来看这些行业中不少企业面临着挑战,更谈不上回报。”他补充,如今的大厂跟市场化投资机构的做法类似,也开始调整自己的策略,放慢节奏,把投资从粗放变得更为精细化。

“而且整个移动互联网流量见顶,走以前靠流量或者靠商业模式的路子,也不见得还能跑出什么革命性的产品或应用,没有那么多可投的标的了。”凌峰说,“接下来投资行业肯定是越来越不好做了,整体会更加产业化,国资人民币基金、产业龙头的话语权会越来越重,整个行业会从看长期回报的特点向看重营收、利润的特点过渡,投资行业的收益率也会下降。”

综合多位业内人士的说法,目前一级市场有回暖的趋势,可能会带动大厂投资热情回升,但大厂接下来的投资,大概率不会恢复以前的繁荣。他们预测,下一步,大厂投资会更加围绕主业。现在很多大厂自身都内忧外患,很多大厂的战投部门本身就承担了一定的内部咨询职能,接下来大概率是先去解决内部的业务问题,再去找合适的投资标的,精准出击。

同时,未来的大厂投资一方面可能会更贴合政策,比如布局国家倡导的前沿技术,另一方面,大厂可能会把自己的投资更多放在跟第二曲线相关的项目上,而不是做太多漫无目的的尝试探索。

大厂投资更加服务于战略,一方面是大厂既定的战略中需要投资业务辅助,还有一个原因是,投资也能反过来启发大厂的战略布局。

凌峰所在的大厂,投资还承担的作用是帮助公司高级管理层拓展对前沿市场的认知,进而构思公司的战略方向,“对于老板来讲,投资首先是一个了解市场、补充盲区的触角,老板先要通过投资了解对应的领域,再决定自己做或不做。”

如今,大厂投资告别粗放式狂飙,已经进入精细化管理的下半场,理性、聚焦、服务主业才是接下来的关键词。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彰历、张也、凌峰为化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