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太极阴阳vs放克音乐:巴西两大犯罪“司令部”狱中开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太极阴阳vs放克音乐:巴西两大犯罪“司令部”狱中开战

“首都第一司令部”使用太极“阴阳”作为他们的纹章,称其代表“一种用智慧平衡善恶的方式”。“红色司令部”则通过毒品美色和放克音乐吸引小资青年加入。

2016年10月17日,巴西北部罗赖马州和西北部朗多尼亚州接连发生两起监狱骚乱,监狱帮派相互斩杀斗殴。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拥有全球第四大监狱人口的巴西拉响了红色警戒。10月16日开始,巴西三处监狱先后发生暴乱,造成18名囚徒在帮派冲突中丧生,另有37人越狱。

美联社报道,巴西警方10月17日称,位于巴西亚马逊丛林地区的罗赖马州(Roraima)和朗多尼亚州(Rondonia)的两处监狱内发生帮派冲突,分别造成10人和八人丧生。

当晚,圣保罗州一处监狱也发生暴动并引起大火,55名囚犯趁乱逃离弗兰科·达·罗查(Franco da Rocha)一处精神病房。圣保罗狱政部门称,警方第一时间将其中18人抓获。

罗赖马州司法部长伍兹埃尔·卡斯特罗(Uziel Castro)说,位于该州蒙特·克里斯托(Monte Cristo)监狱的冲突中,有七名死者的尸体被堆起来烧掉,至少三人被割首。当地官员说,暴乱正值10月16日(周日)探监时间,约有50名前来探监的人一度被劫为人质。

法新社报道说,暴动者要求一名法官前来聆听诉求,但他们等来的是特种部队的突袭,所有人质获救。

蒙特·克里斯托监狱暴乱几小时后,另一起暴乱就在1300公里外位于朗多尼亚州桑托斯·皮涅罗(Santos Pinheiro)的监狱爆发。一名警官对美联社说,有证据显示后者是由“圣保罗州最大的犯罪组织引发的”。巴西当局称,正在调查这两起暴乱间是否有关联。

桑托斯·皮涅罗地区监狱狱长说,由于一个犯罪团伙的头目被转入该监狱,原本控制监狱内部的另一个敌对团伙点燃了冲突。

罗赖马州当局此前称,发生在蒙特·克里斯托的暴乱双方是互相敌视的贩毒团伙——来自里约热内卢州的“红色司令部”(Red Command)和来自圣保罗州的“首都第一司令部”(First Command of the Capital)。

“‘首都第一司令部’给组织成员下达了在全国监狱内杀掉所有‘红色司令部’成员的命令,”罗赖马州政府发言人杰西卡·洛瑞(Jessica Laurie)说,“囚犯用他们从墙上剥下的石头和木条当作凶器,用这些木条割下对手的头,这非常残忍。”

“首都第一司令部”于1993年在圣保罗的陶巴特(Taubaté)监狱中成立。当年8月31日,八名囚徒通过一场狱中足球赛碰到一起,把球队命名为“首都司令部”。此后该组织逐渐发展成一个强有力的犯罪团伙,其贩毒网络远播监狱高墙之外,而其成员也经常与“红色司令部”发生冲突。

图片来源:Insight Crime

按照巴西政府2012年的一份报告,“首都第一司令部”当时约有1.3万成员,是巴西最大的犯罪组织,其中6000人在狱中。该组织在巴西27个州中的22个都有活动,其势力范围也渗透到邻国巴拉圭和玻利维亚。该组织使用中国的太极“阴阳”图作为他们的纹章,称其代表“一种用智慧平衡善恶的方式”。

“首都第一司令部”可谓劣迹斑斑。2006年5月,该组织在圣保罗掀起一系列暴力袭击活动,有299起针对警察巡逻站、司法论坛的袭击被指是由该组织发起。这也是圣保罗历史上最血腥的一波暴力袭击。

2012年底,针对警方的又一波袭击事件爆发,而其原因显然是“首都第一司令部”的头目在狱中宣布,圣保罗州警方的“懦夫谋杀”导致该组织损失多名成员,警方需要“一命抵一命”。

在那之后的大约三十天中,几乎每天都有一到两名警员被杀,遇害者经常是在没有防备的时候遭遇毒手,比如休息、度假时,甚至一些退休警员也成为目标。很多警员是在回家或离开家时在亲人朋友面前遇害的。

“红色司令部”历史更久,成立于1969年,当时正值(1964年到1985年)巴西军事独裁期间,最初由一般囚犯和左翼政治犯组成,取名“红色方阵”(Red Phalanx),曾与包括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FARC)在内的左翼武装组织为伍。1980年代早期,该组织改名“红色司令部”,逐渐失去了政治意识形态。

该组织一直寻求吸引巴西青年的加入。除了赞助社区协会、兴趣俱乐部和举办体育比赛外,该组织最常用的吸人手段就是通过一种源自“迈阿密贝斯”的放克(funk)风格音乐。

除了每周日组织“用毒品和美色引诱小资青年的”放克聚会外,“红色司令部”资助的放克艺术家还会录歌甚至录制整张CD唱片来为该组织做宣传。由于“红色司令部”的资助,这些歌曲“经常制作精良,技术含量高,在海盗电台播放,也出现在里约和圣保罗数以百计街头商贩的手中”。

英国广播公司(BBC)称,这些犯罪团伙的头目大都恶名昭彰、心狠手辣。狱方经常把他们从家乡州转移到其他州的监狱,但即便如此,他们仍能在狱中经营他们的犯罪网络。

“首都第一司令部”和“红色司令部”曾有一段联盟,他们共同的对手是另一个犯罪团伙“第三司令部”(Third Command)。“犯罪洞察”(Insight Crime)组织称,两者曾“紧密合作”。巴西社会学者卡米拉·努涅斯·迪亚斯(Camila Nunes Dias)也说,他们曾在二十年时光中一同分享毒品和军火贸易的蛋糕

“但他们如今打破了这个联盟,”她说,“因为双方都盘算着在整个巴西扩张。”

罗赖马州司法部长卡斯特罗表示,由于这对有着恩怨情仇的冤家宣布“开战”,拥有62万“人口”、已是人满为患的全国监狱系统已进入警戒。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太极阴阳vs放克音乐:巴西两大犯罪“司令部”狱中开战

“首都第一司令部”使用太极“阴阳”作为他们的纹章,称其代表“一种用智慧平衡善恶的方式”。“红色司令部”则通过毒品美色和放克音乐吸引小资青年加入。

2016年10月17日,巴西北部罗赖马州和西北部朗多尼亚州接连发生两起监狱骚乱,监狱帮派相互斩杀斗殴。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拥有全球第四大监狱人口的巴西拉响了红色警戒。10月16日开始,巴西三处监狱先后发生暴乱,造成18名囚徒在帮派冲突中丧生,另有37人越狱。

美联社报道,巴西警方10月17日称,位于巴西亚马逊丛林地区的罗赖马州(Roraima)和朗多尼亚州(Rondonia)的两处监狱内发生帮派冲突,分别造成10人和八人丧生。

当晚,圣保罗州一处监狱也发生暴动并引起大火,55名囚犯趁乱逃离弗兰科·达·罗查(Franco da Rocha)一处精神病房。圣保罗狱政部门称,警方第一时间将其中18人抓获。

罗赖马州司法部长伍兹埃尔·卡斯特罗(Uziel Castro)说,位于该州蒙特·克里斯托(Monte Cristo)监狱的冲突中,有七名死者的尸体被堆起来烧掉,至少三人被割首。当地官员说,暴乱正值10月16日(周日)探监时间,约有50名前来探监的人一度被劫为人质。

法新社报道说,暴动者要求一名法官前来聆听诉求,但他们等来的是特种部队的突袭,所有人质获救。

蒙特·克里斯托监狱暴乱几小时后,另一起暴乱就在1300公里外位于朗多尼亚州桑托斯·皮涅罗(Santos Pinheiro)的监狱爆发。一名警官对美联社说,有证据显示后者是由“圣保罗州最大的犯罪组织引发的”。巴西当局称,正在调查这两起暴乱间是否有关联。

桑托斯·皮涅罗地区监狱狱长说,由于一个犯罪团伙的头目被转入该监狱,原本控制监狱内部的另一个敌对团伙点燃了冲突。

罗赖马州当局此前称,发生在蒙特·克里斯托的暴乱双方是互相敌视的贩毒团伙——来自里约热内卢州的“红色司令部”(Red Command)和来自圣保罗州的“首都第一司令部”(First Command of the Capital)。

“‘首都第一司令部’给组织成员下达了在全国监狱内杀掉所有‘红色司令部’成员的命令,”罗赖马州政府发言人杰西卡·洛瑞(Jessica Laurie)说,“囚犯用他们从墙上剥下的石头和木条当作凶器,用这些木条割下对手的头,这非常残忍。”

“首都第一司令部”于1993年在圣保罗的陶巴特(Taubaté)监狱中成立。当年8月31日,八名囚徒通过一场狱中足球赛碰到一起,把球队命名为“首都司令部”。此后该组织逐渐发展成一个强有力的犯罪团伙,其贩毒网络远播监狱高墙之外,而其成员也经常与“红色司令部”发生冲突。

图片来源:Insight Crime

按照巴西政府2012年的一份报告,“首都第一司令部”当时约有1.3万成员,是巴西最大的犯罪组织,其中6000人在狱中。该组织在巴西27个州中的22个都有活动,其势力范围也渗透到邻国巴拉圭和玻利维亚。该组织使用中国的太极“阴阳”图作为他们的纹章,称其代表“一种用智慧平衡善恶的方式”。

“首都第一司令部”可谓劣迹斑斑。2006年5月,该组织在圣保罗掀起一系列暴力袭击活动,有299起针对警察巡逻站、司法论坛的袭击被指是由该组织发起。这也是圣保罗历史上最血腥的一波暴力袭击。

2012年底,针对警方的又一波袭击事件爆发,而其原因显然是“首都第一司令部”的头目在狱中宣布,圣保罗州警方的“懦夫谋杀”导致该组织损失多名成员,警方需要“一命抵一命”。

在那之后的大约三十天中,几乎每天都有一到两名警员被杀,遇害者经常是在没有防备的时候遭遇毒手,比如休息、度假时,甚至一些退休警员也成为目标。很多警员是在回家或离开家时在亲人朋友面前遇害的。

“红色司令部”历史更久,成立于1969年,当时正值(1964年到1985年)巴西军事独裁期间,最初由一般囚犯和左翼政治犯组成,取名“红色方阵”(Red Phalanx),曾与包括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FARC)在内的左翼武装组织为伍。1980年代早期,该组织改名“红色司令部”,逐渐失去了政治意识形态。

该组织一直寻求吸引巴西青年的加入。除了赞助社区协会、兴趣俱乐部和举办体育比赛外,该组织最常用的吸人手段就是通过一种源自“迈阿密贝斯”的放克(funk)风格音乐。

除了每周日组织“用毒品和美色引诱小资青年的”放克聚会外,“红色司令部”资助的放克艺术家还会录歌甚至录制整张CD唱片来为该组织做宣传。由于“红色司令部”的资助,这些歌曲“经常制作精良,技术含量高,在海盗电台播放,也出现在里约和圣保罗数以百计街头商贩的手中”。

英国广播公司(BBC)称,这些犯罪团伙的头目大都恶名昭彰、心狠手辣。狱方经常把他们从家乡州转移到其他州的监狱,但即便如此,他们仍能在狱中经营他们的犯罪网络。

“首都第一司令部”和“红色司令部”曾有一段联盟,他们共同的对手是另一个犯罪团伙“第三司令部”(Third Command)。“犯罪洞察”(Insight Crime)组织称,两者曾“紧密合作”。巴西社会学者卡米拉·努涅斯·迪亚斯(Camila Nunes Dias)也说,他们曾在二十年时光中一同分享毒品和军火贸易的蛋糕

“但他们如今打破了这个联盟,”她说,“因为双方都盘算着在整个巴西扩张。”

罗赖马州司法部长卡斯特罗表示,由于这对有着恩怨情仇的冤家宣布“开战”,拥有62万“人口”、已是人满为患的全国监狱系统已进入警戒。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