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出现好转迹象的2022年四季度,美团交出了一份营收保持两位数增长、经调整净利润扭亏为盈的财报。
3月24日,美团(股票代码:3690.HK)发布了其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报告。 财报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美团营收为601.28亿元,同比增长21.4%,期内亏损为7.31亿元,亏损幅度同比去年同期收窄85.4%,经调整EBITDA及经调整溢利在四季度均转正,分别为29.6亿元与8.29亿元,超出Bloomberg机构预期。
降本增效的经营思路在四季度中继续得到贯彻。四季度美团总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5.07%,增速低于营收增速。全年来看,作为最主要成本项的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了4.0个百分点,达到71.8%——营销费用率环比保持不变,但同比下降,这也反映出美团在营销效率和严控成本方面的成效。
表现稳定的核心本地商业分部、以及在降本增效的经营方针下大幅扭亏的新业务分部共同主导了四季度美团财报向好的走向。财报发布当日,美团美股股价上涨3.74%,报37.15美元/ADS。
核心业务依旧稳健
包含餐饮外卖、酒旅两项主营业务的本地核心商业分部四季度收入为434.72亿元,同比增长17.4%,或受外卖淡季及春节返乡的影响,与三季度28.2%的同比增幅相比有所回落。
尽管整体增速环比有所放缓,但在四季度美团本地核心商业分部的增长保持依旧,这也成为美团整体扭亏为盈的一个关键点。财报显示,四季度本地核心商业分部经营利润为72.15亿元,同比增长41%,经营利润率由2021年同期的13.8%提高至16.6%。
在美团调整财报披露的分部方式后,餐饮外卖业务的营收数据已不再单独披露。从此次财报中提及的业绩数据以及第三方数据来看,作为营收主力的美团外卖业务在四季度的表现依旧稳健。
财报中提及,美团外卖优质消费者的用户粘性和高频用户的订单贡献在过去几个季度都有所提升,单日订单量峰值已于2022年突破6000万单。
今年2月,抖音宣布试水外卖业务的消息为原本竞争格局已经稳固的外卖行业带来新的变量。事实上,经历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后,外卖行业进入成熟稳定阶段,用户消费习惯逐渐养成,以补贴模式获取用户的方式已经失效,外卖平台需要用更健康和可持续的方式挖掘存量价值、寻找新增消费需求。追求高质量的增长将是所有电商在新阶段的共同选择。
面对存量市场的竞争,配送体系的建设、商家资源的储备等等都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即便成熟如美团,外卖业务也始终保持着低利润运营,2021年四个季度中餐饮外卖的经营利润粉笔额为5.4%、10.6%、3.3%、6.6%。
浙商证券就曾在研报中指出,由于配送端缺乏规模效应,外卖成本往往会更高,商家只能选择高客单价的商品来弥补成本,因此造成了目前抖音外卖客单价普遍高于美团的情况。而反观美团,在履约受疫情影响的四季度,美团的配送费用并未有明显的大,幅增长,四季度配送费用同比上涨14.95%至221.99亿元,增速低于远低于32%的配送服务收入增速。
在业绩电话会上,美团管理层也对此做出回应称,外卖业务在客户基础、商户基础以及即时配送网络三个方面具有深厚的基础,这让现有玩家和其他新玩家较难突破。
类比到到店业务,客户与商户基础的优势同样适用。美团管理层也指出,美团到店业务为用户和商家提供了差异化的价值,今年将专注于创造外卖和到店的协同效应,并利用平台能力巩固现有优势。在业绩电话会上,美团管理层曾表示到店业务2月的GTV增速达到了30%。
即时零售潜力凸显
即时零售业务的增长潜力在这一季度得到体现。除餐饮外卖外,药品、鲜花、日用杂货、品牌化妆品和手机等即时零售需求在疫情催生下迅速增长。2022年,美团平台上即时零售相关的便利店、小超市近30万家,数量是2019年的2倍多,商户的销量较2019年增长超400%,商品种类是2019年的3倍。
考虑到疫情期间消费者的囤货行为和需求激增的情况,对于以美团闪购为代表的即时零售而言,2022年是一个高基数,也利于优化UE。在此基础上,美团闪购开始步入扩张节奏。
在供给品类方面,美团闪购扩大了超市和便利店的覆盖面,而且在电子、宠物、酒类和饮料等类别方面也取得进展;在商家服务方面,美团所搭建的闪电仓B2B采购平台已跑通从推广到销售的模式,目前可实现APP主站全城市品牌曝光;在供给模式方面,InstaMart(“闪电仓”)在经过前期的商户资源扩展与基础设施搭建之后开始发力。
已经成型的零售体系的能量开始显现。每日黑巧去年11月与美团闪电仓及其B2B采购平台渠道合作的上海铺市活动,最终合计铺市82家门店,铺市率93.2%,品牌曝光人数30万+,品牌发展了1100+新用户。跃居同城美团闪电仓商家内,巧克力分类销售额Top1单品,超过该单品在其他稳定合作头部O2O平台销售的两倍。
回归美团四季度财报,以美团闪购为主的即时零售业务有着不错的增长表现。美团财报显示,2022年四季度包含外卖、闪购等多项业务的即时零售配送笔数在四季度增至48.3亿笔,同比增长13.6%,美团闪购的年度交易用户及年度活跃商家均同比增长近30%,12月单日订单量峰值突破1100万。
新业务亏损大幅收窄
降本增效的经营策略在新业务的业绩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四季度美团新业务分部收入同比增长33.4%至167亿元,经营亏损则同比收窄32%至64亿元,经营亏损率收窄至38.2%,全年新业务经营亏损也由2021年的359亿元收窄至2022年的284亿元。
根据调整后的财报分部方式,美团优选、美团买菜、美团打车等业务被划分入这一分部。此前,美团曾宣布将打车业务全面转向聚合模式,有市场观点认为,这或许是对新业务继续降本增效减亏的积极信号。
管理层在业绩电话会上解释,称打车的调整主要原因是“当发现一项业务的增长模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与预期不一致,或该业务的战略价值有限,长期无法独立盈利时,就会进行必要的调整”,同时也表现后续将深化与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的合作,继续通过更具成本效益和更轻便的商业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打车服务。
必要时调整的思路在美团优选、美团买菜等业务上也有所体现。在将品牌定位修改为明日达超市后,美团优选选择以主动放宽履约时效、丰富商品品类的方式优化经营效率。
同时在2022年,主打前置仓模式的美团买菜也经历了以盈利为目标的降本增效式调整,暂停扩张计划并关停坪效低的仓。据晚点 LatePost报道,美团买菜今年将在保证盈亏平衡的前提下开启新一轮扩张计划。
整体来看,四季度美团财报表现相当稳健——外卖业务展现出了强烈韧性、新业务降本效果凸显、即时零售新增长点明显。四季度美团闪购购买频率和ARPU值均有所增加,相信在效率提升和规模经济的推动下,2023年的美团即时零售业务的经营利润率将与2022年相比保持稳定。
对于核心本地商业而言,在消费复苏趋势不可挡的前提下,业务复苏和增长将是其首要任务。从四季度的表现来看,履约驱动的重线下模式使得外卖业务的长期发展格局不会受到太大影响。相比三方配送的履约方式,美团外卖在用户体验上有明显差异。
四季度开始,为进一步激发了本地商户的活力,美团还专门推出商家流量扶持及联合营销计划等举措。如针对“老字号”商户,通过提供量身定制的工具,助力扩大其获客渠道。在此带动下,美团到店年度活跃商户在2022年保持健康增长,其中小店商户同比去年增加近50万家。
或受降本增效经营思路影响,2022年美团经营现金流转正,全年经营现金流流入114亿元,去年则为流出40.11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美团所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短期理财投资分别为202亿元和919亿元,而在三季度末,两项数据分别为233亿元及883亿元。
以充足的现金储备为前提,无论是面对生活服务领域的挑战,还是对即时零售等新的投入,美团都会更有底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