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深圳的民办教育为什么这么发达?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深圳的民办教育为什么这么发达?

社会资本对深圳民办学历教育---学前及中小学教育----的投入力度之大,成果之丰富,绝对远远超过你我的想像。

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说: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

事实上,能为社会创造巨大价值的,不光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还有凯恩斯笔下的自私自利。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之一,深圳能有如今的成就,原因之一就是政策的松动解放了资本的本能冲动。

近期,U哥曾写过“深圳近千家公众公司竟然无一从事教育”,然后又从创业者路径依赖的角度对这个问题作了试探性回答。

其实,在这两篇文章中,U哥关注到的仅仅是深圳的民办非学历教育。而事实上,社会资本对深圳民办学历教育---学前及中小学教育----的投入力度之大,成果之丰富,绝对远远超过你我的想像。

今天,U哥就带你们看看活脱脱的数据。咱们先从深圳市建市以来的情况说起。

1980年,深圳特区成立,彼时全市共有人口33.29万人,各类学校267所,在校生总数6.22万人,其中,幼儿园15所,专任教师42人,在员儿童1072所,小学226所,在校生4.9万人。

深圳市第一所民办学校成立于1993年,到2007年底,全市共有民办中小学257所,占全市中小学数620所比例的41.5%。

从2007年底到2015年,这一数据还在继续上升。

深圳教育局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2196所,比2014年增加102所,增长4.87%。其中:公办学校(园)仅为525所,比2014年增加18所,增长3.55%;民办学校(园)1671所,比2014年增加84所,增长5.29%。

也就是说,目前深圳2196所学校中,光是民办的各级各类学校比例就占据了76%。

全国是个啥情况?

众所周知,自2003年备受关注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民办教育的投资高潮。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自2002年到2006年,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的资金已从172.55亿元增长了2.18倍至549.06亿元,而同期的国家财政性经费投入只增长了86%。

截图来自中国统计年鉴随着投入资金的增加,民办学前教育及基础学历教育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

据U哥调查,“十五”第一年,全国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教育机构)已达56274所,比2000年增加1982所。而到2006年,这一数据则上升至9.32万所(不含2.35万所民办培训机构),其中,民办幼儿园为75426所,民办普通小学6161所,民办普通初中4550所,民办普通高中3246所。

不过,另一方面,尽管民办教育经费上升幅度很大,办学机构数量也有非常大的增长。

本表格系U哥根据教育部公告绘制而成但综合来看的比例,民办教育的比例仅仅为33%,要远远小于深圳76%的水平。而如果扣除学前教育的话,民办小学中学在全国的比例仅为5%。

深圳的民办教育为何会如此发达?对这个问题,U哥找到了两个分析切口,一个是供需关系,一个是政府政策。

先看供需。作为一个新兴城市,深圳外来人口所占比例远远高过北京上海广州已是不争的事实。从建市以来,外来人口(非户籍人口)的增长就非常迅猛,到2011年,已由1979年的1500人增长到778.8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达到74.4%。

但由于落户条件较严,时至今日,深圳的户籍人口占比仍非常之低。

根据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今年1月29日的讲话,深圳户籍人口有367万,常住人口(含户籍人口)1077万,管理人口2000万,户籍人口占比仅为34%。

据相关研究,外来人口的就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就就业人口区域分布来看,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也是宝安区。

图为在业人口在各区的分布--数据来自网络在这些就业人口中,外来非户籍人口的占比非常大。

根据深圳教育蓝皮书(2007-2008年版)提供的数据,至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截止日,宝安区人口总数为273.5万,其中非户籍人口达247.3万。

要知道,非户籍人口大多年轻,其子女基本上处在读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年龄。

中国的父母向来注重子女的教育,因此,对于外来工来说,当地政府能否解决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就关涉到其工作的稳定性。

然而另一方面,宝安区的情况是公办学校大部分己超负荷,不能满足社会各界尤其是外来劳务工等非户籍人口的教育需求。

为解决这个问题,宝安区采取了两个对策。

第一,鼓励社会资本办教育。以2007年为例,宝安区社会力量办学投入为5.1亿元,占全区教育总投入的34%,2006年起该区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经费2000万元,2008年增加到2500万元。

U哥提醒你注意的是,这个数据在今天看上去不大,但是一对比就会吓你一跳。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2007年,全国范围来看,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的资本也只有80.93亿元。

第二,政策配套、奖励跟上去。下表是U哥根据公开资料整理的宝安区支持民办教育的部分政策和奖励。

其实,宝安区对民办教育的支持并不止上面这么多。在全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之后,宝安还给予在民办学校就读的学生以经济补贴。

众所周知,落户深圳对不少内地人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为了支持民办教育,宝安区人事局还规定,民办学校可以在人事局开户,符合深圳市干部调入条件的民办教师可以把户口调入宝安。

另外,区教育局还对公办、民办在评定职称、教师资格证认证、教师培训等问题上一视同仁。

在这些政策的激励之下,宝安区的民办教育发展情况如何?

根据U哥统计,目前宝安区共有学前幼儿园314所,其中民办的为305所,小学数量为93所,民办为73所,比例高达78%;初中共有70所,其中民办的为54所。

可以说,这些比例不但高过全国平均水平,还远远高过深圳的平均水平。

U哥还统计了深圳其他区的数据。

在宝安之后,龙岗区的民办教育也非常发达---龙岗区吸纳的就业人口仅次于宝安之后。见下表:

相比之下,罗湖、福田、南山的民办教育占比就略低一点,但依然远高过全国的平均水平。

龙岗和宝安民办教育比例较高的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罗湖福田和南山区要比宝安和龙岗区富的多(早期)。

说白了,就是财政比较有钱。而同时,在经济结构上,这三个区又以金融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等为主。

办教育是花钱花时间的事业,而让社会资本办教育显然可以省掉不少公共财政投入。同样以宝安区为例,用公共财政办教育还是鼓励社会资本办教育,政府也是一本清账。

据宝安区教育局2004年3月统计,如果全区95所民办中小学校12.29万名在学生的义务教育全部由政府解决,以每所学校1500人的规模计算,需新建36所学校;以每所学校投入2000万元计算,需投入资金7.2亿元;以每学年生均教育经费4000元计算,政府每年要支付2.18亿元教育经费;

如果这些民办学校的8611名教职工的福利待遇全部由政府承担,按每个教师年薪3万元计算,政府每年要支付1.32亿元教师工资;再加上教师的住房、福利、医疗保险等,政府每年的投入将超过3.5亿元(不含建校的7.2亿元)。

而事实上,在外来人口不断涌入的情况下,政府每年还要不断新建学校、招募老师、为老师解决住房等等,而这一切无疑都需要大量的钱。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深圳市政府对民办教育的投入也在加大。

据媒体报道,去年9月,市政府向民办学校发放大礼包,按每班补助10万元标准,向全市民办中小学发放设施设备一次性补助经费9亿多元,支持民办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据统计,近5年来,深圳市扶持民办中小学发展财政投入近50亿元。

其实,目前义务教育阶段深圳市公办民办学校比例已经达到或超过了《深圳市关于加强和完善人口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设定的目标。

该文件指出,深圳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民办的比例要达到6:4的目标。

事实上,下一步,深圳市教育发展的重点就是要均衡公办民办学校的教育质量。

今年8月份,新任深圳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张基宏在深圳市基础教育系统2016年暑期校长领导力提升培训会上指出,与北京上海相比,深圳基础教育发展在文化底蕴、内涵特色和国际视野等方面有较大差距,一方面由于深圳人口规模快速扩张、人口结构高度倒挂现象存在,导致深圳基础教育的学位供给矛盾较为突出。另一方面,深圳基础教育质量有待提升,特别是要均衡公办民办学校教育质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深圳的民办教育为什么这么发达?

社会资本对深圳民办学历教育---学前及中小学教育----的投入力度之大,成果之丰富,绝对远远超过你我的想像。

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说: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

事实上,能为社会创造巨大价值的,不光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还有凯恩斯笔下的自私自利。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之一,深圳能有如今的成就,原因之一就是政策的松动解放了资本的本能冲动。

近期,U哥曾写过“深圳近千家公众公司竟然无一从事教育”,然后又从创业者路径依赖的角度对这个问题作了试探性回答。

其实,在这两篇文章中,U哥关注到的仅仅是深圳的民办非学历教育。而事实上,社会资本对深圳民办学历教育---学前及中小学教育----的投入力度之大,成果之丰富,绝对远远超过你我的想像。

今天,U哥就带你们看看活脱脱的数据。咱们先从深圳市建市以来的情况说起。

1980年,深圳特区成立,彼时全市共有人口33.29万人,各类学校267所,在校生总数6.22万人,其中,幼儿园15所,专任教师42人,在员儿童1072所,小学226所,在校生4.9万人。

深圳市第一所民办学校成立于1993年,到2007年底,全市共有民办中小学257所,占全市中小学数620所比例的41.5%。

从2007年底到2015年,这一数据还在继续上升。

深圳教育局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2196所,比2014年增加102所,增长4.87%。其中:公办学校(园)仅为525所,比2014年增加18所,增长3.55%;民办学校(园)1671所,比2014年增加84所,增长5.29%。

也就是说,目前深圳2196所学校中,光是民办的各级各类学校比例就占据了76%。

全国是个啥情况?

众所周知,自2003年备受关注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民办教育的投资高潮。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自2002年到2006年,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的资金已从172.55亿元增长了2.18倍至549.06亿元,而同期的国家财政性经费投入只增长了86%。

截图来自中国统计年鉴随着投入资金的增加,民办学前教育及基础学历教育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

据U哥调查,“十五”第一年,全国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教育机构)已达56274所,比2000年增加1982所。而到2006年,这一数据则上升至9.32万所(不含2.35万所民办培训机构),其中,民办幼儿园为75426所,民办普通小学6161所,民办普通初中4550所,民办普通高中3246所。

不过,另一方面,尽管民办教育经费上升幅度很大,办学机构数量也有非常大的增长。

本表格系U哥根据教育部公告绘制而成但综合来看的比例,民办教育的比例仅仅为33%,要远远小于深圳76%的水平。而如果扣除学前教育的话,民办小学中学在全国的比例仅为5%。

深圳的民办教育为何会如此发达?对这个问题,U哥找到了两个分析切口,一个是供需关系,一个是政府政策。

先看供需。作为一个新兴城市,深圳外来人口所占比例远远高过北京上海广州已是不争的事实。从建市以来,外来人口(非户籍人口)的增长就非常迅猛,到2011年,已由1979年的1500人增长到778.8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达到74.4%。

但由于落户条件较严,时至今日,深圳的户籍人口占比仍非常之低。

根据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今年1月29日的讲话,深圳户籍人口有367万,常住人口(含户籍人口)1077万,管理人口2000万,户籍人口占比仅为34%。

据相关研究,外来人口的就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就就业人口区域分布来看,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也是宝安区。

图为在业人口在各区的分布--数据来自网络在这些就业人口中,外来非户籍人口的占比非常大。

根据深圳教育蓝皮书(2007-2008年版)提供的数据,至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截止日,宝安区人口总数为273.5万,其中非户籍人口达247.3万。

要知道,非户籍人口大多年轻,其子女基本上处在读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年龄。

中国的父母向来注重子女的教育,因此,对于外来工来说,当地政府能否解决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就关涉到其工作的稳定性。

然而另一方面,宝安区的情况是公办学校大部分己超负荷,不能满足社会各界尤其是外来劳务工等非户籍人口的教育需求。

为解决这个问题,宝安区采取了两个对策。

第一,鼓励社会资本办教育。以2007年为例,宝安区社会力量办学投入为5.1亿元,占全区教育总投入的34%,2006年起该区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经费2000万元,2008年增加到2500万元。

U哥提醒你注意的是,这个数据在今天看上去不大,但是一对比就会吓你一跳。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2007年,全国范围来看,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的资本也只有80.93亿元。

第二,政策配套、奖励跟上去。下表是U哥根据公开资料整理的宝安区支持民办教育的部分政策和奖励。

其实,宝安区对民办教育的支持并不止上面这么多。在全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之后,宝安还给予在民办学校就读的学生以经济补贴。

众所周知,落户深圳对不少内地人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为了支持民办教育,宝安区人事局还规定,民办学校可以在人事局开户,符合深圳市干部调入条件的民办教师可以把户口调入宝安。

另外,区教育局还对公办、民办在评定职称、教师资格证认证、教师培训等问题上一视同仁。

在这些政策的激励之下,宝安区的民办教育发展情况如何?

根据U哥统计,目前宝安区共有学前幼儿园314所,其中民办的为305所,小学数量为93所,民办为73所,比例高达78%;初中共有70所,其中民办的为54所。

可以说,这些比例不但高过全国平均水平,还远远高过深圳的平均水平。

U哥还统计了深圳其他区的数据。

在宝安之后,龙岗区的民办教育也非常发达---龙岗区吸纳的就业人口仅次于宝安之后。见下表:

相比之下,罗湖、福田、南山的民办教育占比就略低一点,但依然远高过全国的平均水平。

龙岗和宝安民办教育比例较高的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罗湖福田和南山区要比宝安和龙岗区富的多(早期)。

说白了,就是财政比较有钱。而同时,在经济结构上,这三个区又以金融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等为主。

办教育是花钱花时间的事业,而让社会资本办教育显然可以省掉不少公共财政投入。同样以宝安区为例,用公共财政办教育还是鼓励社会资本办教育,政府也是一本清账。

据宝安区教育局2004年3月统计,如果全区95所民办中小学校12.29万名在学生的义务教育全部由政府解决,以每所学校1500人的规模计算,需新建36所学校;以每所学校投入2000万元计算,需投入资金7.2亿元;以每学年生均教育经费4000元计算,政府每年要支付2.18亿元教育经费;

如果这些民办学校的8611名教职工的福利待遇全部由政府承担,按每个教师年薪3万元计算,政府每年要支付1.32亿元教师工资;再加上教师的住房、福利、医疗保险等,政府每年的投入将超过3.5亿元(不含建校的7.2亿元)。

而事实上,在外来人口不断涌入的情况下,政府每年还要不断新建学校、招募老师、为老师解决住房等等,而这一切无疑都需要大量的钱。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深圳市政府对民办教育的投入也在加大。

据媒体报道,去年9月,市政府向民办学校发放大礼包,按每班补助10万元标准,向全市民办中小学发放设施设备一次性补助经费9亿多元,支持民办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据统计,近5年来,深圳市扶持民办中小学发展财政投入近50亿元。

其实,目前义务教育阶段深圳市公办民办学校比例已经达到或超过了《深圳市关于加强和完善人口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设定的目标。

该文件指出,深圳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民办的比例要达到6:4的目标。

事实上,下一步,深圳市教育发展的重点就是要均衡公办民办学校的教育质量。

今年8月份,新任深圳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张基宏在深圳市基础教育系统2016年暑期校长领导力提升培训会上指出,与北京上海相比,深圳基础教育发展在文化底蕴、内涵特色和国际视野等方面有较大差距,一方面由于深圳人口规模快速扩张、人口结构高度倒挂现象存在,导致深圳基础教育的学位供给矛盾较为突出。另一方面,深圳基础教育质量有待提升,特别是要均衡公办民办学校教育质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