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环渤海经济区”人口大量外流,是真的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环渤海经济区”人口大量外流,是真的吗?

以环渤海经济区的概念分析人口和经济问题,“不严谨,不科学”。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赵孟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随着中国人口总量进入负增长,省际间、区域间的人口流动逐渐成为人口竞争的新常态,引发关注。近日有文章称,环渤海经济区人口大量外流,出现“东北化”趋势,引发关注。

环渤海地区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一般认为包括辽宁、河北、山东、北京和天津这三省两市。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肖金成长期关注环渤海经济区发展。他向界面新闻介绍,环渤海经济区这一概念最早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当时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将全国划分为七大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是其中之一,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和辽宁三省二市,面积112万平方公里。随着经济和产业的发展,环渤海经济区的各省份(直辖市)表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和产业形态,差异性逐渐拉大。

肖金成表示,环渤海经济区面积百万平方千米,人口2.6亿左右,与“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不在一个层面,所以与“长三角”、“珠三角”无法进行横向比较。一般把京津冀与长三角、珠三角进行比较。单单从宏观层面的数据判断某个区域的发展,而忽略掉地区的差异性和具体问题是“不严谨,不科学”的。

影响常住人口变化的因素一般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流入、流出),界面新闻比人口数据发现,虽然这三省两市的常住人口都在减少,但并非所有省份人口都在外流,也有省份人口出现流入(回流)的趋势。

随着辽宁省公布2022年常住人口数据,环渤海经济区5省份的常住人口变化趋势愈加明显,三省两市常住人口均在减少,合计减少81.9万人。

具体来看,2022年末,辽宁省常住人口为4229.4万人,与2021年相比,辽宁2022年常住人口减少32.4万人。这也是目前公布数据的省份中常住人口下降最多的省份。紧随其后的是河北省,2022年末河北全省常住总人口742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8万人。2022年末山东省常住人口10162.79万人,比2021年减少7.2万人。

此外,2022年末北京全市常住人口2184.3万人,比上一年末减少4.3万人;2022年末天津全市常住人口总量1363万人,比上一年减少10万。由此可见,环渤海经济区三省两市2022年常住人口共减少81.9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辽宁省出生人口为17.2万人,死亡人口38.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为-20.9万。由于辽宁2022年常住人口减少32.4万人,粗略计算2022年约有11.5万(32.4万-20.9万)人净流出该省。

河北的情况也类似。河北年末全省常住总人口742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8万人。出生人口45.3万人,死亡人口58.0万人,自然增长为12.7万,意味着净流出河北省的人口为15.3万。

不过,山东省出现微弱的人口流入(回流)趋势。2022年末山东省常住人口10162.79万,常住人口比上一年减少了约7.2万人。由于全年出生人口68.22万人,死亡人口77.6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为-9.45万,这意味着有2.25万人口净流入(回流)山东。

肖金成具体分析了这三省二市的不同特点。过去,辽宁经济发展较好的时期,其钢铁、装备制造业等在全国具有非常高的地位,与其他省份经济联系密切,随着矿产资源枯竭和市场经济的冲击,整个东北三省与外部的经济联系逐渐减弱。此外,辽宁省的营商环境也有待优化,连续多年人口净流出。

河北省的情况与辽宁有相似之处,市场主体不够活跃,人口外流趋势也比较明显。

山东与这两省存在较大不同。肖金成指出,山东地方政府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较快,国有企业改制比较成功,市场主体比辽宁和河北要活跃得多;此外,山东面向日韩市场,国际贸易拉动了经济增长,成为北方经济大省。表现在人口数据上,去年山东省出现人口流入(回流)趋势。

肖金成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每个企业都会做出理性选择。人口随着就业机会流动是正常现象。从全国范围看,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有利于经济增长,也是大趋势,但从省际间的竞争来看,人口的流出意味着经济竞争力的下降。

“河北的人到长三角打工,创造的GDP属于长三角,而且人还会带来消费,消费也会创造GDP。”肖金成表示,各地都在制定政策,吸引更多人口流入。他认为,产业发展带来人口集聚,在制定人口政策时,改善营商环境尤为重要。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环渤海经济区”人口大量外流,是真的吗?

以环渤海经济区的概念分析人口和经济问题,“不严谨,不科学”。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赵孟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随着中国人口总量进入负增长,省际间、区域间的人口流动逐渐成为人口竞争的新常态,引发关注。近日有文章称,环渤海经济区人口大量外流,出现“东北化”趋势,引发关注。

环渤海地区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一般认为包括辽宁、河北、山东、北京和天津这三省两市。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肖金成长期关注环渤海经济区发展。他向界面新闻介绍,环渤海经济区这一概念最早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当时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将全国划分为七大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是其中之一,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和辽宁三省二市,面积112万平方公里。随着经济和产业的发展,环渤海经济区的各省份(直辖市)表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和产业形态,差异性逐渐拉大。

肖金成表示,环渤海经济区面积百万平方千米,人口2.6亿左右,与“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不在一个层面,所以与“长三角”、“珠三角”无法进行横向比较。一般把京津冀与长三角、珠三角进行比较。单单从宏观层面的数据判断某个区域的发展,而忽略掉地区的差异性和具体问题是“不严谨,不科学”的。

影响常住人口变化的因素一般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流入、流出),界面新闻比人口数据发现,虽然这三省两市的常住人口都在减少,但并非所有省份人口都在外流,也有省份人口出现流入(回流)的趋势。

随着辽宁省公布2022年常住人口数据,环渤海经济区5省份的常住人口变化趋势愈加明显,三省两市常住人口均在减少,合计减少81.9万人。

具体来看,2022年末,辽宁省常住人口为4229.4万人,与2021年相比,辽宁2022年常住人口减少32.4万人。这也是目前公布数据的省份中常住人口下降最多的省份。紧随其后的是河北省,2022年末河北全省常住总人口742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8万人。2022年末山东省常住人口10162.79万人,比2021年减少7.2万人。

此外,2022年末北京全市常住人口2184.3万人,比上一年末减少4.3万人;2022年末天津全市常住人口总量1363万人,比上一年减少10万。由此可见,环渤海经济区三省两市2022年常住人口共减少81.9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辽宁省出生人口为17.2万人,死亡人口38.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为-20.9万。由于辽宁2022年常住人口减少32.4万人,粗略计算2022年约有11.5万(32.4万-20.9万)人净流出该省。

河北的情况也类似。河北年末全省常住总人口742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8万人。出生人口45.3万人,死亡人口58.0万人,自然增长为12.7万,意味着净流出河北省的人口为15.3万。

不过,山东省出现微弱的人口流入(回流)趋势。2022年末山东省常住人口10162.79万,常住人口比上一年减少了约7.2万人。由于全年出生人口68.22万人,死亡人口77.6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为-9.45万,这意味着有2.25万人口净流入(回流)山东。

肖金成具体分析了这三省二市的不同特点。过去,辽宁经济发展较好的时期,其钢铁、装备制造业等在全国具有非常高的地位,与其他省份经济联系密切,随着矿产资源枯竭和市场经济的冲击,整个东北三省与外部的经济联系逐渐减弱。此外,辽宁省的营商环境也有待优化,连续多年人口净流出。

河北省的情况与辽宁有相似之处,市场主体不够活跃,人口外流趋势也比较明显。

山东与这两省存在较大不同。肖金成指出,山东地方政府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较快,国有企业改制比较成功,市场主体比辽宁和河北要活跃得多;此外,山东面向日韩市场,国际贸易拉动了经济增长,成为北方经济大省。表现在人口数据上,去年山东省出现人口流入(回流)趋势。

肖金成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每个企业都会做出理性选择。人口随着就业机会流动是正常现象。从全国范围看,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有利于经济增长,也是大趋势,但从省际间的竞争来看,人口的流出意味着经济竞争力的下降。

“河北的人到长三角打工,创造的GDP属于长三角,而且人还会带来消费,消费也会创造GDP。”肖金成表示,各地都在制定政策,吸引更多人口流入。他认为,产业发展带来人口集聚,在制定人口政策时,改善营商环境尤为重要。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