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英国青年文化:“腐都”布莱顿摄影双年展精选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英国青年文化:“腐都”布莱顿摄影双年展精选

弘扬城市进步精神

布莱顿摄影双年展弘扬了这座城市的进步精神,其2016年的主题是Beyond the Bias - Reshaping Image,如今已经是第七届了。

布莱顿是一个包容的城市,鼓励多样化,反对偏见和刻板印象。

作为英国非官方承认的“腐都”,布莱顿一直都是LGBQ+群体的圣地,每年还会举行全英最大规模的同志游行,这与今年双年展的主题不谋而合。

双年展总标题为《Beyond the Bias – Reshaping Image》,由Photoworks主办,旨在强调摄影能如何传达和反映社会政治题材。

在探讨身份和自我表达的同时,人们其实在探讨更宏观的表达——比如自我形象和态度的结合——探索摄影在表达身体、性别、性欲、亚文化等方面的作用。

《Sally Vate》,选自《Reimagine》项目,摄于2016年,版权信息:© Olivia Arthur/Magnum Photos. A Photoworks / FOCUS Festival Mumbai和the University of Brighton联合拍摄

本次摄影双年展中最重要的有3组展览,其中一组是来自美国艺术家的欧洲初展,其他两组则是新的委托拍摄作品,一组讲述英国年轻文化,另一组则是关于英国与印度的跨文化身份解读。

《Reimagine》项目从羞耻感、亲密感和幻觉的概念入手, 探讨了人们自我形象的私人和公共表达。

摄影师Olivia Arthur和Bharat Sikka都是第一次受委托和他人合作拍摄纪实项目,两人设法和孟买、布莱顿两地的LGBQ+群体保持密切联系,而两地的政治环境天差地别,尤其是在对待性别和性欲方面。 

 “作为主办方,我们察觉到了两位摄影师的关联性。” Photoworks主管Celia Davies这样说道。“我们注意到了他们对于两个类似群体持久性的关注,这一点让我们很兴奋。”

这组照片将两个截然不同的摄影师、两个截然不同的地域放在了一起,展现出了非凡的敏感性,描绘了镜头下发生在不同个体间的亲密的、有触动力的瞬间。

《Untitled》,选自《The Dandy Lion》项目,摄于2005年,版权信息:© Jody Ake

展览中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The Dandy Lion》拍摄项目,由Shantrelle P. Lewis带领。

该项目探索了Black Dandy现象在当代全球范围内的表达,展出了来自30多个摄影师和电影制作者的超过150个作品。

“我第一次提出这个拍摄项目是在2010年11月,为了表达我对于主流媒体中黑人形象的不满。”Lewis这样说道。“媒体对于黑人群体的暴力进行了过度渲染,这种对黑人具有侵略性的、消极的描绘几乎已经成为人们的刻板印象,而这从黑人被西方国家征服和殖民化以来就存在着。”

“时髦是改变这种刻板印象的机会。这些照片中的个体穿着时髦,把自己视为黑人的代言人,这不仅仅关乎他们如何看待自己,更关乎社会如何看待他们,这是黑人反抗主流文化的强有力工具。”

《Untitled》,选自《Kick over the statues》项目, 版权信息:© Ewen Spencer,由Photoworks和Fabrica合作拍摄

展览中的另一个亮点则是来自Newcastle的摄影师Ewen Spencer的作品。他现在定居在布莱顿,作品聚焦青年文化和亚文化。

Spencer的项目名为《Kick over the statues》,主要拍摄声名狼藉的诺丁山狂欢节游行沿途的伦敦年轻人,来探索当今青年文化的表达,既真实又惊人。

“我很快就决定拍摄诺丁山狂欢节相关的题材,因为对于我来说那块区域有自己的历史,并且聚合了不同层面的青年文化。”Spencer说道。“从种族划分和时尚的层面上讲,西伦敦从历史上就是英国文化多元性的发源地。这也是为什么摩斯文化从那里发端,而对我来说这是整个我们当今所知的青年文化的发端。”

展厅之中,Spencer的一张张巨幅照片被钉在定制的布告板上,配合着音乐和投影图像,供人们欣赏。

“对于照片的尺寸,我用商业摄影的方式运作,而且很高兴这些照片能以这样的方式展出,为此我努力了很久。”

“我常被人问道青年文化在哪,它还存活着吗,是在城市还是在郊区这类问题。” Spencer解释道。“我第一个想到的回答就是它在网络上,这就是当今青年文化以及亚文化存活的地方,所以拍摄数码照片并影射当代青年是有意为之。”

青年人其实也正是本次摄影双年展的主角。展览中的许多合作拍摄项目关注的就是和青年人的艺术合作与交流,他们既是拍摄对象也是创作者。 

《Our City, How do we Look?》记录了四位布莱顿大学的学生如何探索布莱顿这座城市,而《Into the Outside: The Story So Far》重新梳理了布莱顿丰富的LGBQ+文化的过去与现在,为酷儿群体建立了全新的档案。

最主要的“学习传统”项目由艺术家Helen Cammock领头,一批13-24岁的青年艺术家参与,主要探讨了今天的LGBQ+群体和四十年前的LGBQ+群体面临的问题的异同。

《Into The Outside: The Story So Far》展览实景图,布莱顿大学美术馆,摄于2016年。版权信息:Photo Credit © Nigel Green。由Photoworks、the Mass Observation Archive、Brighton & Hove Library Services、the East Sussex Record Office和Queer in Brighton联合拍摄。

这些拍摄项目有机构成了整个摄影双年展,再辅之以一些直播活动和数字项目,意在传播展览所倡导的一些重要理念。

2016年布莱顿摄影双年展正在进行中,到2016年10月30日结束。

(翻译:竺怡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想要获取更多有意思的内容,请移步界面网站首页(http://www.jiemian.com/),并在微博上和我们互动,调戏萌萌哒歪楼菌→【歪楼-Viral】(请猛戳这里)。

你也可以关注乐趣频道的微信公众号【歪楼】:esay1414

来源:bjp-online

原标题:Brighton Photo Biennial 2016: Review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英国青年文化:“腐都”布莱顿摄影双年展精选

弘扬城市进步精神

布莱顿摄影双年展弘扬了这座城市的进步精神,其2016年的主题是Beyond the Bias - Reshaping Image,如今已经是第七届了。

布莱顿是一个包容的城市,鼓励多样化,反对偏见和刻板印象。

作为英国非官方承认的“腐都”,布莱顿一直都是LGBQ+群体的圣地,每年还会举行全英最大规模的同志游行,这与今年双年展的主题不谋而合。

双年展总标题为《Beyond the Bias – Reshaping Image》,由Photoworks主办,旨在强调摄影能如何传达和反映社会政治题材。

在探讨身份和自我表达的同时,人们其实在探讨更宏观的表达——比如自我形象和态度的结合——探索摄影在表达身体、性别、性欲、亚文化等方面的作用。

《Sally Vate》,选自《Reimagine》项目,摄于2016年,版权信息:© Olivia Arthur/Magnum Photos. A Photoworks / FOCUS Festival Mumbai和the University of Brighton联合拍摄

本次摄影双年展中最重要的有3组展览,其中一组是来自美国艺术家的欧洲初展,其他两组则是新的委托拍摄作品,一组讲述英国年轻文化,另一组则是关于英国与印度的跨文化身份解读。

《Reimagine》项目从羞耻感、亲密感和幻觉的概念入手, 探讨了人们自我形象的私人和公共表达。

摄影师Olivia Arthur和Bharat Sikka都是第一次受委托和他人合作拍摄纪实项目,两人设法和孟买、布莱顿两地的LGBQ+群体保持密切联系,而两地的政治环境天差地别,尤其是在对待性别和性欲方面。 

 “作为主办方,我们察觉到了两位摄影师的关联性。” Photoworks主管Celia Davies这样说道。“我们注意到了他们对于两个类似群体持久性的关注,这一点让我们很兴奋。”

这组照片将两个截然不同的摄影师、两个截然不同的地域放在了一起,展现出了非凡的敏感性,描绘了镜头下发生在不同个体间的亲密的、有触动力的瞬间。

《Untitled》,选自《The Dandy Lion》项目,摄于2005年,版权信息:© Jody Ake

展览中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The Dandy Lion》拍摄项目,由Shantrelle P. Lewis带领。

该项目探索了Black Dandy现象在当代全球范围内的表达,展出了来自30多个摄影师和电影制作者的超过150个作品。

“我第一次提出这个拍摄项目是在2010年11月,为了表达我对于主流媒体中黑人形象的不满。”Lewis这样说道。“媒体对于黑人群体的暴力进行了过度渲染,这种对黑人具有侵略性的、消极的描绘几乎已经成为人们的刻板印象,而这从黑人被西方国家征服和殖民化以来就存在着。”

“时髦是改变这种刻板印象的机会。这些照片中的个体穿着时髦,把自己视为黑人的代言人,这不仅仅关乎他们如何看待自己,更关乎社会如何看待他们,这是黑人反抗主流文化的强有力工具。”

《Untitled》,选自《Kick over the statues》项目, 版权信息:© Ewen Spencer,由Photoworks和Fabrica合作拍摄

展览中的另一个亮点则是来自Newcastle的摄影师Ewen Spencer的作品。他现在定居在布莱顿,作品聚焦青年文化和亚文化。

Spencer的项目名为《Kick over the statues》,主要拍摄声名狼藉的诺丁山狂欢节游行沿途的伦敦年轻人,来探索当今青年文化的表达,既真实又惊人。

“我很快就决定拍摄诺丁山狂欢节相关的题材,因为对于我来说那块区域有自己的历史,并且聚合了不同层面的青年文化。”Spencer说道。“从种族划分和时尚的层面上讲,西伦敦从历史上就是英国文化多元性的发源地。这也是为什么摩斯文化从那里发端,而对我来说这是整个我们当今所知的青年文化的发端。”

展厅之中,Spencer的一张张巨幅照片被钉在定制的布告板上,配合着音乐和投影图像,供人们欣赏。

“对于照片的尺寸,我用商业摄影的方式运作,而且很高兴这些照片能以这样的方式展出,为此我努力了很久。”

“我常被人问道青年文化在哪,它还存活着吗,是在城市还是在郊区这类问题。” Spencer解释道。“我第一个想到的回答就是它在网络上,这就是当今青年文化以及亚文化存活的地方,所以拍摄数码照片并影射当代青年是有意为之。”

青年人其实也正是本次摄影双年展的主角。展览中的许多合作拍摄项目关注的就是和青年人的艺术合作与交流,他们既是拍摄对象也是创作者。 

《Our City, How do we Look?》记录了四位布莱顿大学的学生如何探索布莱顿这座城市,而《Into the Outside: The Story So Far》重新梳理了布莱顿丰富的LGBQ+文化的过去与现在,为酷儿群体建立了全新的档案。

最主要的“学习传统”项目由艺术家Helen Cammock领头,一批13-24岁的青年艺术家参与,主要探讨了今天的LGBQ+群体和四十年前的LGBQ+群体面临的问题的异同。

《Into The Outside: The Story So Far》展览实景图,布莱顿大学美术馆,摄于2016年。版权信息:Photo Credit © Nigel Green。由Photoworks、the Mass Observation Archive、Brighton & Hove Library Services、the East Sussex Record Office和Queer in Brighton联合拍摄。

这些拍摄项目有机构成了整个摄影双年展,再辅之以一些直播活动和数字项目,意在传播展览所倡导的一些重要理念。

2016年布莱顿摄影双年展正在进行中,到2016年10月30日结束。

(翻译:竺怡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想要获取更多有意思的内容,请移步界面网站首页(http://www.jiemian.com/),并在微博上和我们互动,调戏萌萌哒歪楼菌→【歪楼-Viral】(请猛戳这里)。

你也可以关注乐趣频道的微信公众号【歪楼】:esay1414

来源:bjp-online

原标题:Brighton Photo Biennial 2016: Review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