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康生命疫情下医疗服务业务韧性十足,并购助医疗器械产品多元化发展

3月30日,盈康生命发布2022年年报。年报显示,2022年,盈康生命实现营业收入11.56亿元,同比增长6.0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96亿元,同比下降63.7%。

康生命损在报告期内亏损的原因主要为商誉减值计提,扣除该影响后,实际上,公司实现净利润7213.31万元。此外,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需求萎缩对公司业务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可见,盈康生命在实际业务运营方面十分有韧性。

此外,总体来看,2022年盈康生命计提商誉减值准备金额约6.7亿元,其中四川友谊医院4.3亿元,玛西普1.43亿元,重庆友方医院0.95亿元,而且这部分的计提是前股东收购形成的。2022年底盈康生命商誉余额为5.8亿元,主要为2021年收购广慈医院和2022年11月收购圣诺医疗形成的,2022年苏州广慈医院已完成了业绩承诺,后续商誉减值风险较小。

康生命主营业务为医疗器械的研制、生产、销售和提供医疗服务,实控人为海尔集团。盈康生命的战略是以创全球引领的物联网医疗科技生态为定位,围绕肿瘤预诊治康产业链,提供关键设备及关键场景的综合解决方案。

特别是在2022年8月12日,盈康生命以现金方式向特定对象(公司控股股东盈康医投)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10亿元,次股票发行也彰显了大股东对大健康板块运营的信心与长期投资的信念。

医疗服务板块诊疗恢复,疫情间彰显业务韧性

先看医疗服务板块。在医疗服务板块,盈康生命提供以肿瘤全病程、全周期综合治疗为特色的“大专科、强综合”的医疗服务。其采用的是医院+生态+平台经营模式,围绕“预诊治康”为用户提供院前院中院后的健康解决方案,形成服务到家的医疗网络,通过打造肿瘤、慢性管理等细分生态圈为疾病人群提供增值服务,提升用户粘性和用户价值。

据年报,2022年盈康生命医疗服务板块实现营收9.96亿元,占总营收的86.20%。其毛利率能达24.2%。

康生命共经营及管理6家医院,四川友谊医院(三甲)、重庆友方医院、苏州广慈医院(二甲)为其体内运营医院;上海永慈康复医院、运城第一医院、长春盈康医院为托管医院。其中友谊、广慈、永慈荣获中国非公立医疗协会5星3A医院,运城医院荣获艾力彼社会办医百强医院。

在疫情下,医院端经营承压是常态,这也是能被市场所理解的。随着12月以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等,新冠疫情管控正式宣告调整。常规诊疗需求也被逐步释放,整体医院的诊疗人次和病床使用率将迎来正增长。

系统性地回看全年,2022年年报披露,盈康生命经营及管理的医院面积328352.62平方米,床位规模3258张,总诊疗人次156万,同比增长155%,门诊量合计148.6万人次,入院量合计73124人次。以友谊医院为例,2022年门诊和入院人次合计同比提升14%。

实际上,早在2022年上半年盈康生命的医疗服务板块已表现很强韧性。当时盈康生命旗下医院端营业收入已呈现稳中有升。2022年半年报显示,四川友谊医院实现营收2.21亿元,净利润4274.60万元;苏州广慈医院实现收入2.4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1%,实现净利润2507.3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26%;重庆华健友方实现营业收入4391.6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4%,实现净利润515.0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5.9%,主要因防疫成本及人工成本增加,同时资本性支出导致折旧摊销费用增加所致。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2022年全年,肿瘤业务收入占盈康生命医疗服务板块比例已达27%,而且医院综合实力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三四级手术占比持续提升,达到72%。以广慈医院以例,其为盈康生命贡献了5亿元的营收,净利润达5006.17万元,其中全院整体手术量近5000台,同比提升19%,三、四级手术量占比71%,同比提升44%。

康生命在原有形成的肿瘤特色进一步向细分专病方向发展,如利用广慈医院胸外科在肿瘤手术、放疗、化疗形成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和专家资源,进一步成立盈康生命胸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共同提升公司旗下各医院在胸部肿瘤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方面的整体水平。

康生命还继续积极推进服务到家的数字化医疗平台建设,构筑数字化健康管理服务能力。目前盈康生命旗下主要医院都完成了上线平台的建设,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属地化互联网医疗在线服务平台。

以友谊医院为例,其为盈康生命贡献营收4.01亿元,净利润6239.6万元。其中,通过增强社区服务能力,门诊及入院人次同比提升14%,所有存量患者100%上线,新增用户37万,在线挂号率34%,在线问诊率17%,线上服务人次93万,开展送药到家服务,线上收入1600万元。

此外,盈康生命在胸外科、心血管科等大学科竞争力也逐步显现。同时积极引入新技术,开展临床新项目39项,包括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CaFFR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超声下神经阻滞、单孔腹腔镜技术、磁导航引导下微波消融术等。

在托管医院方面,盈康生命也稳步发展,通过其增厚公司业绩,实现医疗业务布局扩张与协同。其中,运城第一医院建立了涵盖50多家医疗机构的医联体网络;四川友谊医院与成都美年大健康共建医联体,通过学科复制业务量增加147%;苏州广慈医院的二期建设计划稳步推进中。同时为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大股东旗下医院有望加速整合,内生恢复叠加外延整合驱动医疗服务板块增长。

医疗器械板块趋势向好,并购赋能业绩发展

在医疗器械板块,目前盈康生命的医疗器械产品主要覆盖以下四大医疗应用场景:放射治疗场景、生命支持场景、影像增强场景、慢病治疗场景。特别是,在医疗器械板块并购之后,进一步增加了盈康生命产品的丰富度。

《中国制造2025》明确把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作为未来十年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该行动纲领提出,未来十年需要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使我国逐步摆脱高端医疗器械依赖进口的局面,不断发展和提高国产高端医疗器械水平。由此,也就能理解盈康生命的医疗器械板块布局。

据盈康生命2022年报,医疗器械板块实现收入1.6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13.80%,同比增长157.96%。其毛利率能达41.13%。

总体来看,人口结构的改变、刚性和消费医疗需求的同步上升等因素推动,盈康生命医疗器械迎来快速增长。子公司玛西普伽玛刀产品销量提升,新产品磁质子治疗仪上市,并通过为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提升综合毛利率,经营性盈利能力增强。公司收购的圣诺医疗也通过多品类贡献增长。

康生命医疗器械板块的核心产品之一是旗下全资子公司玛西普生产销售的头部伽玛刀。据盈康生命2022年报,伽玛刀给盈康生命贡献了3675.47万元,占总营收的3.18%,同比增长38.79%。

玛西普在国内头部伽玛刀的市场占有率超50%,为国内市场第一,并率先实现大型放疗设备自主出口,全球装机量100+台。需要注意的是,伽玛刀设备的售价一般在数百万元至千万元左右。此外,其第二代头部伽玛刀也具备国际领先优势,是国内首家获得美国FDA和SS&D双认证,同时取得了全球主要市场准入认证,成功打破国际大型公司全球垄断地位,并成功在美国实现销售。

此外,盈康生命聚焦肿瘤产业链的预/诊/治/康,开展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持续加大医疗设备布局,不断拓宽产品线。同时,受医疗器械产品服务业务迅速发展影响,经销商品收入较上年同期上升133.5%。

在报告期内,盈康生命还先后完成对河北爱里科森、深圳圣诺医疗的并购,使公司整体研发能力、渠道能力、产品线进一步得以丰富提升,增加了体外短波治疗仪、乳腺产品、输注产品、高压注射器产品、耗材产品,医疗器械产品多元化发展,还丰富肿瘤预诊治康全链条的服务能力。

在生命支持场景,盈康生命的精准输注产品系列产品在国产品牌出货量中位居前列。年报显示,2022年盈康生命输注产品实现收入1091.69万元。

在影像增强场景,盈康生命全资子公司圣诺医疗是国内第一台数字乳腺机产品研发生产厂商。全系列的CT/MRI/DSA高压注射器产品自2020年起位居国产品牌出货量第一。年报显示,2022年盈康生命乳腺产品实现营收407.31万元;输注产品实现营收1091.69万元;高压注射器实现营收521.69万元。

在慢病治疗场景,盈康生命的体外短波治疗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实现收入2336.28万元。

年报显示,盈康生命研发投入2803万,注重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共计申请专利101项(64项已获证,37项申请中),其中发明专利54项,实用新型专利38项,外观设计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40项。

特别是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11人,较上年同期增长141.30%,本科学历研发人员数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38.71%。

综合来看,盈康生命持续加大对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和内在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加速推动肿瘤预/诊/治/康全产业链的布局和发展。在医疗服务方面,其围绕五大经济圈,通过内生及外延式发展持续布局区域医疗中心,打造区域分级诊疗及H2H的生态闭环;在医疗器械方面,其围绕肿瘤预诊治康关键场景、关键设备持续丰富产品品类,推进建设研发能力、渠道能力、场景服务能力提升。盈康生命未来可期。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盈康生命

119
  • 盈康生命(300143.SZ):2025年一季报净利润为2999.27万元
  • 盈康生命: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999.27万元,同比增长14.36%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盈康生命疫情下医疗服务业务韧性十足,并购助医疗器械产品多元化发展

3月30日,盈康生命发布2022年年报。年报显示,2022年,盈康生命实现营业收入11.56亿元,同比增长6.0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96亿元,同比下降63.7%。

康生命损在报告期内亏损的原因主要为商誉减值计提,扣除该影响后,实际上,公司实现净利润7213.31万元。此外,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需求萎缩对公司业务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可见,盈康生命在实际业务运营方面十分有韧性。

此外,总体来看,2022年盈康生命计提商誉减值准备金额约6.7亿元,其中四川友谊医院4.3亿元,玛西普1.43亿元,重庆友方医院0.95亿元,而且这部分的计提是前股东收购形成的。2022年底盈康生命商誉余额为5.8亿元,主要为2021年收购广慈医院和2022年11月收购圣诺医疗形成的,2022年苏州广慈医院已完成了业绩承诺,后续商誉减值风险较小。

康生命主营业务为医疗器械的研制、生产、销售和提供医疗服务,实控人为海尔集团。盈康生命的战略是以创全球引领的物联网医疗科技生态为定位,围绕肿瘤预诊治康产业链,提供关键设备及关键场景的综合解决方案。

特别是在2022年8月12日,盈康生命以现金方式向特定对象(公司控股股东盈康医投)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10亿元,次股票发行也彰显了大股东对大健康板块运营的信心与长期投资的信念。

医疗服务板块诊疗恢复,疫情间彰显业务韧性

先看医疗服务板块。在医疗服务板块,盈康生命提供以肿瘤全病程、全周期综合治疗为特色的“大专科、强综合”的医疗服务。其采用的是医院+生态+平台经营模式,围绕“预诊治康”为用户提供院前院中院后的健康解决方案,形成服务到家的医疗网络,通过打造肿瘤、慢性管理等细分生态圈为疾病人群提供增值服务,提升用户粘性和用户价值。

据年报,2022年盈康生命医疗服务板块实现营收9.96亿元,占总营收的86.20%。其毛利率能达24.2%。

康生命共经营及管理6家医院,四川友谊医院(三甲)、重庆友方医院、苏州广慈医院(二甲)为其体内运营医院;上海永慈康复医院、运城第一医院、长春盈康医院为托管医院。其中友谊、广慈、永慈荣获中国非公立医疗协会5星3A医院,运城医院荣获艾力彼社会办医百强医院。

在疫情下,医院端经营承压是常态,这也是能被市场所理解的。随着12月以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等,新冠疫情管控正式宣告调整。常规诊疗需求也被逐步释放,整体医院的诊疗人次和病床使用率将迎来正增长。

系统性地回看全年,2022年年报披露,盈康生命经营及管理的医院面积328352.62平方米,床位规模3258张,总诊疗人次156万,同比增长155%,门诊量合计148.6万人次,入院量合计73124人次。以友谊医院为例,2022年门诊和入院人次合计同比提升14%。

实际上,早在2022年上半年盈康生命的医疗服务板块已表现很强韧性。当时盈康生命旗下医院端营业收入已呈现稳中有升。2022年半年报显示,四川友谊医院实现营收2.21亿元,净利润4274.60万元;苏州广慈医院实现收入2.4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1%,实现净利润2507.3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26%;重庆华健友方实现营业收入4391.6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4%,实现净利润515.0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5.9%,主要因防疫成本及人工成本增加,同时资本性支出导致折旧摊销费用增加所致。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2022年全年,肿瘤业务收入占盈康生命医疗服务板块比例已达27%,而且医院综合实力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三四级手术占比持续提升,达到72%。以广慈医院以例,其为盈康生命贡献了5亿元的营收,净利润达5006.17万元,其中全院整体手术量近5000台,同比提升19%,三、四级手术量占比71%,同比提升44%。

康生命在原有形成的肿瘤特色进一步向细分专病方向发展,如利用广慈医院胸外科在肿瘤手术、放疗、化疗形成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和专家资源,进一步成立盈康生命胸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共同提升公司旗下各医院在胸部肿瘤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方面的整体水平。

康生命还继续积极推进服务到家的数字化医疗平台建设,构筑数字化健康管理服务能力。目前盈康生命旗下主要医院都完成了上线平台的建设,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属地化互联网医疗在线服务平台。

以友谊医院为例,其为盈康生命贡献营收4.01亿元,净利润6239.6万元。其中,通过增强社区服务能力,门诊及入院人次同比提升14%,所有存量患者100%上线,新增用户37万,在线挂号率34%,在线问诊率17%,线上服务人次93万,开展送药到家服务,线上收入1600万元。

此外,盈康生命在胸外科、心血管科等大学科竞争力也逐步显现。同时积极引入新技术,开展临床新项目39项,包括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CaFFR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超声下神经阻滞、单孔腹腔镜技术、磁导航引导下微波消融术等。

在托管医院方面,盈康生命也稳步发展,通过其增厚公司业绩,实现医疗业务布局扩张与协同。其中,运城第一医院建立了涵盖50多家医疗机构的医联体网络;四川友谊医院与成都美年大健康共建医联体,通过学科复制业务量增加147%;苏州广慈医院的二期建设计划稳步推进中。同时为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大股东旗下医院有望加速整合,内生恢复叠加外延整合驱动医疗服务板块增长。

医疗器械板块趋势向好,并购赋能业绩发展

在医疗器械板块,目前盈康生命的医疗器械产品主要覆盖以下四大医疗应用场景:放射治疗场景、生命支持场景、影像增强场景、慢病治疗场景。特别是,在医疗器械板块并购之后,进一步增加了盈康生命产品的丰富度。

《中国制造2025》明确把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作为未来十年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该行动纲领提出,未来十年需要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使我国逐步摆脱高端医疗器械依赖进口的局面,不断发展和提高国产高端医疗器械水平。由此,也就能理解盈康生命的医疗器械板块布局。

据盈康生命2022年报,医疗器械板块实现收入1.6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13.80%,同比增长157.96%。其毛利率能达41.13%。

总体来看,人口结构的改变、刚性和消费医疗需求的同步上升等因素推动,盈康生命医疗器械迎来快速增长。子公司玛西普伽玛刀产品销量提升,新产品磁质子治疗仪上市,并通过为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提升综合毛利率,经营性盈利能力增强。公司收购的圣诺医疗也通过多品类贡献增长。

康生命医疗器械板块的核心产品之一是旗下全资子公司玛西普生产销售的头部伽玛刀。据盈康生命2022年报,伽玛刀给盈康生命贡献了3675.47万元,占总营收的3.18%,同比增长38.79%。

玛西普在国内头部伽玛刀的市场占有率超50%,为国内市场第一,并率先实现大型放疗设备自主出口,全球装机量100+台。需要注意的是,伽玛刀设备的售价一般在数百万元至千万元左右。此外,其第二代头部伽玛刀也具备国际领先优势,是国内首家获得美国FDA和SS&D双认证,同时取得了全球主要市场准入认证,成功打破国际大型公司全球垄断地位,并成功在美国实现销售。

此外,盈康生命聚焦肿瘤产业链的预/诊/治/康,开展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持续加大医疗设备布局,不断拓宽产品线。同时,受医疗器械产品服务业务迅速发展影响,经销商品收入较上年同期上升133.5%。

在报告期内,盈康生命还先后完成对河北爱里科森、深圳圣诺医疗的并购,使公司整体研发能力、渠道能力、产品线进一步得以丰富提升,增加了体外短波治疗仪、乳腺产品、输注产品、高压注射器产品、耗材产品,医疗器械产品多元化发展,还丰富肿瘤预诊治康全链条的服务能力。

在生命支持场景,盈康生命的精准输注产品系列产品在国产品牌出货量中位居前列。年报显示,2022年盈康生命输注产品实现收入1091.69万元。

在影像增强场景,盈康生命全资子公司圣诺医疗是国内第一台数字乳腺机产品研发生产厂商。全系列的CT/MRI/DSA高压注射器产品自2020年起位居国产品牌出货量第一。年报显示,2022年盈康生命乳腺产品实现营收407.31万元;输注产品实现营收1091.69万元;高压注射器实现营收521.69万元。

在慢病治疗场景,盈康生命的体外短波治疗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实现收入2336.28万元。

年报显示,盈康生命研发投入2803万,注重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共计申请专利101项(64项已获证,37项申请中),其中发明专利54项,实用新型专利38项,外观设计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40项。

特别是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11人,较上年同期增长141.30%,本科学历研发人员数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38.71%。

综合来看,盈康生命持续加大对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和内在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加速推动肿瘤预/诊/治/康全产业链的布局和发展。在医疗服务方面,其围绕五大经济圈,通过内生及外延式发展持续布局区域医疗中心,打造区域分级诊疗及H2H的生态闭环;在医疗器械方面,其围绕肿瘤预诊治康关键场景、关键设备持续丰富产品品类,推进建设研发能力、渠道能力、场景服务能力提升。盈康生命未来可期。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