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李后强:郭沫若《题文君井》重大意义及邛崃酒业发展思考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李后强:郭沫若《题文君井》重大意义及邛崃酒业发展思考

郭沫若《题文君井》至少有“十个重要价值”。

文|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联主席、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后强

第一部分 郭沫若和卓文君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甲骨学四堂之一,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书法家、社会活动家,曾任政务院副总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长,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历史学,考古学等领域享有崇高的地位。在他的倡导下,成立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担任首任校长长达20年,显示出渊博的知识和深邃的教育思想,确立了教学与科研、科学与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原则,倡导了“勤奋学习,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优良校风,中国科大在建校30周年之际,在东区校园树立郭沫若铜像。他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卓文君(前175—前121),原名文后,西汉临邛(今四川邛崃)人,原籍邯郸冶铁家卓氏。汉代才女,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 卓文君为四川临卭巨商卓王孙之女,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卓文君的丈夫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蜀郡成都人,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得到汉武帝赏识被封为郎(帝王的侍从官)。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司马相如的文采,卓文君之美艳,当垆卖酒,白头兴怨,长门灵赋,封禅遗书传为千古佳话。在邛崃,琴棋书画诗酒花都包含了文君的身影,有文君街,有文君井,有文君竹,有文井江。郭沫若研究过卓文君,写过《卓文君》。

第二部分 题词背景和题词内容

1957年9月8日年邛崃县文化馆馆长魏朗向郭沫若写了一封征求墨迹和诗文的信,并随信寄去文君井照片一张。1957年10月5日,距离发信不到一个月,郭沫若先生便回复了信件,并寄回了题词。

郭沫若先生的回信
郭沫若先生的题词

郭沫若《卜算子·题文君井》

“文君当垆时,相如涤器处。反抗封建是前驱,佳话传千古。会当一凭吊,酌取井中水。用以烹茶涤尘思,清逸谅无比。”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故事,实系千秋佳话,故井犹存,令人向往。1957年国庆节郭沫若。令人感动的是,郭沫若居然把馆长魏朗求字的原信也寄回了!

原来,郭沫若先生对魏朗信中疏忽大意之处作了细心的圈改并加写批语。当他看到信的开头称谓是“郭老同志”时,便用红笔圈去“郭老”两字,既称“郭老”又称“同志”,显然是多余重复。只称“同志”,可见其谦逊。当他看到“请郭老能拨冗写‘文君井’三字,每字长宽约2公尺”时,便用红笔在尺度下画了一杠,并旁批“太大”二字,然后又用黑笔在红杠下加“?”号,再批写“怕写错了”四字,是怕魏朗同志写错了。当他从寄去的照片上看到园林中还有“文君井”三字的古碑时,便在回信中写道:“文君井三字,我以为不必另写,就把原有的保存下来,要有意义些。另纸我题了几句,请酌量放大刻石。”

第三部 题词涉及的“十大重要价值”

从郭沫若题文君井这件事,我们认为至少有“十个重要价值”——

一是从题词整个事件本身和经过,可以发现重要史学价值;

二是从批改求字信件和题词内容,可以发现重要文学价值;

三是从为古井题词并写出取水、洗涤等动作,可以发现重要生态价值;

四是从水井过去和现在都是百姓生活所需来看,可以发现重要民生价值;

五是从题词对邛崃古镇民风、民俗、民情的洞察与描写,可以发现重要社会价值;

六是从题词对当垆、涤器、卖酒等描写,可以发现重要经济价值;

七是从来信对碑刻大小看法和题词字形布局,可以发现重要美学价值;

八是从来信和题词对文物的重视,国家领导关注小县城、大文豪关注文君井的名人效应,“佳话传千古”,可以发现重要文化价值;

九是从题词“反抗封建是前驱”,可以发现重要政治价值;

十是从来信和批改件中反映出的为人谦虚、尊重古人,没有架子、叫同志不叫郭老等,可以发现重要教育价值。

特别重要的是,我们从题词可见书法精品,极高的艺术价值。郭沫若并非专门的书法家,但他的书法艺术成就却成就璀璨,在现代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消化与吸收传统法帖精髓,字型结体、笔法起运、章法行气等,形式与内容又有新的开拓。他的书法风貌精气饱满,格调刚柔并举,或含蓄温和,或疾厉昂扬,显出激情洋溢、涤满乾坤的浪漫风采,形成风靡神州的“郭体”书法,成为20世纪学者型书法家的一个典范。

人们对“郭体”的品评:浪漫风格――豪放明快、不拘绳墨;笔法特征———巧于变化、深厚凝重;结体———风神洒落、平中寓奇,章法———匠心独具,运用玄妙;草书———舞墨见豪情。许多学者评价郭沫若笔法为:逆入平出,回锋转向;内擫外拓结合;藏露互用,方圆并施;奇正相生、疏密得当、虚实变化、开合伸缩、俯仰有姿、避让妥帖等。

郭沫若以行草见长,笔力爽劲洒脱,运转变通,韵味无穷;气贯笔端,形神兼备。若以书法家视之,郭沫若可归入学者型或“文化人”类型的书家。在他的书法作品中,处处透射出一种“文”的气息,宠万端于胸中,幻化出千种思绪,从笔端涓涓流出。从他的作品中,仍依稀可见颜鲁公的精神,比如线条的朴茂、敦厚和结体的宽博。郭沫若在文学上的成就使他拥有了人格的浪漫与文化思想的深刻,转换成书法作品时,即有了“意”的挥洒与“韵”的天成。

 

第四部分 “邛酒困境”和文君井酒业发展思考

井秀水美,润育过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郭沫若《题文君井》既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又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邛崃是中国原酒之乡,全国最大的基酒供应基地,曾经是一路绝尘,占到70%以上。原因是邛崃具有独特的“黄金九度”(产区的“温度、湿度、风速度、日照度、海拔度、土壤成分度、粮食品质度、水质度、酿酒工艺度”被称之为酿造美酒的“黄金九度”),最佳的天然发酵池,是中国白酒的发源地,历史悠久。但是,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旗手,只给别人做嫁衣,借用别人嘴巴吃饭,提供基酒,做“隐姓埋名人”。

好酒没有名酒,好酒没有卖出好价钱。这是“邛酒困境”或者“邛酒诅咒”。这就是经济学著名的“资源诅咒”(Resource Curse),又被称作“富足的矛盾”(Paradox of plenty),指优质的天然资源并没有带来产业发展的窘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是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祝福,大多数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比那些资源稀缺的地区增长的更慢。

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显著的负相关性,经济学家将原因归结为贸易条件的恶化,“荷兰病”或人力资本的投资不足等,主要由对某种相对丰富的资源的过分依赖导致。“邛酒困境”现象的根本原因,不是缺钱、不是缺人、不是缺品质,本质是“小农意识浓厚、创新力度不够”,小富即安、文钱即乐!没有大视野、大志向、大气派、大力度!应该是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推动优质白酒资源转变成著名白酒,激活“黄金九度”资产。

在环境政策、品牌打造、文化挖掘、旗手培养、工匠培训、载体建设等方面多下功夫。捆绑成都都市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把“基酒输出产区”变为“名酒供给高地”。四川省文君井酒业集团要深入学习郭沫若同志的题词,深刻领会重大政治和经济意义,认真落实精神要义,加大创新力度,努力打造品牌,为突破“邛酒困境”做出表率示范,真正成为“中国白酒第一井”!

让“好酒出自文君井”,成为社会共识和消费者常识。酒厂要公园化、生态化、文创化。产品要突出年轻化、产区化、低度化、数字化、大众化,坚定不移走品牌化和高质量发展道路!喊响——“文君井白酒,老百姓自己的酒”!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李后强:郭沫若《题文君井》重大意义及邛崃酒业发展思考

郭沫若《题文君井》至少有“十个重要价值”。

文|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联主席、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后强

第一部分 郭沫若和卓文君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甲骨学四堂之一,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书法家、社会活动家,曾任政务院副总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长,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历史学,考古学等领域享有崇高的地位。在他的倡导下,成立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担任首任校长长达20年,显示出渊博的知识和深邃的教育思想,确立了教学与科研、科学与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原则,倡导了“勤奋学习,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优良校风,中国科大在建校30周年之际,在东区校园树立郭沫若铜像。他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卓文君(前175—前121),原名文后,西汉临邛(今四川邛崃)人,原籍邯郸冶铁家卓氏。汉代才女,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 卓文君为四川临卭巨商卓王孙之女,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卓文君的丈夫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蜀郡成都人,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得到汉武帝赏识被封为郎(帝王的侍从官)。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司马相如的文采,卓文君之美艳,当垆卖酒,白头兴怨,长门灵赋,封禅遗书传为千古佳话。在邛崃,琴棋书画诗酒花都包含了文君的身影,有文君街,有文君井,有文君竹,有文井江。郭沫若研究过卓文君,写过《卓文君》。

第二部分 题词背景和题词内容

1957年9月8日年邛崃县文化馆馆长魏朗向郭沫若写了一封征求墨迹和诗文的信,并随信寄去文君井照片一张。1957年10月5日,距离发信不到一个月,郭沫若先生便回复了信件,并寄回了题词。

郭沫若先生的回信
郭沫若先生的题词

郭沫若《卜算子·题文君井》

“文君当垆时,相如涤器处。反抗封建是前驱,佳话传千古。会当一凭吊,酌取井中水。用以烹茶涤尘思,清逸谅无比。”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故事,实系千秋佳话,故井犹存,令人向往。1957年国庆节郭沫若。令人感动的是,郭沫若居然把馆长魏朗求字的原信也寄回了!

原来,郭沫若先生对魏朗信中疏忽大意之处作了细心的圈改并加写批语。当他看到信的开头称谓是“郭老同志”时,便用红笔圈去“郭老”两字,既称“郭老”又称“同志”,显然是多余重复。只称“同志”,可见其谦逊。当他看到“请郭老能拨冗写‘文君井’三字,每字长宽约2公尺”时,便用红笔在尺度下画了一杠,并旁批“太大”二字,然后又用黑笔在红杠下加“?”号,再批写“怕写错了”四字,是怕魏朗同志写错了。当他从寄去的照片上看到园林中还有“文君井”三字的古碑时,便在回信中写道:“文君井三字,我以为不必另写,就把原有的保存下来,要有意义些。另纸我题了几句,请酌量放大刻石。”

第三部 题词涉及的“十大重要价值”

从郭沫若题文君井这件事,我们认为至少有“十个重要价值”——

一是从题词整个事件本身和经过,可以发现重要史学价值;

二是从批改求字信件和题词内容,可以发现重要文学价值;

三是从为古井题词并写出取水、洗涤等动作,可以发现重要生态价值;

四是从水井过去和现在都是百姓生活所需来看,可以发现重要民生价值;

五是从题词对邛崃古镇民风、民俗、民情的洞察与描写,可以发现重要社会价值;

六是从题词对当垆、涤器、卖酒等描写,可以发现重要经济价值;

七是从来信对碑刻大小看法和题词字形布局,可以发现重要美学价值;

八是从来信和题词对文物的重视,国家领导关注小县城、大文豪关注文君井的名人效应,“佳话传千古”,可以发现重要文化价值;

九是从题词“反抗封建是前驱”,可以发现重要政治价值;

十是从来信和批改件中反映出的为人谦虚、尊重古人,没有架子、叫同志不叫郭老等,可以发现重要教育价值。

特别重要的是,我们从题词可见书法精品,极高的艺术价值。郭沫若并非专门的书法家,但他的书法艺术成就却成就璀璨,在现代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消化与吸收传统法帖精髓,字型结体、笔法起运、章法行气等,形式与内容又有新的开拓。他的书法风貌精气饱满,格调刚柔并举,或含蓄温和,或疾厉昂扬,显出激情洋溢、涤满乾坤的浪漫风采,形成风靡神州的“郭体”书法,成为20世纪学者型书法家的一个典范。

人们对“郭体”的品评:浪漫风格――豪放明快、不拘绳墨;笔法特征———巧于变化、深厚凝重;结体———风神洒落、平中寓奇,章法———匠心独具,运用玄妙;草书———舞墨见豪情。许多学者评价郭沫若笔法为:逆入平出,回锋转向;内擫外拓结合;藏露互用,方圆并施;奇正相生、疏密得当、虚实变化、开合伸缩、俯仰有姿、避让妥帖等。

郭沫若以行草见长,笔力爽劲洒脱,运转变通,韵味无穷;气贯笔端,形神兼备。若以书法家视之,郭沫若可归入学者型或“文化人”类型的书家。在他的书法作品中,处处透射出一种“文”的气息,宠万端于胸中,幻化出千种思绪,从笔端涓涓流出。从他的作品中,仍依稀可见颜鲁公的精神,比如线条的朴茂、敦厚和结体的宽博。郭沫若在文学上的成就使他拥有了人格的浪漫与文化思想的深刻,转换成书法作品时,即有了“意”的挥洒与“韵”的天成。

 

第四部分 “邛酒困境”和文君井酒业发展思考

井秀水美,润育过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郭沫若《题文君井》既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又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邛崃是中国原酒之乡,全国最大的基酒供应基地,曾经是一路绝尘,占到70%以上。原因是邛崃具有独特的“黄金九度”(产区的“温度、湿度、风速度、日照度、海拔度、土壤成分度、粮食品质度、水质度、酿酒工艺度”被称之为酿造美酒的“黄金九度”),最佳的天然发酵池,是中国白酒的发源地,历史悠久。但是,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旗手,只给别人做嫁衣,借用别人嘴巴吃饭,提供基酒,做“隐姓埋名人”。

好酒没有名酒,好酒没有卖出好价钱。这是“邛酒困境”或者“邛酒诅咒”。这就是经济学著名的“资源诅咒”(Resource Curse),又被称作“富足的矛盾”(Paradox of plenty),指优质的天然资源并没有带来产业发展的窘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是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祝福,大多数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比那些资源稀缺的地区增长的更慢。

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显著的负相关性,经济学家将原因归结为贸易条件的恶化,“荷兰病”或人力资本的投资不足等,主要由对某种相对丰富的资源的过分依赖导致。“邛酒困境”现象的根本原因,不是缺钱、不是缺人、不是缺品质,本质是“小农意识浓厚、创新力度不够”,小富即安、文钱即乐!没有大视野、大志向、大气派、大力度!应该是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推动优质白酒资源转变成著名白酒,激活“黄金九度”资产。

在环境政策、品牌打造、文化挖掘、旗手培养、工匠培训、载体建设等方面多下功夫。捆绑成都都市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把“基酒输出产区”变为“名酒供给高地”。四川省文君井酒业集团要深入学习郭沫若同志的题词,深刻领会重大政治和经济意义,认真落实精神要义,加大创新力度,努力打造品牌,为突破“邛酒困境”做出表率示范,真正成为“中国白酒第一井”!

让“好酒出自文君井”,成为社会共识和消费者常识。酒厂要公园化、生态化、文创化。产品要突出年轻化、产区化、低度化、数字化、大众化,坚定不移走品牌化和高质量发展道路!喊响——“文君井白酒,老百姓自己的酒”!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