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口罩还要戴多久?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口罩还要戴多久?

随着近期新冠防控进入新阶段,各地对于佩戴口罩的规定也有所调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张倩楠

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民

近期,新冠感染率、住院人数维持在较低水平,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死亡人数连续数周为零。在本轮疫情基本结束的背景下,是否还需要强制戴口罩?口罩还要戴多久?

2023年4月2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就“口罩还要戴多久,什么场合要坚持戴,什么场合可以不戴”等问题在其微博发文。吴尊友表示,口罩还要戴多久,什么场合要坚持戴,什么场合可以不戴,这既是一个科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管理问题,同时也与三年防疫培养的个人习惯有关。

吴尊友介绍,从世界卫生组织截止2023年3月29日报告的全球新冠疫情来看,自2020年3月以来,全球每周报告新冠发病人数首次下降到10万例以下;全球每周报告新冠死亡人数首次下降到千人以下。无论是发病人数,还是死亡人数,都下降到了新冠大流行以来的最低点。这组数据预示着全球新冠大流行将趋于结束。

吴尊友判断,流感流行季节也即将结束。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流感病毒阳性率监测来看,过去三周流感流行已经趋于平稳。随着天气转暖,流感病例数还会进一步下降。

“戴口罩,主要是从保护健康的角度考虑,特别是预防新冠、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吴尊友表示,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对于戴口罩,目前没有统一的规定。因此,一定要随时随身备用口罩。

此前,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受邀出席2023亚洲青年领袖论坛时表示,疫情发展到现阶段,佩戴口罩已经可以成为非强制性的措施。世卫组织也已经释放了终结新冠作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信号。

3月31日,钟南山院士在一个研讨会上表示,过去三年,戴口罩是预防病原体的一个有效手段,但疫情发展到现阶段,佩戴口罩已经可以成为非强制性措施。人群长时间低暴露于流感等病原体,鼻腔缺少刺激,不利于形成人体自然免疫力,进入4月以后,条件允许情况下,建议可以不戴口罩。

此前,我国港澳台地区已经调整了“口罩令”。中国澳门自2月27日起调整要求佩戴口罩的措施,在一般情况下,所有在室外地方逗留的人士不要求佩戴口罩。中国香港自3月1日起全面撤销“口罩令”,市民在市内、户外,以及公共交通工具上均无需佩戴口罩。为保护高危群组,医院、老人院等高风险场所负责人可以要求在场人士或访客佩戴口罩。我国台湾地区则于2月20日松绑“口罩令”。

关于佩戴口罩的规定,我国目前仍在执行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2021年8月印发的《公众和重点职业人群戴口罩指引》。其中规定普通公众需要戴口罩场景和情形包括:处于商场、超市、电影院、会场、展馆、机场、码头和酒店公用区域等室内人员密集场所时;乘坐厢式电梯和飞机、火车、轮船、长途车、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处于人员密集的露天广场、剧场、公园等室外场所时;医院就诊、陪护时,接受体温检测、查验健康码、登记行程信息等健康检查时;出现鼻咽不适、咳嗽、打喷嚏和发热等症状时;在餐厅、食堂处于非进食状态时。

随着近期新冠防控进入新阶段,各地对于佩戴口罩的规定也有所调整。3月31日,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官方微博称,目前,杭州地铁对乘客佩戴口罩不作强制要求。除此之外,上海、广州、南京、福州、陕西等地地铁都表示不再强制乘客佩戴口罩,但仍然建议乘客在乘车过程中全程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教授金冬雁告诉界面新闻,佩戴口罩成为非强制性措施不太可能造成疫情反弹。

“口罩作为强制或非强制措施,主要应针对高危人群及高危场所,这点与接种疫苗加强针相似。新冠防控要鼓励高危群组在有必要时戴口罩,同时定期并免费接种加强针。其他非高危群组戴不戴,打不打加强针,可允许个人按意愿选择决定。目前新冠疫情的发展形势是社区有低度流行,低度流行有助于补充群体免疫力。”金冬雁表示。

病毒学家常荣山向界面新闻介绍,人类免疫系统需要低强度病原体不断的攻击锤炼,处于免疫监视的状态,由此可产生多种抗体。戴口罩相当于阻挡了各种病原体的攻击,类似于温室里的花朵,当回到自然状态,由于缺乏抗体,就容易感染传染病。例如新冠本轮疫情基本平息后,甲流、登革热、诺如病毒等传染病出现高峰,很大的原因是戴口罩三年来,在人群中没有形成免疫屏障。所以不戴口罩是有利于提高群体免疫水平。

常荣山介绍,奥密克戎BA.5.2和BF.7亚变体自然感染了我国大部分人群后,人群中针对这两种亚变异株的抗体阳性率在70%左右,这就形成了很强的群体免疫屏障,在2023年10月份之前,国内不会有较大的疫情,所以强制戴口罩并无必要。但是根据海外流行病回溯研究数据推测,新冠感染率将会在1%-8%之间波动,对于那些没有感染过的、或者体内抗体滴度不足以保护的人来说,打疫苗、在人群密集场所戴口罩,将会成为“个性化”的选择。

常荣山表示,从各国新冠感染数据来看,新冠病毒并没有消失,仍处于流行期,虽然已经不再是大流行,但是仍属于地区流行的状态,在部分地区仍有较高的感染率。戴口罩是应对新冠病毒感染的保护措施,出于“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建议抵抗力低下者、老人和儿童等高风险人群仍要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防止被感染。

何时需要佩戴口罩?吴尊友建议,对于明确要求戴口罩的场合,比如参加会议,会议举办方要求大家戴口罩的,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仍然要求乘客都要戴口罩的,要按照规定执行。出入特殊机构或场所,比如敬老院,特别是那些在全国性流行期间未出现疫情的机构或场所,一定要遵守机构或场所关于戴口罩的相关规定。

对于没有明确要求戴口罩的场合,比如出入宾馆、商场、乘坐公共汽车或地铁,可以根据本人情况,自行决定是否戴口罩。在人员密集而通风又不好的场景,比如医疗机构的就诊场所,建议戴口罩。出现发热或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人,建议戴口罩。家有老人或小孩或有抵抗力低下患者的家庭,如果同事出现咳嗽、发热等呼吸道症状的,建议戴口罩。在公园、大街、社区等宽敞地方,可以不戴口罩。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口罩还要戴多久?

随着近期新冠防控进入新阶段,各地对于佩戴口罩的规定也有所调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张倩楠

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民

近期,新冠感染率、住院人数维持在较低水平,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死亡人数连续数周为零。在本轮疫情基本结束的背景下,是否还需要强制戴口罩?口罩还要戴多久?

2023年4月2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就“口罩还要戴多久,什么场合要坚持戴,什么场合可以不戴”等问题在其微博发文。吴尊友表示,口罩还要戴多久,什么场合要坚持戴,什么场合可以不戴,这既是一个科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管理问题,同时也与三年防疫培养的个人习惯有关。

吴尊友介绍,从世界卫生组织截止2023年3月29日报告的全球新冠疫情来看,自2020年3月以来,全球每周报告新冠发病人数首次下降到10万例以下;全球每周报告新冠死亡人数首次下降到千人以下。无论是发病人数,还是死亡人数,都下降到了新冠大流行以来的最低点。这组数据预示着全球新冠大流行将趋于结束。

吴尊友判断,流感流行季节也即将结束。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流感病毒阳性率监测来看,过去三周流感流行已经趋于平稳。随着天气转暖,流感病例数还会进一步下降。

“戴口罩,主要是从保护健康的角度考虑,特别是预防新冠、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吴尊友表示,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对于戴口罩,目前没有统一的规定。因此,一定要随时随身备用口罩。

此前,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受邀出席2023亚洲青年领袖论坛时表示,疫情发展到现阶段,佩戴口罩已经可以成为非强制性的措施。世卫组织也已经释放了终结新冠作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信号。

3月31日,钟南山院士在一个研讨会上表示,过去三年,戴口罩是预防病原体的一个有效手段,但疫情发展到现阶段,佩戴口罩已经可以成为非强制性措施。人群长时间低暴露于流感等病原体,鼻腔缺少刺激,不利于形成人体自然免疫力,进入4月以后,条件允许情况下,建议可以不戴口罩。

此前,我国港澳台地区已经调整了“口罩令”。中国澳门自2月27日起调整要求佩戴口罩的措施,在一般情况下,所有在室外地方逗留的人士不要求佩戴口罩。中国香港自3月1日起全面撤销“口罩令”,市民在市内、户外,以及公共交通工具上均无需佩戴口罩。为保护高危群组,医院、老人院等高风险场所负责人可以要求在场人士或访客佩戴口罩。我国台湾地区则于2月20日松绑“口罩令”。

关于佩戴口罩的规定,我国目前仍在执行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2021年8月印发的《公众和重点职业人群戴口罩指引》。其中规定普通公众需要戴口罩场景和情形包括:处于商场、超市、电影院、会场、展馆、机场、码头和酒店公用区域等室内人员密集场所时;乘坐厢式电梯和飞机、火车、轮船、长途车、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处于人员密集的露天广场、剧场、公园等室外场所时;医院就诊、陪护时,接受体温检测、查验健康码、登记行程信息等健康检查时;出现鼻咽不适、咳嗽、打喷嚏和发热等症状时;在餐厅、食堂处于非进食状态时。

随着近期新冠防控进入新阶段,各地对于佩戴口罩的规定也有所调整。3月31日,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官方微博称,目前,杭州地铁对乘客佩戴口罩不作强制要求。除此之外,上海、广州、南京、福州、陕西等地地铁都表示不再强制乘客佩戴口罩,但仍然建议乘客在乘车过程中全程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教授金冬雁告诉界面新闻,佩戴口罩成为非强制性措施不太可能造成疫情反弹。

“口罩作为强制或非强制措施,主要应针对高危人群及高危场所,这点与接种疫苗加强针相似。新冠防控要鼓励高危群组在有必要时戴口罩,同时定期并免费接种加强针。其他非高危群组戴不戴,打不打加强针,可允许个人按意愿选择决定。目前新冠疫情的发展形势是社区有低度流行,低度流行有助于补充群体免疫力。”金冬雁表示。

病毒学家常荣山向界面新闻介绍,人类免疫系统需要低强度病原体不断的攻击锤炼,处于免疫监视的状态,由此可产生多种抗体。戴口罩相当于阻挡了各种病原体的攻击,类似于温室里的花朵,当回到自然状态,由于缺乏抗体,就容易感染传染病。例如新冠本轮疫情基本平息后,甲流、登革热、诺如病毒等传染病出现高峰,很大的原因是戴口罩三年来,在人群中没有形成免疫屏障。所以不戴口罩是有利于提高群体免疫水平。

常荣山介绍,奥密克戎BA.5.2和BF.7亚变体自然感染了我国大部分人群后,人群中针对这两种亚变异株的抗体阳性率在70%左右,这就形成了很强的群体免疫屏障,在2023年10月份之前,国内不会有较大的疫情,所以强制戴口罩并无必要。但是根据海外流行病回溯研究数据推测,新冠感染率将会在1%-8%之间波动,对于那些没有感染过的、或者体内抗体滴度不足以保护的人来说,打疫苗、在人群密集场所戴口罩,将会成为“个性化”的选择。

常荣山表示,从各国新冠感染数据来看,新冠病毒并没有消失,仍处于流行期,虽然已经不再是大流行,但是仍属于地区流行的状态,在部分地区仍有较高的感染率。戴口罩是应对新冠病毒感染的保护措施,出于“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建议抵抗力低下者、老人和儿童等高风险人群仍要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防止被感染。

何时需要佩戴口罩?吴尊友建议,对于明确要求戴口罩的场合,比如参加会议,会议举办方要求大家戴口罩的,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仍然要求乘客都要戴口罩的,要按照规定执行。出入特殊机构或场所,比如敬老院,特别是那些在全国性流行期间未出现疫情的机构或场所,一定要遵守机构或场所关于戴口罩的相关规定。

对于没有明确要求戴口罩的场合,比如出入宾馆、商场、乘坐公共汽车或地铁,可以根据本人情况,自行决定是否戴口罩。在人员密集而通风又不好的场景,比如医疗机构的就诊场所,建议戴口罩。出现发热或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人,建议戴口罩。家有老人或小孩或有抵抗力低下患者的家庭,如果同事出现咳嗽、发热等呼吸道症状的,建议戴口罩。在公园、大街、社区等宽敞地方,可以不戴口罩。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