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暴力知识库
第二章: 田园牧歌
总第4篇:我也要上学
关键词:重男轻女、受教育权、女童
我叫王雪梅,今年15岁。如果正常读书的话,我现在应该是一名初二的中学生,和村里其他同龄的小伙伴一样,坐在教室里朗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蹑手蹑脚地躲在窗外,只见黑板上歪歪斜斜地写着“陋室铭”,老师嘴巴一张一合,我努力地听,却仍听不清说的是什么。我怕背上的弟弟突然醒过来哭闹,因而不敢待得太久,就蹑手蹑脚地溜走了。每次来学校,我的心情都是忐忑又略有激动,每次回家的路上,我又多了几分郁闷和惆怅。
我是家里的老大,还有两个弟弟,一个7岁,正在上二年级;另一个在我的背上,还不到一岁。我原来并不喜欢上学,因为即使老师讲得很简单,我也觉得很吃力,那么多要背的课文,我怎么都背不会。而且周围的人都在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也没有用,认识几个字就好了,反正将来也是要嫁人的。于是,当父母说,家里太穷,只能支持我们姐弟中的一个读书时,我说自己不想读了,想回家帮助照顾小弟弟。我的选择正中父母之意,他们想我回来照顾小弟弟,这样的话他们两个人就能一起出去打工多挣点钱了。
可是当真辍学在家还没几天,我就开始后悔了。家里的生活简单而又无趣,每天起来就是干活和照顾弟弟,家务活仿佛一个无穷无尽的循环。没有同龄的小伙伴陪我说说笑笑,整天对着上了年纪的奶奶和尚在咿呀学语的弟弟。
隔壁和我要好的小花跑来问我:“雪梅,你怎么不去上学了?我还想着明年我们一起考到县里上高中呢。”面对小花的询问,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原来她心里想的是去县里上高中,还是和我一起去,我从没敢想过。村支书也来家里询问过,为什么我不去上学,他说希望我能回到学校去,至少念完初中。奶奶很凶地把他骂走了:“你别来多管闲事,我们家的事不要你管,你站着说话不腰疼,学费你交吗?”
“你怎么不去上学了?我还想和你一起去县里上高中呢。”“回学校去吧,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不然你一辈子受穷”……小花和村支书的话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我也要上学!我也要上学”,内心发出了渴望的呐喊。
我跑去找村支书,告诉他我想回学校去,虽然不需要交学费,但我依然买不起课本,拿不出生活费,问他能不能帮我。村支书对我表示想回学校非常高兴,说课本和生活费他来想办法帮我解决,现在国家政策好了,有希望工程专门资助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
你还记得“我想读书”的那一双大眼睛吗?
21年前,一幅手握铅笔头、两只直视前方对求知充满渴望的大眼睛小女孩的照片将希望工程推向了公众的视野,这幅题为“我要读书”的照片发表后,很快被国内各大报纸杂志争相转载,成为中国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
希望工程是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于1989年发起的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为目的一项公益事业。宗旨是建设希望小学,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这项援建工程,改变了一大批失学儿童的命运。
为什么辍学的是姐姐雪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女童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农村,尤其是偏远贫困的山区,学龄女童的教育仍存在很大的困难和问题。2014年,我国学前教育在园幼儿中女童比例为46.32%,全国女童的净入学率达到99.83%,比男童高0.03个百分点,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在校生中女生比例分别为46.69%、47.7%。
由此可以推知,在毕业率和升中学的比率上,女童仍低于男童。农村学龄女童的失学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交织产生的,受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影响,当家庭经济能力不足、教育资源紧缺时,女童就很容易在家庭内部以学业成绩高低为标准的教育资源的分配和竞争中失利,牺牲受教育的机会,成为了教育的“隐身人”。
女童的受教育权受法律保护
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我国在1986年4月12日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了根据宪法和教育法而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在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义务教育法》得到再一次修正。其中,第一章第四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因贫失学怎么办?
1、希望工程1+1 (资助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
目标:为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学习生活费用的资助,缓解他们家庭的经济困难,改善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促进社会关注农村贫困家庭学生遇到的困难。
资助对象: 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含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
捐赠、资助标准:捐款500元,为一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一学期的学习生活补助;捐款1000元,为一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一学年(两个学期)的学习生活补助。 (其中10%为中国青基会项目服务、管理和行政成本)
网址:
1.希望工程学生资助:
http://xszz.cydf.org.cn/
2.希望工程1+1:
http://www.cydf.org.cn/xinwanggongchengone/
2、国家助学金(资助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国家助学金主要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费用开支。国家助学金的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000元,具体标准在每生每年1500-4000元范围内确定,可以分为2-3档。中央高校国家助学金分档及具体标准由财政部商有关部门确定,地方高校国家助学金分档及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
3、各地也有各种企业助学、社会助学的项目可供申请。
网址: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15nztzl/2015_zt06/15zt06_gxzzzc/gxzz_bzks/201508/t20150810_199204.html
作者仇雪郦,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硕士,关注社会性别、亲密关系,致力于推动性别平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