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短剧井喷,中小团队如何立足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短剧井喷,中小团队如何立足

短视频用户的注意力有限、内容供给数量大幅增加,这些都使得短剧观众的口味越来越「刁钻」,要求短剧制作者不断提供更开脑洞、带来新鲜体验的内容角度。

文|新声Pro  王珊珊

「泡面番小短剧,上头。」

古风短剧《东栏雪》成为2023年的快手古风短剧爆款,上线仅2集便成为今年最快播放量破亿的短剧,截至20集播放量超4亿,是微博剧集影响力榜Top10中的唯一一部短剧。

从《长公主在上》到《东栏雪》,知竹已经成为短剧领域的「野生导演」典范。她从做古风圈摄影师起家,2016年开始拍剧情类短视频,2021年底被快手邀约尝试短剧,一人兼任编剧、导演、摄影、后期等多个职位。

以知竹为例,快手娱乐剧情业务中心负责人于轲在首届「微短剧行业发展论坛」中谈道,相对于传统影视剧,快手短剧是一个更加普惠、包容的赛道,英雄不再论出处,「微短剧的兴起带来内容创作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整个内容行业参与者的变革。」

作为入局最早,也是现阶段微短剧行业日活用户最多(2.6亿)的平台,快手站内的现象级短剧有很大比例出自「野生」创作者、中小型团队。根据快手披露的数据,站内目前拥有13万短剧创作者,粉丝量超百万的创作者数量近三千人,其中52%来自MCN机构、影视机构和导演工作室。

于轲告诉《新声Pro》,面向这些短剧的合作伙伴,他更倾向于提倡「品质化」而非「精品化」,因为精品意味着入局门槛变高,行业从业者规模会变小,「我希望短剧内容赛道不再是二八定律甚至一九定律,应该是四六或五五开。」

十二升肖传媒内容总负责人、快手短剧《胡同儿》导演陆添则强调,快手的合作政策对于中小型影视团队更加友好,「中小型公司越多,金字塔的底越厚,对整个行业的水涨更有利,几艘航空母舰放在这儿,就把别的小渔船给挤走了。」

当下,伴随着整个短剧市场水位的上涨,「渔船」们正在面临着愈发激烈的竞争。正如于轲所言,要概括过去一年多市场环境的变化,「我最大的体感也是卷」。

从2021年底到2022整年,各大长短视频平台都纷纷加码投入短剧,其结果就是,微短剧供给侧井喷式增长。根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3))》,微短剧发展呈规模化、多元化、规范化,2021-2022年上线数量显著提升。另据于轲分享的数据,仅2022年上半年,取得备案号的微短剧达到2859部,总集数达69234集,同比增长618%。

针对如此之「卷」的市场现状,头部MCN机构古麦嘉禾合伙人、微短剧业务负责人李庆玲认为,参考去年《再婚》在快手站内获得近10亿天花板级别的播放量,今年想要再达到同等级别就会格外难。

更严峻的是,还将有更多备受瞩目的一线选手下场。与快手在内容策略上形成对比,抖音短剧更倾向于与头部影视公司合作,与柠萌影业推出爆款案例《二十九》,与长信传媒推出《女神酒店》《大唐来的苏无名》。2023年的抖音短剧片单中还出现华策、正午阳光、完美世界、北京精彩、壹同制作、登峰等多家一线影视公司。

当「航空母舰」纷纷来分一杯羹,中小型「渔船」要如何守住优势?《新声Pro》整理了快手平台、创作者、机构方的观点输出,从内容风向、制作成本、变现路径三个维度提供一些思路。

“垂类特种兵”,迅速响应用户的口味变化

在于轲看来,微短剧制作首先应该是「垂类特种兵」,在单点垂直的赛道里去打破用户的心智。

在故事类型上,快手从2021年起提出了鼓励青春励志、国韵古风、都市职场、家庭共情、时代旋律五大内容赛道。青春励志赛道是目前有增长空间的赛道,2022年暑期档的校园青春类内容相对同期涨了将近6倍。

2023年,快手进一步加码青春题材的供应。由短视频达人吴夏帆自导自演的《喜欢但禁止心动》,目前排在快手星芒必看TOP10的首位。

值得警惕的是,与长剧市场相似,一部爆款短剧往往会带动起大量跟风之作,比如去年《再婚》火了后,就出现很多同质化的婚姻题材作品,而这就会引起观众的阶段性厌倦,从而使得其它类型更加受到追捧。

陆添观察到,快手短剧的热门题材几乎3-6个月就会经历一次更迭,每年的爆款风向标也有所不同,比如2020年到2021年观众更喜欢的是霸总、甜宠;2021年到2022年会更喜欢古风作品,家庭共情类也开始起色;现在流行的青春校园类型,其实又是回到了2021年甜宠的范畴。

为了跟上观众的喜好,陆添和团队每个月都在关注快手的热门内容,以及新上线的短剧作品,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分析、调整创作方向。

短视频用户的注意力有限、内容供给数量大幅增加,这些都使得短剧观众的口味越来越「刁钻」,要求短剧制作者不断提供更开脑洞、带来新鲜体验的内容角度。

由十二升肖制作、张之微编剧并执导的《叶穆1&2》凭借悬疑氛围感的豪门家族故事播放量破3亿。张之微有丰富的剧情类短视频制作经验,在她看来,短视频用户能够迅速给到正面、负面的评论反馈,创作者能清晰地了解到自己的优劣势。但随之而来的挑战是,观众们的剧情嗨点正在变得越来越高。

张之微举例说,在剧情类视频内容不够丰富的早年间,制作者主要拍一个女人掌掴男人,观众或许就会被勾起兴趣。但是现在,创作者必须得有更加猎奇的构思,例如让这个女人一巴掌打翻男人手里的奶茶,引出这个丈夫不愿意给妻子买某个品牌的奶茶,观众才会想继续讨论这对夫妻的婚姻状况到底怎么回事。

要想追上观众迅速迭代的内容口味,微短剧团队的步伐必须要够快。实际上,《新声Pro》在微短剧论坛中注意到,几乎每家短视频起家的内容团队都尤其强调,轻快灵活的执行能力是拍短剧的必备素养。

陆添本身有电影、长剧的制作经验,2020年因为看好短视频领域,从上家影视公司离职,决定转型拍短剧。在他看来,中小型公司的优势就是灵活机动,决策周期短,更能够适应短视频的玩法。「微短剧要求短、平、快,如果一家公司的决策层到创作层超过2个月,我觉得那基本不用想做微短剧这件事。」

李庆玲分享说,古麦嘉禾能够在短剧领域深耕发展,最基础的一个能力,就是能迅速地响应市场用户的需求变化。聚焦女性安全的剧情账号@名侦探小宇,最早就是基于对于热点事件的迅速回应而建立的。当时正值2018年春节档,古麦嘉禾团队用五天时间出了三期视频,上线之后,每期视频都达到两三千万的播放量。

卷内容不卷制作,短剧不用靠烧钱来拍

入局以来,快手短剧向制作方释放的信号是:卷内容,不要卷制作。于轲解释说,微短剧不应该也无法靠烧钱来拍好,因为制作对于短剧来讲不是核心要素,品质成本的增加应该倾向于给故事创作,而不是给器材设备。「短视频用户最在意的是人设和故事,至于到底拿什么设备去拍,用户并不关心。」

知竹的成功就是基于对于女频观众口味的精准把握,她本身作为言情小说爱好者,擅长塑造鲜明有趣的男女主人设、以及有情绪氛围感的画面剪辑。正如网友评论所说:「一集几分钟,逻辑也不能细想。但是能看到一个短剧运作的良好生态,即低成本如何拍出高品质:剧情留白,演员合适,场景精巧,拍摄用心,剪辑成熟。」

陆添分享十二升肖的内容方法论:在拍摄手法上,短剧导演拼的是风格化的内容审美,例如知竹、张之微都是靠领先行业的审美风格取胜;在剧作技巧上,主角人设要足够极致,每集前10秒一定要炸,建议把每集高浓的桥段放在开头,从而快速建立主角之间的关联,每集都要有重要的冲突情节;情感共鸣方面,话题要足够接地气,要能够体现当下年轻人在职场、婚礼中的痛点。

至于制作层面,陆添强调,投资不等于审美,高成本不见得审美就好,无法保证成功。

古麦嘉禾合伙人、微短剧业务负责人李庆玲同样认为,用最小的制作成本呈现最好的内容品质,是短剧领域「内容为王」的正确路径。

不过,李庆玲也提到,伴随着市面上的短剧项目越来越多,各个制作环节的费用呈上涨姿态。古麦嘉禾的公司位于青岛,当地拍摄的场地、服化道、群演费用都在上涨,尤其是群演费用涨幅很快。团队最早在青岛拍短剧的时候,正好赶在特殊的疫情阶段,影视大环境比较低迷,专业群演的价格都相对不高。而现在群演行当的费用涨幅过快,青岛已达每人每场(1至2小时)千元以上。

在这样的局面下,短剧团队势必要更加严格地控制预算,能省则省,算好收支的账。

陆添分享了一些制作成本的细节数字:一部现代短剧的成本大概在每分钟1万元,古装剧的成本大概为每分钟1.5-2万元。从此推算,一部30集现代短剧约在60万以内,古装剧约在100万内。

至于节省不必要开支的具体方法,陆添介绍说,剧作阶段,三四个角色可以撑起一部剧,可以少写角色;场景也可以少些,夜外场的戏也少写;拍摄阶段,要严格压缩周期,现代剧一般是5天,古风剧7天,对应25-30集、每集2-3分钟的内容体量,每天至少要拍5-7页剧本。这意味着团队需要建立一套高效的制片管理流程,才能降低沟通磨合的成本。

短剧是TO C市场:分账、广告、电商

相对于传统长剧集的版权采买与定制的TO B模式,快手短剧的主要模式是流量分账的TO C模式。于轲的说法是,「短剧应该是一个TO C 的行业,换句话说,制作方搞定平台没有用,我更希望制作方直接搞定客户,从用户的反馈上拿收益。」

包括十二升肖在内,快手目前很多短剧制作公司能够靠分账赚到钱。在项目结算方面,短剧具有周期短、变现快的优势,制作周期通常在两个月内,播出周期一个半月左右,分账期是三个月。

而依托于短视频平台的生态链路,短剧变现也展现出多元化的可能性,包括品牌广告、商单广告,以及电商直播。整个快手短剧品类的商业化目标,是由于轲的娱乐剧情业务中心,以及快手商业化团队共同承担。

于轲透露,2022年较前一年,快手短剧品牌营销合作从客户数量、剧目数量上都呈现翻倍的增长趋势,且覆盖电商、食品、生活服务、美妆、日化等多个行业。

京东新百货与《东栏雪》达成了深度合作,品牌并没有在主线剧情中植入,而是为其定制了专属番外和为主创定制了直播。

需要指出的是,在一些品牌主的固有认知中,微短剧被贴上了品质低俗的标签。正如李庆玲所说,微短剧招商现在还面临着「客户教育」的工作。

在微短剧行业论坛中,奥美北京总裁陈蓉代表品牌方发表演讲,她分析说,大品牌需要规避内容风险,对于与微短剧合作依然存在顾虑,这需要整个行业共同优化内容品质。而现阶段,与短视频营销的打法一致,微短剧的核心优势在于「短平快」的碎片化观看场景,以及与达人电商相结合的完整链路。

在电商变现方面,根据财报数据,当前快手短剧创作者中有电商收入人数增长35%,百万粉作者短视频带货GMV同比增加143%。

对于一些没有MCN经验的影视团队,可以考虑先与达人合作共创短剧,一方面能找到适合短视频生态的演员;另一方面,通过达人账号播出,也有利于获得更多的播放量和分账收益。陆添执导的《胡同儿》就是与快手达人@北京小伙羽铮合作拍摄,这部剧播出期间,王羽铮的账号涨粉百万。通过合作积攒的经验,陆添与十二升肖也开始布局自己的MCN业务,着手签约达人。

从平台的宏观视角出发,于轲还提到, 快手内部与制作方会有一定的认知Gap值。两三年前,平台需要说服大家愿意来拍短剧,一起摸索短剧的内容特质。接下来的2023年,快手要在已有商业模式的基础实质上,尝试新的变现路径,即付费内容。因为小程序短剧的市场乱象,至少验证了付费短剧是能够跑通的一条路。「此时此刻能够看到付费短剧是比较重要的一环,我们现在不断地探索、尝试。」

付费短剧的内容标准应该是怎样,是参考小程序短剧的男性向口味,还是继续深耕女频用户?品质要向谁靠齐?下一个流行风向标又在哪里?这些都是留待快手平台、各家制作方共同去解决的问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短剧井喷,中小团队如何立足

短视频用户的注意力有限、内容供给数量大幅增加,这些都使得短剧观众的口味越来越「刁钻」,要求短剧制作者不断提供更开脑洞、带来新鲜体验的内容角度。

文|新声Pro  王珊珊

「泡面番小短剧,上头。」

古风短剧《东栏雪》成为2023年的快手古风短剧爆款,上线仅2集便成为今年最快播放量破亿的短剧,截至20集播放量超4亿,是微博剧集影响力榜Top10中的唯一一部短剧。

从《长公主在上》到《东栏雪》,知竹已经成为短剧领域的「野生导演」典范。她从做古风圈摄影师起家,2016年开始拍剧情类短视频,2021年底被快手邀约尝试短剧,一人兼任编剧、导演、摄影、后期等多个职位。

以知竹为例,快手娱乐剧情业务中心负责人于轲在首届「微短剧行业发展论坛」中谈道,相对于传统影视剧,快手短剧是一个更加普惠、包容的赛道,英雄不再论出处,「微短剧的兴起带来内容创作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整个内容行业参与者的变革。」

作为入局最早,也是现阶段微短剧行业日活用户最多(2.6亿)的平台,快手站内的现象级短剧有很大比例出自「野生」创作者、中小型团队。根据快手披露的数据,站内目前拥有13万短剧创作者,粉丝量超百万的创作者数量近三千人,其中52%来自MCN机构、影视机构和导演工作室。

于轲告诉《新声Pro》,面向这些短剧的合作伙伴,他更倾向于提倡「品质化」而非「精品化」,因为精品意味着入局门槛变高,行业从业者规模会变小,「我希望短剧内容赛道不再是二八定律甚至一九定律,应该是四六或五五开。」

十二升肖传媒内容总负责人、快手短剧《胡同儿》导演陆添则强调,快手的合作政策对于中小型影视团队更加友好,「中小型公司越多,金字塔的底越厚,对整个行业的水涨更有利,几艘航空母舰放在这儿,就把别的小渔船给挤走了。」

当下,伴随着整个短剧市场水位的上涨,「渔船」们正在面临着愈发激烈的竞争。正如于轲所言,要概括过去一年多市场环境的变化,「我最大的体感也是卷」。

从2021年底到2022整年,各大长短视频平台都纷纷加码投入短剧,其结果就是,微短剧供给侧井喷式增长。根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3))》,微短剧发展呈规模化、多元化、规范化,2021-2022年上线数量显著提升。另据于轲分享的数据,仅2022年上半年,取得备案号的微短剧达到2859部,总集数达69234集,同比增长618%。

针对如此之「卷」的市场现状,头部MCN机构古麦嘉禾合伙人、微短剧业务负责人李庆玲认为,参考去年《再婚》在快手站内获得近10亿天花板级别的播放量,今年想要再达到同等级别就会格外难。

更严峻的是,还将有更多备受瞩目的一线选手下场。与快手在内容策略上形成对比,抖音短剧更倾向于与头部影视公司合作,与柠萌影业推出爆款案例《二十九》,与长信传媒推出《女神酒店》《大唐来的苏无名》。2023年的抖音短剧片单中还出现华策、正午阳光、完美世界、北京精彩、壹同制作、登峰等多家一线影视公司。

当「航空母舰」纷纷来分一杯羹,中小型「渔船」要如何守住优势?《新声Pro》整理了快手平台、创作者、机构方的观点输出,从内容风向、制作成本、变现路径三个维度提供一些思路。

“垂类特种兵”,迅速响应用户的口味变化

在于轲看来,微短剧制作首先应该是「垂类特种兵」,在单点垂直的赛道里去打破用户的心智。

在故事类型上,快手从2021年起提出了鼓励青春励志、国韵古风、都市职场、家庭共情、时代旋律五大内容赛道。青春励志赛道是目前有增长空间的赛道,2022年暑期档的校园青春类内容相对同期涨了将近6倍。

2023年,快手进一步加码青春题材的供应。由短视频达人吴夏帆自导自演的《喜欢但禁止心动》,目前排在快手星芒必看TOP10的首位。

值得警惕的是,与长剧市场相似,一部爆款短剧往往会带动起大量跟风之作,比如去年《再婚》火了后,就出现很多同质化的婚姻题材作品,而这就会引起观众的阶段性厌倦,从而使得其它类型更加受到追捧。

陆添观察到,快手短剧的热门题材几乎3-6个月就会经历一次更迭,每年的爆款风向标也有所不同,比如2020年到2021年观众更喜欢的是霸总、甜宠;2021年到2022年会更喜欢古风作品,家庭共情类也开始起色;现在流行的青春校园类型,其实又是回到了2021年甜宠的范畴。

为了跟上观众的喜好,陆添和团队每个月都在关注快手的热门内容,以及新上线的短剧作品,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分析、调整创作方向。

短视频用户的注意力有限、内容供给数量大幅增加,这些都使得短剧观众的口味越来越「刁钻」,要求短剧制作者不断提供更开脑洞、带来新鲜体验的内容角度。

由十二升肖制作、张之微编剧并执导的《叶穆1&2》凭借悬疑氛围感的豪门家族故事播放量破3亿。张之微有丰富的剧情类短视频制作经验,在她看来,短视频用户能够迅速给到正面、负面的评论反馈,创作者能清晰地了解到自己的优劣势。但随之而来的挑战是,观众们的剧情嗨点正在变得越来越高。

张之微举例说,在剧情类视频内容不够丰富的早年间,制作者主要拍一个女人掌掴男人,观众或许就会被勾起兴趣。但是现在,创作者必须得有更加猎奇的构思,例如让这个女人一巴掌打翻男人手里的奶茶,引出这个丈夫不愿意给妻子买某个品牌的奶茶,观众才会想继续讨论这对夫妻的婚姻状况到底怎么回事。

要想追上观众迅速迭代的内容口味,微短剧团队的步伐必须要够快。实际上,《新声Pro》在微短剧论坛中注意到,几乎每家短视频起家的内容团队都尤其强调,轻快灵活的执行能力是拍短剧的必备素养。

陆添本身有电影、长剧的制作经验,2020年因为看好短视频领域,从上家影视公司离职,决定转型拍短剧。在他看来,中小型公司的优势就是灵活机动,决策周期短,更能够适应短视频的玩法。「微短剧要求短、平、快,如果一家公司的决策层到创作层超过2个月,我觉得那基本不用想做微短剧这件事。」

李庆玲分享说,古麦嘉禾能够在短剧领域深耕发展,最基础的一个能力,就是能迅速地响应市场用户的需求变化。聚焦女性安全的剧情账号@名侦探小宇,最早就是基于对于热点事件的迅速回应而建立的。当时正值2018年春节档,古麦嘉禾团队用五天时间出了三期视频,上线之后,每期视频都达到两三千万的播放量。

卷内容不卷制作,短剧不用靠烧钱来拍

入局以来,快手短剧向制作方释放的信号是:卷内容,不要卷制作。于轲解释说,微短剧不应该也无法靠烧钱来拍好,因为制作对于短剧来讲不是核心要素,品质成本的增加应该倾向于给故事创作,而不是给器材设备。「短视频用户最在意的是人设和故事,至于到底拿什么设备去拍,用户并不关心。」

知竹的成功就是基于对于女频观众口味的精准把握,她本身作为言情小说爱好者,擅长塑造鲜明有趣的男女主人设、以及有情绪氛围感的画面剪辑。正如网友评论所说:「一集几分钟,逻辑也不能细想。但是能看到一个短剧运作的良好生态,即低成本如何拍出高品质:剧情留白,演员合适,场景精巧,拍摄用心,剪辑成熟。」

陆添分享十二升肖的内容方法论:在拍摄手法上,短剧导演拼的是风格化的内容审美,例如知竹、张之微都是靠领先行业的审美风格取胜;在剧作技巧上,主角人设要足够极致,每集前10秒一定要炸,建议把每集高浓的桥段放在开头,从而快速建立主角之间的关联,每集都要有重要的冲突情节;情感共鸣方面,话题要足够接地气,要能够体现当下年轻人在职场、婚礼中的痛点。

至于制作层面,陆添强调,投资不等于审美,高成本不见得审美就好,无法保证成功。

古麦嘉禾合伙人、微短剧业务负责人李庆玲同样认为,用最小的制作成本呈现最好的内容品质,是短剧领域「内容为王」的正确路径。

不过,李庆玲也提到,伴随着市面上的短剧项目越来越多,各个制作环节的费用呈上涨姿态。古麦嘉禾的公司位于青岛,当地拍摄的场地、服化道、群演费用都在上涨,尤其是群演费用涨幅很快。团队最早在青岛拍短剧的时候,正好赶在特殊的疫情阶段,影视大环境比较低迷,专业群演的价格都相对不高。而现在群演行当的费用涨幅过快,青岛已达每人每场(1至2小时)千元以上。

在这样的局面下,短剧团队势必要更加严格地控制预算,能省则省,算好收支的账。

陆添分享了一些制作成本的细节数字:一部现代短剧的成本大概在每分钟1万元,古装剧的成本大概为每分钟1.5-2万元。从此推算,一部30集现代短剧约在60万以内,古装剧约在100万内。

至于节省不必要开支的具体方法,陆添介绍说,剧作阶段,三四个角色可以撑起一部剧,可以少写角色;场景也可以少些,夜外场的戏也少写;拍摄阶段,要严格压缩周期,现代剧一般是5天,古风剧7天,对应25-30集、每集2-3分钟的内容体量,每天至少要拍5-7页剧本。这意味着团队需要建立一套高效的制片管理流程,才能降低沟通磨合的成本。

短剧是TO C市场:分账、广告、电商

相对于传统长剧集的版权采买与定制的TO B模式,快手短剧的主要模式是流量分账的TO C模式。于轲的说法是,「短剧应该是一个TO C 的行业,换句话说,制作方搞定平台没有用,我更希望制作方直接搞定客户,从用户的反馈上拿收益。」

包括十二升肖在内,快手目前很多短剧制作公司能够靠分账赚到钱。在项目结算方面,短剧具有周期短、变现快的优势,制作周期通常在两个月内,播出周期一个半月左右,分账期是三个月。

而依托于短视频平台的生态链路,短剧变现也展现出多元化的可能性,包括品牌广告、商单广告,以及电商直播。整个快手短剧品类的商业化目标,是由于轲的娱乐剧情业务中心,以及快手商业化团队共同承担。

于轲透露,2022年较前一年,快手短剧品牌营销合作从客户数量、剧目数量上都呈现翻倍的增长趋势,且覆盖电商、食品、生活服务、美妆、日化等多个行业。

京东新百货与《东栏雪》达成了深度合作,品牌并没有在主线剧情中植入,而是为其定制了专属番外和为主创定制了直播。

需要指出的是,在一些品牌主的固有认知中,微短剧被贴上了品质低俗的标签。正如李庆玲所说,微短剧招商现在还面临着「客户教育」的工作。

在微短剧行业论坛中,奥美北京总裁陈蓉代表品牌方发表演讲,她分析说,大品牌需要规避内容风险,对于与微短剧合作依然存在顾虑,这需要整个行业共同优化内容品质。而现阶段,与短视频营销的打法一致,微短剧的核心优势在于「短平快」的碎片化观看场景,以及与达人电商相结合的完整链路。

在电商变现方面,根据财报数据,当前快手短剧创作者中有电商收入人数增长35%,百万粉作者短视频带货GMV同比增加143%。

对于一些没有MCN经验的影视团队,可以考虑先与达人合作共创短剧,一方面能找到适合短视频生态的演员;另一方面,通过达人账号播出,也有利于获得更多的播放量和分账收益。陆添执导的《胡同儿》就是与快手达人@北京小伙羽铮合作拍摄,这部剧播出期间,王羽铮的账号涨粉百万。通过合作积攒的经验,陆添与十二升肖也开始布局自己的MCN业务,着手签约达人。

从平台的宏观视角出发,于轲还提到, 快手内部与制作方会有一定的认知Gap值。两三年前,平台需要说服大家愿意来拍短剧,一起摸索短剧的内容特质。接下来的2023年,快手要在已有商业模式的基础实质上,尝试新的变现路径,即付费内容。因为小程序短剧的市场乱象,至少验证了付费短剧是能够跑通的一条路。「此时此刻能够看到付费短剧是比较重要的一环,我们现在不断地探索、尝试。」

付费短剧的内容标准应该是怎样,是参考小程序短剧的男性向口味,还是继续深耕女频用户?品质要向谁靠齐?下一个流行风向标又在哪里?这些都是留待快手平台、各家制作方共同去解决的问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