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面当天,吴伟林上身深色夹克衫,下身破洞牛仔裤,一口不太流利的“港式普通话”,让你很难和腾讯QQ音乐总经理这个Title联系起来,反而更像是一位歌手或者音乐人。
他所带领的QQ音乐团队耗时五年时间,在中国网络音乐的血海中杀出一条血路。在腾讯集团完成对中国音乐集团(CMC)的合并后,QQ音乐已坐稳国内数字音乐平台的头把交椅。如今战局已定,吴伟林却并未停止脚步。
虽然做事雷厉风行,但这位QQ音乐的掌门人素来低调,以至于无法在公开报道上捕捉到太多关于他的文字。9月底,在北京大望路附近的咖啡厅吴伟林接受太客专访。采访中,记者发现,在他进入腾讯的这五年,他带领QQ音乐打的每一仗都轰轰烈烈。
吴伟林回忆起他进入QQ音乐的(2011年11月)第一次开员工大会,一走进会议室,法务部同事就递过来一张表格,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唱片公司的名字,不下20家。
“这些都是因为音乐版权问题准备起诉我们,或者已经起诉的。”虽然在到任前,吴伟林对于版权问题已有所耳闻,但是这一幕带来的震撼,让他至今难忘。
吴伟林来不及多想,当着公司法务的面,他抓起手机,拨通了一个个唱片公司版权负责人的电话,“给我两周的时间,我一定给你们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审合约、看合同、聊细节,两周后,吴伟林如约理清了所有的版权问题。
在此之前,国内音乐市场一度被“免费”“盗版”等行业乱象搅得乌烟瘴气,没人愿意付费听音乐,音乐和音乐人的价值得不到足够体现,整个产业陷入恶性循环。
而在当时,没有一家数字音乐平台站出来公开打击盗版,这是一块历难啃的“硬”骨头。在所有人都想要放弃这个市场的时候,刚刚进入腾讯的吴伟林却发现了机会,“我要把这个饼做大。”
2012年,在QQ音乐第一次月度战略会上,吴伟林提出,“我要打击盗版,等到很多平台都不敢把没有授权的内容上线的时候,内容就会变得有价值,就可以推动音乐行业付费模式的发展。”这一提议当场得到了公司核心层的支持,QQ音乐的涅磐行动就此展开。
涅磐行动
回忆起在腾讯的第一个年头,吴伟林是在“一家家给唱片公司打电话,一家家登门拜访”中度过的。他回忆,从内地到韩国、再到台湾,腾讯的版权团队走访了几乎每一家唱片公司。加入QQ音乐前,他的老东家是诺基亚,“当时一直跟很多唱片公司打交道,沟通版权之类的。”
生于香港的吴伟林,12岁就被送到英国读小学,大学到工作一直在美国,在国外的时间加起来足有20年之久,这也不难理解,从穿着上也能看出吴伟林的随性。加入腾讯之前,吴伟林从未在内地企业供职过。因此加盟QQ音乐,对于他和当时的QQ音乐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开始和挑战。
当被问及选择腾讯的原因时,吴伟林说,“老板的想法跟我提出的方向一致,我希望可以梳理QQ音乐的版权问题,来之前就知道状况很复杂。”他曾和腾讯高管有过多次会面,每次谈话的主题都是版权,“我直接说,梳理版权就会增加成本,但是不梳理版权,就没办法和唱片公司合作,我的加入也就没有意义。”
在吴伟林的心中,只有一个想法,“想要改变内地音乐市场,首先要改变QQ音乐。”
“在唱片公司面前,有没有刷脸失败的经历?”吴伟林笑着答,“还好,我觉得我的脸还不错,老关系都还在。”
当然,走访中难免会碰到难题,一些知名度较高的唱片公司对内地音乐市场环境持悲观态度,“说实话,这不仅是腾讯或者QQ音乐的问题,而是整个市场的问题。有些公司觉得内地音乐市场没戏了,处于半放弃状态,也有些公司在犹豫和怀疑,QQ音乐真的想做正版音乐?还是会在聊完之后继续侵权?”
对待音乐版权,行业内每一位玩家的想法不尽相同。吴伟林发现,有些公司希望做大用户规模,然后上市套现走人,有些公司想要把公司做大之后卖掉,这种公司基本没有想过用长远的态度对待音乐行业或者音乐服务。
但这一切都并未动摇吴伟林的决心,即使音乐版权费的增加,给公司平添了一笔不小的支出。他鼓励团队,“成本增加了,自然是会赚回来的。”据吴伟林透露,QQ音乐的版权数量也已超过1500万首,占市场版权总数近九成。
吴伟林相信方向是对的,“特别是唱片公司和艺人,对打击盗版都很积极。所以,你认识的中国歌手都会来我们的音乐颁奖典礼。”
同时,国家在音乐版权上也开始了行动。2015年7月,期盼已久的“盗版禁令”下达,在数字音乐市场砸下一颗重磅炸弹,也给了吴伟林更大的信心。国家版权局下发的《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中,责令各网络音乐服务商于2015年7月31日前将未经授权传播的音乐作品全部下线。
用“责令”的方式下发通知,是国家版权局历史上的第一次。盗版禁令的下达,也成了音乐版权市场的转折点。与此相对应,各大数字音乐平台开始重新审视版权建设,中国数字音乐开始走向正轨。
勃勃雄心
版权问题解决了,也就意味着成本的增加。
而盈利和商业回报,这又是一个音乐市场的老问题。虽然相较于其他平台,QQ音乐已经跑在前面,但也只是“已实现盈利”。眼看音乐内容的价值逐渐凸显出来,吴伟林断定,“数字音乐平台未来最大的收入来源就是用户付费。”
可是,新的难题出现了。
如何让已经习惯“免费”听音乐的用户在QQ音乐平台主动付费?在QQ音乐公司内部,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声音。原因很简单,推动用户付费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用户流失。有人提出,“改革可以,但是用户数量不能掉。”
这也曾是吴伟林最担心的问题,他总是给同事讲游戏和视频行业的先例,“因为都属于内容范畴,游戏和视频行业之前也做过很多次维权和收费,而且最后都成功了,现在轮到音乐行业了。事实上,文化产业链都是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的。”
自2014年12月开始,QQ音乐差异化竞争之路的第一站就是数字专辑。早期,QQ音乐在内部做压力测试,被内部称作“保底”。2014年年底,QQ音乐测试的第一张专辑就是周杰伦的,每张专辑10首歌售价20块,总共卖掉了17万张。第二次测试是BIGBANG的迷你专辑,两首歌只卖5块钱,销量直冲500万张。两次试水后,音乐包月服务也自然是水到渠成。
据吴伟林介绍,每张数字专辑唱片不只是听音乐,而是为用户增加更多的附加内容。以李宇春的专辑《野蛮生长》为例,QQ音乐在专辑预约时透过歌词海报揭秘新专辑曲目,又和李宇春一起开启专辑弹幕预约,粉丝不仅可以在弹幕区发布纯文字弹幕,还可以选择玉米、荧光棒等礼物表达对歌曲和李宇春的支持,送出礼物后,粉丝的名字将会被点亮置顶在弹幕区,还会登上礼物贡献榜。
可以看出,相较于实体唱片,数字专辑的发行形式除了让用户以更加亲民的价格获得正版音乐的价值外,还赋予了数字音乐产品更多的故事性、参与感和仪式感,这种玩法也更符合移动互联网下用户的习惯——轻社交、重互动。
据媒体统计,过去一年QQ音乐上的付费数字专辑(按单个项目计,含单曲、专辑)数量超过50张。截至目前,QQ音乐已累计销售2000万张专辑,总销售额突破1亿元。
另据弘则研究今年出的报告显示,在CD时代,内容提供方只能获得实体销售收入的10%左右,这一比例在数字音乐产品已经被提升到54%(唱片公司46%,词曲作者8%)。比例的提升,将伴随着数字音乐市场盘子的持续扩大而给唱片公司提供更多的弹药。
经过多年来不断地的探索,QQ音乐付费用户已经积累到1000多万,这个数字让吴伟林感到兴奋,“我的计划是到明年年底,付费用户达到2000万到2500万。”吴伟林从不掩饰自己的野心,“我们一直在跟唱片公司讨论,做一些O2O的生态模式出来,有线上线下的互动,跟艺人做演唱会的时候会有更多O2O的方式。”
纵观过去一年,国内数字音乐市场大事件频频爆出。7月15日,腾讯旗下的QQ音乐与酷狗、酷我所在的中国音乐集团CMC正式合并;8月,网易云音乐在总监王磊正式宣布跳槽加盟太合音乐后不久,宣布融资10亿元的计划;去年吞并了百度音乐的太合音乐,在迎来王磊后于9月开启融资;9月19日,高晓松升任阿里娱乐战略委员会主席,宋柯任阿里音乐董事长,杨伟东兼任阿里音乐CEO。
自此,新市场环境下形成了手握QQ音乐、酷狗、酷我的腾讯,百度音乐和网易云音乐,还有拥有天天动听、虾米音乐的阿里星球,这样的全新格局。
根据第三方数据挖掘和数据研究机构比达咨询出具的《2016上半年度手机音乐市场研究报告》中,QQ音乐APP以超过45%的用户覆盖率稳坐第一。
目前国内各大平台格局趋稳,QQ音乐的视野已经望向全球。
就在记者采访的几天前,吴伟林刚从新加坡飞回北京。“Music Matters”国际音乐产业大会上,QQ音乐是作为唯一受邀的中国内地数字音乐平台出席大会。在吴伟林的设想中,三到五年后,中国数字音乐可以进入世界排名前三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