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第一桶:花费100多亿,历时7年,中石油终于见到回头钱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第一桶:花费100多亿,历时7年,中石油终于见到回头钱了

中伊能源合作“回购合同”模式终于开始回本了。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伊朗北阿扎德甘合作项目的首船200万桶原油于24日发运回国,可以高呼一声,中伊能源合作“回购合同”模式终于开始回本了。

位于伊朗和伊拉克边境地区的北阿扎德甘项目是中石油在伊朗和伊拉克边境地区的海外油田开发重点项目。中石油在2009年签署了开发协议,价值17.6亿美元(折算人民币超过一百亿)。根据知情人消息,目前这个项目已耗资20亿美元。

所谓回购(Buy – Back)模式,指的是伊朗方面规定,国际石油公司(IOC)必须先掏钱投资,建成后伊朗接手,然后依靠卖油气赚的钱,返还IOC的成本并支付约定的收益率,相当于还本付息。这不同于中国吸引外资勘探时所采用的风险勘探开发的产品分成协议(PSA)。1993年后,所有外国公司进入伊朗开发油气资源都要签这种“回购合同”。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回购”模式经常导致IOC赚钱少,甚至回本都困难的问题,再加上伊朗时不时的挨个制裁等等,因此不少外国公司选择了和伊朗油气开发say goodbye。

后果就是缺钱缺技术了,为了吸引外资,2015年11月,波斯大叔引入了IPC(Iran Petroleum Contract)合同模式,这种新模式和之前的回购合同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延长了合同年限,撤销了IOC的生产成本回收上限,增加了灵活的报酬制度等,并为IOC提供了各种激励机制。

你所不了解的伊朗

关于伊朗,尽管这个国家经常上新闻,但很多人对它并不十分了解。其实,尽管伊朗位于西亚,但伊朗并不属于阿拉伯世界。在历史上,伊朗所处的伊朗高原,一直被称为波斯。而波斯这个名,乃是伊朗在欧洲的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的旧称译音,也就是说波斯是伊朗的古名,伊朗的民族主体是波斯人。波斯猫这么带着洋气的名,其实也就伊朗猫。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推翻了巴列维王朝。而之前的巴列维王朝是一个亲美政权,伊斯兰革命后,首都德黑兰群众占领美国使馆,扣留使馆人员,史称伊朗人质危机,自此美国和伊朗断交,电影《逃出德黑兰》说的就是这事儿。

由于“铀浓缩”活动,伊朗被联合国安理会从2006年到2010年连续四次制裁,刀刀见血,从最初的和铀浓缩、弹道导弹相关的技术和原料,逐步扩大到旅行限制、冻结财产等经济方面。习惯“和稀泥”中国在这四次制裁中都果断投了赞成票。此外,美国还联合小弟们搞了一系列单边制裁措施。

经过长时间的相互扯皮,伊朗核问题“六方会谈”的稀泥终于和好,2016年1月16日,伊朗核协议开始执行,对伊朗的所有国际和单边制裁基本解除,伊朗:“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伊朗的油气资源

伊朗为世界重要的油气资源国,据《BP 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6》,截至2015年底,伊朗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217亿吨,居世界第4位;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34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1位。

伊朗为世界重要的石油生产国,2008年石油产量达2.15亿吨,居世界第4位;2012年由于美国和欧洲对伊朗石油的禁运,伊朗石油产量大幅下降,为1.77亿吨,2014年为1.69亿吨居,世界第6位。伊朗的石油主要出口到亚太地区的日本、中国、韩国和中国台湾,占伊朗出口量的89%,其次为欧洲。

伊朗国内所有与石油有关的活动均由石油部掌管。具体事务由石油部下设的四大公司执行,即伊朗国家石油公司(NIOC)、伊朗炼油和油品分销公司(NIR &OPDC)、伊朗国家石化公司(NPC)和伊朗国家天然气公司(NIGC)。

中石油在伊朗的上游投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从2004年起介入伊朗石油勘探开发合作项目,经过多年的努力,先后投资开发了MIS、3区块(KUHDASHT区块)、北阿扎德甘,南阿扎德甘,南帕尔斯等5个项目,投资金额逐年增大。

3区块是中石油在伊朗的第一个回购合同项目,但在评价期内,中石油经过评价认为,在这种回购合同模式下进行开发,是赚不到钱滴,于是2011年在勘探期结束时,中石油果断拜拜。

MIS区块是一个老油田,2004年,中石油花了不到4000万美元从加拿大Sheer Energy公司接手,以为是块蛋糕,没想到买了个三件套,荒漠、高温、地层里的硫化氢。在有类似经验的四川石油管理局和川庆钻探公司的努力下,最终项目建成移交,进入成本回收期。

南帕尔斯区块是中石油2009年从道达尔手中接管,价值47亿美元。由于投资规模挺大,中石油就把这个项目放在了南、北阿扎德甘项目之后。再加上当时伊朗正一刀一刀被制裁,中石油决定磨个洋工,等等看。结果惹怒波斯猫,威胁要取消合同。但在时任中石油总经理周吉平的一通稀泥浇下去后,伊朗表示中石油还不错,就给换个区块。

南阿扎德甘项目是2009年签署的,2011年,伊朗批准了中石油的一期开发方案,2012年,中石油基本建成南阿油田一期地面工程。这个油田是伊朗和伊拉克共有的,2014年4月,伊拉克一侧已经成功投产。伊朗一侧,由于国际制裁,风险大,中石油在等等看的过程中,被终止了合同。

2009年1月,伊朗与中石油公司签署了总额达17.6亿美元的协议,对北阿扎德甘油田进行开发。同样还是麻烦三件套,原油高含硫、高含蜡、高含二氧化碳,但是中石油的工人们还是完成了一期工程的产量目标,开始回本了。

中石油投资伊朗能带来什么启示

中石油在伊朗的几个项目,除了MIS区块和北阿扎德甘项目进入成本回收期之外,其余项目都是打了水漂。花费了6年时间勘探开发的3区块放在国内本来会是个不错的油田,可是还是由于合同问题,不得不扔掉了。而对于南帕尔斯和南阿扎德甘项目,则属于中石油自己“拖工期”、“磨洋工”,但这么做并不是什么作风问题。事实上,在当时伊朗被国际制裁的情况下,无论资金还是设备,都很难弄到伊朗去,就算国产设备可以运去,但一些关键设备还是需要西方制造的。这个时候,选择拖着静观其变,起码不至于投入太多后血本无归。

事实上,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外部地区的投资环境不是企业能够解决的问题。那么,就要求企业在投资国外的时候,严格做好风险控制,果断取舍,在做好充分的评估之后再出手,避免盲目投资,才能有效地规避投资风险,获取投资利润。

参考资料:

《伊朗油气资源现状及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 刘增洁

欢迎关注公众号:石油Link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国石油

4.6k
  • 汪东进辞任中国海油董事长
  • “三桶油”ESG成绩单揭晓:只有中国海油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了|ESG信披洞察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第一桶:花费100多亿,历时7年,中石油终于见到回头钱了

中伊能源合作“回购合同”模式终于开始回本了。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伊朗北阿扎德甘合作项目的首船200万桶原油于24日发运回国,可以高呼一声,中伊能源合作“回购合同”模式终于开始回本了。

位于伊朗和伊拉克边境地区的北阿扎德甘项目是中石油在伊朗和伊拉克边境地区的海外油田开发重点项目。中石油在2009年签署了开发协议,价值17.6亿美元(折算人民币超过一百亿)。根据知情人消息,目前这个项目已耗资20亿美元。

所谓回购(Buy – Back)模式,指的是伊朗方面规定,国际石油公司(IOC)必须先掏钱投资,建成后伊朗接手,然后依靠卖油气赚的钱,返还IOC的成本并支付约定的收益率,相当于还本付息。这不同于中国吸引外资勘探时所采用的风险勘探开发的产品分成协议(PSA)。1993年后,所有外国公司进入伊朗开发油气资源都要签这种“回购合同”。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回购”模式经常导致IOC赚钱少,甚至回本都困难的问题,再加上伊朗时不时的挨个制裁等等,因此不少外国公司选择了和伊朗油气开发say goodbye。

后果就是缺钱缺技术了,为了吸引外资,2015年11月,波斯大叔引入了IPC(Iran Petroleum Contract)合同模式,这种新模式和之前的回购合同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延长了合同年限,撤销了IOC的生产成本回收上限,增加了灵活的报酬制度等,并为IOC提供了各种激励机制。

你所不了解的伊朗

关于伊朗,尽管这个国家经常上新闻,但很多人对它并不十分了解。其实,尽管伊朗位于西亚,但伊朗并不属于阿拉伯世界。在历史上,伊朗所处的伊朗高原,一直被称为波斯。而波斯这个名,乃是伊朗在欧洲的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的旧称译音,也就是说波斯是伊朗的古名,伊朗的民族主体是波斯人。波斯猫这么带着洋气的名,其实也就伊朗猫。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推翻了巴列维王朝。而之前的巴列维王朝是一个亲美政权,伊斯兰革命后,首都德黑兰群众占领美国使馆,扣留使馆人员,史称伊朗人质危机,自此美国和伊朗断交,电影《逃出德黑兰》说的就是这事儿。

由于“铀浓缩”活动,伊朗被联合国安理会从2006年到2010年连续四次制裁,刀刀见血,从最初的和铀浓缩、弹道导弹相关的技术和原料,逐步扩大到旅行限制、冻结财产等经济方面。习惯“和稀泥”中国在这四次制裁中都果断投了赞成票。此外,美国还联合小弟们搞了一系列单边制裁措施。

经过长时间的相互扯皮,伊朗核问题“六方会谈”的稀泥终于和好,2016年1月16日,伊朗核协议开始执行,对伊朗的所有国际和单边制裁基本解除,伊朗:“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伊朗的油气资源

伊朗为世界重要的油气资源国,据《BP 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6》,截至2015年底,伊朗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217亿吨,居世界第4位;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34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1位。

伊朗为世界重要的石油生产国,2008年石油产量达2.15亿吨,居世界第4位;2012年由于美国和欧洲对伊朗石油的禁运,伊朗石油产量大幅下降,为1.77亿吨,2014年为1.69亿吨居,世界第6位。伊朗的石油主要出口到亚太地区的日本、中国、韩国和中国台湾,占伊朗出口量的89%,其次为欧洲。

伊朗国内所有与石油有关的活动均由石油部掌管。具体事务由石油部下设的四大公司执行,即伊朗国家石油公司(NIOC)、伊朗炼油和油品分销公司(NIR &OPDC)、伊朗国家石化公司(NPC)和伊朗国家天然气公司(NIGC)。

中石油在伊朗的上游投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从2004年起介入伊朗石油勘探开发合作项目,经过多年的努力,先后投资开发了MIS、3区块(KUHDASHT区块)、北阿扎德甘,南阿扎德甘,南帕尔斯等5个项目,投资金额逐年增大。

3区块是中石油在伊朗的第一个回购合同项目,但在评价期内,中石油经过评价认为,在这种回购合同模式下进行开发,是赚不到钱滴,于是2011年在勘探期结束时,中石油果断拜拜。

MIS区块是一个老油田,2004年,中石油花了不到4000万美元从加拿大Sheer Energy公司接手,以为是块蛋糕,没想到买了个三件套,荒漠、高温、地层里的硫化氢。在有类似经验的四川石油管理局和川庆钻探公司的努力下,最终项目建成移交,进入成本回收期。

南帕尔斯区块是中石油2009年从道达尔手中接管,价值47亿美元。由于投资规模挺大,中石油就把这个项目放在了南、北阿扎德甘项目之后。再加上当时伊朗正一刀一刀被制裁,中石油决定磨个洋工,等等看。结果惹怒波斯猫,威胁要取消合同。但在时任中石油总经理周吉平的一通稀泥浇下去后,伊朗表示中石油还不错,就给换个区块。

南阿扎德甘项目是2009年签署的,2011年,伊朗批准了中石油的一期开发方案,2012年,中石油基本建成南阿油田一期地面工程。这个油田是伊朗和伊拉克共有的,2014年4月,伊拉克一侧已经成功投产。伊朗一侧,由于国际制裁,风险大,中石油在等等看的过程中,被终止了合同。

2009年1月,伊朗与中石油公司签署了总额达17.6亿美元的协议,对北阿扎德甘油田进行开发。同样还是麻烦三件套,原油高含硫、高含蜡、高含二氧化碳,但是中石油的工人们还是完成了一期工程的产量目标,开始回本了。

中石油投资伊朗能带来什么启示

中石油在伊朗的几个项目,除了MIS区块和北阿扎德甘项目进入成本回收期之外,其余项目都是打了水漂。花费了6年时间勘探开发的3区块放在国内本来会是个不错的油田,可是还是由于合同问题,不得不扔掉了。而对于南帕尔斯和南阿扎德甘项目,则属于中石油自己“拖工期”、“磨洋工”,但这么做并不是什么作风问题。事实上,在当时伊朗被国际制裁的情况下,无论资金还是设备,都很难弄到伊朗去,就算国产设备可以运去,但一些关键设备还是需要西方制造的。这个时候,选择拖着静观其变,起码不至于投入太多后血本无归。

事实上,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外部地区的投资环境不是企业能够解决的问题。那么,就要求企业在投资国外的时候,严格做好风险控制,果断取舍,在做好充分的评估之后再出手,避免盲目投资,才能有效地规避投资风险,获取投资利润。

参考资料:

《伊朗油气资源现状及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 刘增洁

欢迎关注公众号:石油Link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